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婚夫妇
《约婚夫妇》是曼佐尼的代表作。小说以17世纪30年代西班牙统治伦巴第时期为背景。
农村纺织工人伦佐和鲁齐娅互相爱慕,准备成婚。恶霸地主堂·罗德里戈意欲霸占鲁齐娅,对他们横加迫害。伦佐被迫逃离农村,流亡到米兰,鲁齐娅躲在修道院避难。当地大寨主被堂·罗德里戈买通,把鲁齐娅劫持到山寨。后来寨主对过去的罪恶生活感到厌倦和悔恨,同时,他也被鲁齐娅的纯洁所感动,在一个红衣主教的启迪下,寨主幡然悔悟,改邪归正。鲁齐娅被护送到米兰。伦佐历经饥民暴动、瘟疫和其他波折以后再次来到米兰,和鲁齐娅相逢,结成美满婚姻。
小说以广阔的画面,生动地反映了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的社会政治生活。作者把主人公的身世放在当时意大利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予以真实的描写,尖锐地揭露出西班牙侵略者及其卵翼下的贵族阶级的统治所造成的意大利长期封建割据、内讧四起、经济凋敝、灾荒遍地、瘟疫肆虐的局面。一对农村青年的不幸遭遇,象征着意大利人民的悲惨境况。17世纪30年代西班牙统治下的意大利,成为19世纪上半叶奥地利奴役下的意大利的缩影。小说的锋芒明确地指向外来侵略者,触及了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这一意大利社会最尖锐的问题,使这部历史小说具有了现实意义。
《约婚夫妇》是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为主人公的小说。作者展示了农民、车夫、船夫、仆人、小手工业者等普通人的生活,表现出他们热爱劳动、团结友爱、仇恨侵略者和封建势力的品质。伦佐朴实憨直,富于热情,为了争取幸福,不畏艰险;鲁齐娅心地纯洁,为人善良。作者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结合在一起。他把被压迫者的高尚品质同封建贵族、恶霸的丑行劣迹互相对照,刻画了后者依仗侵略势力欺压同胞、凶暴贪婪、腐化堕落的丑恶嘴脸,对那些为他们效劳的神甫、律师的趋炎附势、伪善自私进行了无情地申斥。
《约婚夫妇》也明显地反映出曼佐尼思想上的局限性。小说宣扬天命观,在铺叙主人公的遭遇的过程中处处让人觉得,由于神明主持正义,赐福弱者,那一对有情人才摆脱了重重困难,获得美满结局。小说谴责教会放弃维护弱者的职责,鼓吹借助基督教来培养高尚的情操,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使他们“摆脱迷津或绝境”。书中的两个重要人物鲁齐娅和大寨主就是按照这种思想塑造出来的。鲁齐娅柔顺、忍耐,浸透着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她不怨恨任何人,即使对待堂·罗德里戈这样的大恶霸,她也只是祈求上帝能够“感化”和“宽恕”他,化“横暴”为“温良”。大寨主是和官府、贵族沆瀣一气的“杀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盗”,但一经红衣主教劝谕,立即“放下屠刀”,痛改前非,致力于“补赎旧日的罪过,救恤贫困”,成为“圣徒”。曼佐尼在这里宣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在上帝的感召下,共同接受基督教的仁爱思想,根除社会邪恶,企图以此调和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反映了意大利自由资产阶级的弱点:既要求推翻封建压迫,取得民族解放,又害怕高涨的革命运动,因而幻想用道德感化的方法同强大的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实行妥协。
《约婚夫妇》为意大利历史小说的发展开拓了道路。19世纪30~70年代,这种体裁风行全国,产生了许多借过去的斗争来表达民族复兴运动思想的历史小说,如古埃拉齐的《佛罗伦萨围困记》、尼埃沃的《一个意大利人的忏悔》等。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在意大利就有72个出版商出版了至少256种不同版本的《木偶奇遇记》,英语版本更是有111种之多,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
卡尔洛·科洛迪,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他出生在佛罗伦萨乡下一个厨师家庭,少年时就学于教会学校,毕业后开始给地方报纸写稿,先后创作了《小手杖》、《小木片》、《小手杖游意大利》、《眼睛和鼻子》等。
《木偶奇遇记》这篇超人体童话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叫皮诺曹的真实、可爱的低幼儿童的典型形象。主人公小木偶活泼、聪明、正直、会思考、重感情、他十分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可是淘气和无知给他带来了麻烦和苦恼,一次又一次惊险的经历增加了他的见识,锻炼了他的性格。他热爱自由、天真纯洁、勇于改正错误,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
作者运用了奇妙的想象、极度的夸张,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用轻松而又严肃的笔触细致地描画了他复杂的内心活动,将道德教育、人生哲理融会在具体、美丽、富于儿童情趣的形象之中。如皮诺曹每说一句谎话,他的鼻子就长长一截,这样,长鼻子就成了谎言的一个外在标志。逃学贪玩就长出驴耳朵,变成了世界上最笨的动物。小木偶被鲨鱼吃掉后,却在鲨鱼肚子里碰到了早些时候被鲨鱼吃掉的爸爸。这些手法所达到的效果,是说教所不能比拟的。
斯巴达克思
《斯巴达克思》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的代表作。
小说以公元前1世纪发生在古罗马的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的真实事件为依据写成。作品通过这支起义队伍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发展壮大的过程,无情地揭露了奴隶主阶级对罗马奴隶们的残暴统治,表现了对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强烈控诉,热情歌颂了以斯巴达克思为代表的奴隶英雄的丰功伟绩,表达了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社会政治思想。
小说的主人公斯巴达克思是被奴役阶级的领袖,也是千千万万奴隶根本利益和革命愿望的代表。他原是一个角斗士,专为奴隶主开心取乐,受尽百般凌辱。由于在竞技场上表现出超群的勇敢和机智,而被释为自由人。然而,斯巴达克思并不以自己成为自由人而满足,他考虑的是整个被奴役的阶级的自由和解放。自从成为自由人的那一天起,他就积极投身于组织和发动武装起义的工作。因为他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顾大局,识大体,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而深得奴隶们的拥戴和尊敬,被推为起义军的首领。他英勇善战、身先士卒。
在他的率领下,起义军南征北战,发展很快。敌人的高官厚禄不能使他放下武器,艰难险阻动摇不了他的决心。他曾义正词严地表示:对待压迫阶级只能“以凌辱对付凌辱,以残杀对付残杀,以屠戮对付屠戮。”因此,他在起义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斯巴达克思作为起义军的统帅,他具有高超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他所领导的起义军并非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而是有着严明的军纪、严格的军事训练、顽强的战斗力的队伍。斯巴达克思在同敌人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他所领导的起义军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能抵御、攻打几倍、十几倍于起义军的奴隶主军队,就是因为靠了严明的军纪、英勇作战和多变的战术。在同敌人的战斗中,起义军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斯巴达克思本人也受了重伤,但他仍似闪电般地挥舞起短剑,继续顽强地同敌人搏斗,直到流完最后一滴血。
马克思称他是“全部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一位伟大的将军,具有高贵的品质,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也称他为“大约两千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一位最杰出的英雄”,斯巴达克思是当之无愧的。
