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2700000081

第81章 小菜一碟

如今,在许多的超市、商场,只要有卖小菜的地方,就能看到醒目的红黄相间的一个碟子、一双筷子的“小菜一碟”商标。比起这种美味可口的小菜来,“小菜一碟”商标的创立者胡小平,从偏僻乡村到繁华都市,然后又回到乡村,从白手起家到资产丰厚,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其创业的酸甜苦辣似乎更令人回味。

1.在不安分中长大

23年前,16岁的胡小平初中毕业,回家务农。水稻田里,父亲一手扶犁,一手执鞭,老牛在父亲的吆喝声中老实而吃力地迈着步儿,泥水拍打在父亲和老牛的身上……胡小平的活儿是拿把木锹在田的周边拢田埂。

日复一日。他喜欢那头成年劳作且无怨无悔的牛儿,他更敬重勤劳持家的父亲,可他却不愿沿着祖辈走过的路重新走过,他不甘心将自己的一生埋没在这片烂泥中!终于有一夜,不安分的胡小平怎么也睡不着,两眼盯着房梁琢磨着,时过半夜,一个搏击人生的计划涌上了心头。于是,他拿了家中仅有的20元钱,又用布袋装了15千克米,望了一眼熟悉的小床,冲着父母的房间跪了下来:“爸爸,您多保重,儿走了……”第二天早上,父亲发现饭桌上儿子用碗压住的纸条:“父亲,我走了,外面的世界很大……”胡小平来到在小学课本里结识的南京长江大桥时,身上只剩下4.8元,看到了神往已久的南京长江大桥,胡小平还是下决心花了1.7元拍了张照片,当时的他:脚穿一双破凉鞋,裤脚卷起,一高一低,两只袖口也是高高卷起,一只手搭在大桥的栏杆上,一只手背在后面,完全是一个流浪的懵懂少年。过了几天,胡小平已身无分文;又过了几天,在南京下关五塘村长江边的垃圾场上,人们发现一群拾破烂的人流中,多了一个16岁的少年……后来,胡小平终于在南京罐头食品厂找到了一份临时工。

就这样,胡小平开始了打工生涯,他先后修过自行车,在面馆里帮别人干边杂活,在下关南北货商店干过搬运工、当过保管员……1988年秋季,胡小平辞掉了下关南北货商店仓库保管员的工作。这是一个令一般城里人都羡慕的工作,工作轻松,工资待遇也不错。但胡小平想,自己还是小伙子,又是农村人,毕竟是临时工,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攒到钱娶上老婆。不安分的他毅然辞去了保管员差使……1999年,胡小平在南京大兴码头部队招待所,认识了一位卖榨菜的涪陵人,两个人谈得很投机。胡小平第一次开始接触坛装榨菜。胡小平问:“你这榨菜怎么卖?”这位涪陵人说:“我们这么投缘,榨菜按每千克0.9元,每坛40千克左右。”胡小平立即跑到惠民桥市场了解行情,他看到一位老太太在卖榨菜,就问:“榨菜多少钱1千克?”“1.4元。”胡小平又问:“您这一天大概能卖多少?”“卖得好能卖两坛,卖不好只能卖一坛。”胡小平心里飞快地盘算,“他给我每千克0.9元,我每千克卖1.4元,每千克赚0.5元,一坛40千克,能赚20元,如果能卖两坛……太好了!”胡小平第二天早上就用自行车驮了坛榨菜,在农贸市场卖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卖掉了半坛,由于没有摊位,只能在露水街市场卖,可惜市场上的人很快散了。第三天,胡小平在卖榨菜的时候,一位客人问:“榨菜每千克卖多少钱?”“1.4元。”胡小平答道。“能不能便宜点,我买5千克,我看你这榨菜蛮好的。”“那就1.3元吧。”胡小平爽快回道。“能不能再便宜点了,我买你一坛,我家是开面条馆的”。胡小平听说买一坛,想了想说:“最低1.2元。”“能不能再低了?”客人问。“不能再低了,我这是正宗的涪陵榨菜。”胡小平坚持道。“好,明天你送一坛来,要和这榨菜一样。”“好!”胡小平开心地答道。第二天早上,胡小平驮了一坛榨菜来到面条馆外的场地上,当着老板的面,用锤子敲开坛上的水泥封口,撕掉了榨菜叶子和塑料封布,露出了正宗的红灿灿的涪陵榨菜,老板二话没说,按原先说好的价格付了钱,40千克榨菜,胡小平一下子就赚12元钱。

