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聪明人惯用的成功之术,没有一个人生就完美,更没有一个人能脱离开他人帮助获得成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竞争对手的长处正是我们的短处,采纳他们的优点,补充自我的不足,更快更简捷地达到晋升目的。
聪明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震慑了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就连凶猛的老虎也被欺骗了。在“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中,人们习惯指责狐狸狡猾,可是我们从中却能看到问题的另一面,看到狐狸正是取老虎所长,达到了个人的目的。要是狐狸没有合理地利用竞争对手的长处,与之拼搏的话,只能成为老虎的嘴中肉,腹中餐,这是不理智的,也是自取毁灭之道。
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上,韩国队0:5惨败给荷兰队,让全韩国的球迷都记住了一个名字——荷兰队教练希丁克。2001年1月,深谙“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韩国人作了一个让全世界吃惊的决定——聘请这个曾经给他们球队以重创的荷兰老头希丁克执教韩国国家队。执教韩国队过程当中,希丁克坚持韩国队不断同高水平的球队交手,他认为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球队的比赛经验,而且可以在实战中完善球队的战术打法。
通过不懈努力,韩国队球艺大进,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他们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韩国人胜利了,希丁克胜利了,成功面前,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主动向竞争对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聪明做法。毫无疑问,拜竞争对手为师,学习他们的长处,合理地加以改进利用,逐步完善自我,这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唯一一条捷径。
许多成功者都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当作竞争中的一大法宝。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小时候不但勤学苦读,而且善于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一次,老师布置欧阳修和他的同窗们写文章,文章作完后,老师挨个评论他们文章的优缺点。欧阳修记在心里,回家后,认真学习同窗们的优点,修正自己的缺点,文章大有长进。后来,欧阳修成为伟大文学家,成就远远超过了他的同窗们。
开创大汉王朝的高祖刘邦,也是一个非常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人。他建立汉朝后,曾经询问臣下自己取得成功的道理。大臣们各持己见,说法不一。刘邦却意味深长地说:“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人都是人中俊杰,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很好地利用他们的长处,弥补我的不足,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啊。”
刘邦用人之术深受后世帝王推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成为历代政治家安邦定国的良策之一。听起来取胜就是这么简单,做起来也是这么容易吗?要想学习他人的长处,就要注意多向身边的人学习。
有个聪明的男孩,一天妈妈带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动。老板再叫了一次,男孩还是没动。老板走过来,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小孩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问小男孩:“为什么自己不去抓糖果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
小男孩看到了对方的长处,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谓聪明。在职场中,你有没有想到借用竞争对手的一双“大手”为自己多抓几块糖果?往往竞争对手的长处正是我们的短处,这也是彼此成为竞争者的突出表现。竞争面前,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原来没有优劣之分,有的只是各自优势不同,能力也就不一样。
人们的成功之道往往在于扬长避短,重在扬长。每个人的能力是存在差别的,常识告诉我们,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对于力所不及的事不必越俎代庖、勉为其难。职场中不能单打独斗,而要依靠团队的合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不断地吸收竞争对手的优点,以改善个人品质,提升个人价值。
成功者告诉你几条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方:1.以敏锐的观察力来了解竞争对手;2.以宽容的态度来接纳竞争对手;3.以弹性的方法来对待竞争对手。只要做到了这几条,你一定能够发现竞争对手的长处,并且很自然、很合理地利用他们弥补自己的缺陷。
因此,一个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采纳竞争对手的长处,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在事业中不断前进,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