小说描写奴隶革命战争的场面宏伟壮观,气势磅礴;主要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感人;作者多采用夸张、想象、衬托等手法,或描摹人物心理,或刻画人物性格,或直抒胸臆,或抒写大自然的瑰丽恬静,使整部作品豪放与柔美兼备,情景交融。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小说家亚米契斯的短篇小说和特写集,写于1886年。全书共10卷,每卷10个故事。通过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用日记形式叙述小学生们在一年中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并在每卷结尾,附加一篇每月例话,其中有爱国胜于爱钱的少年、有助人为乐的卡隆班长、有舍己救人的洛佩梯、有坚强勇敢的小鼓手、有刻苦学习的小石匠、有舍生探敌的小英雄、有尊师如父的小学生、有爱生如子的老校长,生动地反映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同时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和地位的平等。
其中《少年爱国者》、《少年笔耕》、《少年鼓手》等篇,尤为动人。《少年爱国者》描写了一个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在流浪到国外又返回祖国途中,尽管两年来从未吃过饱饭,但他拒绝了几个轮船乘客的施舍,因为他听到了这几个乘客说了他的祖国的坏话。
玫瑰小说
《玫瑰小说》是意大利作家邓南遮发表于1889~1894年的长篇小说。
《玫瑰小说》三部曲包括《欢乐》、《无辜者》和《死的胜利》,它们在情节上并不相互连贯,只是具有共同的主题。
《欢乐》
安德雷亚·斯佩雷里伯爵是一位颇有艺术才华的诗人、雕塑家。他身材颀长,容貌俊美,风流倜傥,在上流社会里颇惹人注目,博得女人的青睐。
安德雷亚爱上了一个名叫埃琳娜·莫蒂的漂亮女人。起先,他觉得埃琳娜对于自己,就像诗歌、雕塑一样,意味着美感、欢乐和生命。他终日像醉汉一样沉浸在爱的生活中,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艺术。随着时间的消逝,他逐渐意识到,他对埃琳娜的疯狂的爱,丝毫没有丰富他的生活内容,而只是暴露了他的精神生活的极端空虚。他为了摆脱空虚,于是愈发沉溺于情欲,而不能自拔。正当他对埃琳娜的热恋达到高峰的时候,埃琳娜突然抛弃了他。
为了遗忘埃琳娜,安德雷亚索性在情场放荡起来,在轻佻的性爱中寻找刺激。不久,他成为一个名叫玛丽娅的女子的情人。玛丽娅外貌酷似埃琳娜,安德雷亚愈是跟玛丽娅交往,愈是强烈地在自己的心中燃起思念埃琳娜的情焰。玛丽娅实际上成为他表达对埃琳娜欲念的替身。就在他跟玛丽娅打得火热的时候,玛丽娅觉察了安德雷亚的秘密,愤然离开了他。
安德雷亚在失意中觉悟到,他竭力追逐的性爱和欢乐,全不过是虚无。
《无辜者》
图里·赫尔米勒早已成婚,但另有所欢,不喜欢妻子裘丽安娜,虽然她很美貌。他跟许多女人厮混,拼命追求别的什么。
图里明白自己的自私,曾不止一次地请求裘丽安娜原谅他的不忠实的行为,裘丽安娜都宽恕了他。有时,图里又为裘丽安娜的美貌所动心,渴求恢复对妻子的爱。他内心时常觉得很矛盾、痛苦。他坦率地对妻子说:我们都过着两重生活,一重是平和的,由纯真的爱情和仁慈的行动造成;另一重是动荡的,由骚扰不安和绝望的欲念组成。他就是在这种虚伪的两重生活中挣扎。
图里有时又产生自杀的强烈欲望。他觉得自己仿佛在渐渐地死去,在这无益的世界中除了自己的孤独的幻影以外,他似乎什么都不能意识到。
最后,他终于决心回到裘丽安娜身边,像当初那样热爱她。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裘丽安娜在情感的一时冲动下,也已经犯下了对他不忠实的过失。裘丽安娜极为悲伤,她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爱图里,但她的不贞已带来了不可消除的后果——她怀孕了。
图里打算原谅裘丽安娜的过失,正像她无数次宽恕了自己的放荡行为一样,然而,他无法忍受即将问世的婴儿。裘丽安娜分娩了,图里被不可抑制的憎恨所驱使,扼杀了初生的婴儿,虽然他知道,孩子是无辜的。
《死的胜利》
乔琪·阿乌利斯帕是一个富家子弟。他跟一个有夫之妇玉坡梨特相好,在一起尽情纵欲。他们都很年轻、漂亮,一般人对于他们之间的爱情都十分艳羡。可是,乔琪却总感到有什么东西不能使他满足。他情欲横流,但骨子里非常冷酷、自私、怠惰,对一切都感觉怀疑、厌倦。纵然他和玉坡梨特如胶似漆,但不能说他们彼此是知心人,他们内心里仍然是很孤独的。
乔琪以为,变换环境会驱除苦闷,于是,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然而,他走进家门,见到自己的母亲,却好像来到陌生人的家里做客,产生一种罕有的孤寂的感觉。他陶醉于音乐,但音乐没有充实他的空虚的心灵,而是给予他以死亡的神秘启示。他觉着,他无论把脚放在什么地方,都无法得到平衡,他被无穷的痛苦包围,但又无法认识这些痛苦。
他是叔父的继承人,家乡的一切使他回忆起叔父。他叔父不信上帝,是一个玄学家、隐士,全副身心贯注于反省内心生活,但最终因陷于捉摸不到生活的意义而苦闷,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乔琪时时感到,在他的眼前浮现着叔父的阴影,他无法节制肉欲,但更无法抗拒神秘、恐怖的死亡的召唤。他经常梦见死的场面,他的脑子里充斥着关于死的想象,想象玉坡梨特死后的美态,诗人雪莱那奥秘、庄严、富于诗意的死亡。
乔琪又回到了玉坡梨特的身边,爱情的空虚和人生的无意义,使他苦闷到了极点。他仇恨生存的本性的苏醒,向往从爱到死的飞跃,毁灭一切狂念,进入永恒的、宁静的沉醉。于是,他和玉坡梨特手牵着手,双双跳崖自杀,在死亡中找到了归宿。
风中芦苇
《风中芦苇》是意大利作家黛莱达发表于1913年的长篇小说。
小说主要写堂·扎姆是撒丁岛一个偏僻地区拥有许多土地的庄园主。他一生苦心经营地产,思想保守,恪守撒丁岛的旧传统、旧习俗。妻子亡故以后,他更加严格管教他的4个女儿:露丝、哀思苔尔、丽娅、诺爱米,不准她们步出闺房一步,一心要维护家庭的地位和声誉。
不料,一潭死水似的生活掀起了波澜。一个晚上,三女儿丽妞突然失踪了。一位素有教养、出身高贵的闺秀竟然弃家私奔,自然成为轰动当地的新闻。老庄园主气得暴跳如雷,恨得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捉住败坏家庭名声的丽娅,予以严惩。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天清晨,在镇口的一座木桥旁边,村民们突然发现了一具尸体——堂·扎姆。
接踵而来的打击使庄园主的家庭笼罩着孤寂、阴森的气氛。只有丽娅从意大利半岛契维塔维基亚市的来信带来一丝外界的生气。丽娅告诉姐妹们,她出走以后,遇上了一个经营牲口的商人,跟他结了婚。不久,丽娅又来信报喜,说她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贾钦托。但姐妹们信守父亲的遗训,始终不予置理,表示划清界限。
时光荏苒,丽娅和她的丈夫不幸相继去世,贾钦托渐渐长大成人。他给姨母们写信说,他想回到妈妈的故乡——撒丁岛落户,并寻找工作。对于贾钦托的请求,大姨露丝疑虑重重,犹豫不决,二姨哀思苔尔表示不反对,四姨诺爱米冷淡。只有老长工埃菲克斯是最热情的支持者。
埃菲克斯在堂·扎姆家干了一辈子长工。他对贾钦托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当年他曾热烈地爱过丽娅,丽娅正是依靠他的帮助,逃离了这个家庭。在堂·扎姆把私奔的丽娅捉住,往镇上押送的时候,又是他担着莫大的风险,杀死了堂·扎姆,让丽娅逃生。堂·扎姆死后,这个家庭经济日益拮据,地产一点点拍卖出去,势利的亲戚、邻居断绝了往来,全靠埃菲克斯里里外外操劳,耕种着最后一块庄园地,全力支撑这个衰落中的家庭。
贾钦托回到了母亲的家乡,他开朗、洒脱,自由不拘,爱上了一位家境贫寒的姑娘格莉赛达。他热衷于交际,很快把手头的钱花光了。他借高利贷,又到赌场去碰运气,结果债台高筑。家庭的生活愈发艰难。大姨露丝忧郁成疾,离开了人世。
镇上的人渐渐注意到,镇长堂·普列社成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家庭的座上客。堂·普列杜是老庄园主的亲戚,出身贵族,当意大利北方资产阶级革命节节胜利,南方和撒丁岛旧的社会关系土崩瓦解的时候,他看准社会的潮流,经营工商业,很快发迹,成为镇上第一巨富,又当上了镇长。他觊觎堂·扎姆的地产,也早已对诺爱米的美貌垂涎三尺。他表示愿意买下堂·扎姆的最后一块庄园地,并在经济上周济这个家庭,条件是娶诺爱米为妻。孤傲的诺爱米拒绝他的求婚,她已经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贾钦托,爱情的烈火在她冰冷了数十年的心里燃烧着。
贾钦托实在混不下去,不得不去异乡谋生,一去杳无音讯。哀思苔尔、诺爱米终日闭门不出,在愁风凄雨中勉强度日。她们派埃菲克斯去寻找贾钦托,埃菲克斯在路上遇到一群瞎子、乞丐,结伴而行。他把这群苦命的流浪人引为知己,仿佛觉得这种托钵僧似的生活或许能帮助他超脱世间的烦恼、罪孽。但他逐渐发现,这群瞎子、乞丐为了几个铜板,竟然也互相欺骗,甚至不惜大打出手,拼个你死我活。他失望、悲伤,不得不狼狈返回家乡。
诺爱米厌恶堂·普列杜,但她心里明白,她已越来越难于抵抗他的诱逼。现在她只有一个选择:永远埋藏爱情和幸福,为破落的家庭换取名誉和生机。
贾钦托回到家乡,跟格莉赛达结婚,依旧过着穷日子。埃菲克斯即将成为堂·普列杜的长工,但就在诺爱米跟堂·普列杜举行婚礼的那一天,凄然死去。临死前,他对哀思苔尔说:“我们都是风中芦苇,我的女主人!我们是芦苇,命运是风!”
