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认可又称之为自我的价值感。人为什么会有自我价值感?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价值的未知,从而去追逐外在的成就,以此来满足他人的希望,并博得赞誉。这可以分两种情况:其一,一些人通过用外在的东西来弥补内在的匮乏,试图通过别人对你的看法来判断自己存在的价值。简单地说,就是非己待人。其二,一些人在追求外在成就感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真正所需,认为外在的追求不如内在的追求,从而转向自我的认识。这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还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读了很多书,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他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博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由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技巧,还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
往往一些人自我价值感不明,实际上他们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说严重点就是自甘堕落。这样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忙忙碌碌,四处奔波,但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在忙什么,又为什么而忙。而自我价值感明确的人,他们一般会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有高于常人的独特眼光和洞察力。
这样,是不是说一些人有价值,一些人就没有价值呢?答案肯定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可为什么会出现有一些人不清楚自己价值的所在,而另一些人却清楚呢?
其实,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去认识我们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价值,并充分利用它。但我们该如何才能认识得到呢?你可以做这样的试想,假如金钱、地位、成就等都离你而去了,你还能不受影响吗?你还认为自己完全有价值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完全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你还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而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就会一蹶不振。但如果你还知道自己的价值存在,你就会百折不挠,披荆斩棘,什么事都难不住你。
因此,重要的是你要省察自己的价值感到底是来自外在还是内在。明白了这一点,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价值感给你带来的无限乐趣。而提高自己内在的价值感,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除附加在我们身上的外在人格,比如,流俗的思想观念,对待金钱、地位、荣誉、他人的执著依恋等。唯有这样,你才能让自己变得自信、豁达、自尊、自爱,更有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