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甚至比较模糊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确切完整的定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尚无统一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中小企业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也不同,很难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达成一致。二是即使在同一国家或地区,有关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划分标准也会因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三是企业本身的发展是动态的,复杂的,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标准或指标把这些因素全部包含起来。鉴于此,我们先要对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小企业界定的方法或标准做一些不同角度的探讨。
一般而言,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定量(quanti tative)界定和定性(qua littive)界定两种方法。用数量标准来划分中小企业成为量的规定性,这样的标准一般从雇员人数、资本额及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从质的规定性来讲,所谓中小企业,笼统地讲是指相对于大企业来说经营规模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我们将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界定情况进行说明。
我国对中小企业又是如何界定的呢?我国现行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是按照1988年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五家联合发布的经企[1988]240号文,关于发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和1992年以国务院经贸办、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联名下发的《关于公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补充规定和《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名单的通知》来确定。该标准适用范围是以全部工业生产企业(包括国营和集体)的基层统计所属行业的统一标准执行。依据企业生产规模划分为特大型、大型(分为大一、大二两档)、中型(分为中一、中二两档),小型四个类型(即三类六档)。标准规定,凡产品品种单一的行业,能以产品生产能力划分必须以产品设计生产能力或核定生产能力划分,凡产品品种繁多,难以按产品生产能力划分的则以固定资产原值(即依上年度财务决算数据)作为标准划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在补充标准中增加对市政公用工业,轻工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机械(轿车制造)的划分。
由于中型企业又分为中一和中二两类。实际工作中一般把中一划入大中型企业范围,中二常常被视同为小型企业并与小企业统称为中小企业。
我国确定大中小型企业标准的原则是:是政企分开,企业规模应当同政府机关的行政级别脱钩。划分依据主要按企业生产能力划分,生产品种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少数行业的企业,则可以按国家资产(原值)划分。划分企业规模的范围,一般以独立核算的基层生产单位为对象。
1999年,我国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企业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成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成为小型企业。
1.2对中小企业界定的认识
1.2.1对中小企业定量界定的认识
1.从定量角度界定中小企业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普遍做法。在统计的44个国际样本中,采用定量界定的为100%。这是因为定量标准简便直观,便于进行统计和比较。
2.中小企业定量界定的标准具有相对性。首先是空间相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不同国家和地区偏爱的定量标准可能不同。如巴西采用雇用人员标准,斯里兰卡则采用设备投资标准。同时在标准的数量选择上有的采用单一标准(24个,占样本总数的45.45%),有的采用复合标准(25个,占样本总数的54.55%),在复合标准的掌握上亦有区别,有的要求同时符合两个或三个标准,有的只要求符合其中一个标准。(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一标准,具体取值区间可能不同。如:同为雇员人数标准,澳大利亚取值区间为(0,500),巴西为(5,250),挪威则为(0,100)。这是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规模不同,劳动力、资本的丰缺情况各异。(3)不同行业间的标准或取值区间可能不同。如英国制造业、建筑和采矿业采用雇佣人数标准。而零售业则采用营业额标准,同为雇佣人数标准,就取值区间而言,制造业为(0,200),建筑和采矿业为(1,25)。这是因为不同行业技术特征不同,要素构成各异。
其次是时间相对性。即使是同一国家(地区),同一行业,采用的同一标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取值区间也可能变化。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将制造业中的250人以下企业界定为中小企业,现在则将上限提高到500人,这是因为随着时间不同,行业整体规模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第三是从本质上看,中小企业定量标准的相对性源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相对性。因为所谓中小企业,就是指相对于同行业中大型企业而言,规模较小的企业。
3.定量界定又可分为两类:按生产要素界定和按经营水平界定。前者又可细分为按雇员人数这一人的要素界定和按资本额或资产额这一物的要素界定,后者指按营业额界定,雇员人数标准是从企业雇佣人数多少的角度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往往为劳工部门所偏好。资产额标准是以价值或实物形态,从企业资产(资本)角度反映了企业规模的大小,往往为金融部门所偏好。资产额标准与雇员人数标准相比,在计量上存在困难:(1)中小企业尤其是家庭式中小企业,企业资产与家庭资产难以区分;(2)无形资产进入总资产或存在技术入股的情况下,评估的技术上可操作性差;(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一些企业为加入中小企业行列获得优惠条件可能隐瞒自己的资产或资本量,而事实上这些企业不在中小企业之列。营业额标准是从经营水平角度反映了一个企业规模大小,往往为财政税务部门所偏好。由于企业的营业额是一个极易波动的量,它受通货膨胀、销售淡旺季、营业信用水平高低甚至国际汇率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且比资本额更难以计量,故这个标准只为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
1.2.2对中小企业定性界定的认识
定性界定标准亦称质量界定标准或地位界定标准。这一采用标准的有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以色列和印度尼西亚6国,占样本总数的13.64%。分析发现,活动范围有限、所有权集中、独立决策、自主经营和业主直接管理几乎涵盖了所有定性标准,但最核心的只有三点: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较小的市场份额,这也正是定性界定标准的本质特征。
