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集聚众多的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发机构,因而成为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新源地,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中处于结节地位。研发全球化的浪潮,使上海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抢滩中国研发市场的首要地区,上海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着力培育本地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创新研发能力,力争在20年内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产业创新研发中心,在50年内建设成为全球性国际产业创新研发中心。这既是上海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的主动应对,也符合上海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战略选择。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为上海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研发机构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至2001年以前增长速度较慢。自2001年起,上海外商投资R&D中心的数量呈现骤增的趋势,开始进入迅猛发展时期。2002年年初到2003年年底两年间共有38家外资研发机构登记注册,2004年有34家登记注册,2005年又有30家登记注册,至此,已有来自美、英、德、法、日等国的跨国公司在上海成立了170家研发机构(2005年上海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涉及信息产业、生物化学、食品饮料、汽车产业等领域。
从投资规模来看,上海的外资研发机构的投资规模整体偏小,但也有相当的较大数额投资,在50万美元至9000万美元不等,其中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家,如中美合资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投资额为5000万美元,先锋电子的投资更达9000万美元。
从控股方式来看,跨国公司在沪设立的研发机构大多采取独资形式,而且愈是技术领先的企业,愈是倾向于采取独资形式。在市外经贸委登记注册的152家外资研究机构中,外方独资或控股的有120家,约占总数的80%。而且跨国公司设立独立研发机构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例如,1997年及之前成立的31家外资研发机构,独立的只占16%;1997年至2002年成立的54家,独立的占63%;2003年及以后成立的67家,独立的占76%。
从战略动机来看,目前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研发机构绝大多数是属于生产支撑型的,这是由跨国公司在沪研发投资动机决定的。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在沪设立研发中心是着眼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使它们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因此,为了巩固和拓展在中国的市场,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这类研发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开发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并直接服务于其在本地的生产部门。事实上,在上海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绝大部分进入中国时间较长,已有相当规模的生产业务量。
从业务性质来看,与研发机构的战略地位相适应,在沪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研发(R&D)活动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环节(即Development),较少涉及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Research)。这些研发机构往往瞄准具体产品,针对特定的市场需求研究开发适用性产品,投入适中,研发周期较短。从对部分机构的调查结果来看,其研发人员中有80%以上都是从事应用性和发展性研究,如,罗克韦尔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应用性和发展性研究的人员各占50%;可口可乐研发中心有60%从事应用性研究,20%从事发展性研究。从公司来源地来看,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研发机构,几乎完全都是从事产品开发。
从人员构成来看,在沪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中的技术人员,除极少数高级研究和管理人员来自国外,绝大多数均来自上海和国内其他城市。目前,在沪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中方与外方科研人员的比例大约在40:1左右。据联合技术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透露,在中国从事研发,每位中方技术人员的综合效率是美国的6倍。
9.2 上海建设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上海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科技中心城市,也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投资的热点城市之一。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必然要求推动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建设,同时上海在产业基础、研发实力、政策环境、市场腹地等方面优势明显,是中国采取“以点带面”战略,先期融入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理想选择。
9.2.1 上海建设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必要性
(1)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
1993年上海就已确立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十年来上海的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而上海的经济如何获得能持续稳定增长的不竭动力?上海如何尽快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作为国际中心城市首要应该具有创新功能和吸纳创新能力,上海要真正建成一流城市,崛起为新的国际经济中心,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必须走在经济发展的前列。科学创新就是要攀登世界高峰,就是要争世界第一。今日的上海在进一步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全球采购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的同时,也在成为日渐崛起的全球R&D中心,吸引了众多外资研发机构的进入。目前上海在吸引外商R&D投资方面有一定优势,跨国公司R&D机构的大量涌入为上海带来创新源泉和先进技术。但从长远来看,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人才不足、创新系统不完善将成为制约上海迈向国际中心城市的最大障碍。因此,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是弥补上海创新资源不足、培育创新研发人才、建设上海创新体系的必经之路,也是真正意义上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上海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需要科学技术进一步的支撑和直接的推动。
(2)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创新研发对全球市场竞争胜负的关键作用得到举世公认,一个区位吸引跨国公司进入的竞争力越强,该区位就愈密切地与复杂的知识生产体系联系在一起。现代城市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的较量。长期以来,上海主要依赖于低层次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研发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武器,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上海要想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科教兴市”为契机,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千方百计优化研发环境、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实力。而且,由于上海地域狭小、土地资源稀缺,造成商务成本持续增高,致使跨国制造业出现外移的倾向,传统的制造业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迫切需要发展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来填补增长空间、维持其竞争比较优势。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城市创新活力,也有利于增强上海对FDI和R&D投资的吸引力,集聚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而形成循环累积效应并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
(3)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衍生压力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20年来,上海成功实现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调整了产业结构,1997年后第三产业的比例明显提高。近年来,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巩固。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9.65亿元,占GDP的1.6%;第二产业增加值4475.92亿元,占GDP的47.4%;第三产业增加值4588.3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2%。产业升级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99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0.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3.2%,其新增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产值的比重达到70.8%。电子信息、现代生物和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上海经济发展的矛盾从速度转向质量和效益,进入以结构转型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期,产业结构高度化成为上海提高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维护经济中心城市地位的必然选择。按照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普遍规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不断向高端发展。上海产业结构将由以往强调组装、生产转向高附加价值产业,逐渐向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地位较高的资讯基础设施、高度服务业、生命文化产业演进,而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创新研发能力,这就衍生出对上海提高创新能力、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压力。因此,建立健全的创新研发体系,激发蓬勃的产业创新研发活力,是上海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推动上海企业由劳动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向智力密集型的研发和管理环节升级,从而缓解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衍生压力,保证上海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4)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必然选择
随着R&D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创新网络日趋成型。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地方创新能力,更需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作为生产知识和技术的R&D,是直接从事创新活动的主体。R&D活动集中的地方,往往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节点和新技术的发源地。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创建,将会为上海成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奠定基础。首先,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优越创新环境将吸引众多跨国公司R&D机构进入,从而为本地创新组织融入跨国公司全球R&D网络创造条件。跨国公司R&D机构除了利用本地的R&D人员和资源外,还会带来母国的R&D资源,从而推动本地R&D资源和跨国公司母国R&D资源的融合。上海本地的创新机构如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国内企业的R&D机构,也可以借此融入跨国公司全球R&D网络。此外,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雄厚研发能力,也可以提高上海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积极性、主动性。
