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酷爱喝茶。记得我小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买不起昂贵的茶叶,父亲只喝市面上价位较为便宜的。即便是最廉价的茶叶,父亲也不是常常能够喝到的。有时,母亲让他到街上打酱油、陈醋什么的,他就趁此机会,挪用专款,把从鸡屁股兑换来的几个钱儿都买成了茶叶。为此,母亲没少嘟囔父亲。父亲自知理亏,却还狡辩,说关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吗?!末了,就嘿嘿地冲母亲傻笑。结果,搞得母亲最后也没了脾气。看到父亲这样,我也恨他,等他不在跟前的时候,我就编派他的种种不是。母亲反而嗔怪我,让我不要埋怨父亲,她说你父亲爱喝茶,总比喝酒、打麻将强,而且还对身体没损害,他爱喝就喝,这不是啥坏毛病。
父亲早些年曾在福建打工,喝茶的习惯是那时形成的。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之一,有多个品牌的茶叶,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福建产的茶叶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有一茶壶,我每天走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父亲说的倒也是事实,虽然那时生活艰难,只要有茶喝,从未见到他愁眉苦脸,一天到晚都是乐呵呵的。有时遇到糟心事儿,他就凝神静气地喝茶,端起茶杯,好半天才上呷一口……喝着喝着就把事儿给想透了,喝着喝着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喝着喝着也就一脸灿烂了。
等我后来上学,才知道父亲的“口头禅”不是他杜撰的,是享誉全球的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原创的,原话是——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走到哪儿都是快乐的。林语堂先生祖籍福建,童年时期就是在福建度过的。关于喝茶的妙论,俯拾皆是,言简意赅,如“茶需静品”,“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等等。
去年六月,我到福建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文学笔会。说来也巧,和我同住一个房间的是当地的一位业余作者,他就在当地一家茶业有限公司上班。闲谈之中,我知道他们公司生产的乌龙茶当中有个品种因具有奇特的兰花香味,叫做“白芽奇兰”。白芽奇兰口味独特,既有清香,又有回甘,是当地的名茶。
我当时心中一动,决定给父亲捎上二斤白芽奇兰,也算尽一点孝心吧。
笔会期间,会议组织者安排与会作家到平和林语堂文学馆参观。在纪念品销售处,我看上了一套《林语堂文集》,想作为纪念礼物买下来。可是,身上不足一千块钱,如果买下《林语堂文集》,就不能给父亲捎茶叶了。我思来想去,只好放弃购买《林语堂文集》的念头。
笔会结束后,我在当地文友的陪同下,特意到那家茶叶公司买了一斤“白芽奇兰”。
出差归来后,因为我单位里事多,直到中秋节我才回了老家一趟。为了给父亲一个小小的惊喜,之前的电话里我也没告诉父亲茶叶的事儿。到家后,没等我把茶叶从车里给父亲拿出来,父亲就一脸喜气地抱出一个纸箱,说是送给我的礼物。我疑惑地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套我心仪已久的《林语堂文集》!
父亲看到我目瞪口呆的样子,给我解释说,他前不久参加一个夕阳红旅游团到福建旅游,在参观平和林语堂文学馆时买的。
母亲在一边附和道,你父亲带的钱不多,本来想买一点当地的茶叶,想到你爱看书,就给你买了一套书。茶叶也没买成,遗憾了多天。
父亲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说有啥遗憾的?人家林语堂不但会品茶,也会写文章,我要让儿子学习林语堂……儿子是作家,出息了,我脸上也有光,喝茶才更有滋味呢。
等到我把茶叶给父亲拿出来,一生未掉过眼泪的父亲老泪纵横。
母亲说你哭啥子呢?
父亲抱着那筒“白芽奇兰”,哽咽道,我这是哭吗?我这是高兴啊。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在整理他老人家的遗物时,我又看到了那筒“白芽奇兰”,父亲竟还没有拆封!母亲说,只要家里来了人,他就抱出茶叶显摆,说是儿子孝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