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性五味,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食物是击退痼疾的坚兵利器
“药食同源”理论源远流长。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
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许多食物不仅可以充饥、补养身体,而且能够医治一些简单的疾病。在此基础上无数的中医学家(尤其是古代食医)、养生学家及道家、佛家等先哲们又通过不懈的积累、总结,归纳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食疗养生体系。认为“食之偏性为药性”,药物和食物不可分,其分类是相对而言的,药物是食物,食物也是药物,只是食物的作用缓和;药物的作用相对显著。何况,食物同药物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归经的特性。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就高度评价了饮食养生的作用,如《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是中国食疗养生理论的体现。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在得病之前乃至患病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并利用食物的一些特性,为我所用,科学正确地进行食疗调补,既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又可以提高生存的质量,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同时,食疗食品与普通膳食有共同之处,即必须利用一定烹调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符合食品的要求,具有色、香、味、形;但食疗食品又不能等同于普通膳食,它们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选择某些食品,通过一定的搭配和烹调既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
食“四气”、“五味”远离伤寒病痛
根据“药食同源”理论,食物也有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及归经的特性。
食物的“四气”
物的“四气”,又称四性,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4种不同性质。寒与凉、热与温仅是程度有所不同,食物的寒凉性和温热性是相对而言的,还有一类食物在四气上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即寒热之性不明显,则称之为平性。日常食用的食物中,以平性居多,温热者次之,寒凉者最少。
正常健康状况下,人们的身体处于“阴平阳秘”状态,寒热之性不明显,因此我们的日常食物也多属性质比较平和的,例如玉米、花生、猪肉、牛肉等。
在身体处于阴阳寒热失衡状态时,可通过食物不同的性味进行调理。《神农本草经》曰:“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根据中医理论,凡是能够治寒证的食物,大多数属于温性或热性,但是温热性的食物却有助热生火、耗伤人体阴液的弊端。例如羊肉、辣椒、干姜、葱、酒等食物多有温中散寒、补阳暖胃等功效,寒性病症或虚寒怕冷的人宜多吃,但是热性病症或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则忌食。
相反,凡是能够治疗热证的食物,大多数属于寒性或凉性,但寒凉性的食物却有抑制、损伤人体阳气的副作用,例如绿豆、西瓜、苦瓜等食物多具有清热生津、泻火止渴等功效,对于热证或火气偏重的人宜多食,但是阳气不足或虚寒体质的人则忌食。
食物的“五味”
食物的“五味”就是指食物的“辛、甘、酸、苦、咸”5种味,另外还有淡味、涩味,不过一般习惯上把淡附于甘味,把涩附于咸味。中医对五味的认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食物的具体口感味道,即滋味;二是食物性质的抽象概念,即食物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和功效。食物五味之中以甘味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
[五味的含义及作用]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通血脉等作用,多用于外感表证、气血运行不畅或风寒湿邪证等。如外感风寒感冒者,宜吃具有辛辣味的生姜、葱白、紫苏等食品,以宣散外寒;而寒凝气滞的胃痛、腹痛、痛经者,宜吃辣椒、八角、荜茇、砂仁等辛辣食品,以行气散寒止痛;风寒湿痹患者宜饮用辛辣的白酒或药酒,以辛散风寒、温通血脉。
甘味食物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等作用,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五脏虚赢者,适宜多吃味甘之品。如山药、红枣等用于脾胃虚弱;饴糖、甘草用于腹痛等。但若过食则易发胖,也是很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的诱因,故此类患者及糖尿病人应忌吃甜食。
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止泻的作用,多用于虚汗久泻、尿频遗精等病症,如乌梅酸敛固涩以涩肠止泻。酸味还有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营养成分吸收率。但过食酸物,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泻降、燥湿健脾等作用,多用于热证、湿证,如黄芩用于湿热的病症;苦瓜味苦性寒,取其苦能清泄之力,达到清热明目、解毒泻火的效果,适宜热病烦渴中暑、目赤疮疡者服食。再如茶叶,苦甘而凉,也具有清泄的功效,适宜夏日饮用,有清利头目、除烦止渴、消食化痰的作用。