9.2.2 上海建设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可能性
(1)坚实的产业基础
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必须具备制造优势,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并在全球的价值供应链中占有举足轻重之地位。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就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对外交流频繁。建国后,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被弱化,全国工业中心的功能正式确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都是作为中国国有经济的重点分布区、中国制造业的重点基地而存在,工业基础非常牢固,制造业体现了上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这几年上海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金融和贸易业比重上升,但上海制造业在全市GDP的比重并没有明显下降。依托大基地、大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5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94.68亿元,增长12.5%,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1081.75亿元,增长9.6%;重工业增加值2912.93亿元,增长13.7%。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87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806.78亿元,增长13.9%,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993.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3.2%。上海在继续发展高科技制造业,如石化、汽车、电子、钢铁等高资本、高技术投入产业的同时,仍发挥上海及周边地区劳动力和原材料相对于国际市场更加廉价的优势,致使跨国公司将运营成本较低的上海制造业纳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战略体系。跨国公司在沪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工业,并加快向商贸、物流、广告、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拓展。2005年第二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65.06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达到47.0%,外商增资势头明显,大项目投资比重继续提高;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达到52.9%。
(2)雄厚的研发实力
国际创新研发中心还要具备健全的创新研发机制,具有重视创新研发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创新研发活动的拓展。随着科教兴市战略的确立,近年来上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进步事业取得了突出进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一些重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占领更多的科技制高点,科学技术已经站在了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前沿。2005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4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比例为2.34%,占同年全国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的9%。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R&D经费投入主体地位已经确立,民营科技企业量增多,R&D经费投入明显增加,竞争能力大幅提高。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2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6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年内新认定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另外,上海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能够提供大量优秀的科技从业人员,这一直是上海科技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到2002年年底,上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已经达到135万人;有两院院士148名(2005年末达到164名),享有国务院高级津贴的专家近万名,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43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7名;在站博士后1100多人;还引进各类回国留学人员3.2万人。近年来上海市从事R&D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明显增多,2000年增加到47236人,占全市R&D活动人员总数的比重为74.19%,大大提高了上海科技活动的质量。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是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上海市专利授权量快速增长,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孕育,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2005年受理专利申请量3.27万件,占全国专利申请受理数的6.9%,其中发明专利1.04万件,增长55%。全年专利授权量1.26万件,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发明专利1997件,增长18.4%。2005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701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的有12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629项。
(3)良好的研发环境
研发创新活动,不但需要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科技实力,还需要有完善便捷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宽松积极的法律政策,这就是保证研发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研发环境。围绕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上海在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培育一批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建立一批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创新创业基地的过程中,也在积极营造一个渠道畅通环境宽松的创新氛围。为此,上海市政府共颁布有关政策法规58套,其中,加强科技工作方面17套,研究所改革与管理方面14套,科技中介服务方面6套,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方面6套,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方面9套,包括:《上海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关于外商投资设立研发机构的暂行规定》、《上海市外商投资研发机构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上海市专利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若干意见》等。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科技投融资机制,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和发展多种风险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布了《外商投资优惠产业目录》,鼓励外商来上海直接投资或进行项目合作。在用人机制上,不断完善有利于高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的政策体系,突破户籍和部门的束缚,树立起“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新观念,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和大锅饭意识,尽快形成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同时,积极改革分配办法,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继续营造良好的创业服务环境。为把握准科技发展的“脉搏”,上海在全国首先启动技术预见研究,聘请51位具有博士学位并处于一线的年轻科技专家做把关人;为营造竞争环境,上海逐步采用公开招标或发布指南公开征集项目的方式组织课题,打破所有制界限;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让项目管理中心等一批中介机构承担起部分工作;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鼓励发展创业投资,逐步降低政府在具体项目直接投入中的相对比重。
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方面,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信息化发展环境日臻完善。2005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85.7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5%。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投资443.91亿元,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城市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327.09亿元,数字证书累计发放56.1万张。“大通关”电子平台进一步完善,全年传输报文5184万份;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02年开通了信息化服务热线(82000),IT行业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试点,政府软件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面落实信息安全防范责任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进行了测评和安全就绪状况评估,2005年完成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33个。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加快,至200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99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44.2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80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47.4万户,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27.3万户。
(4)优越的区位条件
上海建设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理位置优越。上海是当前我国大陆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我国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龙头”,地理位置优势得天独厚。第二,支撑腹地广阔。上海拥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广阔支撑腹地,从更宏观层面看,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也可视作其腹地,这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舞台。第三,国际区位优势突出。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亚太地区正在形成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经济长廊,上海正好位于其中心部位,而且在该经济长廊的诸多大城市之中,上海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科技教育基础,市场容量最大、商业机会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