亨利第四
《亨利第四》是意大利剧作家L·皮蓝德娄于1922年发表的剧作。
一位现代意大利的青年绅士,狂热地爱着一位名叫玛蒂尔达·斯皮娜的美丽姑娘,另外一名青年梯托·贝克莱迪,也在追求玛蒂尔达。一天,城里举行盛大的化装游行,青年绅士扮作11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第四,玛蒂尔达化装成托斯堪纳的伯爵夫人,一起参加游行。
青年绅士为了接近玛蒂尔达,在游行队伍中和她并骑缓缓而行,贝克莱迪骑马尾随在后。行了一程,贝克莱迪悄悄地拔出利剑,猛刺了一下青年绅士骑的那匹骏马的屁股,骏马疼痛难忍,长啸一声,昂立起来,绅士顿时从马背上摔下来,头部受伤,又被马蹄践踏,昏迷了过去。
两个钟点以后,青年绅士苏醒过来,又回到别墅的客厅里。起初,人们以为他的伤势不很严重,没有去注意他,都兴高采烈地观看各人表演的角色。青年绅士也和大家一样开玩笑,扮演着亨利第四。突然,他抽出宝剑,发出恐怖的、愤怒的呼喊,恫吓在场的人们。在这可怕的一刹那,人们发现,他已经精神错乱,成了疯人,并以皇帝亨利第四自居。亲友们无可奈何,为了让他镇静下来,只好顺水推舟,把他家里的陈设和周围的环境布置成皇宫的样子,还雇来4名青年仆人,装扮成军机大臣侍候他。这种失去理智的生活持续了整整12年。
一天,亨利第四忽然清醒过来,恢复了理智。然而,他痛苦地发现,他热爱的玛蒂尔达已经被贝克莱迪夺去,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认定他是真正的疯子,他已经无法恢复以前的生活了。他在梦一般的幻境中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如今,他的头发已经灰白,心也已冰冷,“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完了”,他“好像一头饿狼赴了已散的宴席”。皇宫的辉煌和华丽装饰着周围的孤寂,而这孤寂既污秽,又空虚。因此,他不能不对这给他铸就“疯人”面具的现实感到憎恨和厌恶,他宁愿继续地疯下去。因为,他感觉到,在疯狂中他可以随意调遣他周围的一切,来应付虚幻的现实。于是,他决定以假乱真,仍然装疯扮作亨利第四,“用最清醒的自觉,过着最疯狂的生活”。
又过了8年。玛蒂尔达和她的年轻、美丽的女儿弗莉达以及贝克莱迪,来到皇宫看望亨利第四。他们身穿古代的服装,还随身带了一位著名的神经科医生,化装成11世纪修道院院长,打算为他治病。医生设计了一个独特的治疗方案,让玛蒂尔达和弗莉达都扮作当年化装游行中玛蒂尔达扮演的伯爵夫人,以使亨利第四重新进入当年精神错乱时所处的特定环境,精神上再受一次突然的、强烈的震动,从而清醒过来。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他们逐渐明白,亨利第四并没有失去理智,识破了他装疯的秘密;亨利第四也知道了贝克莱迪当初暗算他的阴谋。于是,他撕掉古代皇帝的假面,当众揭发了贝克莱迪的诡计。亨利第四在绝望中大声疾呼:“一切都永远固定了”,“一切都成了不能改变的历史”。
20世纪的人都在探索未来的命运,而他却被迫戴上死人的假面,生活在古老的历史里,生活在“永无尽头的化装舞会”里,充当“不自愿的傀儡”。他紧紧地抱住弗莉达,说这就是真正的伯爵夫人,是他钟爱的人。贝克莱迪向他扑来,亨利第四立即从侍从的剑鞘里拔出了宝剑,刺死了他的宿敌。
垂危的贝克莱迪被抬下去的时候,连声喊道:“他不是疯子!他不是疯子!”亨利第四悲痛地意识到,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唯一出路,是永远戴着现实给他铸就的假面,装着疯人活下去。他招呼扮演军机大臣的仆人们围在他的四周,仿佛要他们保护他,然后凄然地说道:
“现在……不可避免地……我们要永远……永远在一块儿了。”
苦难情侣
《苦难情侣》是意大利作家普拉托里尼发表于1947年的长篇小说。
《苦难情侣》的故事梗概如下:
在佛罗伦萨有一条狭窄的街道——科尔诺街,这里的居民大都是些穷苦的百姓:铁匠科拉多,鞋匠斯塔德里尼,清道夫切基,农业工人安东尼奥,厨师克雷西,印刷工人马里奥,铁路工人布鲁诺等。这里也住着富人:煤店老板内西,阔太太西尼奥拉,还有两个法西斯分子卡尔利诺和奥斯瓦尔多。法西斯分子在当局的默许和内西、阔太太这样的富人支持下,残害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要挟正直的人们,实行白色恐怖。法西斯的暴行引起了科尔诺街普通居民的反感。1926年,墨索里尼建立独裁统治后,法西斯分子更加猖獗。共产党员、铁匠科拉多机智地和他们进行斗争,一次,他为了挽救同志们而光荣牺牲了。
科尔诺街有4位年纪不相上下的姑娘,被称为“庇佑天使”。最年长的阿芙乐拉,被煤店老板内西诱奸后,成了他的情妇。内西是个贪得无厌的商人,和法西斯勾勾搭搭。内西对待阿芙乐拉十分吝啬,有一次阿芙乐拉款待了自己的小兄弟,内西就毒打了她一顿。阿芙乐拉先是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后来发现尽管如此内西也不把她当人看待,阿芙乐拉气愤不过,索性和老板的儿子小内西好上了。阔太太西尼奥拉为了打击内西,怂恿和资助这对情人逃走,这时老内西窝藏赃物一案被揭露了,在双重打击之下,老内西心脏病发作,突然死去。小内西带着阿芙乐拉返回科尔诺街,继其父业做了煤店老板。阿芙乐拉心想她能建立家庭,过上安宁的生活了。然而,她很快就发现,小内西并不爱她,小内西和他老子一样又贪婪又自私,处处模仿老内西,甚至也和老内西一样找了个情妇。失望的阿芙乐拉只好逆来顺受,苟且度日。
第2位“庇佑天使”米莱娜的爱情史却完全不一样。她对外部世界毫不了解,只期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她和阿尔弗雷多结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久公公去世,阿尔弗雷多继承父业成了食品店的老板。
阿尔弗雷多想了许多办法,甚至让米莱娜也到店里工作,一心一意要把商店办得兴旺。可是法西斯不给他安宁,对他进行敲诈,阿尔弗雷多拒绝向他们捐款,遭法西斯歹徒的暗枪,头受重伤,卧床不起,最后死在疗养院里。米莱娜的“幸福”随着丈夫的受伤而日渐消失,她只得出让商店,奔忙于家庭与医院之间。在丈夫养伤期间,她和科拉多的学生、印刷工人马里奥接近起来。法西斯的暴行,科拉多之死以及马里奥对她的关心和帮助,使她渐渐明白,她过去的生活不是真正的幸福,她和阿尔弗雷多之间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不只是两个人之间你亲我爱,它要使你更加关心他人,献身他人。米莱娜和马里奥之间逐步建立了这种爱情。为了不给丈夫增加痛苦,米莱娜决定在丈夫伤愈之前不背离他。马里奥和米莱娜热烈地相爱着,等待着。他们的爱情使他们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增添了勇气。
第3位和第4位“庇佑天使”克拉拉和比安卡都经历了各自的恋爱史,前者和铁路工人布鲁诺结了婚,后者和年轻铁匠埃乌杰尼奥结了婚,过着心满意足的生活。他们都有一个信念,就是不搞政治。但是在生活中要不偏不倚是不行的,不是倾向反法西斯斗争就得倾向法西斯。布鲁诺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红色救济基金会,每周交纳会费,就是支持反法西斯斗争,而埃乌杰尼奥所谓的不关心政治实际上是对法西斯制度的支持。
1926年夏,法西斯已经加强了它的专政。小内西出于私利加入了法西斯党,也有人坚决抵制,如农业工人安东尼奥。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地下活动和反法西斯斗争也开展起来了。在大多数科尔诺街居民的眼里,法西斯就是杀人凶手卡尔利诺,反法西斯的英雄是铁匠科拉多,他们在内心谴责卡尔利诺,同情和支持科拉多的事业。
满天红
《满天红》是意大利作家倍尔托于19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故事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在一个和平古老的意大利小城,有一个圣安妮区。该区的居民是全城人口中最下层的阶级。妇女几乎全是洗衣妇,略有姿色的就当妓女。男子都是做货郎或拾垃圾,否则便做小偷。杜里奥、卡拉和裘丽亚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杜里奥是一个17岁的共产党员,长大想当个技工。他的母亲给当兵的洗衣服,他的父亲给人补铜罐。卡拉是一个不满15岁的姑娘。她的父亲因偷窃被关进监狱,5年后才能释放。她母亲年轻时当过妓女,后来就做佣人。因为有过当妓女的历史多次被解雇,她在这个小城里无法生活,只好到拿波里去谋生。裘丽亚是一个私生女,她母亲由于生活所迫沦为妓女。裘丽亚8岁时,母亲患肺病悲惨地结束了一生。卡拉和裘丽亚是表姐妹,与外祖母一起过着穷困的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百架美国飞机轰炸了这座小城,把人口最多的圣安妮区变成了废墟。杜里奥的父母,卡拉的外祖母都被炸死,他们成了无依无靠和无家可归的人。政府对破坏和死伤最严重的地区既不清除瓦砾,也不处理尸体,只是四周围上铁丝网,竖起几块牌子,叫做“传染区域”,人们称它为“死城”。杜里奥、卡拉等人就秘密地住在这座“死城”里。
战争和轰炸给人们带来了死亡、饥饿和失业,人们咒骂占领意大利和发动战争的德国人,也咒骂轰炸这个城市的美国人。人们开始明白,可怕的屠杀是一种非正义的行为,他们盼望早日结束战争,能过和平的生活。
杜里奥心地善良,愿意帮助别人,他也偶尔偷窃,但完全是为了帮助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儿童。他领导着一个小组进行地下活动,他为游击队搞药品,秘密地准备了五个军火储藏所和一批物资。他说手中有了这些东西,总有一天会有用的,他不满贫富不均的社会制度,主张用暴力建立起一个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制度。在一次袭击补给队时,他不幸牺牲。随后,安东尼奥接替他的工作,继续领导小组从事地下活动,卡拉曾与杜里奥合作,为他所领导的小组做了不少工作。
战争使少数人发财,使原来贫穷的人更加贫穷,原来的小康之家,一夜之间也变成了赤贫,但尼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神学院的学生,15岁,父亲是县政府的公务员。他天真,无忧无虑,也不像杜里奥那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过的是“绅士”般的生活。他的父母炸死后,在罗马的外祖父的帮助下继续学习了一年。不久美军占领罗马,他与外祖父中断联系,学校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神父们要他在学校闹风潮时当密探,作为报酬可免缴学费,他不愿意这样做,学校就要开除他。于是但尼耳逃离学校,在小城里流浪,他想找个职业,自食其力,他想当司书,当个听差也行。正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杜里奥收留了他,叫他管理账目。但尼耳多次想离开他们,自己寻找出路,但是,当时的战争环境迫使他不得不留了下来。在共同的生活中他与裘丽亚建立了友情。
德国人败退后,美军占领了这个城市。美国人到来之前,人们怀着各种希望,说他们会带来自由和食物。谁知他们来了,人们比以前更加困苦,疾病、饥饿和失业越来越严重,到处都是找寻食物的人。
杜里奥牺牲后,但尼耳决心离开他们,独自谋生。他找过他父亲的朋友,希望给予帮助。他父亲的朋友只答应给他的外祖父写信,对他的工作则无能为力。随后,他曾在美军伙房当小伙计,可是不久美军换防,他又开始失业。最后他与一位教师一起贩卖蔬菜和水果。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情人裘丽亚得肺病死去,他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终于自杀。
战争结束了,战争的创伤是严重的,被战败民族的负担也是很重的。但是,人们怀着一个远大的信念:总有一天,农民会有土地,工人会有工作,人人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平等的,会像兄弟一样,大家同甘共苦。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来,但是一定会到来的。
安妮丝之死
《安妮丝之死》是意大利作家维伽诺的作品,发表于1949年。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的一个村庄里。安妮丝原来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妇女,平时只知操劳家务,为别人洗衣服挣些钱来养活自己和丈夫——残废的共产党员巴利达。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开始积极帮助游击队员运送炸药,传递情报,完成了许多艰巨任务。可是不久,她丈夫不幸被德国兵抓走,病死在开往德国去的一列火车上。丈夫的死,并没有使安妮丝沮丧后退,相反,更激起她对法西斯的无比仇恨。她把村里人为哀悼巴利达捐献给她的钱和平时洗衣服挣来的钱一起用来买羊毛给游击队打羊毛袜,把自己的家作为游击队的后勤供应站,一心一意参加抗击法西斯、争取意大利独立解放运动的斗争。
一天,安妮丝和邻居明姬娜发生争吵,德国中尉命令一个胖德国兵用冲锋枪打死了安妮丝心爱的小黑猫,借此威胁安妮丝。但安妮丝并不害怕,乘胖德国兵跑进她屋里睡觉,用枪管砸死了这个德国兵,而后迅速投奔游击队。第2天,当她回想此事时说:“我才不怕德国兵呢,我也不可惜他们烧掉我的房子,也不在乎我现在落得只有身上这一套衣服。当他们抓走我丈夫的时候,我真想把他们统统杀死,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要把他弄死的,可是那时没有办法,昨晚上却不同,时机来到了!”
