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困惑
为什么要我做家务呢?我是孩子,只要读好书不就行了?认真读书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家务不都是妈妈的事情吗?……
“我女儿都13岁了,还不会洗衣服,她的衣服从来都是我洗。”
“我在八九岁时就帮妈妈洗衣做饭,但我女儿现在都17岁了,连碗都没刷过。”
“我女儿太懒惰了,每次吃饭的时候,她从来不帮我拿碗筷。等我们把碗筷摆好了,她才凑过来。吃完饭,她也从来不帮我收拾桌子。”
在人们心目中,女孩一般都是勤劳能干的。但是现在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不爱劳动的女孩呢?这当然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现在很多家长怕孩子吃苦受累,便“剥夺”了孩子的劳动权利。还有些家长怕干家务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宁可自己受累,也不让孩子帮自己干活。慢慢地,女孩们变得越来越懒惰,就是帮家长拖拖地、洗洗碗也不肯干了。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劳动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而且对孩子品德、兴趣、意志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女孩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有的父母会说我家的女儿不爱劳动怎么办?其实,每一个女孩对家务劳动都是充满好奇的,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去引导,使其保持对劳动的积极性。那么,对于父母来说,怎样让女孩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呢?
方法一:别心疼女儿,让她承担一些家务
一位妈妈在网络日志中这样写道:
由于工作忙,所以女儿从小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家里。二位老人非常娇惯孩子,女儿到了十五岁,还什么都不会干。这次她放暑假了,来到我们身边。女儿一进家门非常高兴,她跳到沙发上,然后两腿一伸,手拿遥控器,看着喜欢的电视剧,不由感叹道:“自由真好!”我担心这种状态会持续到新学期开始,于是我开始点醒女儿:“自由?你们老师不是布置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业吗?难道你忘记了?你选择吧,看是去发报纸还是去送牛奶?再不就在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活。”女儿一听,马上耷拉下了脑袋:“哎,那我选择从家里的活做起吧!”很好,不错的开端,接下来我要好好锻炼她了。
趁热打铁,我开始要求女儿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而且每次洗完都要送我检查,我说过关了,她才可以去做别的事情。在我的诱导下,女孩不仅将自己的衣服洗干净,还帮我和她爸爸洗衣服,这当然受到家人的一致赞扬!
到后来,她还承担了家里的卫生劳动,比如扫地、拖地,她爷爷来的时候看到这些情况很奇怪,孙女怎么了?好像脱胎换骨了,成了一个全新的孩子!
在现如今的节约型社会里,让女孩分担家务,就是让她懂得如何过日子。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使它成为熊熊烈火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
但是很多父母都忽视了这点,其实,女孩很需要从自己的劳动里获得成就感,建立信心与责任心。对于我们父母来说,一定要摆正教育心态,切不可因为心疼女儿而不让她们劳动。这样做,其实并不是在爱女儿,而是害女儿。
方法二:以夸奖的方式让女儿帮忙
芝芝是一个非常聪明、性格开朗的女孩,但她有一个毛病就是“懒得动”,她每次都会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辩护,千方百计地让自己蒙混过去,不做劳动。她换下的衣服总是随手就扔,连书包都不主动收拾。每次妈妈督促她,芝芝总会说:“我先休息一会。”过了一会儿,妈妈再让芝芝收拾,她就说:“有点累了,明天再说吧。”
这天,芝芝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芝芝又把房间搞得很乱。妈妈想让女儿收拾,但怕她又找借口。于是,妈妈换了一种方式,她对芝芝的朋友说:“芝芝是我们家的主人,非常能干,经常帮我做家务。”芝芝听到以后很不好意思,开始带头整理房间。
对于女孩来说,做家务不是她的义务,而是认识生活的手段之一,因此当自己的女儿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时,妈妈千万不要责怪她,更不能采取强制手段,而应该换一种方式教育她,既不能伤了女孩的自尊心,也不能丢了她的面子,让她在鼓励中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如果女儿的行为习惯有些许改正,父母应该及时鼓励,以激发她的劳动热情。
对女孩实施劳动教育,父母千万不要简单地把女儿当劳动力使唤,也不要把劳动当成惩罚女孩的手段,更不要以金钱和物质对女孩的劳动进行奖惩。应该重视劳动过程的具体指导,多给予鼓励,让女孩感受劳动的愉快。
方法三:将劳动“游戏化”,增强劳动的趣味性
游戏是孩子的学习方式之一,其实做家务也可以游戏化。比如,妈妈可以利用女儿好胜、好奇、不服输的性格特点,与她进行家务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既可以故意让女儿胜出,以增强她们的信心和做家务的热情,也可以偶尔让女儿“落败”,并借此机会引导女儿总结教训,适时向她传授胜出的技能“秘籍”。
另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引导女孩做家务,一定要在她心情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精神状态也有利于家务活的顺利进行。不然,女孩很容易在不良情绪和家务之间建立负面联系,进而影响她们对劳动的态度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