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润下、补肾等作用,多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等病症。具有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品及某些肉类。如海蜇味咸,有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作用,对痰热咳嗽、痞积胀满、小儿积滞、大便燥结者,食之最宜;海带味咸,有软坚化痰作用,适宜瘿瘤瘰疬、痰火结核者服食。生活中人们常食的猪肉,味咸,除能滋阴外,也能润燥,同样适宜热病津伤、燥咳便秘者食用。
[五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
食物的“五味”与五脏关系密切。《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人心、成人肾、甘入脾。”
吃饭前可以先看看五昧的走向
食物的“归经”,是食物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归经是指不同的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各部位等的突出作用,也就是说不同的食物分别对身体的五脏六腑产生不同的滋养和治疗作用,它表明食物有选择性特殊作用,与其五味理论有关。其中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人心,成人肾。食物归经理论加强了食物选择的针对性。如传统养生学认为小麦、绿豆、赤小豆、西瓜、莲子、桂圆肉等归于心经,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小米、大米、薏米、山楂、苹果、红枣等归于脾经,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番茄、樱桃、油菜、香椿等归于肝经,有疏肝理气的功效;白萝卜、胡萝卜、芹菜、柿子、生姜、大葱等归于肺经,有益肺解表的功效;禽蛋肉类、桑葚、黑芝麻、枸杞子等归于肾经,有补肾益精的功效。
食物归经与四性相结合,则作用更加具体,如同为寒性食物,虽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不同,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心火等。如梨、香蕉、柿子、桑葚、芹菜、莲子心、猕猴桃等,均为寒凉食物,但梨和柿子偏于清肺热,香蕉偏于清大肠热,桑葚偏于清肝虚之热,芹菜偏于清肝火,莲子心偏于清心热,猕猴桃偏于清肾虚膀胱热。这都是由归经不同决定的。
中医有“五谷皆为药”的说法,同时中医也认为“是药三分毒”,任何食物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只有吃对了才会对人体起到补益作用,否则就是毒药,所以要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来挑选食物,这样才能够达到养生的效果。
本草最养生,食法有讲究
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结合病人的体质进行相应治疗,药膳食物的应用和药物治疗一样,也要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选食配膳,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临床病症不外虚证、实证、寒证、热证。虚证主要表现为:神疲气短、倦怠懒言、舌质淡、脉虚无力等;实证主要表现为:形体壮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苍老、脉实有力等;寒证主要表现为: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等;热证主要表现为:口渴喜冷、身热出汗、舌红苔黄、脉数等。根据中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虚证患者根据其不同脏腑阴阳气血虚损的差异,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结合病因,给予相应的食疗食品,以祛除邪气,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寒性病症,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热性病症,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
另外,在辨证施膳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个人的体质特点。例如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不宜过食肥甘厚味,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体消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不宜过食辛燥火热之品,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品。还要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分析不同季节、气候人体生理病理的差异,及其对饮食养生的影响。春季万物始动、阳气发越,此时要少吃肥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的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夏季炎热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绿豆、西瓜、鸭肉等;秋季万物收敛、燥气袭人,宜吃些滋润性质的食品,如乳类、蛋类等;冬季天寒地冻、万物伏藏,此时最宜吃些温热御寒之品,如羊肉、狗肉、干姜等。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是指每天进食宜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进量;二是指进食的时间。
饮食定量
