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季的一个傍晚,我决定去拜访自己的小学老师。虽然有三、四年没见过面,我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老师的那份慈爱。老师住在校园里,她一辈子似乎都贡献给了这里,所有的学生都好像是她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漫步到学校,那里沧桑依旧。再往里走了几步,便在操场上看见了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而老师就坐在离他不远处。那孩子正用一只做的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大概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我急忙快速地赶过去,和老师攀谈起来。老师对于我的到访似乎有些惊讶,但是显然她还记得我,因为我是当年班里最淘气的孩子。聊了一阵儿,我的注意力渐渐地转移到那个孩子身上。说实话,我还从没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他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而老师则不停的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地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颗。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一定打不中,可他还是在坚持着。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悄声地告诉我那是她的一个学生,是一个孤儿,住在附近的一个孤儿院里,有空便常带他出来玩玩。
“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我不禁问道。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老师对我笑了笑,“不用了!”她顿了顿,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
“就是因为他天生就是一个盲人,所以他的父母才把他抛弃了。”
半晌,我喃喃的问:“为什么……?”
老师明白了我的意思,“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他这么打,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老师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男孩的频率逐渐降了下来,也许他已经很累了。
老师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下,向一边移一些,再打一下,再挪一些,他在努力的接近目标。
他也只是知道大致的方向啊!
凉风袭来,草丛中的虫开始吟唱起来,天幕上挂着疏朗的星星,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仿佛这天地间只有孩子挥舞弹弓的啪啪声。对于孩子来说,白天和黑夜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幕降临,我已经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见看天色已晚,我便起身告辞。可是刚走出不久,便从风里传来了瓶子清脆的碎裂声。无私的爱与奉献是人类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础;坚定的信念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只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有爱的支持,那么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要相信爱,相信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