定性标准有以下三个优点:①与定量标准相比,该标准反映了企业内部具有的生命力的状况,更具稳定性,有助于从长远角度把握中小企业这一范畴。②就本质而言,中小企业备受关注,主要是由于其在竞争中先天的弱势地位,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正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保护公平竞争以促进效率的提高。定性标准以是否在行业中占垄断地位作为一条分界线,为政府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③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结合,可使政府政策具有灵活性。
定性界定也有自身的不足。比如说怎样看待中小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关系?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也日渐普遍,而联合之后,中小企业的地位也可能随之改变。对这种情况,美国的处理相当严格,只要中小企业联合后规模超过原定界限,则丧失原来的中小企业地位及相应的优惠待遇。韩国的做法相反,中小企业联合后若干年内仍属中小企业,而不以规模大小而论,其目的在于鼓励各种形式的联合。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采用定性标准的国家,也同时全部兼用定量的标准。
1.2.3对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认识
1.对中小企业的定量认识。我国对中小企业定量认识涉及面较为广泛,如新兴行业、传统与现代生产方法和技术格式等方面,需要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①应充分考虑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一过渡时期的特点和市场经济对企业规模的变革影响。②我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劳动力的平均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在以从业人数作为一项标准时,应与国外发达国家有所区别。③应注意到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规模,是按生产能力或固定资产原值来划分的,它忽视了市场、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规模的影响,出现过企业争当“大企业”,不作“小企业”以获取国家对大型企业的优惠政策的现象。④应鼓励中小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值。⑤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进企业追求速度经济、技术创新和变革。应充分考虑高新企业一般从业人员较少,开业资金不多,但附加值高,对社会贡献较大的特点。
2.对中小型企业的定性认识。按照我国法律注册的独立核算企业,不论企业的经济成分如何,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在本行业内部不占优势的企业称为小企业。其以企业的不同行业为出发点,探讨对企业规模的认识,这一认识吸取了国外有用的经验。它在当前经济生活中有以下几点积极的意义:①无所有制区别,体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趋势。②把企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比较科学地反映出企业“大”与“小”的真实面貌。③综合考虑了企业规模划分的方法,避免了用单个指标对企业规模评定的局限性。
对中小企业的探讨,是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法令和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基础;对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界定,可制定出与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并明确国家的政策、法规、法令的顺利实施和执行的具体协调职责范围。能够代表国家向中小企业传达经济政策,反映中小企业的需求,以促进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的规范。能够使各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分开,各行其责,各得其政,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必要的扶持条件。从而,加快中小企业与旧的管理体制脱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改革成果。
1.3中小企业存在的经济学解释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对于中企业的认识也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历史角度看,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手工业社会中,中小企业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进入工业化时代,由于规模经济效益,人们似乎又忘记了中小企业的生存;而到信息经济社会,中小企业具有的竞争优势又和大型企业一并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总之,关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同的经济理论给予了不同的解释。
1.3.1早期的经济理论解释
从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分析,其结论是: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增长和递增报酬的基本源泉。在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从包罗万象的手工作坊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独立工场,即中小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的充分,中小企业的特定产品会在“技术最优化”的状态下出清,并且在该产出水平上,实现成本最低化。因此,在早期的经济理论中,中小企业担当了自由竞争天使的角色。相反,大企业的垄断经营往往使用限制产出和提高价格的方式来占领市场,从本质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降低经济效率,减少社会福利。因此,中小企业在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得到了经济理论上的肯定。
19世纪末,英国的工业革命带领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经济效率提高的动力源于以大规模生产、标准化、集中化为基本特征的大型企业。同时,金融市场形成与发展和银行体系的完善,为企业的资本扩张提供了通道。由此,人们充分认识到,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规模的增长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从而获得中小企业不可达及的“规模经济”。与传统的崇尚自由竞争理论的不同,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不完全竞争理论便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定式。在这种理论框架下,认为中小企业的特定产品往往不具有产量和技术的最优化优势,中小企业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被轻视,正像熊彼特(Schum peter,1942)所结论的:“大规模的企业在经济竞争的过程中是最有力的发动机,他们对产品的长期增长提供了动力”。熊彼特创新理论超越了传统理论中对价格竞争的肯定性,认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以新的产品、生产过程和组织系统代替了旧的机制”,技术进步带来了制度创新的变化,反过来又要求将垄断利润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后来,由于Dixit、Stiglitz、Grossman、Murphy等经济学之贡献,规模经济成为经济学中的主流。也正是由于这一经济学思想的指导,西方一些国家借助了工业化生产集中度的不断提高而获得经济上的不断增长。
