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华先生,他的家住在郊区,由于和他同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在市区工作拿高薪,基于攀比心理,华先生为寻求自己更好的发展空间,他一心希望去市区工作,郊区的单位不予考虑。然而事与愿违,多次面试都没有成功,母亲要求他抛弃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同时要改正浮躁不安、患得患失的心态以及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而盲目攀比的心理。同时,华先生的姐姐向他指出,并不是只有在市区工作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薪水高低也并不是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许多高新技术岗位正在由城市中心地带向郊外分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郊区的用人单位整体水准必将大幅度提高,给求职者提供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看到他频频地点头后,姐姐向他推荐了位于市郊的一家小企业的营销岗位,并提醒他不要瞧不起这家企业,正是这类基础岗位最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他听从建议,面试获得了成功。同时由于他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工作非常努力,目前已当上了该公司的营销主管。
在就业中趟出自己的路,择业时就不用只会跟着走了。
有一位黎先生,他在职场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他不想枉费时光,就马上做出决定,带着500元钱,离开家乡,来到城里。他先是替人做零七碎八的杂事,他有的是力气和精力,打杂的事一天干10来小时,他也不累。到晚上,在酒馆,还可以饱餐一顿,喝一杯美味的威士忌,一边喝还一边数着自己当天打杂挣来的钱:“不错,今天比昨天多挣了3元!”黎先生高兴地说,打算明天接着再干。
就这样,他在那座小城镇里做了两年的打杂,不用说,这时,他已经有了一笔不少的积蓄。
又做了两年的临时工,他总不愿意闲着,他认为有事做就是就业,就会找到他想做的事。
由于有了这些经历,他熟悉了很多大公司,也认识了一些不错的公司经理人,他们还纷纷邀请他去公司就职,要他丢掉这些杂事。
机会来了,他接受了一家公司经理的邀请,为这家公司的一家分厂管理产品托运事务,因为有了替人打杂的经历,他把托运事务做得很好,公司经理很满意,他的月薪水从400元一下子加到了800元。
这样,他在这家公司做了5年,5年中,公司经理让他熟悉了5个部门的工作,直到把他升任为经理助理,实现了他自己早已追求的择业愿望。
10年后,他成了当地大名鼎鼎的百万富翁。
先就业为日后职场进一步择业创造许多条件,作用主要有:
(1)生活有着落。
(2)有工作体验。
(3)能积累经验。
(4)平添你的职场阅历。
(5)能积蓄资本。
有一位高先生,他在找工作时一心想要留在广州,准备了很多简历,大批派发出去,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有几家单位想要高先生,但看他是外地生源,而高先生本人又对户口看得比较重,最后都表示爱莫能助。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过了半年,如果高先生再找不到工作,户口和组织关系就有可能被转回原籍。看着同学们纷纷和单位签了约,高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看着留广州无望,高先生及时调整了择业观,不再局限于广州了。有一次,惠州的一家单位到学校招聘,高先生赶紧递交了简历。单位领导看中了他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希望高先生能到办公室工作。说实话,这工作和高先生的专业差得太远了,但考虑到当时的就业形势严峻,而高先生又在学校里做过学生干部,为人热情大方,应该能胜任这份工作,就答应了。公司领导对高先生很关心,也肯给他机会,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高先生惊奇地发现,虽然这份工作和他的专业不甚对口,但因为有了专业知识作基础,他对新工作得心应手,办公室业务实行网络办公以后,他的优势就更为突出。行政工作也激发了他喜欢写作、喜欢交际的兴趣,使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靠着能力,凭借机会,顺势就业,有时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可为日后的更好择业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