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离开我已有好几年了,但每年的食粽时节,我便会一遍遍地回忆起她的音容笑貌,让那熟悉的影像占据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特别是妈妈包的那些精气神十足的粽子,像是一幅画,深深地刻进我的记忆深处。
妈妈很能干手很巧。妈妈在传统的端午用清香的芦苇叶把糯米合着她的爱心一并包起来,成为世上独一无二“妈妈牌”粽子。妈妈的手工粽子包得气定神闲,她用一双巧手诠释了爱和传统。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来临前,就看到妈妈张罗包粽子的身影。先是弄回很多宽宽的透着清香的苇叶,仔仔细细洗干净后用热水煮烫过再用清水泡着备用,然后把糯米放很大的搪瓷盆里浸泡一夜,认认真真挑去杂质,还要备好红枣和红豆沙馅以及鲜肉、火腿等一应配料若干。
一般是在端午来临的前一两日,就该是包粽子的时候了。妈妈从单位下班后急急地脱下白大褂飞奔回家,一遍遍仔细地用肥皂洗干净手,围好围裙,便一头扎进场面颇大的包粽子的劳动中。她的战线拉得很长,摆开架势就是一场大战的样子。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她说需要离地面很近,这样才能接上地气,包起来顺手。准备好几只干净的容器,把糯米、豆沙、红枣、鲜肉、咸肉一字排开。把两到三片苇叶叠好,折成小圆锥筒状,先是把糯米放进去,与小喇叭口填到一个水平线,再用手抄些水灌进去把米弄平整,水便从小喇叭口底部细细地漏出来,当然在妈妈的手中米是颗粒都不会落下的,再放进红枣、豆沙、肉等各式配料,然后按压结实了,把粽叶紧紧裹住,再用棉线缠绕几转,棉线的一端是含在口中的,在缠绕棉线声中,我最难忘那咯吱咯吱的声响,在我看得眼花缭乱中妈妈的粽子瞬间就包好了。按照不同的配料,做上不同记号,分装大大小小的容器里。粽子不大不小,四个角错落有致,极精神。妈妈整个包粽子的动作不紧不慢,好像在弄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似的。
多少次看得我眼红手痒,也嚷着要学着包,可每次包着包着米都会不老实地漏出来。妈妈放慢速度,教我看她是如何折叠粽叶,如何裹才不会漏米的,可我总是没她做得好。可能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也不是真的想学吧,我有那么大把的岁月在,只要有妈妈,哪有端午吃不到粽子的道理呢!
包好了粽子,马上就放进一口大铁锅里去煮,当锅沿冒出白气,满屋子便慢慢地飘荡着一股清新苇叶的味道和糯米的香气,在屋外很远很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引来邻居一班和我年纪不相上下的孩子,眼巴巴地等在锅边想要品尝妈妈的劳动成果。我一次次心急地要求揭开锅盖去捏捏粽子熟了没有。妈妈看着我们满眼都是笑:“快了快了,马上就熟了,每人都有份,不要急。”妈妈是个大方的人,每年端午她都要包很多粽子,除了我们家人吃还要送出去很多给邻居们品尝。那时冰箱还不普及,吃不完的就用凉水镇着,放两三天也不会坏。妈妈牌的爱心粽又黏、又香、又糯,入口甘醇,不同的馅又有不同的味道,尤其难忘的是什么也不放的白米粽,芦苇叶的清香渗入米中,那种看似平淡其实是独特的原味,一直留在我心底,多少次梦中萦绕难以忘怀。
也许是因为看惯了妈妈包的粽子总是那么精巧和精神,别人家的粽子我大多看不上眼。也许是对妈妈包的粽子心怀敬意,所以对于自己能否包出那样精致的粽子来始终没有信心,也从来不敢尝试。我怕因为我的笨拙破坏了内心留存的温暖印象。
妈妈静悄悄地走了,妈妈牌粽子的幸福表情也一同被带往遥远的天际。多少次我在端午的日子里都要遥遥注目无垠的天边,念叨着妈妈牌粽子,那是对亲人的不尽追思。
妈妈的手工粽子在记忆里都变成坟头野花,在端午时节一茬又一茬开遍了我的思念。
世上唯有母爱最无私,她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任何的回报。我们总以为这种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没想过这个爱也会有尽头,也许我们会记得感谢生活中工作中帮助过我们的人,然而对母亲的大爱总是熟视无睹,理所当然地享有。直到有一天,那种独特的粽子香味再也不会回来,才从梦中蓦然惊醒。
我梦想着有一天将自己亲手包的手工粽子,在清明时节放在妈妈的坟头,让天堂里的母亲也能尝尝。不奢望我的粽子有个俊俏的模样,但是妈妈一定能够懂得女儿的一片心意。仅以手工粽子的名义,表达我迟到的感恩。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