心理学上的自我暗示就是一种自我肯定,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
自我暗示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消极的自我暗示可误导个人的判断和自信,使人生活在幻觉当中不能自拔,并做出脱离实际的事情来。消极的自我暗示还可使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形成某种心理定势,为人处世偏听误信,凭直觉办事。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自我肯定,是对某种事物的有力、积极的叙述,这是一种使我们正在想象的事物坚定和持久的表达方式。进行肯定的练习,能让我们开始用一些更积极的思想和概念来替代我们过去陈旧的、否定性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技巧,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期望的技巧。
自我肯定可以默不作声地进行,也可以大声地说出来,还可以在纸上写下来,更可以歌唱或吟诵,每天只要几分钟有效的练习,就能改变我们许多年的思想习惯。也就是说,我们越经常性地意识到我们正在告诉自己的一切,选择积极、扩张的语言和概念,我们就越能够容易地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
自我肯定可以是任何积极的叙述,它可以是很普通的或是很特殊的。我们所能做的在数量上肯定是无限的,它可以涉及我们想要改善自己的任何方面。如我们可以对自己说:
“我是一个聪明、漂亮的人。”
“在我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我是出类拔萃的。”
“我是最棒的。”
“我具有强大的行动力。”
“我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自我暗示是心理学的重大成果,现在人们把自我暗示的方法运用于确立积极、伟大的人格,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成功学中一门重要的技巧。
自我暗示是有意识地向人的潜意识提供某些思想、观念等作为种子,并经过精心、反复地培养,让其在潜意识里生根、发芽、长大。
自我暗示的技巧是这样的:把所希望的东西反复肯定地告诉潜意识心智,并且一定要情绪化,要有感情上的投入,充分相信,这样就会在潜意识心智中植入你所希望得到的东西的指令,潜意识就会在你需要的时候替你工作,为你卖命,它会是你最忠实的奴仆。
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人们可以向他们的潜意识灌输自己所希望的东西,潜意识是不会拒绝的,你只需去培养这些幼苗。
积极健康的人格(目标)是需要反复地给以培养,而一些消极的人格似乎是不请自到,只要你不拒绝。因此,为防止某些消极的人格进入你的潜意识,请在自己的意识里,树立一个牌子,写上:消极人格莫入。这样,潜意识的心灵就不会有消极的、破坏性的东西进入。
如果人们自觉地把积极的、所希望的东西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注入潜意识里,那么,人们就会有无限的力量和智慧,人们就会毫不困难地干成某件事情,人们的思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的爆发,人们有限的力量就会与无穷的智慧相沟通,幸运、成功之门就会向你敞开,你就会真正像阿里巴巴一样掌握着宝藏的秘密,说声,“芝麻,开开门”吧!成功之门就会向你打开。人的潜意识心智具有无穷的智慧,关键是人们要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开启这扇智慧之门,只要你抱有真诚的心态,并不懈地使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你的愿望。
对于自我暗示,有些不了解其机制的人可能会讥笑,认为是“画饼充饥”,因而不相信。如果这样,自我暗示将会失败。在这里,的的确确是“心诚则灵”,你要利用自我暗示,就必须对自我暗示有绝对的信心,因为潜意识心智只接受那些你相信的指令。
潜意识心智会在你充分地使用自我暗示后,在你需要时,向你提出你所需要的一项或多项计划。对这些计划要注意的是,这些计划一旦出现,便要迅速将它们付诸行动。你必须为你的计划而采取行动,否则,潜意识就很难继续工作,甚至终止。
当你闭着眼睛预见你决意要达到的目标时,一定要知道是你自己所提供的服务,或者你准备换取这一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这是特别重要的。
人们常说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人何以能主宰自己,最恰当的说明是人可以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向自己的潜意识心智传达命令,传达自己所希望成为什么样人的命令,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你完全可以成为你自己所希望成为的样子,这是人对自己生命主宰的最恰当、最深刻的说明。
有这样一个关于心理暗示的实验,可以让我们看到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一个死刑犯将要被执行死刑,执行人员对他说:“我们想要做点试验,执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放血而死,这是你死前对人类做的一点有益的事情。”这位犯人表示愿意这样做。实验在手术室里进行,犯人在一个小间里躺在床上,一只手伸到隔壁的一个大间。他听到隔壁的护士与医生在忙碌着,准备对他放血。护士问医生:“准备5个瓶子够吗?”医生说:“不够,这个人块头大,要准备7个。”护士在他的手臂上用刀尖点了一下,算是开始放血,并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细管子放热水,水顺着手臂一滴一滴地滴进瓶子里。犯人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只觉得自己的血在一滴一滴地流出。滴了3瓶,他已经休克,滴了5瓶他已经死亡,死亡的症状与因放血而死一样。但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有流,所有的东西只是一个假象,这个假象给了他心理暗示,是“自己的血正在流淌,自己正在死去”的心理暗示,由此可见,自我暗示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副作用,反过来,积极的自我暗示同样具有很大的能量,能够给人很大的激励和鼓舞,让人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983年,有一位美国击剑运动员,知道会在即将参加的比赛中遇到一位曾经两次击败过自己的古巴选手,感到胆怯,缺乏信心。心理学家为他反复播放一段讲话,叙述在未来的比赛中,为什么那名古巴选手反而一见他就害怕的理由。他听了几十次,越听越有道理,真的从害怕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并在泛美运动会上战胜了对手,夺得了冠军。正是自我暗示让他走出了心理的阴影。
