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6日,蒋介石调30万反共军向华中我军进攻,妄图占领苏北和鲁南,把华中的新四军和八路军赶到黄河以北。这一次,顽固派把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我豫皖苏根据地,投入进攻的总兵力达9个师,约为我军的7倍,气势汹汹,妄图围歼我第4纵队主力,占领豫皖苏边区。
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时的彭雪枫1941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把华中部队统一改编为7个师。八路军第4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当时我4师处于敌伪顽优势兵力的夹击之中,加上个别人的叛变,使根据地遭受损失,部队回旋余地变小,形势危急。在这紧要关头,彭雪枫出于对顽固派反共投降阴谋的愤慨,急于反摩擦,急于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在对皖南事变后形势的分析和根据地发展方向上,犯了错误,使4师部队遭到了挫折。
豫皖苏边区和4师部队面敌背顽,如我军向西发展,受到国民党1、5两战区主力部队阻止,易引起中间派疑惧,政治上不利,军事上亦难操胜算;如我军向东发展,地区辽阔,全属敌后,有理、有利。因此,党中央、华中局一再命令豫皖苏部队向东发展。彭雪枫虽也执行了向东发展的指示,但他认为发展平原游击战争应有山区为依托,仍有西进伏牛山、南下大别山的打算。1941年1月下旬,日军乘汤恩伯集团向我进攻之机,突然发动豫南攻势。汤恩伯集团等国民党军一触即溃,出现了我军西进敌后的机会。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指示4师部队相机向西发展,控制一些军事要地,以利将来制止顽固派的反共进攻。但彭雪枫却认为皖南事变后,在全国和豫皖苏边范围内,我已有充分政治资本,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不应再取忍让态度,应立即采取攻势,歼灭反共势力的武装和政权。他未及充分准备,即率4师部队分路西进,并向党中央建议迅速派主力部队向豫西和陕南发展。中央一再指示彭雪枫,敌至何处我新四军即应至何处,在国共关系未全面破裂前不是打顽,是去抗战。但彭雪枫率4师主力进展神速,一星期左右,即深入新黄河西之顽区,主力部队分散在宽广正面上,与顽军直接对峙,处于政治、军事上都被动的局面。此时,日军为继续其对国民党的政治诱降,乃中止对顽军的进攻,迅速经阜阳、蒙城、涡阳等地撤退。日军一退,隐蔽集结于新黄河西的国民党顽固军,便突然向我4师部队发起进攻。由于我军事上没有估计到这种不利情况,仓促间又没有适时集中兵力,轻敌麻痹,致遭顽军分割打击,至3月初,被迫放弃涡河以南地区。4月,顽军主力东渡涡河继续进攻,日伪又配合顽军行动,向淮上地区扫荡,封建会道门和反动地主武装也在我军后方组织暴乱。彭雪枫指挥我4师部队英勇抗击日伪顽的夹击,仗打得非常艰苦,终因敌顽兵力强大,我作战指挥上也有缺点,部队及党政机关损失4000余人,使我4师主力无法在津浦路西立足。因此,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4月25日指示4师,将主力转入路东以巩固皖东北根据地。5月4日,彭雪枫率4师主力忍痛向津浦路东转移。至此,我豫皖苏边区除河南的雎(县)杞(县)太(康)和安徽的萧县部分地区尚有地方党坚持游击战争外,其余全部丧失。
错误和挫折使彭雪枫异常痛苦,他经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他痛感自己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不够,对中央和华中局的指示没有很好领会和贯彻,对豫皖苏边敌我友三方没有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对耿、吴、刘等地方实力派缺乏警惕,对其部队没有彻底改造;在豫皖苏边区各项工作取得成就时,自己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对日伪顽勾结反共的阴谋缺乏足够的警惕。当他认识到这些后,就下定决心,整顿、发展部队,创造条件,收复豫皖苏根据地。
新四军第4师指挥部在指挥战斗。刘少奇、陈毅也耐心帮助彭雪枫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肯定了他工作的成绩,也严肃批评了他的错误。1941年7月中旬,根据华中局指示,由邓子恢主持,在淮宝县仁和集召开4师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路西反顽斗争的经验教训。会议肯定了彭雪枫3年来领导开辟豫皖苏根据地和发展抗日武装的成绩,总结了路西各方面工作的经验教训,对4师以后的工作和彭雪枫个人思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会后,彭雪枫接连写信、著文、作报告,主动将自己的缺点、错误讲给领导、部下和群众听。在坦率解剖自己的同时,他还广泛征求战友们对自己的意见,在写给韦国清的信中,他说:“过去在工作中有许多毛病自己还不知道,或知道得不深刻,这次到淮海,可算是基本上解决了一些思想上的问题,希望你对我多提一些意见,以便在工作中彻底改正。”他对自己改正错误充满信心。这一点,不仅反映在他这一时期给他的夫人林颖的大量书信中,而且反映在他同战友们的多次交谈中。他曾对吴芝圃说:“我绝不是刚愎自用的人,只要道理弄通了,就不惜以最大的决心来改正自己。”这种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优良品德和坦荡胸怀,使许多同志深受感动和教育,因而更加引起了人们对他的爱护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