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近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中央银行,其主要使命就是控制全国的货币供给和信贷条件。对于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其中,“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念近年来日益盛行。
央行独立意味着给予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而实现经济目标的权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文献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自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府的干预,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IMF关于央行独立不仅包括了中央银行制定货币与实施政策的独立,还包括中央银行在人事制度以及财务方面的独立。IMF不仅是央行独立理论的拼命鼓吹者,而且还是央行独立政策的积极实践者,IMF就将央行独立作为获得该组织贷款的一个条件,1997年陷入东亚金融危机困境而努力争取IMF救援的韩国就接受了这一政策。韩国接受了这一屈辱性政策后,将IMF嘲讽为“我被解雇了”(I'M Fired)。一般而言,学界对央行独立性的关注基本上集中于央行独立于政治干预,尤其是避免政治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从最早的中央银行——瑞典银行和英格兰银行算起,中央银行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央行正常运作的绝大多数时间内,央行独立并未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决定是否设立中央银行,并依照自己的理解赋予中央银行应有的职能,为维护与增进自己的国家利益服务。
然而,时间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一种全新的思潮出现了。1990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炮制的“华盛顿共识”诞生,“共识”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无管制的金融市场,拆除一切制约国际资本流动的障碍。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抛出“哈佛报告”。报告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程度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只有保持央行高度独立,才能在低通胀条件下,实现适度经济增长和低失业率。自此,世界上出现了一种重新设定中央银行地位、赋予中央银行更加独立的新趋向。在这一趋向下,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按照加强央行独立的精神修改了中央银行法,或者颁布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政令。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施压下、新自由主义学者鼓噪下、国际经济组织诱惑下,央行独立不仅是一种“共识”,而且成为一种时髦、一种潮流,纷纷强化本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央行独立是新自由主义所鼓吹的金融自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利率市场化、国有机构私有化、经营国际化等一起构成金融自由化一揽子方案,实质是新自由主义者在各个东道国建立起积极推广金融自由化、自动维护金融资本自由流动、自动推动财富由穷国向富国逆向流动、自觉贯彻执行美联储货币政策、自觉为美元霸权服务的堡垒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