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早时候的一个笑话了。记者到一个很落后的地方去采访,遇到一个放羊的孩子。记者问他:“你在于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干什么?”
“为了挣钱。”
“挣钱为了干什么?”
“为了娶媳妇。”
“为什么娶媳妇?”
“为了生娃。”
“生娃为了干什么?”
“放羊。”
这不是标准的穷人思维么?大多数的穷人追求的只是一种平常闲适的生活,甚至有些人的目标就是吃饱穿暖,这本身就注定了他们一辈子也就只能做穷人,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穷人。所以,一旦当他们的这些“目标”实现了以后,便会停滞,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过一月混一月,如此,岁月蹉跎!
记得I丁行业内曾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话说一天,三个乞丐在大道旁行乞。乞丐甲立了一块牌子,上书一个大字beg(乞讨),结果只要到了几分钱;乞丐乙也立了一块牌子,上书一个单词beg‘com,结果收到的全是百元大钞!乞丐丙写“e-beg”,结果IBM、HP抢着跟他结成战略联盟,并提供免费专业顾问群。
可想而知,第一个乞丐将永远是乞丐;第二个乞丐可以摆脱乞讨的命运,实现生活上的安稳;而第三个乞丐却可以迈入富人的行列,从此改变命运。
就像20几岁的你,其实起点都是一样的,大学、毕业、工作,大家一开始都在一个普通甚至不起眼的位置上工作着,但几年之后便见分晓了。
大部分还是为衣食劳碌着,也就是上面故事中的乞丐甲;有一些人不安分,总是在折腾,他们喜欢兼职,喜欢工作之余做点小买卖,喜欢培养点小兴趣,几年后,他们靠着额外收入日子倒也过得挺滋润;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像一个螺丝钉一样扎在工作里,从低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丰富自己,积累经验,几年后,他们已经成了行业的领袖,或者他们已经从单位中分离出来,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起点一样,为何人生际遇千差万别?其实,穷与富,差就差在思维。
杜文斌常觉得人生如戏,变化无端。他大学学的是工艺设计,结果毕业后却进了一家电子公司,从开始的小工到采购再到后来当上了会计,他都想不到自己会有那么多的角色转变,唯一没有转变的是,27岁的他依然是个穷光蛋。
他不甘心,但没有办法,一穷二白的他实在琢磨不出一条可以小成本又可以快速致富的道路。一次和表弟的聊天中,他忽然得到了启发。
表弟给他说了一个事:教授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作业很简单,就是将用电池驱动的小马达与棒棒糖有机结合,看怎样结合会更好一些。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杜文斌忽然想,电池和棒棒糖结合起来,应该就是会旋转的棒棒糖了。这样的东西,市场上应该还没有,他何不琢磨琢磨,这里面一定有巨大的商机。杜文斌凭着直觉认为一定要大胆去尝试一下。
一年多后,旋转棒棒糖问市,大家都对这个好奇的玩意备觉新鲜,尤其是中小学生和年轻人特别喜欢,刚一上市就卖出了6000颗,杜文斌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后来又一次杜文斌无意中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一种发亮光的荧光棒,光线穿过半透明的水显现出一种奇幻的效果。这一小小的发现,再次让杜文斌惊喜异常,他又申请了发光棒棒糖专利,还把专利卖给了糖果公司。
一次次的尝试带给杜文斌巨大的惊喜,因为研发和工作冲突,杜文斌索性辞掉工作一心琢磨更大的未知市场。因为手腕扭了,杜文斌刷牙感觉格外吃力,他不由得灵光一闪,如果用电池和牙刷结合起来,再发明一种电动旋转的牙刷,那该多省事。
如今杜文斌有多少钱没人清楚,但回忆起当初的想法,杜文斌还是兴奋:“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带来多少财富,但我知道,它一定有人会喜欢,新鲜加喜欢,这就是市场和利润!”自然,他要是没有灵光一闪,应该还是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只把它看作一个无聊的作业罢了,而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上班族,日日为生活辛苦奔波。
没有谁天生就是穷人,即使物质穷了,有一颗敢拼敢赢的心,也会让你扭转乾坤富裕起来,但如果你安于现状懒惰,面对竞争胆怯,对于机会不敢去尝试的话,即使你从最好的学校毕业,学最好的专业,在最好的单位,你也只能是一位合格的职员,并且也可以预见,十年后,二十年后,你还是如此一副模样,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贫穷是一种思维,贫穷也是一种心态,不仅是金钱的缺乏,还有意识、毅力和行动上的贫乏。安于贫穷的生活造成了穷人的自傲、虚荣、懒惰和僵化。贫穷像一把锁,穷人被生活的穷困锁住了视线和梦想,丢失了开启这把锁的钥匙。
在寻找钥匙之前,穷人有必要仔细看看这把锁。穷人应该明白自己是穷人,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和短处,知耻而后勇,千万不要沉溺于一种假想的幸福快乐中,在自我安慰、自我满足中虚度自己的生命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