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2500000005

第5章 三、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贡献

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贡献——论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

王元璋 黄震

1951年3月,刘少奇在为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起草的《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它现在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在将来要为转变到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最后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而斗争。”除了在这里明确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以外,刘少奇还多次使用“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等类似提法。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客观国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刘少奇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依据

众所周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早已明确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并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尔后经过发展,直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对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必要性以及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政治构成、经济方针、过渡性质、转变条件等重大问题,都分别给予了全面而系统的阐明,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达到成熟。

然而,新中国建国不久,中国共产党内的部分同志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便冒了出来。毛泽东开始是认为中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阶段,但已对这个阶段的独立性和长期性产生动摇。以致多次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及有关观点,认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并且立即着手规划和领导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显然,指导建设新中国的正确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存在着被废弃的巨大危险。而刘少奇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多次提出和强调“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

那么,刘少奇为何多次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呢?其依据何在?

首先,是基于对中国当时基本国情的深刻认识。由于长期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状态,新中国成立之初不仅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文化水平也很落后,自然经济占居主导地位。刘少奇指出:“在我们整个国民经济中,近代化的工业生产只占10%,90%是落后的农业和小手工业。在10%的工业中,一部分是国营的,一部分是私营的。”虽然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但这种“一穷二白”的状况,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的,只有经过长期努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刘少奇正是由此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只有在经过长期积累资金,建设国家工业的过程之后,在各方面有了准备之后”。因此,新民主主义制度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巩固阶段。

其次,是基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领悟。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构成一个社会生产方式的一对矛盾,对于生产方式来说,生产力是其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经常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生产关系作为一种形式则相对比较稳定。生产关系的稳定是生产力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当生产力取得长足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容不下生产力的增长而成为生产发展障碍时,生产关系变革才成为一种必然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精辟地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刘少奇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一点。他联系当时中国的具体现实,明确地指出:在我国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迅速发展,就想提早改变新民主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他在《对山西省委把老区互助组织提高一步》一文的批语中指出:“这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空想的社会主义思想。”

最后,是基于对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深刻思考。在刚刚建立的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结构中,民族资产阶级是其中之一。民族资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还占有较大比重,是整个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边。刘少奇认为我们应从中国的实际阶级状况出发,不要去硬套俄国革命的经验,没有必要马上推翻资产阶级、取消生产资料私有制。他还指出,一个政权如果以主要火力去反对资产阶级,那便是开始变成无产阶级专政,这将把目前尚能与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赶到帝国主义那边去。对于个体农民我们如果过早地、过多地、没有准备地采取社会主义步骤,就会使共产党失去农民小生产者的拥护,破坏城市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盟。这就要“使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走向失败”。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刘少奇便提出了需要“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

二、刘少奇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提出的对策

如上所述,刘少奇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之所为。它是刘少奇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对像中国这样经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科学构想。它的含义实质上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稳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商品经济落后情况下,利用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因素,发挥个体小商品经济的生产积极性,满足社会和人民需要。通过适当发展资本主义来加强社会主义,最后达到消灭资本主义的目的,通过适当加强小生产者的力量来更加壮大国有经济的力量,最后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正是循着这种思路,刘少奇提出了一系列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对策,不仅为巩固新生政权和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透过这些对策我们能深刻地了解到刘少奇本人的思想历程。下面将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刘少奇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提出的对策。

第一,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而不是阶级斗争。1951年2月,刘少奇在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经济建设现已成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中心任务。”同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任务》的报告提纲中写道:“在经济建设时期,除开必要的国防外,一切工作和其他建设均要配合经济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后来更是指出:“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除了必要的国防建设外,其他各项都要配合经济建设,如文化建设,学校要多少,大、中、小学生的培养都为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也是围绕经济建设进行。”由此可见,刘少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一贯的、非常明确的。

刘少奇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刘少奇认为新民主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与三大敌人残余势力的矛盾和斗争,而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他强调指出:“有人说,在推翻国民党政权后,或者说在实行土地改革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便立即成为主要矛盾,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便立即成为主要斗争。这种说法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一个政权如果以主要的火力去反对资产阶级,那便是变为无产阶级专政了,这将把目前尚能与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赶到帝国主义的这一边,这在目前的中国实行起来,将是一种危险的政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刘少奇认为新民主主义阶段的中心任务决不是阶级斗争,而是应联合一切积极力量,发展生产力。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需要。刘少奇认为,这是由两方面原因所决定的:一方面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目的就在于用这个政权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另一方面,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不可能长久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之上的。只有以经济建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才能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奠定强大物质基础,才能使新生的政权站稳脚跟进而完成更高的任务。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历史表明,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固然为实现这个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但是如果缺乏经济上的条件,没有工业的发展,要想转向社会主义仍是不可能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大大地发展中国的工业。但要发展中国的工业,特别是建立中国的重工业基础,还须经过长期的极大的努力。”所以要创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改变国家落后状态。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少奇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他认为如果我们不能很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革命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然要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刘少奇的这种思想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观点:生产力是人类活动的基础;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但要以联合为主。他指出:“今天的重点是联合自由资产阶级,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斗争上。”刘少奇的这一思想显然与毛泽东的思想有所不同。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虽曾提出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但重点在哪里却没有指明。刘少奇之所以认为对民族资产阶级必须以联合为主,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的:

