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年轻父母,早先对孩子要求极严极高,甚至近于苛刻,总是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然而,一味地批评孩子,孩子总是被父母否定,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并丧失信心、上进心。越批评,孩子就越疲沓、越反感、越抵触。
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行为累积成的,许多孩子在真诚的赞美中受用无穷,进步飞快。
小故事
孩子王有一个侄女,叫小琳子,今年十三岁了,读初一。小琳子的家境比起孩子王小时候好多了。有单独的卧室(孩子王记得自己小时候是跟爸爸妈妈和弟弟挤在一屋),卧室里有一台液晶屏的电脑,为了便于联系,小琳子的爸爸还给她配了一个小灵通。可是小琳子的学习成绩不太好,英语比较薄弱,有一次孩子王居然看到小琳子的一张试卷上的考分是66分。这张试卷,据小琳子说,没给爸爸妈妈过目,担心挨骂。
从2006年的12月1日起,孩子王给小琳子当免费英语家教了,时间是每个周五、周六、周日的晚上。偶尔,如有需要,孩子王周四也可能过去。小琳子是女生,口齿比较伶俐,她的英语发音,在孩子王看来是很不错的。像thirteen, theatre, thirsty中的[θ]这个音,小琳子发音非常漂亮。孩子王在这个时候,就会不失时机地表扬她。“very good”,“很棒”、“很好”、“很不错”是孩子王经常对小琳子说的词,每当这个时候,小琳子似乎就显得信心十足起来。有一次小琳子偷偷跟孩子王说:“你是唯一夸我的一个呢!”孩子王马上就问她:“喜欢吗?”“当然!”小琳子回答。孩子王又问:“是否对学习很有信心?”小琳子回答:“是的,我会努力的。”
就我们中国的家长而言,教育孩子的方式还多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多数家长已经慢慢接受国外“朋友式”的教育方法,但对孩子的表扬仍是多过批评。其实,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表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适度的给予孩子表扬,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为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许教授说
很多时候,父母的压力很大,譬如赚钱、买新房子、买新车子等等。但是孩子们呢?孩子们当然有孩子们自己的心理压力:成绩不好,在学校里老师要批评,同学要嘲笑;在家里,要被爸爸妈妈冷言冷语;自己晚上睡觉要失眠,老想着前天下午考试中某一道没有做出来的数学题,想着昨天上午英语单元测试中某一段没有看明白的阅读理解;想着今天下午语文考卷里面那个晦涩的作文题和满满一页的空白纸。明天还要考一门课呢?书本还没看完两遍呢?怎么办呢?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们嘴上要你批评他,其实心里只要赞美。一句善意的赞美胜过十句善意的批评。
停止责备 传统的教育方式,责备多于鼓励,实际结果显示,这不仅无法教育孩子,还会使孩子的信心、能力受到极大影响。孩子都需要被认可,都需要觉得自己重要。喜悦、爱、赞美和欢乐,是灵魂的食量。每个孩子天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同样的,也都惧怕责难。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是渴望受人认同。许多心理学家以动物的训练做实验,做好事给予褒奖,做错事给予惩罚,发现褒奖的效果大大好于惩罚,动物都如此,更何况人。一味批评是无法期待好效果的,要多讲其优点,多肯定,赞美孩子,每一点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美德和进步,却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都是主张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原则。“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既不是什么教育原则,也不是什么教育艺术。在孩子的淘气性格中找出可表扬的优点,你将发现他的能力和态度将会有很大的改进。以表扬的方式来鼓励孩子,是促进孩子进步更快的最佳方式。爱默生说:“有许多天资很好,很有成功希望的人,只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力的鼓励,最后走向彻底的失败”。赞美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好好地去探索,需要我们好好地去实践。
正确使用表扬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父母的眼睛只是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只看到了事物的“一点”而不及“其余”,那是片面的。同样,父母要是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也不是全面看待孩子,照样也不符合辩证法。过去信奉“不打不成材”的教条,一味批评,那是违背教育原则的。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味夸奖,恐怕也不符合教育原则。糖吃多了会腻,赞扬多了孩子也不在意了,任何单一的教育方法都不可能长久奏效,要灵活地与其他方法一起应用,才能巩固“效果”。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赞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对孩子的表扬当然也并非是多多益善,赞扬像服药一样,不能随便乱用,它也有关于时间和剂量的规定,也有使用的禁忌规则。而批评也是应该作为辅助手段的,这样就可以使孩子了解到他们的行为是有一定约束的,而必要的约束和界限,会使孩子克服任性的心理。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尺度,适时的表扬会让孩子的心理发育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