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的“源泉”
正如斯大林所强调的那样,他的胜利宣言是毋庸置疑的。三年前,红军还在莫斯科城下苦苦抵抗迫近的德军;现在,他们却踏入了德国领土,强大的实力已今非昔比。战争爆发的1941年,苏联用于对德作战的兵力每月平均只有300万多一点。同一时期,德军及其盟军则有400万到500多万兵力(包括300多万德国野战陆军),红军处于劣势;进入1942年,俄国人开始大规模扩充部队,兵力急剧上升,一年之内就从400多万增加到500多万,再到600多万!此后,除了1943年第一季度外,红军兵力始终维持在600万以上。与此同时,轴心国部署在东线的兵力非但没有显著增加,作为其核心支柱的德国野战陆军反而大幅度减少,多数时候兵力都不到300万。也就是说,从1942年夏季开始,兵力优势就转到了俄国方面。
对损失数倍于德国,且丢失了大量人口的苏联来说,要维持这样庞大的兵力规模并不容易。自战争开始到1944年底,苏联的兵力损失累计已超过2600万人(包括数百万非战斗损失),其中1000多万为纯减员(含约400万俘虏)。如前所述,还无法搞清同一时期德军的总损失,但东线部队和仆从军的纯减员大概在500万左右(包括1836996名俘虏),其中德军约330万(包括50万以上被俘)。也就是说,截至1944年底,苏联的纯减员超过德国及其盟军约1倍。平均算下来,红军每个月就要损失60万人(1941年除外)。这些伤亡当然不是平均分布的。一般来说,每年第三季度(即夏季)战斗最惨烈,伤亡也最大。最严重的是1943年第三季度,损失超过286万,平均每月95万。1944年第三季度,红军损失也超过205万(含纯减员51万)。减去近30万非战斗损失,实际战斗伤亡和失踪被俘人员约175万。
如此严重的伤亡,俄国人靠什么弥补呢?目前知道的数字是,1942年,苏联一度只剩一亿三千万人口;1943年由于收复了大量失地,增加到一亿四千三百万人。1944年的情况不清楚,但新收复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无疑可以提供更多的兵员,包括几十万具有实战经验的游击队员和另外几十万从德军战俘营或部队中“解放”出来的红军俘虏。大体来说,1942年红军的扩充,基本是靠在剩余国土展开的动员;1943—1944年,则依赖于从收复的国土上大量征收。甚至有些单位40%的兵员都来自“新解放区”。
即使如此,红军基层战斗单位的实力还是很弱小。不仅充斥着大量中老年人(有时比率高达40%),人员和装备也少得可怜。1944年秋季,很多红军步兵营缩编到只有2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而步兵连人数少则只有30多人,多则也不过70多人,最差的情况下只装备2挺机枪。相比之下,德军步兵连通常有100人左右和十几挺机枪。
1944年8月30日文件显示的苏军一个排的人员构成:
总计15人(仅相当于正常的一个班)。包括6个俄罗斯人;5个白俄罗斯人;2个乌兹别克人;1个楚瓦什人;1个哈萨克人。俄罗斯人仅占全排的40%。
年龄构成:4个人在24岁以下,8个超过35岁(包括42岁—51岁),2人年龄不详。也就是说,中老年士兵的比重超过一半。而在德军中,年纪这么大的士兵大都是配给后勤部队,战斗部队的绝大部分还是青壮年。
苏联劳动力分配情况:
1942年,国民经济部门就职工人数为1840万,1943年达1940万,增加了100万。其中,工业部门750万人;交通运输部门210万人;国营农场和农业辅助企业150万人;建筑部门921000人。全部职工中,妇女的比重从1942年的53%增加为57%。
从收复的国土,苏联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人力,还有大量资源和产能。德占时期,沦陷区的工业近乎瘫痪,德国人逃跑时又大肆破坏。但在俄国人回来以后,新解放区却很快为苏联战时经济作出了贡献。1944年,仅顿巴斯就为苏联工业提供了超过2100万吨煤炭。当年,解放区生产出210万吨生铁;180万吨钢;540万吨铁矿石。水泥年产能力也达到100多万吨。1943年,重新夺回的乌克兰各州只能出产2810万千瓦时电力,1944年就猛增到12.81亿千瓦时,比去年翻了四十多倍。这些数字对苏联工业来说非同小可。以钢铁为例,1943—1944年的总产量不过只有850万吨—1090万吨,收复地区占总量的17%。而且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如果没有收复地区的产能,1943—1944年苏联就几乎没有增加多少钢产量。
