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最初是与整个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彼此相互支持——只有在某些类型的社会中,科学才能兴旺发达,反之,没有科学之持续的和旺盛的发展与应用,这样一种社会也不能正常地运行。
——帕森斯
科学文化被认为是一套标准的社会规范形式和不受环境约束的知识形式。这些规范典型地被认为是一套明确地限定特定类型的社会行为的规则。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它们被解释为要求科学家采用一种无私的、政治上中立的态度对待客观事实资料。
——马尔凯
“科学文化被认为是一套标准的社会规范形式和不受环境约束的知识形式。这些规范典型地被认为是一套明确地限定特定类型的社会行为的规则。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它们被解释为要求科学家采用一种无私的、政治上中立的态度对待客观事实资料。”作为文化形态的科学技术,它通过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影响和决定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在这一章我们将主要分析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主义在内的主要科技文化因素问题。
科学精神是我们理解科技文化的关键内容,也是我们在理解科学时实际上最容易忽视的重要内容。我们的杂志、报刊每天都在大声呼吁科学精神,但每每具体落到实处,这个最抽象、最含混的东西就马上消失了。所以,我们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精神。可是很遗憾,科学精神(scientific spirit,或the ethos of science)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仍是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之中。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弃之不顾了,越是这样的问题,我们越需要多讨论,有句话叫做“真理越辩越明”。
(一)科学精神的相关讨论
我们不妨先看一看国外对科学精神的看法。国内外对科学精神的相关讨论多数可以追溯到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1942年发表的《科学的规范结构》(该文最初是以《科学和民主札记》为题发表的),在这部著作中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科学的精神气马尔凯著,林聚任译:《科学与知识社会学》,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质”问题。书中写道:“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具体来说,默顿对科学精神的有关论述,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着重于科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来阐发的,这是从“应然”和理想化的角度来理解科学精神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四条基本原则:
普遍性(universalism)。即强调科学的客观性,一方面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它与科学界和社会等因素无关;另一方面是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科学作为一门理性的事业与诸如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等任何诸如此类的因素无关,对任何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评价不取决于科学家的身份、地位等社会因素,而是依据于科学本身的客观评价标准,取决于理论是否与客观世界相符合。
公有性(communism)。主要指科学成果为科学界所共有、共享,而不专属于某些人或组织,而且,科学知识和科学发现应该是获得公开认可的。公有性要求每一项新的科学成果公开之后,其创造者个人不得宣称占有这一新思想、新信息或新理论,科学家应当公开其科学成果,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
非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主要是强调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的属性是非功利性的,科学研究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或其他利益而从事的科学活动,科学的目的只能是为了增长科学知识,获得科学发现。非私利性要求科学家为“科学的目的”从事科学研究,要求科学家们不把从事科学研究视为带来荣誉、地位、声望或金钱的敲门砖或捞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非私利性还强调要谴责科学家运用不正当手段在科学竞争中抬高自己或压倒对手,科学是公平的、正大光明的事业。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kepticism)。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应该坚持怀疑精神和自我批评的原则,从而克服主观主义以及外界非科学因素的干扰。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主要提倡的是一种怀疑精神,“科学向包括潜在性在内的涉及自然和社会的每一个方面的事实提出疑问”。当然,这里的怀疑论不是胡乱怀疑,而是要必须借助于经验的和逻辑的标准做出判断,去质疑。
之后,这些原则还被其他一些研究者做了部分修改或补充。例如社会学家巴伯增加了理性精神与感情中立;斯托勒增加了客观性和概括性;齐曼强调科学精神必须增加创新精神,等等。巴伯这样描述说:“科学像所有社会组织起来的活动一样,是一项精神事业。也就是说,科学不能仅被看做是一组技术性的和理性的操作,同时还必须被看做是一种献身于既定精神价值和受伦理标准约束的活动。”
国内学界对科学精神的讨论更加热烈和持久,甚至有人说科学精神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在20世纪早期,任鸿隽就开始认识到科学精神的作用,倡导以科学救国,强调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普及科学精神,然后才有进步可言。1916年他在《科学》发表《科学精神论》,写道:“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苟已成之教,前人之言,有与吾所见之真理相背者,则虽艰难其身,赴汤蹈火以与之战,至死而不悔,若是者吾谓之科学精神。”梁启超在1922年的“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演讲中也专门讲到:“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
之后,关于科学精神的讨论和论述多如牛毛,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写到这,我们不妨停一下,请读者自己先思考一下:“什么是科学精神?”
