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孩子生命走向独立的社会化的历程,如果父母不参与其中,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但如果我们参与其中却无法胜任自身的角色也会是一种遗憾。
没有人能比你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性。很多家长可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体会——养育孩子的过程是自己心智成长最快的时期。我认为,爱孩子应该是家长通向自我完善的桥梁,爱的真意应当是“为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然而现实中有许多家庭却在爱的名义下无意识地做出许多“非爱”的行为。比如,我们总期望孩子学习对将来升学有用的知识,而不是他们感兴趣或者擅长的东西,比如看到孩子付出努力学业却没有起色的时候,不仅不鼓励孩子,还要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和他的短处做比较……这就如同鸭妈妈不让小鸭学游水,偏偏要它去练赛跑,小鸭已经很吃力了,鸭妈妈还要对小鸭说“一定要跟小狗学,看人家跑得飞快”。
以爱的名义做的“非爱”行为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孩子能体会到内心深处想要冲出牢笼的强烈愿望而表现出种种叛逆倾向,另一方面又觉得父母是爱自己的因而想克制却无所适从,父母和孩子因达不到共同愿景内心十分纠结、痛苦。
具体分析背后的原因,我发现主要是,父母对自己在孩子成长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认知存有误区,或者缺位、或者越位,或者随心所欲、或者力气用错了地方。如今流行一种说法,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句话本身很好,但是许多母亲的做法同样过犹不及,该给孩子当好妈妈的时候没有当好妈妈,一定要给孩子当老师,结果妈妈没做好,老师的工作也没效果。
一次,在我主讲的“幸福家长大学”课堂上,有一对母子同来。妈妈是小学教师,儿子刚考上大专。他们的苦恼是,妈妈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教育工作,但今天孩子的学业却不理想,这让她感到很愧疚,也很痛苦;儿子则认为妈妈总能很耐心地教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却一贯强势,因此自己从小感到缺少关爱,所以那时故意淘气养成了许多坏习惯,现在大了懂事了,自己也很想改变现状,但找不到方法。
那天,我首先跟家长朋友们分享的话题是“智慧家长道路上的十二道风景”,即我总结的父母应该具有十二种智慧——有激情,说到做到,表达精炼,自爱,能刚能柔,能动能静,自我情绪调控,会管理时间,会模仿他人,能宽恕人、懂得感恩,可以进入他人内心世界,会跳跃式思维。
这位妈妈毕竟是在教育一线干过几十年工作的人,她很有悟性,听完我所分享的这十二条智慧后,首先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位妈妈认为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刚能柔”这一点没有做好,因为在教师和妈妈这两个角色上她没有意识到需要做转换,所以在家里、在孩子面前一直扮演着工作中那个处于强势地位的角色,导致母子间经常发生情绪的对抗,结果不能将孩子的愿景和自己的愿景整合到一起,最终导致自己最擅长的教育反倒没能在孩子身上产生好的效果。
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是不走极端,如果太极端就可能会走向反面,这当然也包括教育孩子。比如我讲的这对母子的小故事是每个家庭都可能发生的,妈妈在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好教师)的时候她的家庭价值(好妈妈)被挤占,两个角色的错位可能导致参与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妈妈在教育上出现失误。
当妈妈一心要做女强人,只想着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便无法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历程,那么孩子的内心将是孤独的,因为童年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将来他的心理也可能出问题;如果妈妈一心做一个家庭主妇,过度关注生活细节、琐事,光爱孩子不会爱自己,以孩子为中心,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例如孩子不感恩,嫌父母唠叨,在独立方面多少也会出问题。
我们要懂得,成长是孩子生命走向独立的社会化的历程,如果父母不参与其中,那将是自己人生以及孩子最大的遗憾,但如果我们参与其中,却无法胜任自身的角色也会是一种遗憾。
我认为今天的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就必须拥有一种平衡的智慧,能在事业和家庭不同的角色间自如地转换。
因此,我们不能过多地将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带入家庭,也不能说为了家庭就不要事业,在此我想和朋友们分享的是:如何做好自身社会价值和家庭价值的平衡,从而为孩子营造社交圈子。
