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44900000010

第10章 世界的哑谜:复活节岛

1.神奇的巨石人像

在东太平洋的狂涛巨浪中颠簸,是一次枯燥无味又充满艰辛的航程。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阳光和海风也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毕竟航海生活是寂寞的,只有偶尔跃出洋面的飞鱼、或者天空掠过一两只飞鸟,会给人们带来些许短暂的喜悦。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1722年4月的一天,由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罗格文率领的3艘战舰,历时数月,穿过茫茫大洋,在暮色苍茫之际,当他们望见洋面浮荡着一个小岛的黑影时,他们该是何等的欢欣了。

这一天是复活节。复活节给心灵枯竭的水手带来了欢乐,他们也给这个小岛起了个颇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复活节岛。

他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登上小岛,预料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都发生了。他们没能料到这个荒岛上还有人居住。岛上土著欲劫持登陆者的财产,这是可以想象到的。摩擦不可避免,不幸的结局是滩头上留下几具土著居民的尸体,土著人溃退了。

不愉快的拜访,使他们不愿意在小岛上过久地逗留。几个小时后,他们就扬起帆起航了。留在他们记忆中的不是滩头血战的那一幕,而是岛上那排巨大的石人雕像。土著人做这些雕像干什么?

1770年,西班牙航海家也到过这个岛。

1774年,著名的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在岛上徜徉了几天。

其后,在18~19世纪的欧洲航海家中,有不少人拜访过这个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小岛。留在他们航海日记和回忆录中的还是那些让他们难以理解的巨石人像。在早期来访的欧洲人中,有一位名叫让·拉珀鲁斯的法国人,他受命于法国政府前往太平洋考查。拉柏鲁斯紧接库克船长之后于1786年来到复活节岛,在岛上仅住了10天,他充满新奇感地记录下岛上的风土人情,以及那些神秘莫测的巨石人像。

19世纪中叶,到岛上传教的法国天主教牧师,在其日记里更是详尽地记录了小岛的风情和那些巨石人像。

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正是被这些访客一次次地重复不断地写入游记、见闻、回忆录和日记里,才变得神秘起来。否则它就像太平洋上其它岛屿一样,显得平淡无奇了。当摄影器材日益普及,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之后,复活节岛上的这些巨石人像,便传播到世界各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了。但谁都感到困惑:岛上的土著做这些石人像干什么?专家们感兴趣的是,这些石像是怎么加工的?历史学家感兴趣的是,石像是什么时代完成的?人类学家感兴趣的,则是这批石像应归属何种文化、又有何切实的涵义?

这些石雕人像一个个脸形窄长、神情呆滞,造型的一致表明它的制作者是依照统一的蓝本加工的。而石像造型所表现出来的奇特风格,为别处所未见,从而说明它是未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本岛作品。可是,有些学者指出它们的造型与远在墨西哥蒂纳科瓦的玛雅——印第安文化遗址上的石雕人像,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莫非是古代墨西哥文化影响过它?墨西哥远离复活节岛数千公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的奇迹还表现在其它方面:这批石雕人像小的重约2.5吨,重的超过50吨,有的石像上还戴着石帽,石帽动辄也是件吨位沉重的大家伙。它们究竟是如何被制作者从采石场上凿取出来,如何加工制作,又采用什么办法,将它们运往远处安放的地方,使之牢牢地耸立起来。况且,前几个世纪岛上居民还未掌握铁器,这一切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于是,这里又出现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谁是岛上巨石人像的制作者?土著人吗?显然这不太可能。

2.采石场的谜中之谜

复活节岛距南美海岸2000英里,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居住的岛屿,也有1400公里。在大航海以前的时代,它是一个多么与世隔绝的地方。

小岛为火山形成,呈三角形,东西长14英里,南北宽7英里。现在小岛上仍有三个死火山,一个在小岛中央,海拔1700英尺,叫特雷瓦尔,一个在小岛西端,叫拉诺卡奥,另一个在小岛东部,叫波伊克。

科学家们从1914年就开始对复活节岛作全面的考察了。那年由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的斯科斯贝·鲁特里奇夫人带队,组织对小岛包括测绘在内的全面考察。1934年,法国和比利时组成联合考察队踏上小岛。1955年,挪威政府派出的一艘科学考察船,又在复活节岛滩头停泊。接踵而至的考察队几乎都将目光围绕着巨石人像。他们虽未获得令人信服的解释,但他们的相随而来,使全世界都认识到,这个小岛是人类社会不可多得的露天博物馆。

