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民
朱泽澐
天下有其人至贱。其力足以有为。散之不见其多。聚之足以为乱者。闲民也。古之闲民十之一。今之闲民十之六。通都大邑之闲民十之三。穷荒州县之闲民十之六。有无田之闲民。有无业之闲民。有有田而无田有业而无业之闲民。夫民何可以闲。知其为闲民。而不处之使自力。几何而不为乱也。自井田毁。限田之制。累朝不能行。非通都大邑财货聚积之所。则取财之途不广。谋生之术无所施。周礼九职曰闲民。闾师凡无职者出夫布。孟子曰廛无夫里之布。廛之设也。所以处闲民。夫布之罚也。所以驱闲民使业廛。三代圣王。位闲民有地。教闲民有法。闲民之多寡有无。上皆知其数而措置之。今则督抚不问。郡守不问。州县不问。丰岁优游坐食。一遇凶荒。相聚为非。何所不至。夫吏之于民。州县为亲。近日州县之吏。司钱谷之出入而已。百姓多寡虚实之数不知也。司催科之缓急而已。百姓流离生死之故不知也。灾祲猝至。闲民嗷嗷仰望官粟。给之不足于用。不给展转沟壑。击目伤心。一岁饥则为盗。再岁三岁饥则为寇。一郡饥则流离就食。一二省饥则寇盗之变有不可言者。吕祖谦曰。上者修先王预备之政。其次修李悝之政。不修预备。而讲求于临时。未见其有济。先王预备之政。自井田毁。数千年不复。吕氏犹以此为上者。贵得其意耳。诗曰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月令曰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邱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农乃不惑。古者设农官。亲行田亩。教诲农事。至再至三。非故事也。王制曰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庶羞不踰牲。又曰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月令曰命有司趋民收敛。务蓄菜。多积聚。古者有司教民蓄积。食时用礼。谆谆恳恳。非故事也。三代圣王。养民之制。纵不能复。犹得于载籍中推求其怀保无已之意。今并其意而亡之矣。既亡其意。即日修补救之政。欲民不闲游坐困。岂可得哉。夫预备之政不复。徒存此区区之意。乌足以济。而不知其非也。今日州县之吏。所漠然无有者此意耳。责今日州县之吏。使颠连无告之民。代种富民之田。定之以令不行也。随之以罚不行也。设又使颠连无告之民。日习百工之业。教之不胜教也。督之不胜督也。所望于州县之吏者。惟此意也。今之为吏者。有能致意于沟之洫之耕之耨之者乎。有能致意于食之用之节之积之者乎。有其意而行之不善。于民无益也。亡其意而腼然处于民上。将焉用之。一邑之势。养无田无业之闲民难。养有田有业之闲民易。养闲民于灾荒之日难。养闲民于丰亨之日易。邑有里。里有乡。乡有图。图有老。一图也有田有业者几家。有田不耕有业不勤者几家。无田无业佣工操作者几家。老预教之。官亲行之。教之以耕耨。教之以攻业。教之以浚畎浍。教之以远服贾。教之以量食。教之以节俭。教之以多蓄积。民自为积。先王预备之政也。官之教之不以为民之事。而以为己之事。民之奉行不以为官之事。而以为己之事。官之意入乎民。民之意体乎官。有田有业之民有所余。无田无业之民有所赖。而又有常平社仓义仓之积。以备不时之用。此在吏之善为之也。呜呼其亦难矣。汉唐以来。养民之政。陵夷堕坏。无一存者。循吏如龚遂朱邑辈。传其人不传其政。非政之不传。一人之政而非一代之政。宜其不传也。当此政敝坏民游佚之时。望有循吏其人者。因意以立政。立政以养民。岂不难乎。幸有其人。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加之时势之倥。赔补之累累。大吏之阻挠。奸宄之谗毁。卒不得志以去。坐使有田有业之民。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又何问乎无田无业之民乎。此有识者所深忧也。
论盐粮赈贷诸法
陆世仪