人的心理有两部分:有意识心理和下意识心理,两者相伴相随。
“自觉的自动暗示”和“自我暗示”是一个意思,它自动从下意识心理把信息发送到有意识心理,并发送到身体的若干部分。“我各方面的情况都日益好转!”多次、迅速和有感情地重复这句自我暗示语句,就会影响下意识心理,并使它发生反应。健康的、积极的暗示会帮助你自己,有害的、消极的暗示会让你丧失斗志。用暗示影响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使用适当的暗示去影响别人。学会应用正确的有意识的自动暗示。做到了这两点,你就能在生理、心理和道德上获得健康、幸福和成功。
坚持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个人获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早早和朋友约好星期天出去玩,可是天不遂人意,到了星期天早上往窗外一看,竟然下雨了。这时候,你是不是会很郁闷?你也许想:糟糕,下雨天,哪儿也去不成了,只能闷在家里。其实,你还可以这样想:下雨了,也好,待在家里好好读读书,听听音乐也不错啊。
没有人会拥有一切,大部分人的生活境遇,既不是一无所有,一切糟糕;也不是什么都好,事事如意。这种一般的境遇好像是摆在你面前的“半杯水”。面对这半杯水,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只看到空着的那半个杯子,为少了半杯而不高兴,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这只会让你情绪消沉;而看到那满着的半个杯子,庆幸自己已经拥有半杯水,这样的积极暗示会让自己好好享用,因而情绪振作,行动积极。所以,萎靡不振的时候、紧张的时候,多想想自己的优点,默默鼓励一下自己“我很棒,我是最好的,我有比其他人优秀的地方,我某某方面做得比较好”等等,会让你有更积极的想法,去面对眼前暂时的困境。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接受实验者的皮肤上贴一片湿纸,并告知被试者这是一种有特殊功效的纸,它能使皮肤局部发热,要求被贴纸的人用心感受那块皮肤的温度变化。十几分钟过去后,将纸片取下,被贴处的皮肤果然有变化,摸上去有发热感。但事实上,那只是一张普通的湿纸,皮肤局部的温度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创造奇迹。有一个人到医院就诊,向医生诉说身体如何难受,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此人其实什么病也没有,而患了一种“疑病症”,总是觉得自己有病,进而真的就感觉到身体难受。后来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一种综合征。正巧,目前刚试验成功一种特种药,专治你这种病症,注射一支,保证三天康复。打针三天后,求治者果然病愈出院了。其实,所谓“特效药”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他相信那种药会治病。
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地讲出来。这样可以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人就会感到轻松一些。把每一次失败都当做最后一次。每个人都会有不顺的时候,试着在最不开心和失败时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发生了。”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经发生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既然已经到了最低谷,那么以后就该否极泰来了!当你在最不顺利的时候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增强心中的安全感,也会给自己以信心。
不要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我们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昨天我就是在这里摔倒的”、“这段路总是出交通事故”,等等。因为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张。所以,聪明人应避免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比如:“走稳些就不会摔倒了”、“经过这段路时应该减慢速度”,等等。这种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用“汽车预热”方式可以调整心情。司机都知道,汽车上路前都要进行发动机预热,这样才能保证汽车良好的行驶状态,做事也是一样。当星期一早上你还未从“周末综合征”中彻底解脱出来时,先不必急于工作。可以先与同事们交流一下,或是先翻阅一下上周的工作日志,当你给自己的心情“预热”之后,再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工作状态。在状态最好时迎接挑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周期”,有时人们难免会陷入莫名的情绪低迷阶段。这时就应该先做些简单的工作,不要给自己增添过重的负担。我们可以在自己情绪高涨的时候处理那些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因为好心情能激发饱满的工作热情,促使人们增强信心,产生知难而上的挑战欲。人在良好的状态下迎接挑战,可以淡化畏难情绪。别给自己贴上失败的“商标”。不要总是对自己说“我的能力实在不行”、“我缺乏变通的技巧”、“大家都不喜欢我”,等等。要知道,真正能够击倒你的人有时恰恰正是你自己。因此,不要总是给自己贴上“这不行、那不行”的失败“商标”,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激励与信心,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做得差,成功一定会属于自信的人!