人体每天均需摄入一定量的食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饮食定量主要强调饮食要有限度,保持不饱不饥,若饮食的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即“太过”,则损伤脾胃,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备急千金要方》更明确指出饮食过量的害处:“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食饱,筋脉横解,肠游为痔。”引起疾病复发,称为“食复”。《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主要靠脾胃的功能正常,若饮食过量,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使食物不能及时消化,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送,从而产生一系列疾病。相反,进食过少,则脾胃气血化生乏源,人体生命活动缺乏物质基础,日久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相应病变的发生。因此,饮食有节、食量有度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进食时间要有规律
中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三餐。中医认为,脾胃消化饮食的功能是有一定节律的,保证食物消化、吸收有节奏地进行,脾胃协调配合,肠胃虚实交替,有张有弛,食物则可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现代研究也发现,食物进入胃中,一般素食停留4小时,肉食停留约6小时,然后由胃经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当胃部排空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饥饿感,故可再度进食。若不分时间随意进食,零食不离口,就会使肠胃长时间工作得不到休息,以致肠胃消化的正常规律被打破,胃肠虚实无度,久而久之可发生脾胃病变。
处理好药物与药膳的关系
药物疗法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则多用来养身防病,重在养与防,见效慢。
药膳疗法不能代替药物疗法,但在养生、康复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长期科学的药膳配方,可使许多慢性病患者、体弱多病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得到保养调理与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并补充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饮食“鸳鸯配”,合理才成对
食质宜忌
食质是指饮食的性味和质地,包括对不洁食物及饮食偏嗜的禁忌。
前面提到,食疗养生同药物治疗一样,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现人体的阴平阳秘。
具体做法就是通过食物的寒热温凉、补泻的偏性,对人体的寒热虚实进行调补,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食物的偏性,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的饮食五味、寒热偏嗜,可导致相应的脏腑机能偏盛,寒热失调,进而损及其他脏腑,破坏五脏的阴阳寒热平衡。如偏嗜饮酒,可损伤脾胃、内生湿热,产生脘腹胀满、胃纳减弱、口苦口腻等症;偏嗜寒凉,则易伤及脾胃阳气,引起腹泻、腹痛等,日久则寒湿内聚、阳气渐衰、病久及肾,使人体机能下降。
同时选用药食时要注意选购及鉴别,不要误食有毒或者伪劣品,如服食了腐败变质、有毒的食物,可致食物中毒,出现剧烈腹痛、吐泻,昏迷甚至死亡。
配伍原则
食疗不是几种食物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食按照一定的配方原则加以组合而成的,它与方剂学的配方规律相一致,并与烹饪学中的配菜相联系。也就是必须遵循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则,若配伍得当,则效用明显。药食可以分为主料、辅助料和佐助料。
主料(君)
主料(君)是根据食疗功效需要而起主要作用的药食,可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药食组成。如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猪肺粥中,猪肺益肺气,薏米健脾气,两者共同发挥补脾益肺之功,均为主料。
辅助料(臣)
辅助料(臣)是辅助主料以加强食物的功效,或治疗兼症的食物。如治疗肺结核的银耳鸡蛋羹中,重用银耳养阴润肺止咳为主料,配用鸡蛋养阴润燥,以增强银耳的功效,鸡蛋即为辅助料。
佐助料(佐、使)
佐助料(佐、使)是消除主料的毒性或副作用,或调味增色,或引导主、辅料归入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食物。如各种菜肴类食疗药膳中,常用的姜、葱、料酒等调味品,能够去膻解腥,是为佐助料。
配伍禁忌
古代医家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形成经验性配伍禁忌。
药物与药物的配伍禁忌
中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发现很多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同时一些药食研究和著作,也记载了很多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药物与饮食的配伍禁忌
药物与食物均有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苦酸咸五味之偏,只不过是药物其偏尤甚,食物无毒,其偏亦微。由于药物与食物所含成分不同,某些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相互作用而产生对人体有害或不利于人体吸收的物质,从而有碍健康或降低食疗的疗效。因此在应用一些药食制作药膳时,或者食用某种药食时,需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结论性、经验性认识,避免一些不适宜的配伍。