考察队逐一统计了岛上的巨石人像,共有600多尊。他们还调查了这些巨石人像的分布,他们还在拉诺拉库山脉,发现几处采石场。采石场上坚硬的岩石,像切蛋糕似的被人随意切割,几十万立方米的岩石被采凿出来,到处是乱石碎砾。加工好的巨石人像被运往远方安放,采石场上仍躺着数以百计未被加工的石料,以及加工了一半的石像。有一尊石像最奇妙,它的脸部已雕凿完成,后脑部还和山体相连。其实再需几刀,这件成品就可与山体分离,然而,它的制作者却不这样做,好像他忽然发现了什么,匆匆离去。

放眼望去,整个气势磅礴的采石场,的确让人感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大批石匠不约而同地纷纷离去。采石场上零乱的碎石,好像是逃离时混乱的脚印。那些碎弃的石料上深深的凿痕,以及纷飞遍布的石屑,又在向人述说当时充满热情与欢乐的劳动氛围。

工地上进度不一的件件作品,像凝固了的时针,指在突然同时停工的时间上,小岛到底发生了什么?

火山爆发吗?不是说这个小岛是由火山构成的吗?不错,但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复活节岛固然是座火山岛,但是座死火山,在人类来到岛上居住以前,情况一向是稳定的。或许是狂风海啸等灾害造成工地停工。但是,岛上居民理应对海岛常见的这种自然灾害司空见惯,大可不必惊惶失措。再说灾害过后随时可以复工,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

这是为什么呢?雕刻这些巨石人像的目的已经是个谜了,而采石场为什么突然停工,又是谜中之谜。

许多学者研究了分布于小岛各处的那600多尊石像,以及几处采石场的规模等情况后,认为这些工作需要5000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才能完成。他们做过一项试验,雕刻一尊不大不小的石人像,需要十几个工人忙一年。利用滚木滑动装置似乎是岛民解决运输问题的唯一途径,同时,这种原始的搬运办法,的确可以将这些庞然大物搬运到小岛任何角落。但是,这无疑又要占用很多的劳力。这暂且不说,令人困惑之处还在于,在雅各布·罗格文刚到复活节岛时,他说岛上几乎没有树木。这就不存在利用滚木装置运送巨石人像的问题了。

那么,这些石像是怎么被搬运的呢?

还有,岛上这些石人像还有不少头戴石帽的。一顶石帽,小的也有2吨,大的重约十几吨。这又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要把这些石帽戴到巨石人像的头上,又需要有最起码的起重设备。岛上树木不生,连滚木滑动这种最原始的搬运设备都不可能存在,吊装装置就更为子虚乌有之物了。

再说那5000个强壮的劳动力吃什么?靠什么生活?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小岛上仅生活着几百名土著人,他们过着风餐露宿、近乎原始的生活,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养活5000个强劳力的粮食。小岛上的植被、耕地提供的食物,以及沙滩上偶尔漂浮而来的鱼虾,更难以满足如此众多人口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小岛现在也仅拥有1800人,许多生活用品还要靠外来补给。

也许是宗教的力量,促使岛上的土著居民创造出这种人间奇迹。但岛上的原始居民并未信仰任何宗教,他们直至19世纪后期法国传教士来之后,才渐渐接受并信仰罗马天主教。

这些面对大海的雕像,又究竟代表着什么宗教,连世居小岛的居民都说不清楚。

望着遍岛存在的斑斑疑痕,难怪大不列颠博物馆考察队的队长斯科斯贝·鲁特里奇女士,会用一种极为迷茫而激动的气调,在她的回忆录中写道:

……因为岛上的气氛仍能使我们感到一种过去曾存在,而今已经消失的宏大规划和无限精力。但究竟是什么?又是为了什么?

3.全世界的肚脐

复活节岛上仅生活着一千多居民,而在罗格文来到之前,小岛仅有数百人,岛上没有树木,无法以采集度日,狩猎也不可能,因为岛上除了零星的鸟类之外,成群的老鼠便是岛上的唯一动物。

岛上的土著居民以近海捕捞为业。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视野内,除了大海、太阳、月亮以及星星之外,就别无他物了。愚昧当然和蛮荒有关系。

然而,复活节岛上的居民称自己世居的地方为“特—比托—奥—特—赫努阿”,意思是“世界的肚脐”。

多么令人惊奇的一种叫法!

假如我们远离地球,从高空鸟瞰地球,我们将惊讶地发现,岛上居民对自己居住地方的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正是世界的中部——肚脐!

难道,岛上的居民曾经从高空俯视过自己居住的地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肯定有人曾经从高处俯瞰过小岛,并把这些告诉岛上的土人。问题是这些人又是谁呢?