1.他从唯物史观出发,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阶段,其革命性是主要的。在中国目前条件下,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若干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他进一步深刻分析了建国初期“剥削”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惊世骇俗的“剥削有功”论。刘少奇认为资本主义包括其本质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在内,是不可能仅仅从劳动者的阶级感情出发,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全面的否定,除了对处在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功劳应该充分肯定外,还应该对其在特定国家的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作用和功劳给予充分的肯定。所以刘少奇认为在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民主主义时期,在我国小生产占压倒优势,资本主义还不发达的条件下,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肯定资本主义及其剥削方式的历史作用和功绩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

3.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当时大量的失业工人、店员就业和生活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新生无产阶级政权的重大难题。所以刘少奇曾对一些资本家说:“你们办工厂,办商店,收失业工人、店员做工,给他们工资,剥削他们,他们倒有工作可做,不失业了。”

4.他提出,联合资产阶级,亦是发展生产力、提高新中国的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当时由于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还不发达,由于小农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落后,给资本主义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真空”。同时中国工业的实现也急需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

第三,不能过早地消灭富农。刘少奇认为有两个原因致使我们不能过早消灭富农:其一,中国的富农在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富农的存在及其在某种限度内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的人民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其二是因为过早地触动富农,将会对广大中农的心理造成恐慌,使他们不敢向富裕的方向发展。刘少奇明确指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不是一种暂时的政策,而是一种长期的政策”,“在整个新民主主义的阶段内是需要保存富农经济的”。

第四,不能急于采取农业集体化。刘少奇认为,在中国实现农业集体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农业集体化要有经济条件的准备。集体化不能不准备经济条件,经济条件主要是重工业,拖拉机,没有这个条件,即便是思想准备好了,也不可能组织好。其次,农业集体化要有干部的准备。最后,农业集体化要分步骤进行,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必须先试验才能普及。以上三点决定了农业集体化不可能短期内实现。而当时却广泛存在着几种妨碍我国农村健康发展的思潮:一是过分害怕农民自发倾向引起的两极分化;二是把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三是离开工业发展去谈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所以,刘少奇提出不能急于实行农业集体化和不能急于消灭富农的政策是一致的,都是针对上述几种思潮提出来的,是为了巩固当时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必要对策。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刘少奇在1951年看到山西省委《把老区互助组织提高一步》的报告中对山西老区农村中出现“一部分农民已达到富裕中农的程度”并且“向着富农的方向发展”的“农民自发因素”表示害怕,企图用组织农业互助组的形式加以阻止或避免时,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第五,走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工业化道路。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巩固,急需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刘少奇对当时的国内国外形势进行深刻分析之后,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应该是纵横两种战略结构。所谓纵向战略就是中国工业化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三步曲战略。所谓横向战略结构就是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发展、改造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项经济事业。既是有重点,分层次的发展,又是齐头并进、全面推进。

之所以采取这种战略,是由于刘少奇认真、深刻地分析了我国的特殊国情,并吸取了前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发展后劲不足的教训。刘少奇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工业以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只有轻工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农民需要的大量工业品,交换农民生产的原料和粮食”。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还能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可以提高人民迫切需要提高的低下的生活水平,因此工业化过程的第一步应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但重工业的停滞不前,也会严重影响轻工业和农业,所以第二步重点应放在重工业上。事实上在刘少奇看来,农、轻、重的发展互为条件,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互为条件,应该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显然,历史证明刘少奇提出的“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对策,是非常正确、切实可行的。

