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21岁中进士,做过右拾遗、尚书右丞等,也称王右丞。王维四十岁后隐居蓝田辋川,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有《王右丞集》。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小诗,在唐代就广为流传。玄宗时宫廷著名乐手李龟年安史之乱后汉落江南,经常演唱此曲,听者为之动容。这首小诗借咏红豆以寄相思,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相思》是当时梨园弟子最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的产地在“南国”,而朋友所在之地也在“南国”。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合后文的相思之情。下面是一个问句:“春来发几枝?”轻轻一问,承接前句极其自然。诗中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第三句紧接着希望对方“多采撷”。通过采撷红豆以寄托怀念的情绪,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是希望远方的友人珍惜珍贵的友谊,其语恳切动人。以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转动人,语意高妙。
最后一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切其名,又合相思之情,有双关之妙。“此物最相思”就好像是说:只有这红豆最惹人喜爱,最叫人难以忘怀。这是对为什么“愿君多采撷”的补充解释。而从这最后一句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东西。诗人不能忘怀的便不言自明。一个“最”字,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的含蓄蕴藉。
诗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少年的热情,句句不离红豆,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王维善于提炼这种朴素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成为当时的流行名歌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