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时代使太多人迷失了自我,封闭了自己,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理一天比一天严重,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时,这使拒绝帮助甚至懒于施助成为了一种习惯。你无力去改变大家的这一习惯,但是你可以改变这一习惯对你的约束,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放弃自己的理想,才能找回自我。
何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实际上也就是帮助自己调节心情,建立人脉,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为众乐而乐的分享精神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具体的帮助行动上,每个人还是有着细微的心理差别。有的人喜欢把助人看成很神圣的事情,有的人喜欢把助人看成很傻的事情,有的人把助人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有的人认为只有有了很多钱才可以谈得上帮助别人。这些看法都有各自的来源,或许有理,或许没理。但要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你就要承认助人其实只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平常得就像一听到谁需要帮助就觉得那是自己的事,根本不需要什么心理斗争,也不需要去辩驳那应该是谁谁谁的责任,而是立即行动起来。所以,助人的关键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助人的资本,而在于你是否立即行动了,做丁些什么,也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行动。
但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因为人都有自私的本性,帮助就是给予,更多的是五条件的给予。这意味着帮别人时或许会吃一点亏,有时候是体力,有时候是脑力,有时候是财力,并且很多人认为帮了别人也不一定会有回报,因为这个社会太现实,所以好多人不愿意无条件地去帮人。尽管原因种种,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每一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包括你自己,所以在别人需要帮助而你无动于衷的时候,不妨想想那些帮助过你的人,想必这时你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我们常常会说某件事得益于“贵人”相助,谁是贵人?就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帮助的人。而一个人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帮助,也不知道谁会来帮自己。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周围的人都是这样一边帮助着别人,一边又渴望着别人的帮助的。其实帮人无论有无回报,我们都收获了一份感激,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财富。
有时候这种感激会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1988年的一天,在美国的迈阿密机场,嫁给挪威人的玛莉·安德森正要搭飞机去挪威跟丈夫会合。可是在托运行李时,机场工作人员告诉安德森,她的行李超重,需要再支付103美元超重费。但是,安德森身上没有带那么多的钱,而且她的丈夫还先于她到了挪威,她求助无门。
正在安德森手足无措时,她身后传来了温和的声音:“没关系,我来帮她付。”安德森记下了这名男子的姓名和地址,然后走进关卡,这名男子还跟她挥手道别。
这名男子就是奥巴马。多年后,奥巴马宣布竞选总统,安德森很高兴,不仅投了他一票,而且还捐赠了100美元的竞选资金。安德森父母也写信给奥巴马,感谢他当年帮助他们的女儿,也表示会投他一票。
尽管这种回报看起来无足轻重,但也正是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让他赢得了整个国民的支持。
改变和让每个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奥巴马竞选的主题和目标,也因此,这种帮助普通人的理念打动和赢得了民心。正是千千万万的安德森对奥巴马的回报,才让奥巴马获得了成功。
这样的奇迹不会降临到每一个人的头上,但你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其实也在创造着另一种成功。伸出手帮助了别人,就可以获得别人的尊敬和支持,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成就。
所以,当你在专心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要忽略了精神财富,而帮助别人其实也正是一笔财富,它是精神利益的体现。电梯里,你为不方便的人摁了电梯,马路上你拉了跌倒的人一把,公车上你为幼小的孩童让了座,等等,生活里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体现了你的人格魅力,他们感激的一笑便是你精神利益的收获。同时在帮人的过程中学习与人交流,你会不经意地多了一个朋友,增加了一个伙伴,甚至人生的一个知己,这些意外的收获都是你将帮助变成自己的习惯之后,自然而然达成的。这也正是年轻人培养和建立人脉的锻炼过程,只有主动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你才有机会赢得自己潜在的财富。
帮助别人,表面利人,实则利己。在你用行动表达爱心和价值观的时候,你的善已经被接纳、被感召、被感染,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会惊喜地发现,也有这样的人向你微笑着伸出援助之手。习惯了,就自然了,自然了就不会觉得是额外之为,而是理所应当,心胸为之宽广,意境为之豁达,这又何尝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