在经济实践中,西方国家政府及时地修正了政策要案,充分强调企业规模的增长会带来规模经济,减少单位成本,并增强国家竞争力。特别是1966年英国政府的白皮书强调,为了使企业能够在经济规模和研究与开发(R&D)中获益,英国工业需要提高集中度,而且政府宣布成立“工业重组公司”(Indus trial Reor-gaization Coopera tion),以鼓励工业的兼并和重组。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先后调整经济战略,从而形成了一些大企业和超大型企业所支撑的国民经济结构,世界500强的形成和发展是与这一时代主流经济学思想分不开的。
毋庸置疑,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发展,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对中小企业的彻底否定。新经济理论的产生也不断地赋予了中小企业的新内涵,从而支撑中小企业以新的态势发展。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当大企业继续扩张,乃至出现一些富可敌国的超大型跨国企业的同时,中小企业却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1.3.2现代企业现论的解释
企业理论一直是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它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相互交叉,大大地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改进了人们对市场制度及企业组织运行的认识。现代企业理论源自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科斯指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法,企业的出现一定是由于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所以,交易费用的差异就是企业生存的原因。同样,交易费用也是决定企业规模的根本原因。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内部行政管理费用就会上升,如果这种管理费用上升的边际等于交易费用下降的边际时,企业的规模就不会继续扩大,交易活动就会通过市场来进行。可见,企业是有边界的,市场是由有各自边界的企业组成的均衡系统。
张五常对科斯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他认为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的方式代替市场的方式来组织分工的,而是用劳动市场取代了中间产品市场。根据张五常的解释,只有当中间产品的交易费用高于用未生产这种中间产品的劳动交易费时,企业才会出现。沿着科斯与张五常的思路,后来的经济学家给予了有价值的推广,特别是杨小楷与黄有光的“间接定价理论”。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产生给予了企业一种新的解释。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理论认为,企业规模同经济增长存在着正向的关联,而交易经济时代的经济理论认为,企业规模同经济增长并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按照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增长源自于社会分工,如果分工发生在企业内部,则企业平均规模就扩大;如果分工发生在企业之间,则企业规模就缩小。一般来说,决定企业规模的是中间产品和劳动力的相对交易效率的变化,而决定经济增长的则是一般交易效率的高低,可见,经济增长可以在企业规模扩大时发生,也可以在企业规模缩小时发生。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意义在于超越了古典的“斯密教条”。它将分工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整合为一体,不仅更好地解释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分工和替代关系,而且探讨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双因子含义,即经济增长源于社会分工条件下的交易效率的提高。
“间接定价理”提出了企业规模从长期来看趋于缩小的结论。该理论证明,当劳动交易费用系数小于中间产品的交易费用系数时,分工就会越来越细,从而产生新的企业。在给定企业制度出现后,如果中间产品的交易费用系数下降速度比劳动力交易费用系数下降速度快,则这种演进过程就会缩小企业规模。如果分工在企业之间形成与发展,则每个企业就会趋于更专业化,企业的平均活动范围和规模也会缩小。如果分工和专业化在企业内部发生,则一个企业中每个单元(乃至每个工人)的专业化水平和企业的范围及规模将同时增加,但由于给定的交易费用条件,可以证明更专业化的企业之间的组织分工会比在企业内部的组织分工更有效率,因此,企业的平均规模总的来说趋于下降。可见,中小企业的演变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型企业的扩张,中小企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基本上呈现倒“U”型,即企业的规模最初是增大的,其后又不断的缩小,例英国、美国、日本企业的平均规模从1967年起就呈现下降趋势,而法国和德国从1977年起也出现这种走势。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却越来越大,西部发达国家中平均高达97%以上。在新兴的经济中,例如韩国、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省,企业的平均规模的发展同样呈倒“U”的形状,而且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达98%以上。
在我国,由于过去对中小企业的统计信息不健全,而且关于中小企业定义的标准不确定,所以很难从规模上研究企业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理论上的讨论,并借鉴国外对企业定义的标准,划分企业的规模,而且从统计分析角度研究不同企业规模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比人们想象的重要得多。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表明,在1995年,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和产业分别占企业总数和总产业的99.9%和73.48%。1998年的工业普查表明,工业企业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了1.1858亿个就业机会,占工业部门总就业人数的83.22%。
总而言之,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中小企业对于增加就业,提高市场竞争性,加强整体经济活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互补体系,形成有效的生产体系,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正是在历史发展的事实基础上,人们不断地寻求中小企业产生发展的理论证据,反过来也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