盐茶与民争利。似非王道所宜。然此利自管仲刘晏而后。一开不可复塞。梁元勰有言。圣人敛山泽之货。以宽田畴之税。收关市之征。以助什一之储。其言似亦有理 为政者去后来之弊可也。
军运造船。官价甚费。而船又不耐久。宜于各处州县运粮处所。设处粮田。募人承运。能造粮船一只来应募者。与之田若干。俾岁收其值。以当打造修理之费。有事则运粮来往。无事则听其装载取息。庶几运有坚船。官无杂耗。
社仓不如常平。常平仓不如常平田。社仓春散冬敛。取息什一。得先王春秋补助之意。然出入之际。最须得人。否则为青苗之续。常平增价而籴。减价而粜。出入便捷。无追索之扰。然止利于市民。与农民无涉。且二者之粟。俱恃官钱以为工本。一遇贪墨。官钱耗散。二法便成废弃。若买田以为常平。岁收其所入之粟于仓。欲赈则赈。欲贷则贷。欲减价则减价。所粜之钱又可籴粟为来年张本。源源无穷。岁有增益。即遇贪墨侵渔仓粟。而去任之后。一得良吏。田脚固在。修举不难。视前二法兼之且胜之矣。社仓不如常平。然常平之法。有粜而无赈。不如立子母仓。先以千石或万石为母。遇小饥。则减价粜之。薄收其息以入子仓。使岁恒小饥。则子母俱减价收息。大饥则母仓备粜。子仓备赈。治国者能使子母常盈。则无忧饥矣。
一曰爵赏以劝富民。二曰平价以赈平民。三曰兴作以役贫民。四曰施舍以活穷民。五曰诘奸以戢乱民。六曰周给以惠秀民。治国之道。使富民出栗以养平民。贫民出力以卫富民。此其常也。然其要在使贫富之心相通。贫民食富民之粟而知感。则其效力必勤。富民藉贫民之力而有用。则其出粟必乐。
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古人发政施仁。必先茕独。 国朝体古人之意。设孤老院。给孤老粮。以养茕独。德可谓至矣。岁久法弛。县官漫不经意。孤老院坍废殆尽。孤老粮为富家乞作存留。茕独之被惠者十无其一。岂不重负 朝廷德意。愚谓为县官者。始任时。当即以此事为急。身临其地。亲为经理。凡院屋宜编号。稍加宽敞。非厕毕具。四等穷民中。惟寡妇宜独为一处。其余三等。当各因其所亲熟。束以伍法。使之老稚相依。聋瞽相济。送死养生。互为倚赖。是亦处茕独之法。
佛教无补于天下。而独有益于茕独。是不妨因势利导。凡孤老院中。县官宜择僧徒之有行者。使居其处。许之募化。俾朝夕看养茕独。有功则县官劳之。其茕独之人愿为僧者亦听。垂死之人。其心别无所乐。使其注念西方。亦可消遣余生。解其愁苦。今僧徒中往往建放生庵。开放生池。畜养鸡鱼豕畜。而独无有念及茕独者。真可异也。
论直隶兴除事宜书
陆陇其
职书生也。何知天下事。但尝静观今日之时势。百病之源起于民贫。非无忧民之吏。怀痌瘝乃身之志。而民卒不免于冻馁者。拘于法而无如何也。得君如宪台。可为民请命于法之外矣。敢略陈一二。以备采择。
一缓征之宜请也。自古税敛必于秋成。稼穑登场。而后上供可办。此一定之理。亦必然之势也。今则以兵饷之故。正月开征。民间尚未播种。而追呼敲扑。急踰星火。有余者尚可勉强支吾。不足者势必转贷完官。富豪之家。乘其急迫。重利盘算。及至秋成。子金积累。一岁所入。不足以偿债。何暇论仰事俯育。转眼改岁。而新征又至。所以闾阎日穷一日。逃亡日多一日。地亩日荒一日也。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古人犹以为苦。今则新丝不待二月而卖。新谷不待五月而粜矣。尧舜在上。何可不念及此也。方兵兴之际。国用浩繁。固无可如何。今四方宁谧。司农不至告匮。上请缓征。此其时也。户部若可通融。总计一岁春夏二季。兵饷若干。上年拨剩之银若干。以上年所剩之银。暂抵本年春夏之饷。俟秋成催解。以补库额。上无损于国赋。而民力以纾。富豪之家。不得乘机盘剥。逃亡可复。敲扑可省。一转移之间。而其利无穷。先试之畿辅。次推之天下。兴唐虞三代之治。此其首务也。伏候宪裁。
