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侍女们买好东西回来,顾辞兮的已经力竭,萧忆雪正在房中陪她。
“阿辞,再努力一下,就快了就快了。”
“阿忆,我会不会死……我不想死……”
“阿辞,别怕,不会的,你还要和我一起将孩子养大呢,现在你先将孩子生下,我可以帮你带。”
“你帮我带孩子?”
不知是不是错觉,萧忆雪感觉顾辞兮的眼眸亮了起来。
“夫人用力!我看见头了!用力!”
顾辞兮捏紧了萧忆雪的手,暗暗使劲。
“哇哇哇!”
“出来了!出来了!”
产婆抱起男婴交给一旁等候的医女,接下来将会由她带去洗澡清除淤秽,顾辞兮松了一口气,肚子却仍旧疼痛。
“夫人,别急,还有一个呢。”
“啊!怎么还有一个!”
顾辞兮的手抓紧了被褥,好在这个孩子不折腾,很快就出来了,顾辞兮总算彻底松气了,昏睡了过去。
等顾辞兮再醒来,萧忆雪在她的旁边,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在摇着摇篮。
“阿忆……”
“你醒啦?”
萧忆雪的声音又轻又柔,让顾辞兮愣了一下,印象里的萧忆雪不是这般模样的,萧忆雪见她愣神,笑着露出了牙齿。
“怎么?这么快把我忘记了?还是生孩子生傻了?”
“就是感觉你变温柔了……”
“你看看这俩小家伙,我怎么凶的起来。”
萧忆雪满脸无奈地看着顾辞兮,顾辞兮痴痴的笑了。
“对了,你还没给孩子取名呢,你倒是好运气,儿女双全。”
“可是取名费脑子啊,你有什么好意见吗?”
“我有思量过,哥哥叫顾临安,字:岁平,妹妹就叫顾临芷,小字:安禾。”萧忆雪抬眼望向顾辞兮,“你觉得怎么样?”
“有什么寓意吗?”
“大名临代表到达,来临,哥哥的安字是平安的寓意,an也是爱你的意思。”
后面一句,萧忆雪声音说地很轻,顾辞兮没有听清,有些疑惑地看着萧忆雪,萧忆雪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妹妹的芷,在屈原的离骚中他曾提到岸芷汀兰,指的是河岸上的芳草和兰花,用于比喻自己高尚情操和美好品行的,《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曾说: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至于字的话……哥哥取自唐代岑参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里面有一句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妹妹的字是为了与哥哥对应成平安二字。”
“这个屈原,范仲淹还有岑参是谁?”
“你不知道的,别问,会显得你很没学问。”
顾辞兮白了萧忆雪一眼,没再看她,只是满目温柔地看着两个孩子。
“临安,临芷吗?岁平,安禾,我是娘亲,知道吗?我是娘亲哦。”
顾辞兮坐月子的那些日子里,萧忆雪便让人准备了一些孩童玩的玩具,还在顾辞兮的院子里做了一个沙坑。
顾辞兮坐月子的时候,透过窗户看见院子里的改变,笑着对萧忆雪说道:“阿忆,你这秋千也不多加一个,这样岂不是我没得玩了。”
“你都是个当娘亲的人了,玩什么秋千。”
“怎么了怎么了!你这是看不起做娘亲的是不是!做娘亲的凭什么不能玩!我不管!我要玩!”
“你这样以后会被孩子笑话的。”
“我不管!”
“好啦好啦,这两个其实是给你和安禾的,男孩子玩什么秋千,放出去放养就是了。”
“你说的对诶!”
两个女人相视一笑,这注定了顾临安往后的日子不会精致了。
在等顾辞兮出了月子日子里,萧忆雪已经和顾辞兮开始准备岁平和安禾的满月礼,萧忆雪总是喜欢未雨绸缪。
顾辞兮写的都是一些对于孩子的祝愿,萧忆雪则只写了一副。
“看似千红己事坚,企为儿女忽双全?”顾辞兮看着萧忆雪写的对联,有些疑惑。
“这两句话说的看似是红尘的事情已经看破,但其实说的却是儿女双全。”
“阿忆,再过几日就是岁平和安禾的满月礼了呢,时间过得真快啊……”
“是啊,想我们刚刚离开华月的时候,你才刚刚满两个月身孕,现在居然都已经产出两位婴孩了。”
“是啊是啊,你的逍遥居和锦绣庄也到好几个国家了。”
顾辞兮笑着看萧忆雪,两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