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美”系列完成了。
在收起最后一笔的一刻,我一点也不淑女地一头栽到床上,将自己摆成一个“大”字——终于可以稍事休息了。
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个人对中国文化的一次致敬。
那些艺术和诗歌无不美到让人窒息。写作过程中,我无数次因激动而停下笔,站起身来,长长地为此发出感叹。
这个系列共计八本,一百五十多万字,分别以京剧昆曲、民乐、书法、国画、唐诗、宋词、元曲、无名氏诗歌为写作对象,一一追索。每一次追索都像是涉过了一条河。它们以支流的面目出现,不断集中、壮大,一直到汇成一条大河,在心头澎湃有声。它的名字就叫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各种艺术形式,包括古典诗词及元曲,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溢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美的追求。这方面的作品太多了,优秀的作家也不胜枚举。所以,我只选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代表加以赏析。由于行文和篇幅所限,文中重点赏析的作品未能完整呈现原作的,均附在文后,以方便读者欣赏。
中国文化像圣经里著名的比逊河,在那里有金子,又有珍珠和红玛瑙。河岸上长着生命树。那条河灌溉了流着奶与蜜的迦南地,解除人的干渴,使生命能够生长,“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有河流的地方和没有河流的地方不一样,有一条小河的地方和有一条大河穿越腹地的地方不一样。
这是一场漫长艰苦的劳作,是藏在城市的角落里独立完成,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关着手机,不上网,外边的不管什么事情,能不参与就不参与,没完整度过一个礼拜天,每每过年那天也沉醉其中……然而,会感到疲惫。有那么几个瞬间,也会怀疑自己这项工作的意义——值得吗?它不是社会化题材、大众关注的焦点,也不能及时带来利益,甚至它损害了我的健康。为了它,我在辞职之后,又停掉了所有专栏,不写约稿——如果需要,吃饭和睡眠也可以停掉。最初的两年我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养老保险交不全,被保险员女士逼问到家里。记得接济不上的时候,急得想开个短期“小饭桌”,去挣那个月的生活费。
但所有一切,都不能阻挡我始终鼓荡着的激情,哪怕有过彷徨,想过放弃。我爱着它,就像爱着爱人。它本来就是圣诞礼物,每个孩子都有一份,可到底为什么,很多孩子拒绝领取?或干脆堵上自家烟灶、藏起了长筒袜子?还有的,到房子外风雪里踮起脚盼望,却被打断了双腿?……
我盼望那些早已消失于历史风尘中的人们、那些堪称惊世杰作的作品,在苦苦追索中重新活转,继续给尘世里挣扎的我们以相同的力量和鼓励,领受它们加给我们的福杯满溢,叫我们自身的生命也成为流通福音的器皿,而使神意流布今后,造福四方。
我们深知:只有敬重自己的文化,才能长盛不衰;不敬重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欺师灭祖;而如果我们丢失了它们,就会犯下罪行,对历史,对子孙。
我得感谢它们,不仅因为自幼泡在里面,吸纳营养,更因为它们使如今人到中年的我远离中心,脱离浮躁,让生命真正沉潜下来,扎实度过几千个幸福的夜晚和白天。
虽然这是个不以热爱读书为荣的年代,要通读同一位作者的八本同系列的书,也许会不耐烦,但我还是对向往美好事物葆有热望,就像创作它们时无法扑灭自己内心的火焰——我以我真诚的向往,保证了它们的诚实。它们各有自己的面目,自己的思想、内容、结构方式、精神内质……因为在提笔之初,我就决意绝不妥协给任何正向或反向的事物,包括人本身的惰性,否则就是对它们的亵渎,也是对父母的亵渎。父母从没教我怎样偷懒和糊弄做事,他们要求我要写就认真写每一个字,否则就去干别的。
它们不必一口气被读完——那反而会噎住。
也不必一口气写完——我真正的写作才刚刚开始。
它们势必有自己安妥的归宿,我们只是通道,奔赴在传播福音的路上。而一切荣耀都将归于我们的神——中国文化。祝福它吧。
写作过程中,得到师友、读者的支持和知遇太多,不可尽数。感谢你们。
简墨
2013年9月16日
于济南石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