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习惯把那种老式的宿舍楼叫做筒子楼。许多分配到北京工作的外地大学生,都有过住筒子楼的经历。我也不例外。我住的是沙滩北街的老北京大学宿舍,又叫老灰楼,是由四栋筒子楼合围的四合院式的建筑,中间有一块空地作为天井,可供晾晒衣被什么的。据说这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的。这座五四运动时期就存在的筒子楼,已经很老旧了,但却不允许拆,作为文物受到保护,而且里面一直住满了年轻人。每个月轮流查电表、收水电费。楼道里堆满了杂物,像地道一样昏暗,即使大白天也必须开灯,否则摸黑行走难免会踢翻邻居家墙脚的酱油瓶或大白菜。
我搬来的时候已经晚了,狭窄的楼道已被各家抢占了地盘,搁不下煤气罐了。幸好我没有煤气罐。天天上班,都在单位的食堂吃完饭再回来。
我的对门住着一对带小孩的年轻夫妇。妻子挺勤快,一日三餐都不含糊。有一天晚上她家炸带鱼,香得我一夜没睡着。我这个单身汉,无意中也分享了别人的家庭的幸福。我很羡慕这三口之家,在如此艰辛的居住条件下,仍能生活得有滋有味。
有一次单位轮到我义务献血,从医院回来手有点抖,开门时钥匙掉在地上。对门的女主人正在楼道里做中饭,见我脸色不大好,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单位献血,就进门休息了。一觉醒来,听见有人敲门,原来是对门的女主人——替我煮了一锅红豆汤。她说你也没有煤气灶,我就替你煮了,红豆补血。说实话,那一瞬间我挺感动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与邻居家的交流并不多,但这一锅红豆汤,人情味太浓了。这是那几年筒子楼生活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筒子楼,人情味很浓。
后来她家分到了单元房,搬走了。我真心地替他们高兴。
后来我也搬家了,我又替自己高兴。
又有更年轻的房客,接替着我们,体验筒子楼。筒子楼,仿佛是一个通向幸福的中转车站。当你真正拥有幸福之后,会加倍地怀念它,珍惜它。
我怀念筒子楼,那里面收藏着我的青春岁月。住在筒子楼里的我,很朴素也很单纯,而且对未来的幸福充满梦想。当人感到满足的时候,也就不再有梦想了。
人生,不怕苦难,只怕没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