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云和县石塘镇岭足村有一位普通农民,名叫李军利,7岁时因得小儿麻痹症留下了后遗症,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
由于家庭的贫困,他年仅14岁就被迫辍了学,身体的残疾,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
6年前,他还是一个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不仅自种百余亩板栗、雪梨、创办碾石场等,还承包县林业局两处板栗基地323亩,2002年再次被村民推选为村民主任,板栗园也被县政府确定为“县板栗示范基地”。
2003年当选为云和县第四届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被省科技协会评为省级科技示范户,被科协评为干水果技师。年收入25万元,在他带领下岭足村步入了小康村行列。
李军利说:“残疾人应当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人若没有自尊、自立的意识,丧失敢于同命运抗争的信心,也就无从谈起自强人生与回报社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军利16岁就走上社会闯荡,但只有小学文化的残疾人,更容易被人看不起。
10多年前,李军利家穷得连买盐的钱都没有,1988年紧水滩建设二级电站的时候,他家正好处在水位线以下,为了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和村里其他村民一起后靠迁至水位线以上的位置,原本家里就穷,真是雪上加霜,家里没钱造房,只好搬到岳母家暂住,后来东拼西凑借了点钱搭起一间又矮又暗的茅棚安身。
李军利想挣钱,改变家庭生活面貌。1991年春,全县上下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李军利与家人商量卖掉家里必不可缺的耕牛,杀了一头猪,凑齐900元钱,上山开发种植板栗,经过几个月的起早摸黑、辛勤劳累,种植面积达79亩,成为当时的种植板栗大户。
可他嫌板栗的效益来得太慢,挣钱不多,想一口吃一个大馒头,一餐吃一个大胖子,一夜成为万元户,并再次办起养猪场,亏了,再办砖瓦厂,再亏。都因文化低,不懂技术,最终亏本欠下7万元债务。
岳母痛心地掉泪说:“军利真是没指望了。”
7万元债务怎么还,拿什么还?李军利心里盘算着,夫妻去打工,一天挣50元,不吃不喝一年才挣1.8万元,何时才能还清债务?
这时,李军利真的灰心丧气了,想躺倒不干了,在走投无路时,渐渐地开始懂得了没有科学技术是不行的,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走科技致富之路。
1997年春,勤劳致富的意识占据了李军利的头脑,俗话说,“在山靠山,吃山种山”,于是他又重把目光停留在了那片开发的板栗园上,只有科学种板栗才能出好效益,只要勤劳,板栗是不会亏待自己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说干就干,小俩口卷起一条旧棉被,一拎破草席,离开岳母家,重新走上“种山”的路子,在基地里搭起一个40平方米的临时茅棚,吃住在山上。早出晚归,还请来县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自己则刻苦学习,钻研书籍,从除草、施肥到防病虫害每个环节都依照科技指导管理。
在科学种果的同时,夫妻俩拼命干,79亩板栗园全部都整理一遍,锄头磨掉好几把,手上血泡变成老茧,近乎荒芜的板栗园,经过他俩的辛勤劳动、抚育,或许是老天真的不负有心人,当年就收入4000多元。
第二年翻了一番,第三年板栗正式投入盛产期,产量和效益是连年翻番,在板栗获得丰收后,2000年又投资14000元,建起了一个板栗苗圃,培育优良品种和40亩的云和雪梨开发。
李军利种山种出了味道,经过三年时间的辛勤劳动,79亩的板栗变成花果山,成为丽云公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李军利种板栗已经全县皆知,由于他肯钻研技术,善于管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李军利家不但因此还清了债,还成了当时岭足村的致富户。他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因此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支持,县残联和镇政府给予了帮助和扶持。
现在李军利不仅是县残疾人种养业示范户,也是镇村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先后被评为石塘镇残疾人先进个人,残疾人自强模范,先进工作者等。2001年、2002年县林业局把车岗岭足的74亩板栗、双港的249亩板栗交由李军利承包管理种植,承包期为25年。2002年又投资50万元创办碾石场、挖砂船等,为附近的工地工程建设服务,年收入达25万元。
李军利从一个穷光蛋,一跃成为板栗种植大王,他说:“我是一个残疾人,是党的好政策扶持我走上创业路、致富路,村民再次选我当村民主任,我要为村民作出榜样,起个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带动帮助他们致富,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为残疾人争光。”
李军利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一个残疾人之身屹立在村民当中,成为云和县农村致富的典范,成为残疾人生活的航标。
(佚名)
心灵感悟
遇到挫折,不同的心态常常会带来不同情绪和不同的结果。那些选择悲观的人,从此变得消沉、气馁,生活也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而那些选择勇敢面对的人,则乐观、充实,经过努力他们很快就走出了人生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