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少年时代就开始接触并爱好中国古典文学。记得在小学二年级时,父亲教我念一些浅近的唐人绝句,如李白《静夜思》、孟浩然《春晓》等等,感到它们语言明白亲切,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从此就喜爱唐诗。到小学四年级时,认字稍多,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章回小说,也就饶有兴趣了。初小毕业时,父亲给了我一本简明的《中国文学史》,是刘麟生编的,世界书局出版。这本书的质量并不算高,但使我初步开阔了眼界,认识到我国古代有很多重要的作家和好作品,因此在中学时便注意找文学史一类书来阅读。这类书中印象特别深的是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它材料丰富,视野广阔,图文并茂,读来趣味盎然,受益匪浅。高尔基在《我怎样学习写作》一文中曾告诉人们,他学习文学,把文学史作为入门书。我也有这样的体会。读了几部中国文学史后,对于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作品,它们的特点、价值、历史地位怎样,便可获得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结合自己的爱好、要求、原有基础等情况,选择阅读哪些作品,便可心中有数,而不致茫无头绪了。
后来我进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学习期间听过“目录与版本”课程,初步认识到学习文献目录的重要性。大学毕业后,留在复旦做助教,开始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工作。我当时买了一部清代纪昀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置诸案头,经常翻读。这部书搜书极广,对每一部书都有较具体的介绍与评价,指出它的特色与优缺点等等。它对我帮助极大,无异于一盏指路明灯,告诉我在每一学科或每一研究领域内,过去已有哪些重要或比较重要的成果,有什么价值,存在什么问题等等,为古代许多门类的学问做了一个总结。从此每当我对古典文学的某一方面想进行深入了解时,总要先翻阅此书中的有关部分,常常由此摸清了做学问的门径。当然,这部书也有其局限。如清代中期以后书籍不及收入,正统观念强,不收戏曲小说一类书籍。这些缺憾,得靠阅读其他目录书来解决,如《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曲海总目提要》、《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等等。目录对学习的指路作用,许多著名学者都是很重视的。鲁迅先生的老友许寿裳曾经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起,他的儿子许世瑛读大学中文系,请教鲁迅应当看哪些书,鲁迅开列了12种,其中之一是《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简编)。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曾经得到一些前辈(老师、亲戚)的教导和帮助,使我终身难忘。但对我的帮助更具体,更经常的,乃是文学史、书目提要一类入门书。
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