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当下做孩子挺难的,其实当娘的也不易。尤其是面对长大成人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轻不得,重不得。你多说她几句吧,就怪你啰唆,说是像进了“孔子学院”似的。
一眨眼,俺家小棉袄长成了大姑娘,有了自己的主意、朋友和秘密。看她们满嘴的新词,换工作如同换衣服,吃饭AA制,微博微信不离手,甜品驴友不离口,我这个60后父母那个“捉急”呀,直感到90后的世界有点儿看不懂,可是没有人告诉我那个世界的样子,问元芳,也白搭。
因为无法放弃娘亲的爱,只好踩着孩子的脚步走。听说女儿有了微博,我也只好翻出自己从前的账号。她叫个“小棉袄”,我就来个“云舒”和她对着。
先是猛料勾兑点诗词歌赋,上下五千年,山海气象,次第花开诗意江南,幽默笑话等,显得“很文化”的样子。然后有意无意地提起诸如:“切糕党”“苏州秋裤”“鸟叔”“走起”等等网络热词,顺便考考时髦的小孩。再接着就是隔三差五地说起我的围脖编的是哪种花样,某地发生了什么轰动的事件,某演艺名人最近为啥火得不得了……几路拳脚打下来,激起小棉袄颇大的兴趣,主动要求和俺“互粉”一下。好啊,正中某人下怀呢。
既然是互粉互动,俺就大大方方地“爱特”一些正能量给她,此时火候应该是恰到好处的。比如,最近哪本书值得读一读?国家当前政治经济文化有些什么热点?娱乐明星谁的内涵较好,有良好潜质?个人修养提升要懂得一些什么?当然还有哪家餐馆的菜好吃,哪家旅行社的性价比高,林林总总。让我高兴的是,没再听她嘟囔我是“孔子学院”的“教授”。
昨天晚上饭桌上,女儿对我说:“麻麻,柴静的新书《看见》,你看完后借我读一下。”俺是忙不迭地点头称好,原来,在我的微博上她连续读到了我写的三段话——
2012.12.19云舒:听说柴静出了书,很想了解一下这个知性女子所“看见”的。于是急忙去亚马逊下了单,转眼书就拿到手里。急切地想看看从她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的泉水是怎样感动了普通大众……
2012.12.20云舒: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语言或文字重新塑造自我,过滤掉那些失意、彷徨、衰败和不太光彩之处。在柴静的《看见》里,我看到一种深刻的自省以及做好新闻的不容易。没有炫耀,没有光环,没有拔高。她用理性的文字描摹一个真实的世界,让我们看见人性的多面性。
2012.12.20云舒:昨天我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看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柴静姑娘新书《看见》的发布视频。看着我心中喜欢已久的央视小崔小白挥洒自如的演讲,对柴姑娘的尽情褒奖,觉得温暖的人情人性是多么的美好。由衷地对他人赞扬肯定欣赏,心灵才会更丰硕!看完发布会,再读《看见》,一下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感情。
柴静美女的书写得好,又是青年偶像,小棉袄认真读了的话,等同心灵的旅行,可比我这个“孔子学院教授”说道半年还管用呢!
女儿性情温和,也挺有孝心。在我十二月生日来临前,她用自己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薪水暗地里给我做了庆生的准备。在蛋糕店定制了优雅的玫瑰花鲜奶蛋糕;在网上买了某名牌维生素B和维生素E,还为我买了双穿着特别舒适的平底皮鞋。我用手机把这些礼物拍成图片,上传微博,并“爱特”她,把小棉袄的爱心真诚地夸赞了一番,并表达了想天天过生日的愿望。可是,小棉袄不干,说若是那样的话,她就成穷光蛋啦!
看来时不时地用用“表扬”这个利器,也是正能量啊。
摘几则围脖互动片段吧:
2012.11.28小棉袄:一个驴友说她有一个弟弟在读小学。有次语文考试,有道题目:解释“六神无主”这个成语。谁知道他最后如何答的呢?!这……瓶……花……露……水……是……谁……的……
——云舒:介孩子,幽默大师的潜质!
2012.11.25云舒:水果之王榴莲,爱食者见之如命,多食上瘾;不爱者,瞥之便眉头长锁,掩鼻而过。因好这一口,终于禁不住榴莲香的诱惑,昨天从水果超市抱回一个开裂熟透的大榴莲。怕招人不待见,回家即裹了又裹放露台过夜。周日食榴莲,只能一个人站在露台享受着糯透绵软、唇齿留香的惬意。
——小棉袄:吃一口我就喷了……只能敬而远之啊。
2012.11.25小棉袄:走了六小时山路啊!20公里啊啊啊!下坡是近90°有木有!有些路要自己开辟的有木有!还敢再坑姐点么!把这一辈子的崎岖山路都走光了!坑姐的还下雨啊!下雨!啊啊!这外婆好坑!明显不是亲外婆。
——云舒:一看就知道是过继来的外婆。
孩子有点小秘密多正常啊,谁没有经历过青春呢。父母只要别像个侦探似的就OK啦。
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