三、刘少奇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重大意义

历史证明,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是建立在对我国国情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的基础之上,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而他根据这一基本思想所提出来的一系列对策无疑为当时的中国经济建设、巩固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是其自身思想体系的充分、深刻的表现。刘少奇的这一思想可谓是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首先,他创造性地发展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所讲的那样,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建国前夕已由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成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刘少奇作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不仅支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国必须经历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理论,而且基于对中国特定国情的分析,独创性地提出在中国这个新民主主义阶段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时期的,是一种需要下大气力才能巩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同时,他还为巩固这样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其次,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独创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提出了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如何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列宁也早已解决了资本主义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经济还很落后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但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不仅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俄国也有较大差别。所以,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之后,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在以前科学社会主义中并未得到解决。这只有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特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际中创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的独创性的产物。自然刘少奇提出的“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也是独创性的思想。这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最后,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一个重要来源。正如前所述,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从我国生产力极度落后且不均衡的国情出发,在吸取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基础之上,认为必须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阶段。在此阶段内,政权由无产阶级领导,但允许其他生产关系存在,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应该得到发展,即一切积极因素都应该用来为发展生产力服务。而初级阶段论亦是在分析中国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国情的前提下,认为中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必须吸取一切先进的东西为社会主义服务。两个理论的前提是一致的。本质内容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即一切以生产力发展为中心。这么多的相同与类似显然不是巧合,这正说明了刘少奇的这个思想无疑给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以重要启迪。

首先,两者都特别强调要实事求是,尊重国情,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建国初期,刘少奇认识到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新中国由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所以在建设新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遇到特殊困难,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必须用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阶段去认真解决这一系列历史遗留给我们的问题。邓小平则在60年代的经济调整工作中,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认真思考“左”倾错误的经验与教训,并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其次,认清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两者都极为强调的地方。刘少奇在春耦斋讲话中指出:“在建设时期,除开必要的国防外,一切工作和其他建设均配合经济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则发展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他认为过去20年的教训深切证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最后,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是两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共同观点。刘少奇针对生产力发展落后局面,强调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充分调动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并主张适当利用市场,这一切都被邓小平所吸纳。邓小平正是以初级阶段论为大前提,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理论,提出了市场既不姓社、也不姓资的观点,在更高的程度上解放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观念。

综上所述,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完善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萌芽组成部分之一。三者之最大共同点就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下,从国情出发,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刘少奇的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就是在现在亦能让我们更好更深的理解邓小平理论,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大秦风云

    大秦风云

    一代天骄,大秦始皇。他的身世之谜、他的文治武功;他与战国大侠巨商吕不韦扑朔迷离的关系,令千年后人探秘猎奇。本书引导您进入那个波诡云谲、刀光剑影、群雄并起、天下一统的年代。
  • 武国

    武国

    见过穿越的,没见过连穿的。陈阳大学毕业三年过的可谓顺风顺水,前段时间刚刚被提为部门经理,陪客户吃饭时酒醉居然睡梦中穿越到了古代,好不容易发挥社会主义青年吃苦耐劳的精神混的风生水起,睡梦中又穿回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之兵戈铁马

    三国之兵戈铁马

    三国乱世,群雄何其之多,谁才是平顶这乱世的真龙天子,何旭,乱世之星,因穿越到三国致使空间崩溃,迎来了再一次诸神时代......楚霸王(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蒙恬(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蚩尤(涿鹿之战千古传,轮回千古终回归)......神话再现,时空错乱,远古战魂,重现九州,神魔乱世,唯旭之歌。
  • 三国之我乃江东小霸王

    三国之我乃江东小霸王

    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为威名满天下的江东小霸王孙策,还获得了无限卡牌系统。叮~恭喜宿主抽中属性卡,武力增加!叮~恭喜宿主抽中神兵卡,获得神兵赤霄剑叮~恭喜宿主抽中名将卡,获得名将李存孝叮~恭喜宿主抽中美人卡,获得美人…………
  • 制霸三国之召唤系统

    制霸三国之召唤系统

    倘若颜良未被关羽杀死,凭借召唤系统颜良自立为主,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热门推荐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阿拉伯帝国,给世界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财富,科学,文学,艺术,绘画,都再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辉煌至今任让世人景仰。而这么一个大帝国,有经历了什么,最终导致泯灭在历史的洪流中呢?这个千年古迷,古阿拉伯文明的秘密等你来探寻……
  • 穿越兽世:兽王,甜甜宠

    穿越兽世:兽王,甜甜宠

    安娇来自二十一世纪,啥都不会。无意之间穿越到兽世,一个没有油盐酱醋的地方,那里的人甚至不会做饭,就连平时吃的米饭在那里都是稀罕物。没关系,安娇深呼吸,长叹一口气,她安娇是啥都不会,但是可以摸索。种稻谷,晒盐,做饭,为自己的部落制作御敌武器,带领他们防御天灾,抵抗人祸。在走向人生巅峰的道路上,还收获了对自己各种疼爱与宠溺的夫君。安娇:悄悄的和你们炫耀,我夫君可是兽世大佬呢!
  • 金牌销售经理

