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许多白种人从中亚细亚一带经由印度西北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这些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族,而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意即“奴隶”。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最终在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境内的兰毗尼一带),有一个释迦族的小王国,名叫迦毗罗卫。国王姓乔达摩,名字叫首图驮那,意思是纯净的稻米,所以人们称他为净饭王。王后叫摩诃摩耶,是邻国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净饭王与摩耶王后非常恩爱,但结婚多年都没有生育儿女。相传有一天,王后在睡梦中梦见一头六牙白色大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她的腹中,醒来后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公元前565年4月,摩诃摩耶就要临产了。按古印度的风俗,不管是王后还是平民妇女,头胎分娩必须回到娘家去。于是,王后就在侍女的陪同下,匆匆赶往天臂城。
半路上经过一个美丽的花园,王后一时心血来潮,要在花园里休息一下。谁知刚坐下不久,就觉得腹内阵阵疼痛,不大一会儿,就生下一个男婴。这一天是4月8日,佛教将这一天定为“佛诞节”,也称“浴佛节”。
太子诞生后的第五天,净饭王就请来许多有名望的学者为太子取名字。经过几番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给太子取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是“吉祥”和“成就一切”。摩耶王后生下太子七天之后,就因病去世了。国王无奈,只得把王子交给王后的妹妹摩诃波阁波提王妃抚养。
在姨母的精心照料下,小王子一天天长大了,他聪颖好学,文学、数学、哲学样样精通,骑马、射箭、击剑也很在行。老国王对他期望很大,准备把王位传给他。
悉达多从小就喜欢沉思默想,世间的许多现象被他看到后,就很容易引起他的感触。12岁那年,他出城游玩,看见农夫赤背裸身在烈日下耕作,土中的小虫蚯蚓被犁铧翻出来,鸟雀竞相啄食,鸟雀又被蛇、鹰吞食。这一幅幅情景,使王子顿感众生可怜,再也无心游玩,就走到一棵树下静坐沉思,无由地产生了一种要救济世人的想法。
老国王见儿子不关心世事,喜欢清静,内心十分着急,就在他17岁那年,为他选了一位美丽贤惠的邻国公主作妻子。但是悉达多对女人并不感兴趣,结婚之后,还是经常躲避开喧闹的歌舞表演,独自到幽静的树林和河边去散步思考。净饭王以为太子只是对宫里的生活提不起兴趣,就让太子坐马车出去游玩。
悉达多太子乘坐马车来到京城的东门,看见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走过来,由此联想到衰老是人人都逃避不了的命运。他叫车夫调转马车,来到京城南门,又见到一个满身生疮流血的病人,由此联想到人的一生不知要遭受多少疾病的痛苦。随后他来到京城的西门,看见两个人抬着一个死人迎面走过来,不由得联想到每个人都难免一死。最后他来到京城的北门,看见一个出家修道的人从对面走过来。只见他一手持法杖,一手托钵。悉达多心里想:还是出家人好,没有俗人那么多的痛苦和烦恼。
两年后,悉达多美丽的王妃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净饭王十分高兴,下令全国举行庆贺,但悉达多的心情却变得更加沉重。终于,在他29岁那一年,郑重地恳求父亲允许他出家修行。净饭王流着眼泪恳求悉达多打消这个念头,将来好继承他的王位,儿子却不为所动。净饭王无计可施,只好派人严密地看护太子,防止他离开皇宫。
这一天半夜时分,悉达多从睡梦中醒来,看见睡在周围的宫女们一个个披头散发,脂粉残脱,有的在说梦话,有的流出口水,白天的妖艳姿容荡然无存。悉达多不由得心中一惊,感叹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物都是虚假的。于是他不再犹豫,起身来到妻儿的卧室,与他们默默地告别后,毅然转身离开了父亲为他修建的豪华宫殿。
悉达多出走后,来到另一个国家的森林里,脱掉王子的衣服,剃掉自己的头发,给自己取名释迦牟尼,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修隐者的意思。他先后找到三位有名望的学者,向他们学习哲学,然后又躲进深山,跟苦行僧学道。然而,六年的时光过去了,他仍然没有找到脱离人生苦海的办法。35岁那年,他来到一棵菩提树下,盘膝向东而坐,发誓不彻底觉悟永不站起来。据说他不吃不喝足足坐了七七四十九天,到了2月8日黎明时分,天上亮起一颗明星,他心中豁然开朗,立刻大彻大悟起来,从此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释迦牟尼得道后到处传授他的教义,信徒越来越多,还传到了南亚各国。公元前485年2月15日这一天,年近80岁的释迦牟尼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在河里洗了个澡,侧身躺在弟子们为他架的一张绳床上,谆谆教导他们继续修道传法,说完闭目而逝。后世的佛家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书,名为《佛经》,成为佛教经典,释迦牟尼也成了佛祖。据说释迦牟尼的尸体火化后,骨灰结成了许多晶莹的小颗粒,佛家称为“舍利子”。南亚各国的国王争相派人前来迎取舍利子,供奉在本国的佛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