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啪”的一声,黄小波肩上一轻,随身带的包掉了下来。
“兄弟,这死人还有个包呢。”
“快打开瞧瞧。”
两人一撒手把黄小波扔到地上,摔的他满眼冒金星。他们拿起黄小波的包。“这破东西好怪,怎么没个口啊?”“干脆撕开算了……”“……这什么布料,怎么这么结实。”俩人摆弄半天,才将误打误撞的将拉锁打开。
黄小波心中骂道:“我现在是在哪个穷地方,怎么这俩孙子连拉锁都没见过?”经过那一摔,他反而感觉四肢有了点力气。他试着睁开眼,周围一片漆黑,借着月光,他看到一高一矮两个人正在翻自己的包,奇怪的是,两人的穿着打扮奇特,头包方巾,身穿蓝色粗布,腰系黑带,仿佛是古代有钱人家的家丁。
“这是何物?”矮个家丁将黄小波的照相机来回摆弄。
高个的翻出黄小波的记事本,打开后仔细端详了半天,摇摇头说道:“这写的是什么?跟鬼符咒似的,这小子到底什么来历?”
世上还有不认识照相机的人?!莫非自己的字真难看的像鬼画符?黄小波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大冷战,心“扑通扑通”的剧烈跳动。遇到这情形不是在做梦,就是自己真的回到了古代。时光穿梭这事放到科幻小说里到没什么,但是真让自己碰到就太悬了。
这时,一股暖流从黄小波的丹田升起,游荡在四肢百骸。体内发出“嘭”的一小声,他感觉自己身体渐渐恢复了气力,仿佛一台机器从新运转起来。
“啊。”黄小波心中一喜,不禁轻叫一声。这可吓坏了旁边的两个人。他们瞪着已经坐起来的黄小波,“诈尸!”两个家丁异口同声的大叫起来,扔下手中的东西,一溜烟似的跑掉了。
黄小波站起身,活动活动筋骨,感觉身上并未有什么异常,只是肚子饿的有些难受。他捡起照相机和笔记本刚要塞到包里,听身后一个声音道:“朋友留步。”
黄小波回头,见是一个儒士打扮的中年人说话。
“有事吗?”黄小波说道。
那儒士走过来,眼睛上下打量着黄小波,最后把眼神落到了黄小波手中的包和照相机,说道:“此物是何来历,有什么用处,可否告知在下?”
黄小波犹豫了一下,说道:“这是照相机,可以保留人的影像。”
“可以保留人的影像?”儒士喃喃道,眉头紧锁,问道:“何为影像?”
“影像就是……唉,你就当作是画像吧。比如现在我可以对你的拍照,那么瞬间你就被我画出来。”
儒士大吃一惊,叹道:“此物竟有如此功效,难道是仙器?可否为在下画一张?”
黄小波苦笑一声,说道:“黑夜画不清楚,必须有要有灯光才可以。
儒士笑道:“我知前方有一酒家并未打烊,那里亮堂些,兄台可愿同在下去哪痛饮几杯?”
黄小波点头答应,心想:“先吃饱了再说。”
儒士抱拳道:“在下姓林,名曲功,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黄小波。请问今年年号是多少?”黄小波边走边问。
“大观二年,天下尽人皆知,朋友为何发问?”儒士奇怪的看着黄小波。
“大,观二年……”虽然此前有了一番心理准备,但黄小波还是大吃一惊。大观年间,宋朝,一千年以前……黄小波忽然觉得天旋地转,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半晌,才颤声道:“如今是哪个皇帝?”
儒士也是一惊,压低声音说道:“兄台怎如唐突?若被人听见直呼天子名号,是要砍头的。”
黄小波苦笑一声,点了点头,努力整理了一下思绪,心想:“自己怎么来到这个时代?用科幻小说的道理来讲,雷击会产生巨大能量,甚至可以穿越时空……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办?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何况自己并无一技之长,不等别人杀也得饿死。”想着想着,腹内空虚,又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林曲功所讲的酒馆规模还不小,上下两层楼。虽已是深夜,吃饭的人还不少,在灯光的照射下整个大厅亮如白昼。一层大部门地方都被占满。林曲功爱僻静,与黄小波在二楼挑了个临窗位子坐下。
一盘花生米,一盘炒白菜,一盘宫保鸡丁,还有两碗米饭,一壶最便宜的女儿红。林曲功端详着菜单看了半天,才忍痛点了这几盘菜,显然是囊中羞涩。
黄小波狼吞虎咽了半天,才发现林曲功正心疼的看着桌上飞速减少的菜肴,脸一红,心道:“这年头读书人也不容易啊。”感觉已有七分饱,夹菜的频率也缓了下来。
“看黄兄的穿着仿佛不是中原人,恕在下佝偻寡闻,不知您原籍哪里?”从一进到酒馆,林曲功便面露惊讶之色。这里灯火足以让看清楚黄小波的发型和穿着——寸头、白衬衣、牛仔裤,着实古怪之极,不但自己从未得见,简直匪夷所思。只不过看到黄小波狼吞虎咽的样子,不忍去打扰。
黄小波早看出林曲功脸上的惊异之色,他没立刻问反而让黄小波有点意外,不过黄小波早已想好怎么回答,道:“我是从西方岛国而来,小时候随父母出海打渔,没想到遇到暴风雨,船翻了,父母也没了下落,混乱中我抱了一根木头,漂到一个岛屿之上,那里人收留了我,因此穿着打扮跟中原人士大不相同。”
林曲功微微皱眉,嘴唇张了张却没说话。
“你不是想看看照相机的功能吗?我给你照一张,你就会明白。”黄小波觉得自己这谎话编的并不高明,怕他深问下去,忙找个话题岔开。他拿出照相机,冲着林曲功拍了一张,闪光灯吓了林曲功一大跳,几欲破窗而出。黄小波哈哈一笑,将照片取出扇了扇,然后拿给林曲功看。直看的林曲功目瞪口呆,不住称赞。他立刻拿出一个蓝色的小册子,研开墨,边问黄小波照相机的功效以及原理,边在本子上记。
黄小波觉得有趣,同时也很感激林曲功,毕竟他请了自己来到宋朝的第一顿饭,因此知道多少就说了多少。将一些照相机成像原理、彩色胶片原理等等说给他听。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听的津津有味。
一阵悦耳的琴声响起,琴声未落,歌声响起:“……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声如莺啼,娓娓动听,好似小溪潺潺流水声惬意清爽。
黄小波不由自主的向楼下望去,见一紫衣女子抚琴清唱,楼下不时爆出叫好声。一曲唱毕,紫衣女子依次向各桌客人来个万福,得了不少打赏。她年纪约在十八、九岁,相貌甜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清澈的眸子,纯洁无瑕,让人感到花蕾般芬芳。
而林曲功却一皱眉,忙将手中笔一放,将册子合上,竟塞到黄小波的包中,并示意黄小波不要出声。他倒了杯酒,刚想一饮而尽,却听见楼下传来一阵吆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