一垦荒之宜劝也。畿辅各州县。荒田累千百顷。 朝廷屡下劝垦之令。而报垦者寥寥。非民之不愿垦也。北方地土瘠薄。又荒熟不常。近山之地。砂土参半。遇雨方可耕种。稍旱即成赤土。近水之区。水去则略有田形。水至则一片汪洋。一报开垦。转盼六年起科。所垦之地。[己](已)枯为石田。荡为波涛。而所报之粮。一定而不可动。始而包赔。继而逃亡。累有司之参罚。责里长之摊赔。所以小民视开垦为畏途。听其荒芜而莫之顾也。且报垦之时。册籍有费。驳查有费。牛种工本之外。复拮据以应诛求。非中等以上之家。不能开垦。何怪报垦之寥寥哉。职窃谓此等荒地。原与额内地土不同。与其稽查太严。使民畏而不敢耕。何若稍假有司以便宜。使得以熟补荒。如有额外新垦之地复荒者。听有司查他处新垦地以补之。其荒粮即与除免。不必如额内地。土必达部奉旨。始准豁除。无赔累之苦。无驳查之烦。民不畏垦之累。自无不踊跃于垦矣。其已垦成熟者。或更请宽至十年起科。使得偿其牛种工本之费。然后责其上供。亦所以劝垦也。伏候宪裁。
一水利之当兴也。欲民之富。在于垦田。欲田之垦。在兴水利。北方土性燥烈。灌溉易涸。虽与南方不同。然使川泽流通。随便灌溉。犹愈于听其焦枯而莫之救也。但古人沟洫之制。随时修理。故不觉其烦费。今以久湮久塞之河道。一旦欲疏其壅而防其溃。工费浩繁。势难猝办。又当公私交困之时。州县钱粮。一丝一忽。皆有项。不敢擅动。民间十室九空。正供尚难完办。安有余力成此艰巨之事。若不量时势。不计赢诎。骤然兴举。其为扰害。必甚水旱。职窃思屡年以来。 朝廷悯恤灾荒。州县议蠲议赈。所费钱粮不可胜数。与其蠲赈于既荒之后。何如讲求水利于未荒之前。蠲赈之惠在一时。水利之泽在万世。今宪台抚临畿辅。欲成久远之业。无有大于斯者矣。宜通查所属州县水道。何处宜疏通。何处宜堤防。约长若干。工费若干。汇成畿辅水利一书。进呈御览。请司农度钱粮之赢诎。以次分年举行。而不扰于民。以一时言之。虽若不免于费。以久远言之。比之蠲赈。所省必百倍。或鼓舞官吏绅衿。能开河道若干者。作何优。作何奖励。此亦一策也。伏候宪裁。
一积谷之宜广也。今功令最重积谷。定有议之例。所以为穷民计。至深远矣。然欲谷之多。当广开谷之源。今止有捐输一途。故积者寥寥。在富庶之邑。犹可鼓舞劝捐。若穷僻疲罢如灵寿者。虽悬奖励之典之劝之。其谁能应耶。职窃谓此等穷县。当稍为之通融。使得广积以备赈。如县内有荒地可开垦者。许有司设法募人开垦。收其所入。贮仓备赈。勿责其起科。其一切河淤地亩。虽[己](已)入粮。原非额内者。许其量留积谷。吏员应纳银者。许其入谷县仓。即准报充。不必起解。牙帖杂税原额外新增者。编审人丁溢额者。悉许留本地方积谷。诸如此类。推广行之。庶几疲僻之邑皆可有谷以救灾荒。若止藉捐输一途。其能有济者鲜矣。即就捐输言之。徒令二三有司晓晓劝谕。所得有几。巧者阴派之里下。名为捐输。与加派无异。又非 朝廷爱民之意。是宜请旨酌定旌奖之例。使绅衿富民皆乐于捐输。将不待劝而粟自多。至于在仓之谷。宜听有司之酌量支放。如遇凶荒。则先发后报。平时出陈易新。听从其便。勿因不肖之侵欺而尽掣贤者之肘。则鸠鹄之民。庶有赖矣。伏候宪裁。
一存留之宜酌复也。查赋役全书旧额。有一项人役。则有一项工食。有一项公务。则有一项钱粮。未有用其人而可不予之以食。办其事而可不费一钱者也。用人而不予以食。则必至于卖法。办事而求不费钱。则必至于派民。自兵兴之际。司农告匮。将存项。尽行裁减。由是州县掣肘。贪墨无忌。私派公行。不可禁止。百弊之源。皆起于此。自康熙二十年以后。再颁恩诏。渐次奉复。海内始有起色。然尚有应复而未复者。敢为宪台陈之。如衙役犯赃之律甚严。而书办之工食独不复。不知此辈能枵腹而奉公乎。不给以食。不得[己](已)而犯法。加之以刑。其肯心服乎。此其当复者一也。心红纸张。修宅器具。此州县所必不能免者也。既奉裁革。不知天下有司。皆能捐俸而自备乎。抑或有责之铺户。派之里下者乎。有正项开销。虽贪吏无由借端苛派。无正项可动。将借口以责之于民。 朝廷之所省有限。而小民之受累无穷。此其当复者二也。上司过往。下程馈送。杂支供应。此州县所必不能无者也。既奉裁革。不知上官之临州县。皆能自备供应。自发价值乎。抑或不能不资藉于地方乎。有司之懦者。恐触上官之怒。百计逢迎。贤者亦恐失事上之体。多方补苴。无米之炊。不知其安从出也。此其当复者三也。存尽复。则私派可禁。私派尽禁。则百姓可足。在主持国计者。惟知复一项则费一项之金钱。不知裁一项则多一项之掣肘。掣肘之害层累而下。总皆小民受之。小民疲罢逃亡。其害仍自国家受之。此心民瘼之大臣。所当急请酌复者矣。伏候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