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次来到山脚下的山村,并没有住太多的人在此,我小时候在这里生活过几年和我的哥哥,后来哥哥带着我搬到了现在我们刚刚来的那个地方,就是山的那一边。所以现在并没有人认得我,我也只是记得当时我们翻山走了很远的路才到山的那一边,离群索居起来。
芳子的家小时候也在这里,她大概也回想不起更多的记忆了,就像有时候我们没有记住的东西也会给我们带来熟悉的感觉,他们在潜意识里给我们指引。也许会出现在梦里,也许在某一个瞬间的感知。
随着海滨的开发和城市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搬离了这里,过上了高楼林立的生活。
但总要有一些人要留守,就像大多数的村庄一样。年轻人都走到了外面,长年累月的与家乡仅仅保持电话的联系,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在守护着最后的家园。农村的荒芜与繁华都来自于人的聚居与离开。唯一庆幸的是这里的山水也就保持了本来的模样。
特别是在大房子坐落在这里之后,政府动员村民配合工作,给了一笔不小的安家费,陆续有人搬迁到离这里100公里之外的吉岛了,政府为他们盖了安置房,对许多贫穷落后的山里人来说,能成为城里人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有些人提出抗议,在政府的大力安抚或者交涉后,也都离开了这里。所以这座村长是离大房子最近的地方。
连绵十公里都是动物、植物的王国。铁栏和围墙是两个世界的分割线。通往大房子城堡的有一条绵延的山路,也由守卫看护。
在离大房子不远的这座集镇上是最后一批留守的村民,安土重迁的思想依然很浓,他们没有技能在城市里安享晚年,他们习惯了依靠大山和海洋谋生。雨后春笋、蘑菇木耳以及野果野味都是美味的代表,自给自足让朴实的村民已经很满足。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记忆,都是我离开这个地方时的记忆。老房子、老人和狗,是这个山村独特而又温暖凄美的风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房子成了旅游圣地,许多外地人闻名而至,到此参观。甚至有许多企事业单位组团到这里学习或参观,以前被抵制的大房子成了他们的经济收入的来源。政府也鼓励集镇上的年轻人回来发展,盖起了宾馆,酒店,以供来参观大房子的人能够有歇脚的地方。这座山脚下的村庄也越来越繁华起来。
大房子是美丽的,是安全的,是有力量的,这是这个村庄里最一致的信念。
村里的年轻人成为了导游,带着他们穿过这片大山或者绵延的山路到大房子的里面。如果是自由团他们带着他们走山上的小路,登到山顶可以看到大房子的远景。如果的单位,他们就会带着通行证到里面去参观,当然大房子会和村民们打成一致意见,大房子里的衣食住行一部分来自于村民们的友情赞助。
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大房子是安全的,美丽的,他需要正常的运转起来。
政府在电视节目中也推广大房子项目,对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方来说是很大的诱惑。大房子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而这个山的背面就是我们所在的老房子,哪里安静的只剩下海浪吹来的声音。
我很怀念从前到大房子打发时光的日子,我更怀念哥哥那迷人的笑。大房子在我心中变的越来越大,我看不到大房子的尽头。这让我又想起了我常做的一个梦,是关于哥哥的梦。
他让我离开,而我却选择了回来。
这座村庄依山而建,就坐落在两座大山的交汇处,这是一片空旷的地方,所以聚居于此,这里没有高楼,因为这里也是地震高发区。在三十年前这里也曾发生过一起地震,被夷为平地,这座村庄的下面还有一座村庄,人们总是在便利的地方安家,在大山里这也确实是最好不过的地方。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也是为了预防泥石流,在远处不远的地方还能看到泛黄的泥石带,那是一场大暴雨的杰作,冲断了去城里的路。
我和小泉、芳子走在山上的小道上。远远地能够看到那篇泥黄和一座座高大的冷却水塔,这座大房子离海边不远。这里已经是隔离区。上山的道路也已经封闭。这里成了一座死城,就犹如那片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