从那以后,安妮丝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指挥员只让她给游击队烧水做饭,做些零碎琐事,并不分配给她艰巨任务。安妮丝坚决服从命令,把后勤工作搞得有条有理,同志们都亲热地称呼她是“游击队的好妈妈”。
有一天,德国兵突然包围了游击队的住地,情况非常紧急,指挥员率领同志们前去狙击,命令安妮丝迅速转移到另一个住地。安妮丝为了不让游击队的重要物资落在敌人手里,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人的炮火坚持把所有重要物资收藏好,然后才离开。可是这时已经迟了,她被敌人抓住,敌人见她满腿河泥,怀疑她是游击队员,安妮丝沉着冷静,对答如流,敌人最后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只好把她放走。可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被放走的这个满腿河泥的妇女,正是他们到处搜捕的“犯人”。
艰苦环境的考验和战斗的锻炼,使安妮丝由一个普通的游击队员成长为领导几十个人的后勤工作的负责人。但是她并不因此而骄傲,她常说:“要真正做好每项工作,只有日夜考虑问题,才能不出乱子。”在后来的工作中,她始终遵循自己的诺言,克服了重重困难。有时因敌人的干扰破坏,不得不放弃刚选定的物资储藏所,再重新做起。但是她领导的后勤工作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同志们都敬佩地称她是“信得过的后勤负责人”。
为了教训德国法西斯,安妮丝不顾害着脚病,冒着严寒去布置工作,同时通知联络员改变队领导明天开会的地点。她来到了一个村庄时,突然被从旁走出的德国兵抓住,把她押进一间挤满男女老少的房屋里。原来,德国兵因找不到在附近丢失的一辆卡车,就把四周的人抓起来,并威胁说:“如果找不到卡车,就把你们统统枪毙。”安妮丝知道被抓的原因后,真后悔不该走大路,以致无法完成任务。突然外面传来了卡车马达声,屋里的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找到卡车了。”话音刚落,门已打开,两个德国兵守在门两旁,叫里面的人一个个走出来,这时安妮丝愉快地想:“这次总算又逃过了。”当她最后一个跑出来时,正好迎面碰上那个下命令叫打死小黑猫的中尉,真是仇人相遇,分外眼红。中尉的两下可怕的耳光把她打得满眼直冒火星,他接着随手掏出手枪,对准安妮丝的眼睛、嘴巴和头部狠狠地连打4枪。
罗马故事
《罗马故事》是意大利作家莫拉维亚发表于1954年的短篇小说。
全书约100余篇故事,均取材于罗马社会的奇谈轶闻,现实生活中的琐事杂务。每篇小说都用第一人称写成,主人公都是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下面介绍其中的4篇。
《教堂中的小偷》
一个冬天,我一家和一个名叫普里契的要饭老头分别住在像狼窟般的山洞里。我因找不到工作而终于失了业,普里契教我去偷教堂的东西。我为了孩子和妻子准备去偷,并用教义说服妻子同意我的行动:“难道《圣经》上不是说,应当予饥者以食吗?”“我们只不过是去尽自己的天职……是去做一件善事。”妻子终于同意了愿意一道去。一天,我们乘车到了罗马,挑选了一座古老的教堂,趁天色暗走了进去,潜藏在主祭坛后面。教堂的灯终于熄灭了,门锁上了。我浑身发抖,轻轻地叫妻子快点动手。妻子躬身下拜,虔诚祈祷,粗鲁地对我说:“你去转一转吧,干吗在这里站着?”我把装在大衣袋里的铁门闩递给了她,就走开了。我一边走,一边想着“在生活中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出路”,睡梦不知不觉地来临了。后来,我突然被人推醒,睁眼一看,面前是教堂的下级职员、神父、警察及自己的“神情悒郁的妻子”。警察逮捕了我们。当被指控为“偷窃神器的窃贼”时,我妻子用一种奇怪的声音大叫:“在上帝面前我是无罪的”,一口认定手里的青金石项圈是圣母玛丽亚亲手给的。在多次的审问中,她一直坚持这样说,并不时地高声叫道:“人们,在奇迹面前屈膝吧!”警察局长问我,我的妻子是否疯了,我回答说:“可能是这样。”
《婴儿》
当我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社会上的种种不幸,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来;可是,我现在恰恰过着一种惊人的贫困生活。我和妻子,还有6个孩子,住在罗马郊区的一间破陋的板棚里。当快要生第7个孩子的时候,我决心采取“犯罪的决定”,以摆脱“爱情的果实”。
由于善心的太太们的帮助,妻子住进医院生产,身体很快复原了,并带着一个吃奶的婴儿回到家里。
5月,天气渐暖,我们来到了罗马,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先后把孩子丢在康多契路的小教堂和威尼斯广场附近的大教堂,但均无人捡取。在街上,妻子说:“谁也不想要他,谁也不需要他,我可怜的好儿子……”后来,又走进了圣徒广场的一座教堂,却被赶了出来。
已是傍晚了,天色昏暗,教堂都紧闭着。这时我对妻子说;“现在天已经晚了,……应该作个最后的决定。”她恶狠狠地回答:“这是你的儿子,你的骨肉……想要把他就这么扔掉”,“就像扔掉一小包喂猫的剩饭一样吗?”说着,又继续往前走。忽然看见一辆汽车,里面没人,于是我们就把孩子放到汽车后面的座位上。没走几步路,妻子突然痛哭起来,愤怒地叫喊着要去见国王,把一切都告诉他。我改变了主意,要回到汽车那里去,把孩子抱回来。这才使妻子改变了去见国王的荒诞想法。两人匆匆奔到汽车那里,正要打开车门的一瞬间,从大门口跳出了一个中年男子,大声叫喊:“你要到我的汽车里去干什么?”妻子头也不回地回答:“我拿我自己的东西”,“这是我的儿子……你看。”她把那个人吓了一跳,并朝车门啐了一口。然后,她不慌不忙地往回走,赶上了我。
《罗木尔和莱姆》
我已整整一天多没吃东西了,饿得厉害。心想:去扒,去抢,被人抓起来,进警察局,一盘汤总是有的吃的。“罗木尔!”我旁边的一个孩子的叫喊声打断了我的沉思,使我猛然想起了另一个罗木尔——和我一同服兵役的小伙子。他在罗马近郊的群神庙区开设一家小饭店。饥饿迫使我鼓起勇气,到他那儿去吃一顿中饭。准备到要付钱的时候,再跟他讲讲交情,进店刚坐下,一看招待员正是我的朋友罗木尔。他瞅了瞅我,突然说:“这是莱姆啊……”于是两人一同回忆服兵役的往事。他向妻子介绍了我这个唯一的主顾后,全家就在厨房里商量,接着孩子匆匆忙忙地向门口跑了出去。这时,我才明白这个小店连一块面包也没有,真是绝对的贫困。片刻,小儿子和女儿买了东西先后回来了,由于饥饿,吃起来特别感到香甜。当我津津有味地吃过饭后,看看罗木尔妻子忧郁、痛苦的神色,孩子们的苍白、憔悴的面色,我感到了良心的谴责。罗木尔夫妻因做不到生意、赚不到钱而相互责骂,甚至动了肝火,打起架来。“我意识到这正是千载一时的大好机会”,重复地叫嚷着“安静点,安静点”,溜出门外,到了小巷子里。随后,加快脚步走去……
《中人》
当我顺着宫殿的楼梯上去时,管家警告我:“你别幻想从公爵夫人那儿弄到很多钱,她吝啬得可怕……”我回答道:“我是个中人,公爵夫人要卖房子,我替她把这套房间卖出去,收下我的佣金。”终于,我走进最大的一间大厅,见到了公爵夫人。看来,管家将她比作天仙,一点也没有夸大。我跟她去看了一套房间,当即作价:“就假定说350万吧。”不料,她提高嗓门大声说:“我却想要700万元!”我简直呆若木鸡,经稍许争论后,谈妥为400百万。过了一天,我同一个青年建筑师一道来看房子,同公爵夫人当面讲定是400万。可是,第二天一早,她来了电话,说要500万。我立刻通知主顾,他答应考虑考虑,后来却一直没有见到他的影踪。这样,便开始了我和公爵夫人的关系特别密切的一段时期。她每天打电话来,想出一些新的理由来增加房子的售价,她爱的是钱,比任何一个高利贷者更自私、更吝啬。后来,侥幸碰到一个米兰的厂主,为找一所藏娇的金屋,愿意以500万买这套房间。公爵夫人宣布要600万,事情又告吹了。几天以后,我找到了一个像熊一样的土财主,他肯出550万。当他和公爵夫人在阳台上看风景时,把手搭到公爵夫人的手上。公爵夫人知道土财主爱她,决定利用这一点耍手腕,提出要650万。这时,我尖刻地回答说:“我的职业是中人,而不是媒人。”脸涨得通红,立刻跑了出去。一个月以后,我又遇到了管家。他告诉我:公爵夫人要嫁给一个挺有钱的、可以当她的爷爷的公爵。
乔恰拉
《乔恰拉》是意大利作家莫拉维亚的作品,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罗马。
乔恰拉16岁时,由乡下嫁到罗马。她丈夫是个开食品店的小商人,年纪比她大,长得又丑,还经常跟坏女人胡搞,待她也不好。十几年后,她丈夫死了。虽然有人追求她,她也不想再嫁人,守着她唯一的女儿罗赛达——一个性情温顺、对宗教非常虔诚的18岁的姑娘,继续开着那个食品店度日。