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词,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谦虚”;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等。这些会让你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从这个观点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简单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觉!”“闭上眼睛!”往往并不见效,有时反倒使孩子更加兴奋。这时,你不妨在被窝里给孩子讲故事:“有一天,小鸭子要出去玩。妈妈对他说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小鸭子不听,走到河边一看,鱼都睡觉了。走到树林一看,小狗都睡了。走到田野里,小鸡都睡觉了,睡觉了,睡觉了,他们都睡觉了,他们都把眼睛闭上了。小鸭子想,妈妈说得对,我也想睡觉了。于是,他……”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用一种单调的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地重复“睡觉了”、“闭眼了”等,声音逐渐逐渐减弱,最后若有若无。你在讲故事的同时闭上眼睛,并不住地打呵欠,孩子很快就会睡着的。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很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复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这一实验表明,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实验者并未喝糖水,但人脑仍然参加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人“望梅止渴”,也是由于暗示的积极影响。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时值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曹操见状,非常着急,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队根本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战斗力也会大大削弱。于是他叫来向导,询问附近可有水源?向导说最近的水源在山谷的另一边,还有不短的路程。曹操沉思一阵之后,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其实,曹操正是利用了心理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许多生机勃勃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后(特别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精神立刻萎靡不振、卧床不起、不思饮食,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时期内死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心理暗示的缘故。瑞典一位老妇人只是患了感冒,但由于教堂牧师在一天内探望了她三次,因而怀疑自己是患了绝症。几天以后,她便因精神崩溃而去世。
当孩子参加高考时,父母总是叮咛:“千万不要紧张”;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斥责他:“笨得不行”;当孩子挑食时,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诉说:“他不吃白菜”;当孩子尿床时,父母总是为他辩护:“他憋不住尿”;这些消极的暗示可能会助长某些不良的倾向。重复暗示能引起对方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向,产生与父母愿望相反的效果。
心理暗示总是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广泛应用,比如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种权威性暗示,老师对孩子积极的期待,领导对下属适当的赞扬,都可以像曹操对士兵所描述的“一大片梅林”一样,让被暗示的对象“精神为之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进行暗示活动。积极善意的心态,往往会给出积极的暗示,使他人得到战胜困难、不断进取的力量;反之,消极恶劣的心态,则会使他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变得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当我们发现他人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时,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尽量使他人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我觉得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卖力,结果肯定非常好了。
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当你面对挑战时,你不妨告诉自己:你就是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那么结果肯定是另一种模样。
美国知名的篮球教练伍登,曾经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篮球队在12年内赢得了10次全国总冠军,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被称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篮球教练之一。
他的成功哲学是:正面而积极的自我暗示。每晚睡觉前,伍登一定会告诉自己:“我今天表现得非常好,明天还要努力,表现得比今天更好。”
他积极而乐观的个性,不单单表现于打篮球上,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一天他和朋友开车进城,面对因拥挤而动弹不得的车阵,在一阵阵喇叭声中,他的朋友不由得频频抱怨,但是伍登却说:“好一个活力四射的城市。”友人不免好奇地问:“为什么你看事物的角度总是不同于一般人?”
伍登笑着回答说:“因为,我看的是我‘内心的风景’。不论我快乐或悲伤,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永远是充满无数机会的世界,这些机会,绝不会因为我的快乐或悲伤而有所改变;所以只要不断地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够发现这个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也因此而激发出内在的潜能来。”
悲观的人,看到柠檬就想到它的酸涩;乐观的人,却能够将酸柠檬变成一杯好喝的柠檬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性,不断地给自己肯定的暗示,你就可以看到许多人所看不到的机会,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