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美学史话
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人们对美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古今中外的先哲们的著作关于美的著作浩如烟海,留给了我们丰富的美学遗产,他们的美学思想是我们现在研究美、发展美的基础。
中国人关于美的研究应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末期。这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是我国古典美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以批判的态度观察社会,他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自然“道”的创造,真正的审美就是对“道”的体验与观照,文明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感官上的享乐不可放肆疯狂。他朴素地认识到美与丑是相对而言的,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应用辨证法的观点观察美丑问题的开始。比老子稍后的孔子也是中国美学理论极为重要的奠基者,孔子的美学思想在其弟子编的《论语》中体现出来。孔子提倡仁义道德,主张中庸之道,对审美、艺术和社会政治风俗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着深刻的洞察,认为审美观影响社会风尚,艺术可反映社会生活本身并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美学家孟子,其美学直接继承孔子的美学而来,但又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对个体人格美的认识和高扬,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孟子从人性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人人格的伟大力量,赞美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历经磨难也坚强不屈的人格,为儒家美学,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于后世文人道德修养影响很大。比孟子稍晚一点的庄子,其哲学很少抽象的思辩、枯燥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美与智慧。同老子一样,庄子也将“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体,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是最高的绝对的美。庄子继续和发展了老子美丑相对的思想,指出美与丑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可以互相转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用超越社会功利的眼光去把握艺术和审美,最接近艺术和审美的本质。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是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解放时期,先秦诸子百家为中国美学史创造了第一黄金时代。历史车轮不断向前,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秩序大解放、旧礼教总崩溃、思想和信仰自由。于是出现了中国美学史第二个黄金时代。当时的人们从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中解脱出来,人的个性之美、自我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肯定,在艺术和审美领域知识分子向内发现了人物美,向外发现了自然美,形成了“魏晋风度”。由南朝刘义庆编成的《世说新语》,以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反映了魏晋时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尚。《世说新语》所体现出来的魏晋风度以及当时的美学、文艺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继《世说新语》之后,由南朝刘勰创作的《文心雕龙》也是一部具有丰富美学内容的著作,其对文艺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值得称道。
自魏晋时期以后,书画并行发展,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书画美学,其美学思想既体现在实践方面,又体现在艺术理论方面。当时的绘画开始时以人物画为主,不但注重刻画外形美,还注重对人物内在风韵的传达,即表现人物的“神”。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结合实践在画论中提出“传神写照”的命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这样的美学思想对后来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由于纵情山水成为当时魏晋名士的一种风尚,于是山水画也继人物画悄然兴起。隋唐时期,人物画高度繁荣,山水画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青绿山水画盛极一时,其中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成就十分突出。但由于青绿山水画并不很符合以老庄思想为主导的中国艺术精神,更有自然之趣的水墨山水画也渐渐兴起。水墨山水画经过隋唐五代的酝酿、发展,到了宋代,技巧臻于成熟,达到了它的最高峰,并取代了人物画、青绿山水画,占了我国传统绘画的主流地位。山水画的繁荣也带动了书法的发展,从晋王羲之父子到唐代柳公权、颜真卿、张旭,书法家们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使书法成为一门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活动。
到了明清,中国艺术在崇古的大势中不时激起一阵阵高昂清新的音调,出现了许多风格鲜明的地方画派和杰出的艺术家,众所周知的石涛、八大山人、郑板桥,就是这些画派中活跃的人物。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创作非常发达,它发端于《诗经》,发展于汉“乐府诗”,成熟鼎盛于唐宋。诗歌的创作,丰富了中国诗歌美学思想。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但在诗歌实践方面有突出表现,在诗论探索领域也很有建树。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也为中国小说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古典小说经历了古代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唐代传奇、宋代话本小说等发展阶段,在宋代以后有了很大发展,元明清间出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人们开始认识到小说在文学上的价值,并开始把小说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来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出现了小说美学,其主要形式是:小说序跋、笔记和小说评点。明清小说评点较多,金圣叹和脂砚斋在这方面做得最出色。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标志着中国小说美学正式建立;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发展了金圣叹关于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思想,丰富了中国小说美学的思想宝库。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代中期,经济领域明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与之相应就有了一股与儒学相左、主张个性解放、带有近代人文主义色彩的启蒙思潮,李贽就是其代表。李贽公开反对儒家,在美学上提出童心说,体现当时市民阶层的追求与情绪,对后世影响很大。比他稍后的汤显祖,世称“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深受李贽美学思想影响,分别提出唯情说、性灵说,表达人们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成了当时美学上的异端,很引人注目,也为中国古典美学注进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古典美学在明末清初进入了自己的总结时期,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的是王夫之的美学体系和叶燮的美学体系。王夫之美学体系是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的,认为诗既不是实事的记录,也不是情意的直露,而是要创造出审美意象,这才突现了诗的主体,诗歌美才能体现出来。王夫之也明确地将美归于客体,从本质上认为美是一种寓矛盾、变化、发展于同一、均衡、和谐之中的客观事物。叶燮美学体系的主要观点体现在他所著的诗论《原诗》当中,他认为美是客观的、自然的,并且是运动的,美同丑是对立的,又是可以转化的;也认为美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不能脱离艺术的本源,与之相统一。王叶的美学思想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正因为这样,这两位美学家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把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灿烂的高峰,做了个完美的总结。