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体制面临着最后的崩溃。由于战争,罗马的食品配给越来越少,到处都是饥饿。乔恰拉为了生存,同时为了给罗赛达准备嫁妆,经常和女儿一起冒着危险到罗马周围的乡下去套购食品,然后带回罗马暗地里出售。这样,她积攒了一笔钱。
盟军占领那不勒斯之后,开始向罗马前进。罗马居民害怕盟军的飞机轰炸,又担心法西斯分子会先毁掉罗马,再背水一战。因此,他们一边拼命地储藏食品,一边准备逃难。乔恰拉为了不致饿死或炸死,决定和女儿一起离开罗马,到乡下她的父母那里去。乡下虽说也遭到轰炸,但总不至于饿死。她把商店和住房托给她丈夫生前的一个朋友,一个煤铺老板代管。当她离开生活了近20年的家时,心里产生了一个可怕的预感:苦难在等待着她们。
半路上,飞机炸坏了铁轨,火车不能往前开了,她们只得下车,徒步来到了一个小镇。小镇上空无一人,房屋被炸得只剩下半壁残垣,居民都躲得不知去向。
后来,她们在离镇不远的一个偏僻地方,遇到了一个年老的农妇,在她家租了一间房,暂住下来。农妇有两个儿子是从军队里开小差跑回来的,他们每天都去镇上偷运逃难人留在家里的东西,然后藏起来倒卖。一天,两个法西斯宪兵来这家抓那两个开小差的儿子,看到了罗赛达,起了歹心,威胁农妇把罗赛达送到他们驻地去当女佣,以此为条件,不再追捕她的两个儿子。
乔恰拉为了使女儿免遭侮辱,第二天凌晨,带着女儿匆忙地逃走了。
在逃跑的路上,乔恰拉遇到了一个熟人,他把她们介绍到一个山区的农民家里去,她们便在那儿住了下来,等待着战争结束。在那里,她们认识了一个大学生米凯尔。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都非常落后,他们都盼望战争早日结束,不管是法西斯取胜,还是盟军取胜,只要战争结束就行,根本认识不到法西斯体制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只有米凯尔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思想上竭力反对德国人和法西斯分子,但农民们并不理解他。米凯尔在思想上给了乔恰拉母女一定的影响,在生活上也很关心她们。一天,出于人道的考虑,米凯尔送给了几个饿昏过去的德国兵一些食物和水,可是,当这些德国兵苏醒过来后,却强迫米凯尔给他们带路。在带路的过程中,德国兵枪杀了他。
米凯尔死后,乔恰拉在精神上失去了依托,带来的钱也几乎用完了。由于罗马解放指日可待,她决定带着女儿沿着盟军走过的道路返回罗马。
在返回罗马的路上,罗赛达在一个教堂里被几个盟军士兵轮奸了,从这以后,她失去了对宗教的信仰,开始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自暴自弃起来,最后沦为妓女。看到这种情况,乔恰拉十分难过,但也无能为力。路经她们逃难时住过的那个农妇的家时,那家的一个儿子答应她们用搞黑市交易的汽车送她们返回罗马。在途中,强盗劫车,打死了农妇的儿子,正在这时,公路上出现了盟军的汽车,强盗们便匆忙地逃走了。乔恰拉趁机顺手抄走了农妇儿子的钱包。
由于战争,正直的人米凯尔惨遭杀害;很多无辜的人被炸死;罗赛达变成了妓女;乔恰拉变成了小偷;这些都是谁的罪过呢?乔恰拉母女历尽艰辛,终于又回到了罗马。罗马依旧,可是她们都变成了另外一种人了。但是,当乔恰拉回想起米凯尔时,她相信,她们还会变好的。
豹
《豹》是意大利作家兰佩杜萨发表于1958年的长篇小说。
《豹》的故事梗概如下:
1860年5月,在西西里岛巴勒摩城郊外,有一座萨利纳亲王法布里西奥的府第。府第大厅的墙上,挂着萨利纳家的王爵纹章,上面画着一只用后腿站立的张牙舞爪的大豹。法布里西奥虽然年近五十,依然身材高大强壮,就象这一只豹,但是他眼看着家道日趋没落,却毫无办法。他的长子法兰西斯科懒散而无所作为;次子乔万尼已经离家出走,在伦敦当一名小职员,独立生活;家里经常陪伴他的,只有3个女儿:卡罗利娜、贡契塔和卡德里娜。
西西里形势紧张,加里波第率领的皮埃蒙特军队,正在准备登陆。这时候,法布里西奥的外甥谭克雷迪·法尔柯纳里亲王来了。
谭克雷迪是法布里西奥姐姐的孩子,14岁时父母双亡,由他抚养成人,现在已经21岁,他爱谭克雷迪胜于爱自己的儿子。
谭克雷迪来向舅父告别,去参加加里波第的军队。他对法布里西奥说:“如果我们现在不插一手,他们将来会偷偷地给我们搞一个共和国的。”
8月,萨利纳全家到多纳富伽塔领地的府第去过夏天。
加里波第的军队已经占领西西里,波旁王朝倒台,但是巴勒摩的社会依然如故。谭克雷迪成了加里波第军队里的中尉,由于他的关系,西西里尽管是在皮埃蒙特人的占领下,萨利纳一家出门旅行,却仍然得到许多便利。
多纳富伽塔城上流社会的头面人物,都来迎接法布里西奥亲王一家。晚上,在府第举行的晚宴上,出现了新上任的市长塞拉达和他的女儿安琪利卡。塞拉达是本城一个高利贷暴发户。据说他在加里波第军队登陆时积极活动,因此当上市长,而且在战争期间高价出售粮食,赚了许多钱,置了许多地产,再过不久,他的财富就可以和萨利纳家相当。在政治上,他是本城自由派的领袖,将来举行公民投票时,准能当上代表到都灵去。他穿着不合身的礼服,显得土里土气。可是他的从佛罗伦萨读书回来的女儿安琪利卡,却出落得像个贵族小姐。她的美丽,她的仪表,她的衣着,都像一朵鲜花那样令人赏心悦目,使萨利纳一家人人惊讶,而谭克雷迪更是对她一见倾心。
10月,西西里岛的公民投票已经结束,全体赞成西西里归并意大利。就连法布里西奥自己,一个西西里最古老的贵族家庭成员,也投赞成票,赞成加里波第的革命。
这一天,他收到谭克雷迪的一封信,要求法布里西奥为他向塞拉达家求婚。法布里西奥觉得头都发晕了,一切的一切都在飞速变化。但是他还是把塞拉达请来,提出了这件事,塞拉达一口答应。
谭克雷迪尽管是西西里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可是已经破产。塞拉达答应给女儿一份丰厚的嫁妆,谭克雷迪在一个下大雨的傍晚,赶回多纳富伽塔,与安琪利卡订婚。现在他已经是撒丁国王手下的正规军军官,加里波第的军队解散时,他选择了这条道路。
法布里西奥因为和塞拉达家结了亲,挽救了即将垮台的家产,而塞拉达由于依附了萨利纳亲王这个大贵族,也学到了贵族的作风和气派,俨然成了一个新贵族。
西西里王国和撒丁王国合并之后,都灵政府想任命几个西西里的著名人士当议员,法布里西奥名列首位。但是他辞谢了,建议市长塞拉达当议员。他对前来征求意见的省府秘书说:西西里做了2500年殖民地,已经民穷财尽,现在西西里人需要的,就是睡觉。这个新的王国、新的政府会给西西里带来什么好处,值得怀疑;西西里人决不要改变现状,他们的虚荣更甚于他们的贫困,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他们都只要睡觉。
的确,都灵政府统治西西里两年之后,什么变化也没有,尤其是加里波第的军队在阿斯勃罗蒙特败绩,加里波第本人受伤之后,暴力和没收财产等等威胁都没有了,巴勒摩上流社会的生活恢复了常轨,开起数不清的舞会。
萨利纳全家出席邦特莱奥纳家的舞会,把安琪利卡介绍进巴勒摩的社交界。邦特莱奥纳家还邀请了那个在阿斯勃罗蒙特击伤加里波第的英雄,因此,这个舞会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舞会上,安琪利卡没有辜负谭克雷迪事先的一番教导,表现得很合乎法尔柯纳里王妃的身份,深得贵族社会的好感。
法布里西奥亲王在这个热闹欢乐的环境里却感到很孤独。舞会结束时,已经黎明,他独自一个人徒步走回家去,欣赏清晨的街景。
1888年,26年过去了。法布里西奥已经73岁。他因为身体不好,到那不勒斯就医,回来时一下火车就晕倒了。现在他坐在轮椅里,清晰地感觉到生命在离他而去。
1910年,法布里西奥亲王已经去世22年,萨利纳家的后人都东零西散。巴勒摩城郊外的府第里,只剩3个年逾70的老小姐:卡罗利娜、贡契塔和卡德里娜。
安琪利卡来看望她们,她也将近70,谭克雷迪已死去3年。她告诉她们,巴勒摩城正在筹备庆祝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50周年纪念的活动,她被选进了筹备委员会。她说:一个萨利纳家和法尔柯纳里家的人来参加纪念加里波第,真是难以想象的事。
主教大人来参观府第的小教堂,鉴别这里收藏的圣物的真伪。最后鉴定其中只有5件是真的,其他的都叫她们扔进垃圾箱。
贡契塔回到房间,感到十分空虚,看见自己保存多年的父亲爱犬的一张皮,心里尤其痛苦,就吩咐女仆,把这张狗皮也扔进垃圾箱。
假话国历险记
贾尼·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罗大里的很多作品都已经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
