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几道山岭,当山脚下的村落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第一个感觉是,它曾经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和生动的传说。
江南大山里的那天下午,阳光格外充足。主人带我们看过几株高大如古柏的红豆杉之后,说山下不远处有个村子,不怕走路的就去喝喝茶,我们的车辆将在村里等候。
他说的村子,我想象可能是一两户人家,难得在这原始森林的深山野岭见到人烟,便第一个跟了上去。接着,又不声不响地跟上来一排人。
越过几道山岭,当山脚下的村落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第一个感觉是,它曾经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和生动的传说。
我从未到过这样封闭的深山村落。说它封闭,是四周的群山错落有致地矗立着,只留下一个狭小的谷底,小村安然静卧在群山严严实实的怀抱里。
我们还在村后高高的山坡上,就远远地感受到了村里的鸡犬之声。延绵不断的山脉多少年来总是那样沉寂,只有深藏在这万山丛林里的村子,时刻搏动着生活的气息。
我们不断向村庄靠近,狭窄的菜地出现了,有片地里躺着一块朽烂的树心,通体透着悦人的粉红色,有人说它是红豆杉的遗骸。
随便一块菜畦里,也可见大山的沧桑,这就是深山里的人家。
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开阔的丘陵,每当走进这样的山村,总感到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小桥,流水,村子,飘散出山外水乡的几分风情。一条溪流穿村而过,给了小小山村以独特的意象。那也是小村的生命之源,过去多少年中,村人靠这条溪流取水为炊;现在,全村还得靠它来浇灌山边树丛间那一片片零碎的庄稼地和星散的菜畦,还得靠它来浇灌生活,浇灌小村漫长的岁月和大山密林间的希望。
这条山溪之于小村,就像长江之于我们那座特大城市的意义。同样是依水而起,同样是一水穿流,但前面两者之间的构图及其密切关联,要远比后者精巧、清晰、直观,并且更具有诗情画意。
寒冬的山溪中,只有淅淅沥沥的涧水漫过冲积的卵石和沙砾,可那花岗岩砌成的拱桥却能让人想到夏季溪流的咆哮。
石拱桥有着好几米的跨度,内拱石面切凿得十分整齐,而桥面却保留着大大小小石块极不规则的原样,看上去比菠萝的表皮还要坎坷,既显得坚实古朴,又有点现代艺术的所谓个性。不过,在石拱桥往下几十米的下游,倒是有一座“原生态”的小桥,桥面用直木拼铺,唯一的桥墩是用竹条潦草地打个围子、中间堆满石块建成的。桥下几只觅食的白鸭,神态轻松而悠闲,它们对“桥梁”不存在丝毫担忧。扛着沉重竹捆的村民和身后的花狗走在桥上,步履中也从来没有过丝毫慌乱。
即便是在当今的开放时代,这个世外村落的一切,依然有着各自纹丝不乱的法则。
当然,演绎小村千百年历史的,不是山神云怪的传说和枯树奇崖的故事,而是笨重又辛勤的砍刀、镢头和单调却温馨的炊烟。
我们的越野车来了,高大的交通车也摇晃着开到了小拱桥边的空场上,几只狗远远地狂吠不止,整个村子都出来迎客了。
小村待客的方式也是独特的,他们只用眼神。老老少少随意地站在桥上、溪边,或竹堆旁,保持着一定距离望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大大小小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来疯”。连我们一同到来的那位戴着礼帽、蓄着长髯的王洛宾模样的老兄,也丝毫没有引起村民的好奇。他们只是出来看看热闹,没有人打听我们这些操着不同口音的男女老少来自何处,更没有问我们翻山越岭跑到他们那儿干什么。
他们不清楚,也没有必要弄清楚,但他们却又非常清楚。
他们为客人泡了茶,用的是一次性纸杯。
在进村的路上,我就强烈地感受到了小村的变化。在村口的溪流边,老远就看到一幢三层“小洋楼”鹤立鸡群;有的人家房屋虽是老式样,但大门却是铝合金的,并且有防盗装置。
小村已经与山外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了。
因而,当小桥上那个老汉因为手中一支竹兜铜锅的烟斗引来几部相机时,他一点也没有感到不自在。在炮筒似的镜头前,他反而从容地坐了下来,燃起烟锅配合着客人。老人神情自若,有时在微笑中故意露出几分顽皮,让围观者忍俊不禁。
和全国绝大多数乡村一样,村里年轻力壮的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好在为我们备茶的那家有个面目清秀的小伙子,但一看也是个在山外闯世面的。于是,我指着地上堆放整齐的粗大毛竹,向他询问行情,他非常熟悉。他说毛竹论斤卖,每斤一毛多钱,一根碗口粗的整竹,要把它从根部砍倒,再从陡峭无路的密林里扛出来,最后也只能卖几块钱。他把我领到一堆经过劈削的竹皮面前,说这样做了一次粗加工后,价钱好一些。这里盛产毛竹,当地政府一直在联系销路和价格方面帮助山民,但行市并非像乡镇干部介绍的那么乐观。
陪同我们游览的景区管委会主任介绍说,在公路未通之前,这里有些老人一生都没有出过山门。所以,他们千方百计筹资修路,我们游览途中就看见几条水泥公路正在抓紧施工。同时,他们还从深山老林转移了一批散户居民到山外永久居住。
我想,这个开放而宁静的山村是不会被移民的,大山不能没有这个小村。
等到哪天这里的旅游业形成之后,我相信很多游人都会怀念这个山村。当然不会是因为远来的人们对他们怀有什么好奇,就像他们早已不感到山外来客有什么好奇一样,但人们会记住小村的风情,记住这里的山民。
每个人来到这儿,都会感到小村的山民是那样生疏,同时又是那么熟悉。
那个下午,我还在打量着一个身材不高、衣着有些破旧脏污的村民,他总是以一种淡淡的眼神看着我们,有些迷茫,甚至有几分呆滞。看见他,我立即想到乡下的老叔。
老叔年轻时可不是这样毫无生气,那时的他健壮乐观,当了二十来年村干部。他虽然没上过一天学,可他能够读报写信,曾经极认真催促我好好写一篇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文章,因为他听过传达,说“好的批判文章可以报送中央。”可那会儿我还是一个中学生,让他失望是注定的了。多少年后我回去探亲,才发现因为我婶子早亡,当年让村里人背后称赞过也咒骂过和惧怕过、并且老想入党的那个说一不二的村干部,早已变成没有言语的老叔了。
眼前这位村民还没有我这个岁数,看样子也没有我老叔那样的“辉煌”经历,可他的目光和神态,就像是对我老叔的模仿。他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见我们起身准备离开,他也默默地穿过人群离去了。在他经过我面前时,我越发留意他走路的姿势,每一步都像极了,特别让我想起老叔双手捂着陶制暖钵走路的样子。
出村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次“意外发现”看似是生活中一种寻常的巧合,实则是因为中国乡村的惊人相似,因为中国农民命运的惊人相似。
我不知道车子是怎样开出山谷的,村里人是怎样望着我们远去的。
我也没有问过村庄的名字,更不知道它的具体方位,只知道这里是百里大山的腹地。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