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是一门学问,有些时候,我们本想拒绝,心里很不乐意,但却碍于一时的情面,点了头,给自己留下长久的不快。想做个有求必应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并不容易,人们的要求永无止境,往往是合理的和悖理的并存,如果当面你不好意思说“不”,轻易承诺了自己无法履行的职责,将会带给自己更大的困扰和沟通上的困难。
身处职场,你一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位同事突然说自己有事忙不过来,让你帮他完成他的工作。你心里是不愿意的,答应下来吧,可能要连续加几个晚上的班才能完成,而且这也不符合公司的规定;拒绝吧,又实在是不好意思开口,毕竟大家是同事,如果拒绝了,别人会不会觉得自己太不乐意帮助人了。
有的人会直接对同事说:“不行。”除非你们真的很熟,否则这种直接的拒绝方法是万不能采取的,太不给人留情面了。
有的人会找个借口:“不好意思,我真的忙不过来。”理由不错,可是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再用时,别人就对你产生怀疑了,因为你一次忙还可以相信,总是在忙就说不过去了。
有的人可能会推给其他人,说:“这个我实在不能胜任,你找××吧,我想他更适合。”不错,你是把当前这个人应付过去了,但是那个人呢,你不是也给他造成了麻烦吗?
所以,大胆地说出“不”字,是相当重要却又不太容易的课题。拒绝有直截了当的拒绝,有绕来绕去的拒绝,也有无可奈何的拒绝。掌握好拒绝之道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大师那儿学到的
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得过一场大病,身体十分虚弱。绍棠先生家门上贴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弱病残,四类皆全;医嘱静养,金玉良言。上午时间,不可侵犯;下午会客,四时过半。人命关天,焉敢违犯;请君谅解,大家方便。”落款是刘绍棠。
同是拒绝求人者,不同的拒绝方式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拒绝能让人接受和理解,而有的拒绝则使人仇视和反感。可见,同是拒绝,还是应该多注意些方式,多讲究些艺术。
●拒绝的艺术——四不要三要
不要立刻就拒绝:立刻拒绝,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甚至觉得你对他有成见。
不要轻易地拒绝:这显得你太不重视对方。有时候轻易地拒绝别人,你自己会失去许多帮助别人而获得友谊的机会。
不要傲慢地拒绝:一个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的人,任谁也不会喜欢亲近他。何况当他有求于你,而你以傲慢的态度拒绝,别人更是不能接受。
不要盛怒下拒绝:盛怒之下拒绝别人,容易在语言上伤害别人,让人觉得你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给人留下的绝对是糟糕透顶的印象。
要能婉转地拒绝:真正有不得已的苦衷时,如能委婉地说明,以婉转的态度拒绝,别人会理解你的苦衷,会感动于你的诚恳。
要有笑容的拒绝:拒绝的时候,要能面带微笑,态度要庄重,让别人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礼貌,就算被你拒绝了,也能欣然接受。
要有帮助的拒绝:也就是说你虽然拒绝了,但却在其它方面给他一些帮助,这是一种慈悲而有智能的拒绝。
●拒绝方法
直接分析法:直接向对方陈述拒绝对方的客观理由,包括自己的状况不允许、社会条件限制等。通常这些状况是对方也能认同的,因此较能理解你的苦衷,自然会自动放弃说服你,并觉得你拒绝的不无道理。
转移回避法:不好正面拒绝时,只好采取迂回的战术,转移话题也好,另有理由也可以,比如,你可以说:“啊,真不巧啊,今天我还有其他事。”或是采用回避的态度,“今天咱们先不谈这个,还是说说你关心的另一件事吧……”关键是当你要开口说“不”的时候,态度必须是温和而坚定的。好比同样是药丸,外面裹上糖衣的药,就比较让人容易入口。同样地,委婉表达拒绝,也比直接说“不”,让人容易接受。比如,先向对方表示同情,或给予赞美,然后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绝。由于先前对方在心理上已因为你的同情使两人的距离拉近,所以对于你的拒绝也较能以“可以体会”的态度接受。
持续拖延法:如果已经承诺的事,还一直拖延是不明智的,这里的持续拖延法指的是,暂不给予答复,也就是说,当对方提出要求,但是你迟迟没有答应,只是一再表示要研究研究或考虑考虑,那么聪明的对方马上就能了解你是不太愿意答应的。可以这样说:“哦,是这样,可是我还没有想好,考虑一下再说吧。”“今晚有事,以后再说吧。”
不用开口法:有时开口拒绝对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在心中演练N次该怎么说,一旦面对对方又下不了决心,总是无法启齿。这个时候,肢体语言就派上用场了。运用摆手、摇头、耸肩、皱眉、转身等身体语言或是一些否定的表情来表示自己拒绝的态度。
一般而言,摇头代表否定,别人一看你摇头,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之后你就不用再多说了,面对推销员时,这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微笑中断也是一种掩体的暗示,当面对笑容的谈话,突然中断笑容,便暗示着无法认同和拒绝。类似的肢体语言包括:采取身体倾斜的姿势,目光游移不定,频频看表,心不在焉……但切忌伤了对方的自尊心。
补偿替代法:想想还有没有另外的方法能帮到对方的,这样能让你的拒绝更能被人接受,被人理解。拒绝时除了可以提出替代建议,隔一段时间还应该主动关心对方情况。你可以这样说:“真对不起,这件事我实在爱莫能助,不过,我可以帮你做另一件事。或是你去找找××吧,兴许他能帮到你。”
上述拒绝的技巧,都应该坚持一个字:“诚”。拒绝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耐性与关怀,若只是敷衍了事,对方其实都看得到。这样更让人觉得你不是个诚恳的人,对人际关系伤害更大。
学会拒绝的艺术,既可减少许多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又可使自己表现出人格的独特性,也不至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陷于被动,生活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潇洒一些。人际交往中,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通过你的外貌、表情、体态建立起来的。相貌就相当于每个人的第一张醒目的名片。为什么说“相由心生”呢?其中必是有一定道理的。通过一些外貌特征可以帮助了解和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和内涵。
很多有才有能之士都是相面的高手,比如,曾国藩,他就自有一套相术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他在《冰鉴》一书中,这样描述人的面相和内在的关系:凡是观人形貌,观姿容以七尺躯体为限度,看面貌则以两只眼睛来评断。人的胸腹手足,都和五行对应,即金、木、水、火、土相互关系,都有它们的某种属性和特征;人的耳目口鼻,都和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相互贯通,也具有它们的某种属性和特征。人体的各个部位,如果相互照应、匹配,彼此对称、协调,那么就会为人带来福分,而如果相互背离或彼此拥挤,使相貌显得乱七八糟,支离破碎,其命运就不值一提了。
人的姿容可贵之处就在于“整”,这个“整”并非整齐划一的意思,而是人整个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要均衡、匀称,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完美的整体。就身材而言,人的个子可以矮,但不要矮得像侏儒;个子也可以高,但绝不能像一棵孤单的茅草那样耸立着。从体形来看,体态可以胖,但又不能胖得像一头贪吃的熊一样的臃肿;体态瘦也不妨,但又不能瘦得如同一只寒鸦那样单薄。这些就是本节所说的“整”。再从身体各部位来看,背部要浑圆而厚实,腹部要突出而平坦,手要温润柔软,手掌则要弯曲如弓。脚背要丰厚饱满,脚心要空,空到能藏下鸡蛋则佳,这也是所谓的“整”。
§§第九章 冷读术之相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