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颜氏家训》
“释义”
有了人类然后才有夫妇,有了夫妇然后才有父子,有了父子然后才有兄弟:一个家庭中的亲人,就这三者而已。由此类推,直到产生出九族,都是来源于“三亲”,所以对于人伦关系来说,三亲是最为重要的,不可不加以重视。
“学家教”
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孝”的文化,比如儒家经典文本之一的《孝经》是对“孝道”最重要的解读,“忠孝双全”表达了古人对个人成就的最高境界,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孝顺的人和行为则会受到大家的唾弃。
作为父母,引导孩子确立孝顺的意识、培养孝顺的性格,不但能够获得“爱”的回报,也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因为遵循长幼有序这一规则才能获得社会认可,才能在未来人生发展中走得更远。
1.孝道文化,源远流长
人们为什么特别看中“孝道”呢?因为凡是孝顺父母的人,一定做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亲戚朋友都依赖他,远近的人都佩服他。这样一来,他就能在社会生活中赢得众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反之,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恭敬、不孝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道德修养,办事也不可能专一,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失去立足之地。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孝”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春秋时期有一位少年,名叫孙元觉。他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但是父亲却是个不孝顺的人,恨不得孙元觉的爷爷早点过世。
有一天,父亲忽然把病弱的爷爷装在筐里,想把他扔进深山。孙元觉跪着恳求父亲不要这么做,始终没有成功。后来,他跟着父亲进了山。
当父亲把爷爷扔在地上、转身要走时,孙元觉拾起箩筐,往回就走。父亲疑惑不解地问:“这个箩筐不要了,你拿着他做什么?”孙元觉回答说:“我要带回家,等你老了,也用它把你送到这里来。”
父亲听了大吃一惊:“不孝子孙,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孙元觉说:“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怎样做。”听到这里,父亲终于悔悟了,立刻把老人接回家,从此十分孝敬地供养起老人来。
“孝”作为一种人伦,传递是长幼之间的一种序列。父母爱惜孩子,孩子孝顺父母,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才能有家庭的和谐、和睦,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孙元觉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但自己懂得孝道,还帮助父亲改正自己的过失。对父母朋友来说,自己身体力行孝顺长辈是非常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给孩子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使自己将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而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具备了孝顺的品行,才能有爱心,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孝顺父母”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古代君主都选择“孝顺父母”的人担任地方长官,汉代出现了“孝廉”这一官职,这都是“孝”的鲜明佐证。
古人早就强调过:“世上的官宦家庭,往往最多一代人就消散殆尽了,这是因为下一代在骄奢淫逸的环境中放荡不羁,最终会走向堕落。巨商富贾的家庭,能够抵御浮华的诱惑,做到勤俭持家,能延续三四代就不错了。农耕读书的家族,借助谨慎朴实的家风,可以延续五六代。只有孝悌友爱的家族,能够延续十代八代,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