尽管获得了解放区这一新“源泉”,但整体来看,除了石油等项外,俄国人拥有的主要工业资源还是远远不如德国。这就迫使他们把绝大多数资源用于直接生产武器和弹药,而用于其他领域的则相当少。甚至机器的生产都被大大压缩。但当战局有所改善后,为了维持军工生产规模,机器设备的产量也有些提高。1942年,苏联大约保有60万台金属切割机床。1943年仅生产23300台,甚至低于1941年上半年的产量;但在1944年,就增产到34000台。多出1万台以上。但和德国210万台机床的规模相比,俄国人依然是望尘莫及。
资源有限,机器也有限,俄国人就只能以最彻底的方式加以“充分”利用了。按照苏联的估算,每1000台俄国机床生产的军火要比德国多7—11倍。为了降低成本和工时,俄国人竭力简化工艺,将军工产品成本降低了500亿卢布。其中,重型坦克成本降低2/3;中型坦克降低3/5.俄国人宣称,靠两年内降低成本省下来的资金,可以多造14000辆T34.航空工业这方面的“成就”更大,四年间“节约”了54亿卢布,可以多生产42475架飞机。如果这些数字可靠的话,苏联战时1/3左右的产量,都是“节约”出来的。对所谓节约的具体手段,无法一一说明,但无非是“偷工减料”之类的不二法门。这样制造出来的武器质量也可想而知。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俄国武器性能大都劣于德国,而且战损率很高,但基本都是“能用”的。随着苏军技术兵员的经验逐渐丰富,还被用得越来越好,实实在在地干掉了大量“虎豹豺狼”、“梅塞施密特”和“福克沃尔夫”。这样来看,俄国人也不是盲目地“偷工减料”,而是有所选择和取舍,确保了最实用的那部分性能。
由于军用品占用了绝大多数资源,苏联民用工业就被压缩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1942—1943年,市场上畅销食品总额只有战前的一半,而工业品竟跌到只有10%—15%。到1945年,商品流通量比1940年下降了2/3,与此同时,货币流通量却上升了2.8倍,致使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军用品跌价,民用品涨价。因此产生的差额也被用到战争领域。战时,苏联国家预算收入为11170亿卢布,其中直接用于军需的就有5820亿卢布。
苏联居民不仅要面对高物价和消费物资的极端贫乏,还要承受翻倍增加的高额税款。仅军事税一项就多达721亿卢布;独身者、无子户和少子户,因为不能为国家贡献后备人力,也被课以重税,总额达81亿卢布。苏联政府还变着花样另外开辟了多项财源,捞取了760亿公债、178亿国防基金,甚至还有近120亿卢布的彩票。
俄国人负担沉重,干的活也多。战时,工厂负责人有权要求工人每天义务加班1—3个小时,对不满16岁的小孩略微“仁慈”一点,规定加班上限为2小时。不过参加这种名义上的“义务加班”,可以获得一倍半的工资。可是职工的休假也几乎被完全取消,只有肺结核患者和妇女例外。前者既不用加班也不用上夜班;妇女在怀孕和产后可以获得一段休假时间。最初,为了弥补被剥夺的休假,还向工人发放一些补偿费。到了1942年,不再发放这笔钱,而以所谓“特别存款”的形式加以冻结。
拿得少负担重而且干得多。要让人民能够熬下去,就必须保证大家至少能够填饱肚子。由于局部饥荒在后方的蔓延,而西方供给的食品数量也有限,俄国人对农业状况好转的迫切需求,丝毫不亚于对工矿业。但农村既得不到拖拉机和燃料,劳动力又被拉去参军,牲畜也被征用,几乎无法提高产量。好在1943年,曼施坦因元帅“慷慨”地奉还了乌克兰粮仓,使俄国人的供应情况大大改善,主要农业品的产量大幅度上升。1944年,总播种面积达战前的73%,农业产量达战前的54%;而在1943年,播种面积只有63%,产量只有37%。
2.武器装备
考虑到俄国在资源、产能、粮食供应等方面的种种困境,他们所维持的高额军工产量,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甚至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对德数量优势。但这种优势很大程度也是集中力量生产最重要武器的结果。
以装甲车为例,德国在1943年生产的全部装甲车也超过25000辆,但其中坦克自行火炮等主战武器却只有不到13000辆。相对来说,苏联生产了超过24000辆坦克自行火炮,数量超过德国近一倍。同期,俄国生产的其他装甲车数量却不是那么多。
即使如此,也不能断言说苏联在装甲车生产上压倒了德国。要知道,1943年德国没有生产1辆轻型坦克,重型战车却超过2500辆。相比之下,苏联的产量里却有近3600辆轻型坦克和近2000辆轻型自行火炮,重型坦克却只有723辆(另有大量重自行火炮)。更要命的是,红军的主力中型坦克T34/76,被证明既不是德国重型坦克的对手,也未必打得过四号坦克和三号强击火炮。
1944年,苏联的产量上升到近29000辆;德国也相应上升到近19000辆,但却依然处于数量劣势,而且质量优势也逐渐丧失。这一年,俄国人也停产了轻型坦克,开始大量生产新型的T34/85和“斯大林”2型坦克。前者在正面对抗中依然不敌德国重型战车,但至少可以从侧面加以摧毁,甚至连德国人自豪的最新产品“虎王”也不例外(据说也是拜德国装甲质量下降所赐);而“斯大林”2型则在正面也可以较量一番。