胡小平的过人之处就是能举一反三。到了第四天,胡小平就没有继续在露水街市场安安分分地卖榨菜。胡小平想:“南京的面条馆、小吃部那么多,我何必还要在这里傻守着等人买榨菜?”于是,胡小平带上榨菜样品,开始挨家挨户推销去了……

2.让自己做主

发展到1995年的时候,胡小平已经在南京水西门批发市场开了家“榨菜世界”酱菜批发部,当时他在南京号称“榨菜大王”。这期间,浙江一个厂家找到他,让他销售他们生产的一种榨菜片。厂家的业务员对他说:“听说你在南京是‘榨菜大王’你看我们的榨菜片怎么样?”胡小平看了看产品:70克榨菜片,包装精美,包装率小(注:每箱150袋),价格适中(0.26元/袋),再尝一下口味,味淡偏甜,感觉不错。于是他当场决定做此产品。厂方业务员倒也爽快,对他承诺,如果一个月内销售1000箱,按39元/箱结算再返还给他0.5元/箱。胡小平开始集中精力推销起榨菜片,每袋他只加两分钱对外销售。结果令厂家和胡小平都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月胡小平就卖出4000箱,也就是说他除了毛赚12000元外,按口头协议规定又返还他2000元,所以胡小平越做越有劲。此后连续几个月,每个月销售量都超过了5000箱,且销售量大有增长之势。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胡小平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厂家的业务员对他说现在厂里的货非常紧张,很多车排队在厂门口都提不到货,你看怎么办?胡小平说,“无论如何也要保证我的货源呀!”而且胡小平跟他们商量:只要保证货源,我的每箱0.5元的返利也不要了,你们自己放在口袋里好了。因为此时胡小平知道:他们多发给他一箱货,他就能多赚3元钱。就这样,厂家又发了几批货给胡小平。生意越来越好,到后来变成厂方一车货送到胡小平家,他不用把货卸下来,直接坐上货车,就送到他的下家客户,一车货转手就是2000多元。胡小平心里美滋滋的,但这时危机也已悄悄出现。由于胡小平经常用厂家的车送货,他的重要客户被厂家知道了。再说他的下家客户,此刻也在寻找着厂家货源。终于有一天,厂家和他的客户接上了头,并且以每箱40元成交,把胡小平给甩掉了……这一事件对胡小平的打击很大,他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这个厂家是我的就好了,产品名声出去,好销了,正是我收获的时候。后来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客户,也有怨气,平时在一起喝酒聊天都是哥们、朋友,一旦利益来了,就全然不顾了。再后来想想,也不能怪他们,换上是自己,我可能也这么干。从那以后,胡小平就开始琢磨,怎么能把厂家的产品卖开了,还能够控制着产品,不让厂家过河拆桥;反过来,怎么能把下家的客商团结起来,让厂家过了河也拆不了桥……于是,一个念头产生了,那就是要有自己的牌子!

胡小平遭遇厂家过河拆桥后,痛定思痛。1998年,胡小平成立了南京云露调味品有限公司,开始注册了自己的产品商标和服务品牌,使自己的畅销产品由自己的服务网络销售。这个商标品牌就叫“小菜一碟”。可能这也是胡小平的人生感悟吧,因为他曾经是“榨菜大王”,“榨菜世界”又怎样,还不是一夜之间被人甩掉!所以干脆还是“小”一点好。“再说我本身也就是个在农贸市场卖小菜的。”胡小平进一步解释说。

“小菜一碟”品牌一诞生,立即吸引了众多小菜生产厂家和小菜经销商的眼球,胡小平开始用产品商标不断汇聚特色产品——特许制造;用服务商标不断拓展销售渠道——特许经销。随着“小菜一碟”销售网点的不断增加,更多的有地方特色的新品小菜不断加盟;随着“小菜一碟”特色新品的不断加盟,“小菜一碟”开发网点的力度不断增强;经过市场的不断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胡小平的目标:“小菜一碟”,浓缩中国小菜精华,走向世界!