王叶以后直至清末,尤其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迫向西方打开,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有了最初的接触,王国维就是试图把西方美学融合到中国美学中的杰出人物。王国维在实践中融合西方美学,力图改造中国美学,有很多独到见解。他认为艺术美是高于生活美,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悲剧,并在其重要美学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王国维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与近代现代美学的分水岭。
(第二节)西方美学史话
说到西方美学,必然要溯本求源到古代希腊。
古希腊美学中最早的开拓者应数毕达哥拉斯。其学派以和谐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成为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第一次呼唤。比毕达哥拉斯稍晚的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也是古希腊早期的美学开拓者。赫拉克利特以其自发辩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在美学领域有重大建树。他肯定美在和谐,还把这种美学思想向前推进一步,认为和谐只是美的一种特征和表现,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斗争,才是一切事物的和谐与美的根源。德谟克利特的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原子唯物论体系。他十分强调人的灵魂的完美,也不否认人外在的身体美。他肯定人本身有两种美,即灵魂智慧的美和外表身体的美,这是西方美学史上以人为对象的对美的第一次分类。生于公元前468年的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三大哲人的第一位,他和后来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苏格拉底是一个实践家,他不在闲情中静观美,而是力求在实践中探求美的真谛。他从两个角度为美下过定义,其中之一就是美即有用的事物,另一个定义是美即正义的行为。由于他将美与事物的功用的发挥联系起来,故而又得出美是相对的这一结论。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美学思想,提出理念论,认为美可分许多类别和等级,其类别与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是形体美、心灵美、行为制度美、智慧美、美本身(绝对的美);柏图在艺术上又提出灵感说。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批判地吸收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又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揭示出美的本质和特征。他反对柏拉图的美的理念的说法,认为美不能脱离具体的、现实事物而独立存在,美应该是事物的属性,存在于事物的本性之中,并把美的形式归结为事物的整一性。艺术上他反对柏拉图的灵感说,认为:艺术创作是理性的、真实的行为。被称为“最后一个伟大的希腊思想家”的普洛丁,是新柏拉图派的创始人和领袖,是一位站在时代交界线上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深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影响,他们的美学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他把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概念作为美的根源,认为美有等级之分,依由低到高的次序分别是事物美、心灵美、神之美。艺术方面,他十分强调艺术创作中的灵感和想象的作用,带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色彩。
欧州中世纪是“神”统治的时期,神学美学的奠基人是北非的圣·奥古斯丁。他把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教义结合起来,认为美的根源是上帝,创立了以本体意识、创造意识、象征意识、静观意识、回归意识为核心的新的美学概念。比圣·奥古斯丁晚900年的圣·托马斯·阿奎那是意大利一个显赫贵族家庭的儿子,他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他对美的思维是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基本上重复奥古斯丁的整一性、和谐适当和色泽鲜明的观点,但有一点却有根本改变,就是美是感官直接感受到的,不再是神秘的缥缈的。
渡过漫长的中世纪,欧州踏进新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欧州美学跨进了一个新时代,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在美学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西方美学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各有作为的美学家都为近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英国的夏夫兹博里在英国思想界第一次提出了“内在感官学”说,以古典主义方式肯定了美的社会性和行动性,认为美善是统一的;在美的来源问题上,认为美在形式。爱尔兰的博克著有《论崇高与美两种观点的起源》一书,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作为两种互相独立的审美范畴来研究,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崇高的美学家,他对美与崇高的客观性质及生理、心理基础所做的理论分析是富有独创性和启发意义的。法国哲学家卢梭,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世界。他的理想是返归自然,他的审美观是自然的审美观,以大自然作为美的根源,他把美分为道德的美和感性的美,并视道德美为一种理想美。
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加通发表了《美学》第一卷,这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新科学正式诞生了,美学史一般都把这一年作为美学这门科学正式建立的起始。在《美学》中,与鲍姆加通开宗明义地指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艺术和类理性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同鲍姆加通同时代的德国著名艺术史家、艺术美学家和考古学家温克尔曼以及德国伟大的启蒙主义者、文学史上进行变革的开路先锋莱辛也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美学思想,对德国文学的发展、对德国古典美学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许多极为深刻的美学思想,认为审美的特点是无利害感,审美所得到的快感不同于感官上的快感和道德上的快感,认为审美判断是主观的、没有目的的、没有概念的,但又存在的、合目的的、必然的。康德对崇高、对艺术与艺术创造的论述也有很多创见和发现,表明他的美学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德国还有两个著名的美学家,他们就是歌德和席勒。他们在共建德国文学中合作得很出色,其美学思想也互有影响。歌德认为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创作的起点和终结,又视艺术为自然美的缩影。席勒认为美是居于感性与理性之上的第三种“中间状态”的产物,人们在审美的时候,能够摆脱任何外在力量的限制,成为完全自由自主的人。
时代进入19世纪,西方的审美意识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西方世界发生了普遍的精神危机。生于普鲁士的尼采就生活在这个时代。开始时他深受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影响,用象征概念来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功用乃至人生意义的问题。后来他开始否定叔本华,开始走向自我,为现代西方思潮提供了一个清晰可辨的起点,现代西方很多的主要美学流派都从他那里获得了思想起点或重要启发。
(第三节)民族审美心理漫谈
在审美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审美情趣,但总括地说,人们在审美情趣上往往会表现出一致性,特别是相同民族往往具有一致的审美心理。不过,由于审美心理的形成因素是复杂的,因此个人审美情趣存在着差异,不同的民族审美心理也有较大的不同。
民族审美心理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关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