红军的坦克战力逐渐对德军占据上风。出人意料的是,炮兵火力方面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在1943年,德军的中型和重型火炮产量已经超过了俄国;到1944年,德国重型火炮产量几乎4倍于苏联!一般所谓“红军火炮数量多”的印象,不过是因为苏联拥有数量惊人的小口径火炮(45—57毫米)和迫击炮(包括大量大口径迫击炮)。而德国却早早就大幅度削减了这类小炮的产量,甚至在1944年完全停产。加上德国还拥有数量庞大的炮弹,其炮兵火力并不像多数资料所渲染的那样弱小。
但另一方面,处于进攻状态的苏军损失的火炮也比较有限。举例来说,1944年全年,红军一共只损失了1500门100毫米以上火炮。而德军由于遭到了大规模围歼,仅1944年7、8两个月就损失了2886门。巨大的消耗让德国人入不敷出,火力优势自然也逐渐落入红军之手。同时,由于苏联缺少大口径炮,小口径炮和迫击炮又多得过剩,就形成了一套追求火炮数量密度的火力准备战术。
除了苏联本身的工业产品外,红军还从西方获得了相当数量的武器和物资。1944年就输入了5877架飞机,3223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122门火炮。总的来说,西方武器在红军装备中的比重有限。而且以装甲车来说,1943—1944年,红军的损失都要低于自身产量。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西方装备,苏联坦克部队的规模也不会缩小。而在获得西方供应的情况下,斯大林在1945年初拥有的坦克总数却多达35000辆以上,大大超出这场战争的需要。
西方提供的装甲车质量大多不如东线两军的主力装备。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在1944年获得了一种非常优秀的美国坦克:M4A2(76炮型)。共有2095辆M4A2(76)被运往苏联。其中1944年1482辆;1945年613辆(有一部分是欧战结束后提供的,用于对日作战)。实际送到2073辆。除了1辆M26外,这是西方提供给苏联的最好坦克。但这种坦克直到1944年夏末才送到,大量参战则要到1945年,主要配属给几个近卫机械化军。也就是说,M4A2(76)和本书目前为止介绍的战事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西方提供的飞机所占比重高于坦克,但由于运输延误和型号换代等因素,实际参战的数量相对也比较有限。1943年,苏联空军(不含海航等等)在战斗中损失了9543架飞机。其中包括665架西方飞机,占总数的7%;1944年战斗损失为7861架,包括648架西方飞机,占总数的8%。而苏军中西方飞机的同期拥有比率却高达18%。可能有人会猜测说:这是否说明西方飞机比俄国货优越?但仔细研究一下,却发现并非如此。举例说,美国一共向苏联提供了2097架P40系列飞机。这种飞机在1942年损失了111架;到了1943年,只损失96架;再到1944年,仅仅损失17架;1945年则干脆1架都没有。另一种“飓风”式战斗机,在1942年损失了290架,第二年就暴跌到49架;1944年只失去1架,然后也消失了。损失率的大幅度下降当然不是因为这些飞机自己“变强”了,而是由于性能落伍,被大量淘汰出了战斗一线。实际上,西方提供的飞机型号中,最受欢迎的P39系列和轰炸机,战损率倒是一直很高。
1944年苏联空军损失情况:
轰炸机:Pe2型518架;Tu2型44架;PS84/Li2型17架;DB3/II4型29架;A20型95架;B3型45架;B25型3架。轰炸机总计:751架;
强击机:II2/II10型3347架;
战斗机:Yak1型575架;Yak3型60架;Yak7型245架;Yak9型990架;La5型825架;La7型36架;LaGG3型95架;P39型486架;“飓风”型1架;“小鹰”型15架;“战斧”型2架;O52型1架。战斗机总计3331架;
其他飞机:R5/RZ/R10型9架;U2/Po2型413架;其他10架。总计432架;
全部总计:7861架
影响西方武器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因素,是运输时间。1944年春季,盟国以准备“霸王”行动和白昼变长为由,停止向苏联北方港口派遣船队。重开这条航线要到1944年8月。此时,红军已经在夏季攻势中大获全胜。而被列入1944年交付范围的大量西方武器(包括前面提到的“谢尔曼”坦克),实际抵达却是在秋季甚至秋季之后。再等到俄国人熟悉这些装备并把它们交付部队,这场战争也快临近尾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