一般来说,凡患热性疾病服药时,应禁用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食物,因酒、辣味食物性热,鱼肉类有滋腻生热、生痰作用,食后易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当服用解表、透疹药时,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其有收敛作用,影响药物解表、透疹功效;服温补药物时,应少饮茶、少食萝卜,因茶叶性凉下气,萝卜下气宽中,能降低药物温补脾胃之效能;服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时,不宜吃辣,因辣的食物性热,食辣的食物会增加热现象而抵消清热凉血药物(如石膏、金银花、连翘、栀子、生地、丹皮等)及滋阴药(如石斛、沙参、麦冬、知母、玄参等)的作用;服用补药人参时,不宜吃萝卜,萝卜有消食化痰、通气的作用,而人参是名贵的滋补药物,一补一消,作用就抵消了,无疑是一种浪费。
食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
一般来说,食疗中的食物性味相对平和,除了要了解各种食物原料的性、味及其偏入何脏腑及经验积累发现的一些配伍禁忌,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西医现代营养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食物原料含何种成分及何种营养素,哪些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不利于人体的物质,或使原有营养及治疗成分遭到破坏等,在参考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来制作和服用药膳,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发物”忌口论
所谓“发物”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诱发旧疾,或加重新病。《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指出不相宜的食物与疾病转归的关系。“发物”的范围较广,有的甚至扩大化了。荤腥膻臊之类食品一概视为发物,特别是患有疮疡肿毒,或慢性湿疹、皮炎等皮肤病患者及过敏性疾病患者,发物忌口尤为重要。
“发物”之所以会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新病,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这些食物中含有某些激素,能促进人体某些机能亢进或代谢紊乱,如糖皮质类固醇过量可诱发感染扩散、癫痫发作、溃疡出血等,使旧病复发;二是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某些食物异体蛋白,这些蛋白为致敏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复发,如虾、鱼、蟹等海鲜往往引起皮肤过敏者荨麻疹、湿疹等顽固性皮肤病的发作,豆腐乳有时也会引起哮喘复发;三是一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酒、葱、蒜等,味辛辣,对炎性感染病灶极易引起炎症扩散、疔毒发展。
“发物”按其性能可分为六类:一为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羊肉、狗肉等;二为生风之物,如虾、蟹、香椿等;三为助湿之物,如饴糖、糯米、醪糟、米酒等;四为发冷积之物,如梨、柿及各种生冷之物;五为动血之物,如辣椒、胡椒等;六为发滞气之品,如土豆、莲子、芡实及各类豆制品。
因病而异
利用五味之偏,以调整脏腑之间的偏性,对不同疾病患者,所食用的食物也有不同。如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红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栗皆咸。由此可见,如用辛味药物、食物配制成的药膳,可以散肺气之郁;甘味药物、食物制成的药膳,可以补脾胃之虚。因此,五味调和的药膳,五脏才可得以补养。
不同疾病的饮食禁忌,服药忌口,是中医药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
疾病性质决定药食禁忌
素有热病或热病初愈者,忌食辛辣、大热食物及饮酒等;脾胃虚寒证患者忌食生冷寒凉物:。一些特殊的食物,如荞麦、豆芽、鹅肉等,易蕴生湿热,引起一些旧疾复发,故痰热内蕴的哮喘患者、皮肤疮疡癣疥类疾病患者应尽量忌食,避免诱发痼疾。
某些疾病食物禁忌
黄疸、腹泻等疾病患者忌食油腻类食物;失眠患者忌食胡椒、辣椒、茶等刺激兴奋性食物;疮疡斑疹、皮肤病等疾病患者忌食鱼、虾、狗肉、羊肉等腥膻类食物及辛辣食物等。
因人而异
针对不同体质的人
有些人的体质存在寒与热的偏向。如体质阳虚偏寒者,表现为畏寒乏力、自汗、记忆力减退、腰酸膝软、胃寒、性功能低下等,尽量避免吃生冷寒性食物,如梨、西瓜、绿豆汤等,否则易出现头晕眼花、反胃,甚至呕吐、尿频、大便下泻等反应。应多吃甘平和甘温食物。由于大部分蔬菜多属寒凉,因此烹煮时可加葱、生姜、胡椒等辛温调料,或是和牛肉、羊肉等温热肉类一起烹煮;若吃过多冷饮或寒凉食物后,可喝姜汤、桂圆茶等来调和。
相反,有些人阴虚阳亢,肝气旺盛,湿热,体质偏热,表现为怕热、易兴奋、易口渴、咽干舌燥、便秘、尿赤等,如高血压、高脂血、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可多吃甘平和甘凉食物;同时应尽量避免单独吃燥热食物,如瓜子、狗肉、油炸花生仁等,否则会口干喉痛,甚至鼻出血,如果吃得太多,可喝绿豆汤、薏米汤、冬瓜汁等中和。
对体质较差、阴阳两虚、气血皆亏、寒热夹杂者平补食物比较适用。
不同年龄层次人群
不同年龄层次人的体质有强弱之殊、男女老少之异,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饮食方案进行科学补益。如妇女有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老年人血衰气少,生理机能减退,多患虚证,宜平补。
[婴幼儿]
婴幼儿与成人在生理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尚未成熟与完善,属于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于出现热证、阳证,需较多的营养物质。但婴幼儿多脾胃不足,过食生冷、油腻之品极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婴幼儿的饮食应少温补,多样化,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尤其应注意时时呵护脾胃,以补后天之本。忌食辛热、补气、温里、助阳和厚味的食品。