《假话国历险记》,是罗大里创作于1958年的童话作品,原名叫《小茉莉游说谎国》。
在《假话国历险记》中,作者通过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小茉莉的历险,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是非颠倒,真假莫辨的国家——假话国。这是一个被海盗占领了的国家,海盗为了不让人们了解他们的底细,于是下令修改字典。这下整个国家都乱了套了,人人都得说假话,比如面包要说成是墨水,早上好要说成是晚上好,同样晚上好就得说成是早上好,橡皮指的是干酪,猫必须像狗那样汪汪叫,而狗却大喊喵喵。否则就会被抓进疯人院。在这里,正直、善良、美好都被压制了。
有虚假与丑恶,就必定会有善良与正直与之对抗。而且真实必定获得最终的胜利。假话国来了男孩小茉莉,他是一个大嗓门的歌唱家,生就一副大嗓门,他一说话就能把窗玻璃、黑板、玻璃杯震碎,为此,学校和家里都严禁小茉莉开口。他想利用他嗓子的特殊功能摘果子,还被人认为是恶巫师,最后不得不背井离乡。假话国还有个画家小香蕉,他画什么就有什么,他笔下的那些动物只有画得真实了才有生命,才能从画布上走出来,变活。还有一个瘸腿猫,它是粉笔的女儿,只有三条腿;还有乐心助人的本韦努托,他一坐下来就会变老。他们都很特别,都有些“缺陷”,但是他们都有正直、善良的心灵,最终他们都得到了完善,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最后小茉莉懂得了用他的歌声去帮助他人,他震塌了疯人院,并且解救了被困于圆柱上的瘸腿猫;瘸腿猫为救小香蕉牺牲了自己新获得的第四条腿,依旧是瘸腿的猫,却毫无怨言;本韦努托的一生都在牺牲自己帮助他人,直到他非常衰老的时刻,为救小香蕉他还是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是高贵而伟大的。小茉莉、瘸腿猫、小香蕉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贾科蒙内国王一伙,小茉莉用自己独特的嗓音震坍了疯人院,也“震毁”了贾科蒙内王朝的统治。
这部童话的情节十分引人入胜,故事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一环扣一环,十分紧凑。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有时是单独交代不同人物各自的经历,有时又运用倒叙的手法来进行必要的背景交代。但最终这些分散的情节、线索都能汇总到一起,因而整个故事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丝毫不会有情节支离破碎、拖沓的感觉。
这部童话的语言十分简洁明快,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更增加了亲切感。
在《假话国历险记》中,罗大里为我们虚构了一个充斥着谎言的国家,但爱与真实,善良与正义永远都不会消失。无论假话、虚伪、丑恶的势力有多么地强大,最终都会被真实与善良所打败。阅读这部童话,能够让我们体味到真实与善良的可贵。
一个导演的故事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著名的意大利电影导演、摄影师兼制片人,世界级电影大师。1940年代后期曾随意大利著名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罗西里尼工作,1950年代开始独立探索。他以摒弃现实的“叙事”,注重性格的刻画以及含义隐晦的隐喻风格而著称,是诠释现代主义的最著名的电影作家,其导演理念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他的主要影片有《女朋友们》、《奇遇》、《蚀》、《红色沙漠》、《春光乍泄》等。1972年,安东尼奥尼的纪实性记录片《中国》曾在我国引起轩然大波。作为多以视觉形象为表现载体,尤擅展示现代工业社会景观之独特美的导演,他在电影史上的位置和对20世纪审美观念发展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一个导演的故事》是世界级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一本笔记小说,其中充满真知灼见和睿智的光芒。这些“速写”并非毫无关联的杂记和随笔,而是富有启示性和经过精挑细选的一群“叙事核心”。荒凉的海滩、空旷的郊野、平静的海面、废弃的空城和无人的街巷,通过这些视觉的“蒸馏”精粹,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象征和隐喻上的刻意求工以及极富暗示力的摄影手法,从中欣赏到一种有力度的、细节丰富的画面语言。
一起突如其来的坠机,一则无人关注的新闻,一封未曾阅读的电报,一场莫名其妙的骚乱,一桩逆伦弑亲的罪行,一个穿越边境的女人,一次不着边际的对话……这些感情的残简、洞察力的片断,成为安东尼奥尼精致疏离的影片中的重要元素。
短篇小说六十篇
《短篇小说六十篇》是意大利作家布扎蒂发表于1958年的短篇小说集。
这是迪诺·布扎蒂一生写的大量短篇小说的精粹,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写成,风格近似卡夫卡。现摘要介绍其中的五篇。
《七个使者》
一个王子,启程前往他父亲的王国。他随身带了7名使者,让他们轮流返回出发的城市,往来联络。
他行了一程又一程,整整8年过去了,但仍然前途茫茫,望不见目的地。最初,使者在途中往返一次,只消几天时间;但路程越来越遥远,最后,使者往返一次已经需要八、九年,带回来的消息,只是遥远的国度里的遥远年代的往事;那里的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他也淡忘了那里的一切。
现在,使者们都已派回去联络,尚未返回。他独自一人在前进,在探索。他感到,指南针虽然指向子午线,但他仿佛觉得始终在围绕着自己打转。他甚至怀疑,他是在向一个“永远不能到达的”、“实际不存在的目标前进”。
《斯卡拉大剧院的恐怖》
米兰著名的斯卡拉大剧院,灯火辉煌。观众聚精会神地欣赏精彩绝伦的演出。
突然间,不知怎么传来了某个秘密黑帮将在夜间毁灭城市的消息。没有任何确凿的事实能够证实这个消息;但恐惧伴随不祥的消息,由一个观众传播给另一个观众。恐惧唤起了人们身上固有的恐惧的本能;黑夜越发加重了恐惧。
在恐惧笼罩的米兰,斯卡拉大剧院成了唯一光明、安全的孤岛。
《七层楼》
律师朱塞培·科尔台略感身体不适,由朋友介绍到一所著名的疗养院休养。
疗养院是一幢七层的大楼。最高的一层住着病情最轻的病人。病房的层数愈低,病员的病情愈严重;最低一层的病房,住的全是病入膏肓的垂危者。
科尔台被安排在第7层的病房,心情轻松愉快。
不料,入院10天以后,种种纯系偶然的、未曾始料的事情接踵发生了。或是院方提出要照顾一位带两个孩子的女病号,需要腾出空房;或是因为护理人员工作中的疏忽,把他的病历搞错;或是由于他身上忽然长了一个小疖子,大夫吹毛求疵,夸大病情;或是因为一部分大夫、护士即将休假,医院人手不够,需要把两层楼的病人集中住在一起,便于照顾……就这样,科尔台不由自主地、无可奈何地从第7层楼被一层一层地下放,一直送进了第2层的病房,尽管他一再提出抗议,表示反对。
如今,他的病情也果真严重起来。他明白,他很快将被送入第一层病房——正在等待他的坟墓。虽然,他竭力挣扎、反抗,但这全然是不可抗拒的。
《渴望健康的人》
一所城堡式的麻风病院。那些注定要在这死亡的王国里了却一生的麻风病人,每个晚上聚会在一起,山南海北地胡扯,或是玩纸牌,以排遣凄怆的情怀。
唯独一个年轻的病人,叫姆塞利东,从不在这种场合露面,而是心敛意宁地向上帝祈祷。他出身高贵门第,曾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他渴望恢复健康,重返金碧交辉的宫殿,过那百万富翁的生活。每天,除去吃饭、喝水,他总是独自在病房里虔诚地祈祷,甚至在睡梦中也念念不忘默祷。
修炼持续了两年。一天,人们惊诧地发现,他那狮子一般丑陋的模样消失了,显现出一副青春焕发的英俊脸庞。他高兴得痛哭起来。然而,医生检验身体后指出,他脚趾上还有一小块灰斑,不能出院。他努力克制住失望的痛楚,重新踏上修炼的苦难历程。
5个多月以后,那块灰斑消失了。姆塞利东获得了自由。病友们把他当作凯旋的英雄抬起来。他容光焕发,喜形于色,跨出城堡。突然,他的脸色变得苍白,感到一阵昏眩;那个盼望已久的、辉煌灿烂的大千世界,在他眼前变幻成浊臭逼人的污秽之地。他恢复了健康,但驱使他渴望健康的人世间的种种诱惑,已成了过眼烟云;金钱、美女、宫殿再也打动不了他的心弦。于是,他痛苦地返回城堡,决定永久留在麻风病人中间。