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查阅一些工具书,看看是怎样解释科学精神的。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总的来说,我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基本特点是将“科学精神”作了泛化的理解:一般是把人类所有的美好的精神品质和观念都“慷慨的”赋予了科学精神,诸如对真理的追求、谦恭、宽容、执著与献身精神;或者是把科学的某些重要特征,如科学方法、科学活动、科学规范的特征以及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等都归之于科学精神。这种理解模式往往过于含混,把科学精神界定的过于宽泛,经常把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相混淆,把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令人称道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都纳入了科学精神的范畴。简单说,这种理解存在的问题包括:
1.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的精神混淆
科学精神就是科学家精神,把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令人称道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都纳入了科学精神的范畴,如献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2.把科学精神理想化。求真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实验验证精神、自由竞争的精神、互助合作精神、无私无畏精神,人们用来表述科学精神的通常赞美词。
3.对科学精神的认识陷入误区:非历史的态度,非人文的理解。
4.与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历史相脱离。
(二)科学精神的特征
造成学界关于科学精神争论莫衷一是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相关讨论缺乏一个共同的理论平台,同样是在谈论科学精神,但只是名称相同而已,其内涵和意义却相差甚远。这样,正如我们对科学五花八门的理解一样,我们也没有抓住科学精神的本质。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必须以对科学的理解作为基础和前提,把科学与科学精神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去理解,而不应以一种绝对的观点对科学及其精神作僵化的理解。
从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科学精神作为一种内在的价值精神观念已经逐步渗透到整个科技文化之中,并且起着支配性和框架性的作用。我们认为,科学精神,事实上,简单而言就是理性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化:“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概念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词汇中科学已经取代了自然哲学概念。科学精神就是孕育科学成就的心灵的态度(attitudes of mind),我们可以用‘科学精神’一词来表示。”这种“心灵态度”“可能溯源于柏拉图学园及柏拉图开始的方法,但看起来大部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成果,这一时期,人们抛弃了他们心灵的独断论态度。替代了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奥古斯丁或经院哲学信条的无可置疑接受,坚信自然的秘密可以发现,并被人类所理解,人们开始大胆地检验自然哲学中的长期被接受的信念,用实验和理性化这把双刃剑建立在了新的信念之上”。它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待自我的独立的理性精神。以“人的发现”为标志的文艺复兴运动,就开始主张人自身应该成为价值取向的基础,对自己“理性”的信任取代对神或上帝的信仰。在启蒙运动中,“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数学家莫里斯·克莱因为此写到:“人的尊严又重新得到了肯定。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得到了解放,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世界里尽情遨游。”这造成的一个积极思想是“回归自然”,“转而把大自然本身作为知识的真正源泉。”人的理性是探索自然的奥秘的基础,而正是人的理性特质所以才具有了独立认识者的角色或身份,人可以凭借自身的理性无限地、尽可能地解释外部自然和人类本身。
2.对待自然的客观理性态度。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爱因斯坦说过,自然科学的处理有两个前提,一是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二是人类是可以认识它的。强调自然界的客观性,更重要的是要肯定,“自然现象不是因为受到任意的、胡乱的影响而产生,而是有规则的,受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的支配”。而且,近代以来的科学家往往将自然界数学化,伽利略做出了最著名的论断:“哲学被写在那部永远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大书上,我指的是宇宙;但只有学会它的书写语言并熟悉了它的书写字符以后,我们才能读它。它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字母是三角形、圆以及其他几何图形,没有这些工具,人类连一个词也无法理解。”这方面主要包括人们世界观的理性化以及世界的去神化即“世界的去魅”。
3.对知识的理性态度。首先是“把大自然本身作为知识的真正源泉”,科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的规律的知识;二是对知识价值的充分肯定。无论是纯粹认知意义上的“为科学而科学”,还是功利主义态度的“知识就是力量”,它们都对科学知识给予了崇高的肯定,对科学执著和热爱。
4.坚持客观理性的方法论。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是通过理性的方法,而非主观臆断。对理性的强调意味着“对权威的批判性态度:它要求对自然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详细的相互比较和检查。这暗示了对实验的信赖,以至于放弃先前已经接受了的‘权威性’”。事实和证据取代传统的宗教或世俗权威,成为科学方法的依据,“让数据自己说话”。
简单而言,科学拥有自己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沉淀出自己特殊的文化精神。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