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道再问:“我为什么活着孔子讲仁?”
孔子:“你为仁而活着。”
无道想,我为人活着,这句话似乎有些道理,看来妹妹确实比大哥聪明呀,我再问问看。
无道:“好的,你说我为人活着,那么,我应该为什么人活着?”
孔子很高兴,说道:“好的,我一生最喜欢教导别人仁,你虽名无道,但喜欢仁,‘仁’的意思就是‘爱人’。你应该为什么仁而活着,在具体事情上要具体分析。
在对待自己上,仁就是一个人能够反省自己每天的行为,看到别人好的地方,就赶快向他人学习,看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就赶快反省自己有时候是不是也一样,这样,你既可以原谅别人,也可以让自己进步。
在对待他人上,仁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做,或者说当你想别人去做一件事情时,先想一想,如果是对方让你做,你会不会愿意,总之,一个人是不可以把自己看得超过另一个人的。
在求学上,仁就是每天学了很多知识和学问,就要努力在生活中实践它们,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学习后要独立思考,这样就没有迷惑,思考后又要加强学习,这样人才能不断前进。
在教育子女或他人上,仁就是因材施教,不要强求他们,自己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诲任何人也不心烦。
在从政上,仁就是你的行为是正的,不用下命令政事也能做好,自己的行为不正,下命令也不可能做好政事。”
无道听着有些不耐烦了,道:“您还真是啰唆啊!我想问的是具体什么是人,你却废话说了一大堆。
我再问你,这些人大概是指自己、父母、妻子、儿女还是知己朋友呢?当然,也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活,我们不讨论这种特殊情况。所以我说的人非你说的仁,你再回答我吧。”
孔子无语,道:“先生,你可真幽默,不过,我还是尽量讲一讲吧。如果你能为父母而活,那么你会得到孝的美名;如果你能为夫或妻而活,那么你会得到一份真爱;如果你能为朋友而活,那么你会得到真朋友;如果你能为子女而活,你会得到好儿女。最后,如果你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你应该努力做到前面的所有,孝敬父母,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真诚对待朋友和好好教育自己的儿女。”
无道大笑:“你还是在讲废话,这些我都知道,你根本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看来你也不过是空有圣人之名罢了,讲得要么没道理,要不就是我所知道的。”
孔子:“也许吧,我本来就不懂什么,只是尽量讲讲,你还是问问我弟弟吧!” “逍遥子”所有做人的道理,《论语》都已经讲完,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段对话中做人的要求,那又何必认为孔子很厉害呢,其实,孔子也不过如此,上面的东西只要实践,就能真知。当然如果读者想懂《论语》,看《于丹论语心得》不失为一个简便的方法,但也不要以为于丹讲的“论语”就是《论语》的全部了,论语是目前世界上既简单又高深的做人哲学。
《论语》的第一层次明明白白地写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将这些道理学会,一个人至少会有一些小作为,生活也会过得不错,这样的人可以在社会上立德。于丹老师对这一层次的解说非常透彻,是很适合普通人阅读的,而且对人的心灵也有好处。
《论语》读到第二层次,就会发现那里隐藏着建功立业的方法,学会其中一半的方法,治理一个国家就足够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有雄心壮志的年轻人最好自己去读《论语》原文,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解说,最好自己反思《论语》的内容,这样的人就可以在社会上立功,做一个像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
《论语》读到第三个层次,便会发现它里面全是流芳百世的思想,但这些思想是化在文字中的,所以直接读《论语》是永远读不出来的,他需要读者大量的自我觉悟,然后有一天,突然觉得《论语》这本书每句话都很对的时候,这说明你已经突破了是非和善恶的分别,这样的人,将会在社会上立言。
所以一个人读懂了论语,就可能立德、立功和立言,这是所有中国封建士大夫们一辈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