《朋友们》
小提琴家托尼·阿帕凯尔的幽灵,回到了人间。他原先的寓所搬进了住户,只好去找朋友们借宿。
他带着微微羞赧的神情,来到乐器制造商托尔蒂家里。托尔蒂是他生前最亲密的朋友,为失去他曾经洒下不知多少眼泪。时隔一个月,他已把对亡友的情谊抛到九霄云外,不能容忍一个幽灵进入他生活的地方,满腔怒火地下了逐客令。
阿帕凯尔来到音乐学院院长塔布拉尼的寓所。一个月以前,正是他在阿帕凯尔的墓前慷慨激昂地发表悼词,失声痛哭。他刚参加音乐会回来,一见故友,立刻热情洋溢地向他招呼起来。他掏出钥匙,打开房门,然后十分抱歉地请阿帕凯尔在门外稍候片刻,以避免他豢养的狼犬发出狂吠,惊醒熟睡的女儿。他像鳗鱼一样狡黠地溜了进去,随身紧紧闭上门,上好门闩。阿帕凯尔轻声呼喊,怯生生地叩门,但回答他的是一片沉寂。
夜深了,阿帕凯尔精疲力竭地来到女友佳娜住的公寓。佳娜见到他,顿时从睡态蒙俄中惊醒过来。阿帕凯尔满怀凄怆的恳求没有打动她,她以绝望的胆量挥舞着剪刀,把两片锋利的刀刃刺进了幽灵的胸脯。
这就是幽灵们不愿再跟朋友们在一起,而心甘情愿地匿迹于古塔的废墟、深山老林间荒芜的教堂的缘故。
愁闷
《愁闷》是意大利作家莫拉维亚发表于1961年的长篇小说。
小说描写了意大利一个青年画家的故事。
青年画家季诺抛弃了母亲家的阔绰的生活,因为他在那里感到令人窒息的烦闷和无聊。他单独租了一间画室,一心献身于绘画。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愁闷又像毒蛇一样重新紧紧纠缠着他,他日以继夜地疯狂地绘画,却一事无成,他猛然操起一把画刀,把那幅画了两个月的油画戳得稀烂。
季诺想起,他从小就受着愁闷的折磨,那时,他常常突然停止游戏,脸色苍白,木然地跑回家去,呆呆地坐着。他曾想确切地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年幼的他,无法断定这一切。从10~20岁,是季诺受愁闷折磨最厉害的时期,这是墨索里尼执政的年代,法西斯政权造成了独裁者与群众之间的隔阂,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另外又加上了青春期产生的性的苦闷。但正是苦闷挽救了季诺,战争爆发时,在军队里服役的季诺脱下军服,跑回了家。他开始用绘画消磨时间,成了画家,他希望通过艺术手段重建他与客观世界的联系。
战争结束后,季诺回到母亲那里,他又被忧郁、无聊的感觉所苦恼。他隐约觉得,愁闷似乎与金钱有关系。倘若他是赤贫的人,或许就不会烦闷,他从母亲的谈话中得知,父亲生前也有过类似的精神状态。父亲英俊、洒脱,性好流浪,在家里便如关在笼中的鸟儿一样不自在,婚后一直在外游荡,直到囊空如洗时才回家小住,后来在漫游世界时在日本海遇难。
如今,10年的绘画生活过去了,愁闷却有增无减,干吗还画画呢?季诺吃惊地感到,他是世界上孤零零的一个人,他无法肯定自己,也无法毁灭自己。他觉得生活索然无味,但对生活又有眷恋。
在季诺隐居的那座公寓里,住着一位老画家,叫巴雷斯特利,老画家对女色十分迷恋,他作画的唯一目的便是以画裸体模特儿为名,专门引诱女性。季诺住在那里的10年间,通过窗户,每天看到有各式各样的女人来到巴雷斯特利的画室,逐渐地,女人的潮流停止了,每天来的只剩下一个少女。
一天,老画家突然暴死,好奇心驱使季诺去察看一番老头儿的画室,不料却在画室里遇上了那少女,她名叫捷契丽娅,17岁。最初,她自愿给巴雷斯特利当模特儿,老头儿一点不喜欢她,说也奇怪,后来竟爱上了她,而且迷恋到疯狂的程度。
画室邂逅以后,捷契丽娅成了季诺的常客,与捷契丽娅的关系,使季诺的愁闷有所解脱。但这仅是昙花一现而已,他很快又重新感到难以忍受的厌倦、郁闷。他有些厌恶捷契丽娅,不过,这并不是说她是个令人厌恶的女人,而是因为他无法证实与捷契丽娅关系的真实性。捷契丽娅对他来说,是虚幻莫测的物体,他与她之间有一段无法超越的真空,虽然他每次企图以肉体去填补这个真空,真正地占有她。
两个月的荒淫生活,无休止的歇斯底里的行为,使季诺陷入了更深的愁闷的深渊,身体也日益消瘦了,他产生了同捷契丽娅一刀两断的念头。母亲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到外地休养一个时期,他于是下定决心,在第二天与捷契丽娅见面时借口要陪母亲到疗养院去,同她告别。
第二天,一向按时赴约的捷契丽娅竟然没有来。季诺奇怪地发现,他决心抛弃捷契丽娅,但她的失约却使他感到不可名状的苦恼。第三天上午,坐立不安的季诺离开了公寓,无意之中在西班牙广场看到捷契丽娅跟一个男子亲昵地在一起。事后,季诺苦苦追问捷契丽娅同那个男人的关系,她只是含混地说,那是一个电影演员,名叫卢契安诺,打算推荐她进入影坛当明星,因此他们常常会面。季诺半信半疑,他只是觉得,捷契丽娅越来越难以捉摸,对他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他暗自跟在她后面盯梢,或者,一连几小时坐在卢契安诺寓所对面的酒吧间里监视那里的动静,他甚至还打算求助于职业侦探,然而他始终无法识破捷契丽娅与卢契安诺的关系。
他希望金钱的魔力能够剥掉捷契丽娅神秘、虚幻的外衣,因此,以后每次见面,都给她一大笔钱,但希望落空了,捷契丽娅依然故我。季诺不禁得出使自己心悸的结论:老画家就是他的一面镜子,无可救药的病人的镜子。他发现,他与捷契丽娅的关系同老头与捷契丽娅的关系存在着惊人的共同之处,但他的疯狂行动却更为严重。老头没有前车之鉴,终于陷入可怕的绝境,他在老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仍是甘心情愿地亦步亦趋地重蹈覆辙。
他痛苦万分,最后突然想出了一个解脱的根本办法:与捷契丽娅结婚。捷契丽娅给了个似是而非的回答,最后终于坦白说,她不能与他结婚,因为丢不开卢契安诺,虽然他已有妻室。
季诺由失望变为疯狂,驱车在郊外的公路上急驶。他加大油门,车子猛地撞在一棵法国梧桐树上……
季诺独自一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整天呆呆地望着窗子外面的一棵大树出神。他望着大树,感到无比的绝望,但心境平静,因为他经历了一场危机,他试图自杀,一死了之,虽然没有成功,但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医生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平静的病人。季诺却分明知道,他内心并不平静,他正在认真地观察这棵大树,领悟人生。
历史
《历史》是意大利作家莫兰苔发表于1971~1974年的长篇小说。
《历史》故事梗概如下:
1941年1月某日,一个叫贡特尔的德国士兵徘徊在罗马圣·洛栾佐贫民街区。他此刻身在异国,一心想找一个女人。当他醉醺醺地在一幢房子的楼梯前停下来时,他看见一位妇女正迎面走来,于是上前搭讪。
这个妇女名叫伊达·腊蒙多,已经38岁,诚实朴素,长相仍像少女。她生于科生扎,是一位小学教师,双亲早已亡故,母亲是犹太人。18岁那年,伊达和一个青年阿菲奥·芒库索结婚,遂即定居在罗马,翌年,法西斯分子“向罗马进军”,一个黑衣纵队通过洛栾佐,洗劫了这个红色贫民街区。伊达受了惊吓,从此对世事充满了恐惧心理。她23岁那年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尼诺,这时,她丈夫因得癌症去世。从此她和儿子相依为命,过着遗孀的生活。
伊达整天害怕横祸的降临,当她在家门口和德国兵贡特尔相遇时,惊恐万状,德国兵一直追到伊达的小房间,并疯狂般地奸污了她。
伊达惨遭不幸,生活在恐怖的气氛中,几周之后,她已觉察到她怀孕了。在她积郁已久的恐惧心理中又增添了对自身的羞辱感,她竭力躲避人们的耳目,掩饰自己的身子,特别是在16岁的儿子尼诺面前更是遮遮掩掩。
尼诺从小就受到法西斯思想熏陶,变得蛮横自大,梦想未来成为一个众人崇拜的“超人”。尼诺在先锋队营地的日子,伊达身上的小生命呱呱落地了,取名乌塞佩。伊达一直瞒着尼诺,甚至撒谎说,这个婴儿是从马路上拣来的。但尼诺已完全了解,这个小生命是他的同胞骨肉。他不怀恶意,反而感到骄傲,并让左邻右舍的朋友都来认识他的小弟弟。
1943年,法西斯战争日益残酷,给意大利人民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尼诺也越来越热衷于强权和暴力。他违背母亲的意愿,逃离学校,开始在外过着浪荡无羁的生活。6月底,这个狂热的青年人加入法西斯“黑衫”营队,动身前往北方。
几天之后,美英盟军在西西里登陆。一天早晨,伊达携带乌塞佩刚出家门,突然听到空袭警报。飞机过后,伊达的住房已夷为平地,连心爱的狗也无影无踪了。在乌塞佩的啼哭声中,疲惫不堪的伊达痴呆地想着:现在该到哪里去安家呢?
