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包装打扮,出去遛遛!
天空蔚蓝蔚蓝的,碧波潭平静的几乎是无风无浪。平静,是这几天最简单的主题。
水母娘娘炼化了三仙元神魂魄,法力略有精进。万圣宫主得了三仙的内丹,再加上与驸马爷借助佛宝舍利、九叶灵芝频繁的修炼阴阳双xiu和欢喜禅两样法门,修为是大幅度提高,与之前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而驸马爷也因为修炼两门双xiu法术,元神更加强大精纯。一千五百年的修行,加上最近的奇遇,让驸马爷已经隐隐有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趋势了。要知道,一旦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那就是妖仙了。
当年孙猴子修炼菩提祖师传下的道法,也是通过精气神三花聚顶,胸中五气朝元,成了妖仙。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精气神修炼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一旦到了这种程度,人就是仙了,妖则是妖仙。
这个暂时不谈,先说说以下情况。
万圣老龙带着龙婆以及几个儿子、一干水兵在西梁国落了户,驸马爷并没有把他们再接回来,因为以后的麻烦越来越多。万圣老龙已经给他生了一个美如天仙、温柔平和的闺女了,他还能再期望从万圣老龙那得到什么呢?
驸马爷已经很满足了,再多已是贪婪!
作为以为慈祥、开明的岳父,万圣老龙也明白驸马爷和万圣宫主的苦心,所以干脆让手下的水兵大兴土木,在西梁国附近的一条小河中重又建了一座龙宫。河其实也不是很小,只是和碧波潭一比就显得很小了,而龙宫也因为赶时间的原因建的又小又粗糙。
既然后方已经解决,驸马爷就要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了。本来他也没有这样的打算,只是现在是被情势所逼,不得不这样做。
三仙的反水,以及万圣老龙带走了不少的水兵使得碧波潭的妖精空前减少。如果不是还有水母娘娘、水猿大圣这两人在,那碧波潭将和《西游记》中普通妖王的洞府一般无二,空有一两名实力不错的妖精,其他的则都是废物。
驸马爷打算让化身欢喜佛出去遛遛。在祭赛国肆虐了一会的魑魅魍魉被没有翻起什么风浪就被欢喜佛以雷霆之势给灭了。这还多亏了多宝道人把化身及时送来。魑魅魍魉被大圣国师菩萨封印在金刚伏魔阵中千百年,虽然因为梦魔的原因并没有被完全封印,但每天都被金刚伏魔阵的佛光照耀,他们的元神、元气都已经大伤了!而他们逃出金刚伏魔阵的时间又正好是白天,阳气强盛的时候,这让他们只得找地方躲藏起来,只伤了数百人。
欢喜佛很轻松的找到了魑魅魍魉的藏身之处,一番痛打落水狗之后,就将他们超度了。
让欢喜佛出去溜达是有很多原因和很多目的的。
原因之一是,欢喜佛法力不知道比驸马爷本身强了多少,有这等法力在身,出去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很轻松。
原因之二是,驸马爷有些贪恋双xiu的滋味。虽然他道贪图此道并不应该,但他是初经人事,有些贪恋也是正常的。治理洪水的方法是疏通而不是堵截,这个道理驸马爷是懂了,所以他需要时间来熟悉双xiu的滋味,然后从中摆脱出来——其实更应该说是控制自如。
原因之三,驸马爷还没有学会弹琴,更没有掌握心月不皈一丝半毫。这段时间除了跟万圣宫主“嘿咻嘿咻”之外,他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向万圣宫主学习琴艺,来掌握心月不皈了。
目的之一是,去找猪八戒、沙和尚的麻烦。驸马爷想找他们的麻烦已经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这样的条件。现在又有实力,又有时间,他自然不会让两人轻松!能收过来最好,收不了就直接杀了!只要是能破坏西游取经,多点少点都无所谓!
目的之二是,收服些妖精。《西游记》中厉害的妖精不少,但要么是靠法宝,要么是有背景。没法宝又没背景的妖精少的可怜,而厉害的就更少了!所以,这个目的只是附带的,能收到最好,收不到也没什么。
目的之三,抢法宝!《西游记》中厉害的妖精收不到,那就直接把法宝抢过来,人工造几个厉害的妖精!驸马爷已经把要抢的法宝立了单子,青牛的金刚琢,金角银角的羊脂玉净瓶、紫金红葫芦、幌金绳、七星剑和芭蕉扇儿,黄眉大王的金铙和人种袋子。只要有了这八样宝贝,驸马爷能立刻早就八名厉害的妖精!
当然,驸马爷也知道,这八样法宝里有六样是老君的,有两样是弥勒佛的,只能用上一时半会儿。不过驸马爷的心思也简单至极,控制在自己手里总比不在自己手里强!
现在,西游已经开始数月了,青牛、金角、银角、黄眉也都应该受命下凡了,倒不用担心找不到他们。
不过驸马爷并没有急着就这么让欢喜佛出去,毕竟欢喜佛的名头不算小,认识他的人还不少!而且,驸马爷从心底里讨厌欢喜佛的打扮造型,他想给欢喜佛来个改头换面,好让他“重新做人”!
首先做的改变就是把欢喜佛那件红色袈裟给撤了,换上了另一件袈裟,依旧是大红色的,但却绣着几朵金线做边、很有气势的ju花。ju花只有几朵,但却把袈裟的前后左右都盖到了,甚至两只袖子上还有几瓣花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画的地方就有诗句。在大红袈裟的ju花旁边,还龙飞凤舞的绣着两排金字。这是驸马爷以前比较喜欢的一首诗,黄巢的《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句的气势十分磅礴,让人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大红袈裟,配着ju花、诗句,就这样宽宽松松的罩在欢喜佛身上,露出大片大片的肥肉。
驸马爷还特意准备了一只酒葫芦挂在欢喜佛的背后。那葫芦足有三岁小孩大小,通体包着黄皮,透着一阵阵酒香,让人一闻就知道里面装着上好的美酒。
就这两样东西,让欢喜佛像换了一个人似地。咋一看去,简直就是不守清规、喝酒吃肉的野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