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以权威的腔调讲话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熟悉你讲话的内容,你对你的题目了解得越多越深刻,你讲得就会越生动越透彻。
2 使用简单的词汇和简短的句子
最简洁的文章总是最好的文章,其原因就是它最容易理解,关于讲话和对话也可以说是同样的道理。
3 使用具体和专门的词汇和词语
绝对掌握了这种艺术的人是耶稣,他说话使用的词汇和发布命令所使用的词语都是简单、简洁、一语中的并且容易理解的。例如,他说的“跟我来”不会有人不明白。
4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词汇和说一些没有用的事
5 说话要直截了当而且中肯
如果你想在你所说的各种事情上都取得驾御人的卓越能力,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集中一点,不要分散火力。相信你肯定会击中靶心。
6 不要夸口
不但永远不要夸口或者言过其实,而且在陈述你的情况时还要动脑筋为自己留有余地,这样你就不必担心会遇到什么责难。
7 对待听众不可盛气凌人
即使你可能是你要讲的这个专题的权威人士,你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盛气凌人地对待听众。
8 要有外交手腕及策略
圆滑老练是指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去说适当的事情又不得罪任何人的一种能力。尤其是当你对付固执的人或者面对棘手的问题时,你更需要圆滑老练。
9 要为你的听众提出最好的建议
不要为你自己提出最好的建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谁都没有办法从你的脚下抢走一块地盘,你也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0 要坦率而开诚布公地回答所有问题如果你能按照前面列出的九项提示去做,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一条。
在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你应聘的主考官……有时候,某些人欲在你身上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你更应该临危不惧,巧妙地使用说服技巧,使他放下“屠刀”,避免造成严重的恶果。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策略,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在说服对方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
反之,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连3岁孩童也有他们的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费力地说服而受其支配……
在说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如果你想说服比较强大的对手时,便可争取对方同情,从而以弱克强,达到目的。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而且还不时地加以运用。这是用善意的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目的的一种策略。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当大家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时,却被告知当晚因工作失误,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中竟没有热水。为了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领队:“对不起,这么晚还把您从家里请来。但大家满身是汗,不洗洗澡怎么行呢?何况我们预定时说好供应热水的呀!这事只有请您来解决了。”
经理:“这事我也没有办法。锅炉工回家去了,他忘了放水,我已叫他们开了集体浴室……你们可以去洗。”
领队:“是的,我们大家可以到集体浴室去洗澡,不过话要讲清,套房一人50元一晚是有单独浴室的。现在到集体浴室洗澡,那就等于降低到普通水平,我们只能照普通标准,一人降到15元付费了。”
经理:“那不行,那不行的!”
领队:“那只有供应套房浴室热水。”
经理:“我没有办法。”
领队:“您有办法!”
经理:“你说有什么办法?”
领队:“您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失职的锅炉工召回来;二是您可以给每个房间拎两桶热水。当然我会配合您劝大家耐心等待。”这次交涉的结果是经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40分钟后每间套房的浴室都有了热水。威胁能够增强说服力,但是,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态度要友善。第二,讲清后果,说明道理。第三,威胁程度不能过分,否则反会弄巧成拙。
一般来说,在你和要说服的对象较量时,彼此都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尤其是在危急关头。这时候,要想使说服成功,你就要注意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从潜意识来说,防范心理的产生是一种自卫,也就是当人们把对方当作假想敌时产生的一种自卫心理,那么消除防范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复给予暗示,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这种暗示可以采用种种方法来进行:嘘寒问暖,给予关心,表示愿给帮助等等。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惟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某精密机械工厂生产某项新产品,将其部分部件委托小工厂制造,当该小厂将零件的半成品呈示总厂时,发现完全不符合该厂要求。由于迫在眉睫,总厂负责人只得令其尽快重新制造……但小厂负责人认为他是完全按总厂的规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制造,双方僵持了许久。总厂厂长见了这种局面,在问明原委后,便对小厂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设计不周所致,而且还令你吃了亏,实在抱歉。今天幸好是由于你们帮忙,才让我们发现竟然有这样的缺点。只是事到如今,事情总是要完成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那位小厂负责人听完,欣然应允。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而
不伤感情,不引起憎恨,就应该学会从称赞和让对方感到满足入手。在不能正面说服的情况下,采用“智取”的策略,激起对方的兴趣,间接打动和说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