胡小平的经营战略逐渐明确,用营销网络吸引特色产品,用特色产品编织营销网络。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力量,“实现三赢”:对于一个制造商来说,只要加盟了“小菜一碟”,就得到了“小菜一碟”的营销网络;对于经营商来说,只要加盟了“小菜一碟”,就得到了“小菜一碟”的特色源头产品。“小菜一碟”在制造商和经营商互惠互利中不断壮大,不断提升;与制造商、经营商形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建立属于大家的“小菜一碟”!

除了把生产商和经销商团结在一起外,胡小平的“小菜一碟”在做什么?当人们从超市货架上选取琳琅满目的各式小菜时,孰不知,从种植前品种的选择,到田间栽培、生长呵护,直至按照严格的标准,加工成各种风味的产品,最后选取多种渠道进入超市销售,这是一个全方位控制质量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这么多年来,“虽是小菜一碟,绝不马马虎虎”一直是胡小平的行为准则,为群众选择最好的小菜就是“小菜一碟”的职责。胡小平还邀请食品保健专家来指导,让一些基地的小菜增加乳酸菌、氨基酸的含量,把中国小菜由传统的“下饭型”向现代的“保健型”拓展。

最让胡小平感到幸福的,是很多贫困地区加入“小菜一碟”后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小菜一碟”选择的生产基地,大都是贫困地区,且都是当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的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特别是绿色食品和没有污染的产品。“小菜一碟”有一个生产基地在安徽大别山,这里平均海拔1000米。山里树藤上结的是野生夜山瓜,这个瓜据说是白天开花,夜晚生长,所以叫夜山瓜;地下生的是野生地藕,到处都是,地沟里随手都能采到。当地一个酱菜厂的原料,往往就是老人和放学的孩子在路边顺带采摘送过来的,这个厂在没有和胡小平合作之前,没有市场,原料就不值钱,人们也就懒得去干;他们合作后,市场打开了,原料开始值钱了,人也勤快了。特别是后来,胡小平经常到这里,“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能看出来,他们给我投来的是感激的目光。”胡小平幸福地说。

尽管目前“小菜一碟”的小菜年销售额已逾8000万元,但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的胡小平深知,这条事业之路并不平坦,为大家服务,胡小平已准备用他毕生的心血来实践!“遇到困难,面对挫折,我泰然处之:再大的事,笑对人生,不过是小菜一碟;取得成绩,面对掌声,我清醒地知道:茫茫商海,自始至终,我只是小菜一碟!”胡小平自谦但又自信地说。

同类推荐
  • 家庭理财

    家庭理财

    本书以家庭理财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家庭理财的理论问题与本质,从家庭理财市场的大系统出发,对理财产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家庭理财的模式,为广大专业理财机构、理财规划师和家庭等提供了参考。
  • 每天学点投资理财心理学

    每天学点投资理财心理学

    本书是为中国家庭置身打造的理财工具书,它就私人理财的问题,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并且结合多年的理财经验,给读者提供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从今天开始,重视理财这个问题,并且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方法,那么你就可以告别拮据的生活,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让本书给您的生活指明新的方向吧!
  • 你该知道的1200个理财常识

    你该知道的1200个理财常识

    本书是一本人人都需要的理财宝典。全书从夯实理财基础,全面了解理财工具,传授理财技能三个方面着手,知识简单容易理解,方法简便容易践行。理财基础:更新理财观念,普及理财知识,让我们从思想的转变开始,只有充分了解了理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将理财进行下去。理财工具:储蓄、炒股票、买基金、保险还是投资房地产……花样繁多的理财工具总有一种适合你。理财技能:量身定制理财方案,无论是居家、出国留学还是创业,每个人的理财之路都不尽相同,看看亿万富翁的理财之道,你是否会受到启发?
  • 别了!套牢