问题似乎已经清楚了。要离开地表,从高处俯视地球,必然要搭乘飞行器。古代人是不可能拥有飞行工具的。能拥有飞行器的只能是那些来自外星球的智能生命。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趣说放射化学

    探索未知-趣说放射化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翁文灏和丁文江的故事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翁文灏和丁文江的故事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可以说世界文明史的实质就是人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历史。翁文灏和丁文江敢于怀疑的科学理念以及在行动上善于研究、勇于探索,最终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科学我知道——Why生命科学

    科学我知道——Why生命科学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生命科学学科发展趋势、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世界的基本结构等。
  •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世界文明故事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世界文明故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些。
  • 站在巨人肩上-从哈维谈动植物生理

    站在巨人肩上-从哈维谈动植物生理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热门推荐
  • 新纪元学神

    新纪元学神

    你的语文老师竟然是性狂嗜酒的古代剑仙,你的历史老师竟然是强宗大派的高冷掌门,你身边个性满满的同学个个堪比超级英雄。当传统的“高分低能”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当科技与魔法共同为备战高考的高中生服务,当考试变成了与同学组队攻克难关的战场。一切都不再一样,因为这里是新纪元。然而平静的高中生活下,却是整个世界的本源和一个不知因何而起的阴谋。“跟我来吧,同饮这杯人生的辛辣,咽下之后就是甘甜了。”——郑无垠
  • 现代科技大观(上)

    现代科技大观(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凡尘仙山九派传

    凡尘仙山九派传

    自封神以后一万年,妖王、魔尊、鬼将重新出世,仙山九洞派九位弟子下山,降妖除魔,最终留在人间,建立了各大派系,守卫人间正气。浩然天地,正气长存,邪不胜正,万古长存。
  • 科技之巅峰大佬

    科技之巅峰大佬

    开了本新书《我有一幅藏宝图》,恳请喜欢黑科技文,双穿文的书友给点收藏,推荐,留言!蚂蚁叩谢!开了本新书《我有一幅藏宝图》,恳请喜欢黑科技文,双穿文的书友给点收藏,推荐,留言!蚂蚁叩谢!开了本新书《我有一幅藏宝图》,恳请喜欢黑科技文,双穿文的书友给点收藏,推荐,留言!蚂蚁叩谢!回到地球毁灭之前,为了避免在几十年后成为阿肯斯人的奴隶,金子乔拼命的点亮所有黑科技,而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星辰大海。。。什么特斯拉,奔驰,宝马,什么三星,苹果,什么西门子,通用电气但凡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全部一脚踢开。而当三千年后联邦资料部解密这位开创人类星际时代,被人们尊称为联邦最伟大科学家的日记时。人们才发现他日记的首页写着的却是:即便老子没法对抗阿肯斯人,也要造一艘比他们跑的更快的飞船。。。
  • 木叶之幕后忍界

    木叶之幕后忍界

    意外穿越火影世界!降临一战后的木叶,成为宇智波一族的族人。二战播种,三战布局,四战收割。神秘的查克拉意志,六道的永生之秘。宇智波的须佐军团,日向的转生眼精锐,千手的木人部队,无限的八门遁甲,雾隐的冰巨人,岩隐的尘遁小队......这是一个魔改的忍界,这是一个超影不如狗六道遍地走的火影,这是一个超脱的故事。当宇智波念看到他的“六道”韭菜们个个茁壮成长时,他不由的露出老农般的笑容:“忍者是有极限的,忍界是有上限的,那么我收割你们的力量,打破这该死的极限....”
  • 普灵山的法杖

    普灵山的法杖

    仲七带着法杖来到了大地神殿,世间的面纱慢慢揭开…究竟是谁造成了诸神黄昏?又是谁对普灵山施下诅咒?魔法、武诀,前世、今生…
  • 为他守一座空城

    为他守一座空城

    现实世界被杀穿越到世俗古国依然摆脱不了被杀的命运,然而大难不死的主角机缘巧合走上了修真之路。。。。。
  • 快穿之秋意暝殇

    快穿之秋意暝殇

    她,一生红衣,倾惑天下。一心一意帮助助着他,只因亲妹妹的“临终遗言”便倾尽所有。到头,一句你不该抢我的男人,便将她定罪。绝望中她遇见了它,便开始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人生!这一世,我只为自己而活!看褪去枷锁的她如何活得风生水起!
  • 六朝群英传之南朝一帝

    六朝群英传之南朝一帝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满地芦花和我老,王榭燕子飞林幽。后庭遗曲不曾闻,唯听白鸥鸣沙洲。六朝旧事随流水,扬子江畔几度秋。昔人已逝,事迹犹存,山河仍在。如今,独自行走于扬子江畔,遥望金陵,脑中时常回想起关于金陵的种种旧事,蓦地,脑海中响起了一句宋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啊!是怎样的一个人——被称为“奴”?是啊,是怎样的一个人——住在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之中?是啊!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英雄的事迹总值得被歌颂,我想为他写一部书,于是,我提起了笔,缓缓而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