伊达漫无目的地走进一家酒馆,那里聚集着一群无家可归的难民。她呆坐了好几个小时,后来随着人流走进蒂布尔蒂纳街,母子俩暂时寄居在彼特腊拉塔区的一幢破房里。同住进这破房的是一个半罗马、半那不勒斯的大家庭。其中有个15岁的女孩子,名叫卡鲁利娜,年纪虽小,可已是一对双生女的妈妈了,那是在一个晚上,正当飞机轰炸时,她被人强奸了。
伊达母子俩住在那间避难所里一直到了1943年夏天,这时,那不勒斯解放了,墨索里尼垮台了,盟军正迫近罗马。在一个深秋的晚上,尼诺突然回来,这给伊达苦难的生活带来了一线新的希望,由于他同伴的影响,这时的尼诺因具有朦胧的革命思想而加入游击队。尼诺这一转变,与其说是对生活道路深思熟虑的选择,不如说是青年人那种勇敢气质的一时冲动。尼诺这次回家是来向他母亲告别的,第二天,尼诺和同伴就启程回游击队去了。
在盟军将要开进罗马的前夕,纳粹法西斯分子更加疯狂地镇压人民。在那年的十月,他们把罗马居民区中的犹太人集体驱赶出境,伊达为母子俩可能落入纳粹魔掌而惶惶不可终日。
1944年对伊达个人生涯来说,是更加悲惨的一年。1月,盟军在昂齐奥登陆,人们为战事即将结束而奔走相告,法西斯分子则躲在家里,不敢上街。可是,好景不长,盟军被德国纳粹狙击在昂齐奥,而卡西诺另一条重要战线,双方一直在激战之中。伊达既为纳粹分子可能闯进家门而恐怖,又为爱子乌塞佩营养不足、嗷嗷待哺而操心。母子俩后来又搬迁到靠近学校附近的新居落户,伊达也可继续工作。但当时物价飞涨,入不敷出,难以糊口,为了继续活下去,伊达不惜抛弃自己的一切尊严,去偷窃、去卖淫、去当乞丐——她几乎什么都干了。
9月末,尼诺突然撞回家里,发现家里空无一人,他失望地在马路上溜达,这时,他由于厌倦新建立起来的政权,已经从游击队那儿开了小差。
1945年4月,意大利全境终于实现了停战,但这并没有给伊达带来生机。4岁的爱子乌塞佩表现了无法自控的神经质错乱,多方求医,收效甚微。
1946年春,伊达一家迁入波托尼街一套小房落户,10月初,伊达恢复了正常的教学职业,不得不把乌塞佩放在家里,让门房照管。一天清晨,伊达在厨房准备咖啡,突然听到里屋一声惨叫:儿子昏厥在地,面色青紫,口吐血沫。当他苏醒时,露出了微笑,微弱地叫了一声妈妈。
但祸不单行,几小时之后,又传来难以置信的噩耗,21岁的尼诺被警方打死。伊达悲恸欲绝;但为了乌塞佩,她还要活下去。
战后第一年,意大利成立了共和国,工人政党参加了政府,经过残酷战争洗劫后的意大利,正逐步医治创伤,社会生活慢慢地恢复正常。然而,伊达的日子却一天比一天凄苦,病魔再次袭击乌塞佩,一天,伊达回家,乌塞佩已死在地上。
爱子乌塞佩的夭折,给伊达以毁灭性的打击,从此,她积劳成疾,余生的9年,几乎都在医院里度过。1956年12月,她就在那里离开了人间。可是谁能知道,这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伊达,她的心灵早就和她的爱子乌塞佩一块长眠了。
神秘的旅馆
《神秘的旅馆》是意大利作家L·沙沙发表于1974年的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当今的意大利社会。
主人公是一位画家,40多岁。他驾驶自备汽车旅行,偶然来到一座神秘、奇特的旅馆“扎菲尔丁”。这里本来是一座颓败的教堂,3年前由红衣主教堂·加埃塔诺建造成一家豪华的旅馆。平日,旅馆里异常清闲,一到夏季便忙碌起来,谢绝外人下榻,而部长、议员、企业家等高贵的客人纷至沓来。这些政界的要人、财界的巨头名义上来此避暑,举行宗教祈祷活动,用宗教术语来说,就是“退省”,但这不过是口实。实际上,他们是利用这偏僻、安静的场合聚会,进行秘密的政治交易。
旅馆的侍者提醒画家,如果他是记者,请尽早离开,以免发生麻烦,画家为好奇心所驱使,决定在此逗留,观察一番。堂·加埃塔诺是个学识渊博、头脑机敏的人物,他允许画家留下,跟画家侃侃而谈,就哲学、神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各种尖锐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是激烈的,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又是友好的。在画家看来,堂·加埃塔诺既真诚可爱,又厚颜无耻,他既从内心深处鄙夷那些上层人物,又巧妙地跟他们周旋。
高贵的客人在餐厅里高谈阔论,心不在焉地跟着堂·加埃塔诺念玫瑰经。一天饭后,画家看见这群神秘的人物在旅馆外小广场上举行宗教仪式,他们排成四方形的队伍,当队伍行走到离旅馆最远的地方时,突然一声枪响,一个人应声倒下。经验明,死者是前参议员、现任某国营大企业的董事长米凯罗齐。
检察官和警察局长闻讯赶到现场,开始侦查。死者是他杀,还是自杀呢?堂·加埃塔诺认为既不是他杀,也不是自杀。他推测,可能是有人在广场附近的树林里打猎,误伤所致。画家则判断是他杀,因为枪声低沉,可能是凶手开枪的时候把武器顶住了被害者的身体,而且验尸表明,衣服上被子弹穿透的地方烧焦了;再说,那天晚上没有月光,因此不可能有人打猎。
检察官逐一讯问了当时在现场的人,没有获得任何线索。画家根据他当时目睹的情景,追画了凶案发生时广场上排列的四方形队伍,检察官由此得到启发,把所有的人召集起来,要求他们按照记忆,排成凶杀发生时他们在广场上排列的队形。于是很快查明,当时米凯罗齐和堂·加埃塔诺站在队伍的第一排。据画家回忆,第一排还有七、八个人。立刻有三、四个人表示,他们当时站在堂·加埃塔诺的右边,米凯罗齐的右边是堂·加埃塔诺,那么,米凯罗齐的左边是谁呢?沉默。不多一会儿,沃特朗诺律师吞吞吐吐地说,他可能站在米凯罗齐的左边,但他又赶紧说,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检察官向律师询问原因,他回答说,根据他的印象,并不是所有的时候,他都站在米凯罗齐的左边。律师说不清楚,或者不愿说,什么时候,什么人插到了他和米凯罗齐之间。
过了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沃特朗诺律师从旅馆第八层的房间的窗口摔下来,一命呜呼了。经过现场勘查,画家认为,律师不像是从窗口跳楼自杀,而更可能是从阳台上被人推下身亡。看来,律师可能是到阳台上去跟人相会,而约他相会者就是凶手。至于被杀的原因,可能是他知道,那件凶杀案发生的夜晚,谁插入了他和米凯罗齐之间,动手暗害了米凯罗齐,也可能是他什么都不知道,但装出知道一切的样子,以便从凶手那里敲诈一笔巨款。
检察官反复思索后断定,堂·加埃塔诺是个关键人物,他知道一切,于是,找他单独谈了3个小时。堂·加埃塔诺用基督教教义回答检察官提出的一切问题;谈话毫无结果,不欢而散。检察官垂头丧气地说,堂·加埃塔诺是个伪君子。
检察官和警察局长调来了米凯罗齐签字的全部支票的存根。他们判断,这些支票就是侦破这两次凶杀案的钥匙。情况可能是:米凯罗齐是某个政治集团或某个人财政上的后台,而这个政治集团或这个人依靠他的资助,制造政治动乱和暗杀,米凯罗齐怀疑或者已经知道这一情况,声称以后不再提供金钱,因而遭到暗害;或者,米凯罗齐本来就清楚他提供金钱的政治目的,但如今想洗手不干,脱离这个危险的政治集团,因而丧命。
堂·加埃塔诺情绪不佳,一个下午,画家正在房间里画他许诺赠给堂·加埃塔诺的基督画像。突然,人声鼎沸,有人在树林中一座旧磨坊附近,发现了堂·加埃塔诺的尸体,距离他的左手不远,有一支手枪。现场给人的印象,他似乎是自杀。但根据在旅馆门口和各个楼道监视的便衣的报告,凶杀案发生时,所有的人都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发现任何人离开旅馆,也没有任何人回到旅馆。
检察官下令,所有的人限于当晚离开,因为他将封闭旅馆……
阿纳泰的贝壳
《阿纳泰的贝壳》是意大利作家卡尔洛·斯戈隆的小说,1983年出版,迄今至少已印行15版。
斯戈隆是二战后意大利文坛的一个独特的、意味深长的现象。
70年以前,斯戈隆出生在意大利东北边陲的弗留利乡村。从孩提时代起,世世代代流传在弗留利乡村的童话、传说,就哺育了他,滋养了他。故乡弗留利,时时跃动于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弗留利的乡村,始终是他生活和创作的根。这块古朴、神奇的土地,对于他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生活,毋宁说更多地涂抹了奇异、魔幻的色彩。诉说这个世界的命运,是他作为一名作家的毕生使命。
从《葡萄园的风》(1960),到《安乐椅》(1968)、《木头宝座》(1973),到生态三部曲《最后的山谷》(1987)、《罗莱纳的喷泉》(1990)和《建筑师》(1995),斯戈隆在其众多作品中展示的世界,几乎无一不是弗留利农民的世界。他笔下的农民,贫寒、辛劳,但充满智慧和理性,蔑视权威和权力。古老的伦理,博爱、诚实的品格,铸就了农民的精神世界,融入了弗留利的乡村文明。他善于从现实的善恶杂然中展现人性美。但是,斯戈隆并不留恋乡村文明中落伍的东西和狭隘的地域色彩。他摒斥今日现代化的、失去个性的弗留利,而更倾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朴、纯真的弗留利。
人同自然的关系,也顺理成章地贯串于斯戈隆的这些小说。作家倾心描写的人与事,无不表达着这样的信念,人同自然血肉相连,人绝不可能借助现代化,或放纵消费主义,去摧残自然,那将意味着为自己的灭亡创造条件。人其实属于自然,是自然的造物,是自然链的一环。
斯戈隆在1983年奉献给读者的长篇小说《阿纳泰的贝壳》,把我们带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带入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蛮荒的世界。瓦莱里亚诺等一批弗留利人为贫困所迫,背井离乡,来到西伯利亚大铁路工地当苦力。从鄂姆斯克到贝加尔湖,在茫茫无垠的雪原,在人烟罕见的冻土带,在艰苦、危险的劳动中,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农民的根,把弗留利移民同俄罗斯人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结下了不寻常的情谊。
对于建造西伯利亚大铁路,当地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它寄托着村民们想变得富有和幸福的希望,但它又意味着苦役和死亡;它同时代表着光明和黑暗。而对于弗留利人来说,他们是没有祖国的人,是一群不知何去何从的流浪者,他们深受孤独、寒冷和乡愁的折磨;然而,铁路维系着他们的全部思想、情感和心灵,铁路已经和他们合二而一,成为他们生存的象征,体现着他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