这是在孩子教育上家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如今有许多妈妈都是职业女性的情况下。在我看来,女性的美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事业能带给女性自信的美,另一个是家庭幸福带给女人温柔的美。
如果这个人已经做了妈妈,那在她的事业和孩子中间,温馨而幸福的生活需要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平衡,做到两个价值的平衡才是做妈妈的智慧,这对孩子生命历程中身心灵整体发展也非常重要。
比如说我自己,如果只是做金程杰的妈妈,我相信我对他的影响没有这么多,他可能并不能在13岁的年龄成长为自己现在的样子——阳光、独立、有智慧,智商、财商、情商还有所谓“社商”都很高。正因为我有自己的社会事业背景,我才懂得投资理财的知识,才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带他走入了这个圈子,即使他当时还小并不懂得理财;正因为我的社会交际圈存在,我认识一些优秀的人,所以等孩子大一点他学习那些我也不擅长的知识时,我可以从许多接触过的朋友那里询问意见或者寻求帮助。
程杰11岁考上王府学校高中部,他需要学习一些AP课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其中的一门《宏观经济学》就是我没法教他的,我就请我在炒股票时认识的陈博士帮助他。
我认为一个妈妈如果只实现自己的“家庭价值”,一心在家做专职主妇,忙活孩子的事,孩子的生活被照顾得很好,他很感激你,但是你不能给他的成长带来更多的东西,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他会感觉这个妈妈是跟社会脱节的,跟不上自己成长的步伐。而优秀的父母能将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对接,在照顾好孩子生活的妈妈角色之外,也会有意识地借助自己的社会角色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成长的圈子。
基本上,金程杰7岁后我这个当妈妈的再没有专门教他专业性的知识,他需要学习的各个领域,我都能找到专业人士给他引路。因为我本身工作背景的原因,加上我喜欢交朋友、接触不同的人,所以很自然地能带孩子走进不同的人群,我还联合了不同背景的家长组建“金头脑联盟”,大家优化自身资源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更多元化的途径。
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同样会借助第三方来给孩子做间接的引导。例如,金程杰越长越高的时候,我发现他有些驼背,站得不够直。其实我心里也好着急,但是我没有直接上前纠正他,有一天就带着他去找一个部队里的朋友,那位朋友个儿也高,但走起路来身姿挺拔,那个帅啊。儿子看到后第一感觉也是那叔叔身姿很正,走路的样子很帅,自然而然学着挺起胸。回家后我再说“儿子啊,你看你学叔叔走路的样子真帅,以后要保持啊!”这样不用我纠正,也不用我反复提醒,他自己就知道要改变自己的身姿,我是既省心又省力。
作为职业女性,我从前也曾和许多妈妈一样,抱怨现在的社会让我们女人不得不去做所谓的职业女性和女强人,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教孩子。但我后来却慢慢明白,我们不必把家庭和工作看得那么对立,应该想办法把二者融合在一起,达到最好的状态:
在社会角色上,学会跳跃式思维,将一切有益于孩子成长的资源与家庭教育对接,为孩子铺路搭桥让他接触更多的人,体验更多的事,帮助他更自主、更独立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家庭角色上,要爱孩子也爱自己,学会更好地掌控情绪,应该给予孩子更多关注,但也不能宠溺孩子,要正确地处理因为工作阻碍亲子关系带的“负疚感”,将它转换为正面的动力而不是“负能量”。
我想,这些是在家长做好社会和家庭两个价值的平衡时所需要的更深层的智慧,也是一个有关自我认识和成长的课题!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在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另外两个经验感悟。
孩子未来的路很长,人生的这段“江湖路”不是一个人就能走完的,需要来自很多人智慧的碰撞和帮助,需要我们给孩子营造社交圈子。因此,在我们家有个习惯,不管做什么事都喜欢结伴而行,组织家庭聚会、去公园游玩或是组队去参观博物馆,儿子做队长全程指挥安排,这样既能保证家人在一起分享快乐时光,又能在共同的爱好中增长见识、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关于成长教育的问题,我一直认同的道理就是“百闻不如一见”,生活是一本很好的书。因此,我总是适时让程杰进入我的交际圈,参加必要的聚会与社会活动,让他接触外面不同的人和事,以此来开阔他的视野、提高思想格局。比如,我喜欢打高尔夫,我觉得这项活动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交到很多朋友,所以我也会带他一起去。我经常对程杰说:“妈妈其实没多少钱,但是为了满足你的需求以及追求美好事物的热情,我觉得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且绝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