[青少年]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脏腑功能逐渐发育完全,但形气还不充实。此期养生护肾应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先天不足的,更应注意调摄,培补后天以补先天不足。
另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青少年时期,大脑发育不全,不宜接受猝然惊恐之事,中医有“惊恐伤肾”之说。饮食宜富有营养,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不要偏食,不要过饥过饱及暴饮暴食,并克服狼吞虎咽的不良饮食习惯。
[中青年]
青年时期人体脏腑功能旺盛,各器官组织都处于鼎盛时期。中年期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脏腑功能逐渐由强而弱,而这个时期的许多人又肩负工作、生活两副重担,往往抓紧时间拼命工作,自恃身体好而忽视了必要的保养。中医认为过度劳体则伤气损肺,长此以往则少气力衰,脏腑功能衰败,加速衰老;而过度劳心则阴血内耗,出现记忆力下降、性功能减退,气血不足,久而久之出现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各种疾病。而中年人的身体状况本身不如青年时期,所以中医很注重中年人的保健调养。《景岳全书》指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有创根基,’尚于强半。”中年时的补养不但使中年时期身体强壮,也可防治早衰。通过药膳选用补肾、健脾、舒肝等功效的食物,可达到健肤美容、抗疲劳、增智、抗早衰、活血补肾强身的作用。
另外,男性及女性生理特点上的差异,还有几点要注意:
女性在经期、产后,应特别注意防寒,要注意不贪凉,尤其在夏天应少食或不食各类冷饮。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经期内,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等。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此外,痛经者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豆类等。
孕期及产后,母体处于特殊生理阶段,饮食调养有着重要意义。妊娠期,母体多表现为阴虚阳亢状态,应忌食辛辣、腥膻之品,以免耗伤阴血,可进食甘平、甘凉、补益之品,即所谓“产前宜凉”。对妊娠恶阻者应避免进食油腻之品,可食月健脾、和胃、理气之类食物;妊娠后期应少食胀气和涩肠类食物,如荞麦、高梁、红薯、芋头等。产妇多表现为阴血亏虚,或淤血内停等,且需以乳汁喂养婴儿。因此,产后的饮食原则应以平补阴阳气血,尤以滋阴养血为主,可进食甘平、甘凉类食物和畜肉、蛋乳类食物,慎食或忌食辛燥伤阴、发物、寒性生冷食物。故有“产后宜温”之说。
补肾是男性的“重头戏”。肾虚的男性多表现为腰酸、肢冷、腿软、性功能减退、耳鸣等症状,应多吃鱼、虾、牡蛎和韭菜等食物。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牛磺酸、精氨酸和锌,甲鱼等也是补肾的上佳选择。多食用一些偏于温热性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食物,适当摄入营养丰富、温肾填精、产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补体之虚,益肾之气,提高免疫力。
[老年人]
中医认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脏腑功能的减退和气血津液的不足,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多表现为口干、舌燥、口渴、眩晕、面赤、烦躁、便秘等。
因此,饮食调养应多食清淡食品。老年人的补养与年轻人不同,不是一时能达到疗效的,应长期坚持,应清淡、熟软,易于消化、吸收。可适当多服用具有健脾开胃、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脉、通便及延年益寿作用的药粥、汤等药膳。如需补益,也宜选择性味平和,清补之品,如鸡蛋、豆制品等。
因时而异
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强调人体平素必须注重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避免外邪侵袭,这是养生的法则,应该遵循,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利用外界环境因素,增强体质。
通过养生,顺应四时环境,战胜外界不利因素。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记载:“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要适应环境,体现养生优越性,还要适应一日之中的阳气演变规律。
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已经认识到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对人体不同程度的影响。每个季节的饮食与进补,要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即“天人相应”。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意为服食温性热性的食品药物,应该避免在温暖炎热的春夏季节;食用凉性寒性的食物药品,不宜在秋冬寒冷之季。这些都是要求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消长、寒暑的变化来调节饮食。
因地而异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等特点也不尽相同。如同是温里回阳药膳,在西北严寒地区,宜选用药量重、效力强的;而在东南温热地区,则选择药量轻、效力稍弱的用之。北方天寒,宜食温热;南方多火,宜吃清淡。
综上可见,饮食养生同中医传统理论一脉相承,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同时在应用中还应遵循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全面综合、灵活地运用中医药食进行调补养生。
§§第二篇 饮食养生滋补长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