    别了!套牢

    本书由股市三大规矩、三大要素说起,更新读者的思维方式,轻松掌握最佳买卖点,秘授吸金六法、追涨四法,以生动的案例,阐述了解套的技巧和方法。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本书通过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投资原则等方面全面剖析为读者揭开心灵的迷雾,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一个巴菲特。
热门推荐
  • 大清相国魏裔介

    大清相国魏裔介

    本书从明末写起,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采用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刻画了清初名臣魏裔介从生到死,从入仕为官叱咤朝廷,到激流勇退久居乡野,死后却迟迟未能得到皇上封谥的辉煌却又布满凄凉的悲情人生。
  • 医道仙婿

    医道仙婿

    第一世,他曾为九重天仙界医道仙尊,在渡仙帝劫的时候被亲信暗算,转世重生。第二世,他是遭受白眼的废物女婿,在岳父出殡当天,被小人陷害,惨死于监狱之中。第三世,他恢复仙尊记忆,卷土重来,势要杀回九天,主宰沉浮。
  • 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

    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

    本书分为六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各种自然灾害状况及与之相关的灾害思想和救灾措施。
  • 断魂者

    断魂者

    “我们为什么要被别人唾弃。”一个孩童望向天空说道。“因为我们是断魂人,是断了魂的人。”在那天际上传来一阵阵声音。
  • 高中生的爆笑日常

    高中生的爆笑日常

    这是一部一群逗比高中在学校内外的逗比故事,请抱着一颗娱乐的心情观看。
  • 极品萌宝:天价腹黑妻

    极品萌宝:天价腹黑妻

    一场意外,她失身又失心,却被他狠心抛弃。六年后,她携着天才儿子强势归来。当年纯洁无暇的林小姐已然腹黑成性,扭曲如冷大少仍旧以冷情暴戾自居。女:“认识你之后,我就发现我越来越喜欢狗。”男:“认识再多的人我也只喜欢漂亮女人,认识的漂亮女人再多我也只喜欢技术好的,认识技术好的女人再多我也只喜欢胸.大的,认识胸.大的女人再多我也只喜欢你一个。”言下之意,你符合所有条件,漂亮技术好还是大扎软妹。女:“滚!老子干死你!”他猛地拽她到床.上,让她扑倒他,装嫩卖萌当小受,“来吧,干我吧!”*女强男强宝宝强。一家三口没有最腹黑只有更腹黑!整体格调轻松,放心跳坑。[7月开更]
  • 魔女施咒美少年II

    魔女施咒美少年II

    本书讲述聪明可爱但率直迷糊的天才少女作家迪娜与性格怪异、拽得让人受不了的乐队明星恩律历经各种误会,终于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他们并不平坦的恋爱生活。
  • 柴小姐今日可爱度满满

    柴小姐今日可爱度满满

    随缘更……柴妤没想过她生命中会出现这么一个重要的人。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他们都没变,但是也都变了。……
  • 他和她时光

    他和她时光

    腹黑狐狸鹿栖和手控小鱼梁榆因为鹿栖的手非常好看,梁榆对于手好看的完全没有抵抗力,后来就追到手了,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分开了,鹿栖开始了漫漫的追妻之路....直到某一天....梁榆躺在鹿栖的怀里,吃着鹿栖喂到嘴边的葡萄。梁榆看着两只柴犬逗来逗去,问老狐狸:“为什么你给她取名叫小九,我都没看出来跟我有什么联系”“因为我希望你和我长长久久”“肉麻”“要尝尝吗?”“不要”“尝尝嘛~”过了许久,梁榆终于解放,气愤的说:“我要举报你欺负同事!!哎呀呀...不要动手动脚...”
  • 村女子由

    村女子由

    前世子由过三十岁生日时,都没上过一天班。名曰体验人生,好不潇洒,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把她送到了古代“体验人生”,子由的故事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