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陈宝琛(附黄楙谦)
胸藏万怪貌姁姁,是大宗师,是德充符。
闽海词坛郑与严,老陈风骨更翩翩。诗人到底能忠爱,晚岁哀辞哭九天。(陈可毅)
弢庵太傅,高风亮节,士林楷模。当溥仪被挟至津门,弢庵伏地陈七不可,且言:“上必去,臣亦不能相从矣。”痛哭而返。有诗数首,词至哀恸。盖深知托命倭人,匪唯速亡,且无以对宗邦、上父母丘陇也。弢庵诗,初学黄陈,后喜临川。晚以久更世变,深醇简远,不务奇险而绝非庸音,不事生造而决无浅语。至于抚时感事,比物达情,神理自超,趣味弥永。余尝以和平中正质之,弢庵为首肯者再,以为伯严、节庵所未道也。(弢庵太傅有手录《沧趣楼诗》七巨册,余乙丑侍太傅,曾命余细阅一过,分别存芟。余谢不敏,因原稿有散原、节庵批注也。此稿,余携至张家口,留一月,乃还之。
陈宝琛,字伯潜,号弢庵,又号橘隐、听水老人,闽县人。同治戊辰进士,官至太保。民国二十四年卒,年八十八。有《沧趣楼诗》。
黄楙谦,字嘿园,永福人。宣统己酉拔贡,民国官总统府秘书。)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清议同光一簇新,螺江应是主盟人。篑斋眨死圭庵殁,老眼频低看《甲寅》。(辟疆语余:《甲寅》杂志,弢庵通阅一过,并称周刊之文视杂志有进。唯作官与办报为二事,不当同时兼营。)
槛虎笼猿剧可怜,只观校猎不张弦。多应解协沧州趣,收取诗名六十年。
太邱门户绝宽饶,亭馆平原亦见招。文似不须凭客荐,傥缘无论美新朝。(弢庵而外,赵次帅亦见赏《甲寅》,曾向余云:“《甲寅》除谈墨学,殆无一字不读。”)
八十缘何不杖朝?有人持议诮文饶。******内分牛李,诗派相同却解嘲。(“八十杖朝真好汉”,苏戡美王雪澄诗也,同时即以不赞同满洲国咎弢庵。张国陈郑两派,显同牛李。弢庵逝后,郑作《陈文忠公挽诗》,仍有微辞。)
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清道人李瑞清
玉梅庵,紫虚观。有时绝唱入云汉。
来往金陵又几时,久闻人说李梅痴。过江名士知多少,争诵临川古体诗。(陈可毅)
海云写影一黄冠,来往金陵岁月宽。四海声名归把笔,劝君古调莫轻弹。
梅庵于清逊国后,服道士服,往来宁沪间,鬻书画自给,署清道人。儿童走卒,皆知有李道士矣。诗五古最高,七言绝句有东川、龙标格意。惜为书名所掩,人亦不能尽知也。
(李瑞清,字梅庵,临川人。光绪甲午进士,官江宁布政使。民国九年卒,年五十四。有《清道人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