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男孩是个孤儿,身无分文,上帝看他可怜,就决定救助他。于是,上帝给了他一包金子,他高高兴兴地走了。一年之后,他的金子全部用光了,他又成为了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人。
这个男孩虽然得到了一包金子,解决了他暂时的经济问题,可是他却失去了能够永久解决温饱的机会。
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中讲述了这样一件故事:
一个圆环失去了一个部件,它旋转着去寻找这个部件。因为缺少了部件,它的滚动非常缓慢,这使得它有机会欣赏沿途的鲜花,可以与阳光对话,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虫聊天,而这是它在完整无缺、快速滚动时无法注意、没能享受到的。但当它找到那个部件后,因为滚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能从容欣赏花,也没有机会聊天,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
得到与失去就像一对欢喜冤家,在你得到某种你所需要的东西的时候,你自然是愉悦的,心里有种油然而生的愉悦感、成就感。这是我们源自内心的本能感知。
也有人说也许我们从未得到过什么,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我们的,你以为你曾得到的那些,只不过是我们的造物主早就拥有过的。你以为你失去过的,可你实际并没有失去,因为那原本就不属于你。得与失只不过是相对存在的。
我们常在思考,我有什么东西、什么人、什么快乐、什么忧愁等,那些在你脑海里不断盘旋的提问和回忆,会让你觉得,我不是正拥有很多吗?的确,这些让你放不下的种种,让你拥有了许多,这是因为你占有了他们。你占有的一切是属于你的,这仅仅源于你的在意或者是你离不开它们。想必这就是所谓的得到吧。当你不再占有或者说不在意的时候,那么失去就成为最好的措辞。在很大程度上你的决定左右了你的得失的存在性。换句话说,你曾经得到的东西和失去的东西,是你所具有自然的权利,你内心深处所萌发的潜意识正是你得到与失去的根本所在。比如,你爱上了一个人,并且很爱她,她也爱你,你们决定在一起是因为你们双方都觉得彼此合适,幸福愉悦的相处,这是你们都得到的。当两人的感情破裂,或者说某一方觉得另外一方不合适,无法继续在一起了,这时,你心里一定在想,我是不是应该放弃。答案出来的时候,你说你决定放弃了,那么,此时你就由原先的得到转变为失去。我们先不说这样的结果是好是坏,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你不再拥有对方了。这只是一个结果,而你心情的好坏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了。
人们常说:我的孩子、我的家庭、我的妻子……你这样说,是以为他们是专属于你的?还是在说你是以一种占有的心态去试图拥有他们?占有欲很强的人自然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很多人以这样的思维模式去奋斗、去践行,人们以各种关系彼此存在于生命和交往中,但,你可曾想过他们不是因为你或者说需要被你拥有而来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又何来与你为中心,为主导?
我们也常说我的身体,你肯定一口咬定说我的身体自然是属于你的。但,是谁创造了我们的身体呢?是父母,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你的身体,你可以伤害你的身体,也可以爱护你的身体,可你能长生不老吗?我们对它无能为力。可即便这样,我们很多时候却反而受制于它,就像有首歌里唱到的游戏人间,是你在游戏人间还是你的身体在游戏人间,你的身体成为你游戏的工具,你以为你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体,但你同时也得到了面临失去的恐惧与担心。想必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渴望长生不老的缘故吧!
得到与失去的东西有太多,我们无法一一去说。但,得与失,非此即彼,两种很确切的结果,它们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而不是一种摒弃。我们得到的同时,又有一部分东西在流失。比如,你拼命的工作挣钱,希望过上好日子,当你挣钱的目的达到后,可你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你的感情也出现了危机。得到金钱失去健康,得到金钱让情感出现问题,这当然不是你所愿意的,或者说也不是每个人必有的结果。但,你得到的同时,又失去了一些的东西,只是你不曾察觉到,可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又如,你喜欢一样东西,讨厌一样东西,你喜欢它,自然会去拥有它,这是得到;你讨厌它,自然会排斥它,甚至抛弃它、毁灭它,这是失去。你的喜与厌决定了得与失。我们都无法逃脱得与失的两种既定结果。这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感知和占有欲在作怪。
人生的旅途在我们的得到与失去之间发生,这些都是让我们深入了解生命本质的契机。我们没有拥有过什么,实际上除了我们内心的不同感觉和领悟,我们真的没有得到过什么,也没有失去过什么。所谓得到让你幸福,让你满足一切,也只是失去的另一面而已,除了我们生命的进化和成长。在人生道路上,在花花世界里,你是否看清:不是一切失去都意味着缺憾,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不要为失去的追悔伤心,也许失去意味着更好的得到,只要你选择的是纯洁而又美好的理想;不要为得到的而沾沾自喜,也许得到代表着你失去了更多。
无论失去或得到,只需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缺也会是圆。因此,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我们只有以一种正确的感知来面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的拥有,即便是失去了一些东西,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