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很高很高的大山上住着一位神仙,有很多人想上山找神仙实现愿望,因为神仙有求必应,但是这座山太高太陡了,没有人上去过。
有一日,神仙在山顶看到山脚下有两个人正在上山,于是想,如果这两个人上得来一定满足他们的愿望。这两个人在山脚下一步一步,爬啊爬啊,开头他们是自己爬,但是,后来他们就开始互相帮助着一起向上爬。
神仙看到他们这样互相帮助很受感动。这两个人爬了很长的时间,终于爬上了山顶,神仙对他们说无论什么愿望一定满足他们。这两个人想了又想但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神仙对他们说:“先讲的有一倍愿望,后讲的有两倍愿望。”
他们其中一个年轻的说:“我年轻,让你先讲。”
另一个人说:“我年长,让你先讲。”就这样两个人让来让去,他们都说让对方先讲。
神仙见他们这样,就说:“先讲的有一座金山,后讲的有两座金山。”
但他们还是都说让对方先讲,神仙说:“最后一次,如果不说就两个都不给了。”
那个年轻的见这样马上说:“我盲一只眼。”这个人马上盲了一只眼,另一个人也就盲了两只眼。
我们伟大的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生活中的自私有很多,葛朗台因自私而导致家破人亡;亚芒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永恒的幸福;犹大因为自私而被后人唾弃、憎恨……
按照性格、教育及生活经验的不同,自私表现在行为上也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善的形式。自私通过善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利人又利己。例如,一般人上班,一方面是为老板做事,并间接服务了消费者,一方面是为了赚了钱,养活自己及一家大小,满足生存的需要。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求利人而不求利己,像有些传教士深入不毛之地,为的只是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自己的生活不仅谈不上享受,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虐待。在只为自己着想的世人之中,这种人实在值得钦佩。
另一种形式则是恶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自私是只求利己而不求利人,若只是利己但不伤人,那么这种自私还不算是恶,但有一些人的自私是通过损人来利己,这就是真的恶了。如抢劫、欺诈、陷害、背叛,以及杀人放火、危及他人性命等行为。
人并不是生来就自私的。事实上,自私只是我们求得生存的一种本能。那么我们该怎样来看待自私呢?
如果你用自私来解读他人的行为,那么,你对他人的自私行为就不会感到疑惑不解了,并且还能以平常心来看待。我们很多行为都是以此为中心点而形成的,比如,有人说爱情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对于自私的批判历来很多。这里也不再多说。唯一要说的一点是,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在需要我们无私的时候不漠然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