    金牌销售经理

    二十多年的职业历程,二十多年的销售经验和销售技巧,真实的场景再现。告诉你如何从一个销售新手,一路成涨为金牌销售经理的全过程。98%的内容都是源于作者亲历的销售经理职业生涯。
  • 俗世呀

    俗世呀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仍然是少年。
  • 雪人王子的末日告白

    雪人王子的末日告白

    推荐白菜的新文:《若不曾遇见你》www.*****.coml?bid=317490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外冷内热的优雅王子和是外热内冷的平民女孩会有爱情吗。萧暮雪从小生长在一个残破的家庭,父亲工伤致残,母亲离家出走,每天生活在恐惧和烦躁中,逐渐形成了内冷外热的性格,她不相信任何人,不对生活抱有希望。却因为遇到了殷庚宇,而开始对生活拥有信心。但因为一次事故,将她黑夜里唯一的亮光也抹去了。殷庚宇去了国外,她又回到了自己的轨道。多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心中那从未熄灭的火焰又重新熊熊燃起,但他们面对世俗的羁绊,家人的反对,该何去何从。末日到了,再不告白就晚了。
  • 总裁大哥你说的对

    总裁大哥你说的对

    他穆子寒拥有上亿资产——L.E集团亚洲总裁。她只是一个做贷款的业务员而已,但是却遇上了他,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帅哥,贷款吗?利息很低的哦。”“滚。”他无情的说。“帅哥谈谈嘛,费用这些我给你打折,喂。”偶然的相遇,注定着她的生活不平凡。“我不赚钱,难道你包养我吗?”她白了一眼他那帅气的脸颊。“我养你啊。”可是她说的养和他的养并不是一回事。“你神经病啊,穆子寒,我的事你怎么什么都管,和你有关系吗?”“现在是我养你,当然管我的事,你可是我的人了。”咪溪儿瞬间懵逼,这到底怎么回事,她怎么就莫名其妙把自己卖了,纳尼。可是这一切却在不久后烟消云散,她经过生死后回来,却看着他和别的女人订婚,“这就是你给我惊喜?也是你当初说的承诺吗?”她静静的看着她,眼中透露着恨和泪,还有不舍:“可是,我不稀罕。”“溪儿.......我......”
  • 国共生死谍战:渗透

    国共生死谍战:渗透

    (独家首发)抗战胜利前夕,军统特训班留级生许忠义被迫到即将开赴东北的中共部队卧底,期间被我军的言行仁义所感化,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决心向我党自首。经考察,党组织决定利用他在经济、战略方面的天赋,派潜回国民党沈阳军统站为我军提供急需的战略物资。许忠义利用国民党内部的窘迫处境和战后厌恶内战、贪婪的心理巧施妙计,为我军提供了大量急需的物资,同时在国民党军统内部站稳了脚跟。许忠义在军统的老对手齐公子也来到了沈阳。齐公子屡屡使出致命招数,却每每被化解于无形。敌人制定了险恶的“渗透”计划。许忠义找到了一个万全的破解办法,将敌人击败。
  • 微尘里的爱与憎

    微尘里的爱与憎

    三十六岁以前,林秀娟是养尊处优的阔太太,一夜之间,她失去了一切,成为一座孤岛,遭遇了背叛,离婚,求职,谋杀等等黑暗经历。然而,她依然选择奋力前行。在大都市的洪流中没有迷失自己,凭借自己的才华与过人的毅力,终于重新站立起来,成为一代职场精英,绝地反击碾压前夫、小三和不怀好意的进击者,获得真爱,重新开启新篇章。
  • 锦云谣

    锦云谣

    当“美少年”遇上千年狐,当巫界恶霸遇上傲娇狐王,水火不容的表皮下,是暗潮汹涌。一个不愿被束缚,一个不喜被框囿,如此两个绑在一起,岂非千年绝配天生一对?动辄以“巫界第一美少年”“本大爷”自称的秋观云,在承袭了其父的智商、其母的美貌之后,隆重降生在这个世界,遇上了冷脸冷面且傲娇的狐王百鹞,乍看是火与冰的碰撞,实际呢……猜,或者,且观本文。
  • 重生之侯府贵妻

    重生之侯府贵妻

    前世她因为爱上沈逸,落得众叛亲离、尸骨无存的下场。如今她浴火重生,携恨归来,伤过她的她绝不手软,骗过她的她再不错信,端看她扭转乾坤,素手遮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