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人物,人们的眼前往往会浮想出这样的场面:闪烁的警车开道,一长溜的高级轿车;下车后身体被三五个带墨镜的精壮汉子簇拥着,讲话时目中无人地看着远方,仿佛他们能看到宇宙的尽头;再往后就是手持“长枪短炮”蜂拥而至的记者。这种场面看起来的确风光,的确让人眼热,难怪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要成为这样的大人物呢。 其实,这样的大人物并不是真正的大人物,他们是在用表面的“大”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小”,否则整这么麻烦事干吗呢。真正的大人物与这些人物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们表面上看来与常人毫无二致,但是一经接触我们就会立刻感到他们内心的“大”,为他们的内心的“高大”所感染,所折服。真正的大人物会让人由衷地佩服,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的观点,向他们靠拢,成为他们的拥趸。而那些表面强大的大人物只能是让人敬而远之,阳奉阴违,甚至嗤之以鼻,他们最终往往会变成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大人物或者是可怜大人物。
一对老夫妇走进哈佛大学的大门。老太太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穿着一身布制的便宜西装。夫妇两人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大学的校长。 校长秘书看着这对老夫妇寒酸的衣着,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佬儿是根本不可能与哈佛大学有什么业务往来的。 老先生轻声说:“小姐,我们要见校长先生。” 秘书很礼貌地笑着说:“校长一整天都很忙的。” 老太太答道:“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几个小时过去了。这期间,年轻的秘书一直没理他们,她希望这对乡下佬儿能够知难而退,自己离开。可是,他们一直坐在大厅里等着。 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 校长出去礼貌还是不耐烦地同意了。 老太太告诉校长:“先生,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书,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就在去年,他出了意外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下一座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老太太深切的话语所感动,反而觉得她的想法有点儿可笑,便有些不难不耐烦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去世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这样做,我们的校园就会变成墓地。” 老太太平静地说:“校长先生,您误会了,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给哈佛捐建一栋大楼。”
校长打量了一下眼前这对寒酸的老夫妇,然后以不屑地口吻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都超过了750万美元。” 听了校长的话,老太太没再说什么。校长心里一阵高兴,心想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 这时,老太太转身对她丈夫说:“亲爱的,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么,我们为何不建立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呢?” 于是,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来到加利福尼亚州,在哪里建立了一所斯坦福大学,以此来纪念他们的儿子。 哈佛大学的校长看到斯坦福夫妇穿着简朴,便将其视为一对寒酸的乡下老人,他就是以外表的“大小”作为判断人物大小的标准,从而犯了一般人常犯的错误。作为名人的哈佛大学校长应该也算是一位大人物了,但是他们没有放低自己的身价,而是以俯视的眼光来对待同样是大人物的斯坦福夫妇,这样无疑会铸成更大的错误。 哈佛校长与斯坦福夫妇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位世纪大人物——爱因斯坦。众所周知,著名的《相对论》出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手。但是,爱因斯坦在多种场合好像是有意想给人们一个这样的印象,即《相对论》不是A的杰作,就是B的贡献,好像唯独与他本人不相干似的。在《相对论》内容里,爱因斯坦也不时会突然来上这么一笔:“如不是劳伦兹,《相对论》就很难提出!”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世所罕见,但他那种不居功、做小我的态度更是史册中少有。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天才感谢了古人,感谢今人,感谢了这位,感谢那位,唯独不曾提及他本人。 大人物都能如此做“小”人,何况还不算人物的我们就更不能硬充“大”人了。所以,要成为大人物首先要学会做“小”人,而要想真正让大家觉得我们是个人物就更需要做个“小”人了。 老叟箴言 内心越“大”,外表越“小”。 大人物不是自封的,是大家给的。 大人物大在内心,而不是外表。 当一个人只能靠外表来支持自己的高大形象时,他的内心就只有针鼻儿那么大了。 真正的大人物往往能够与大家打成一片,这样大家才能真心拥有你,将你视为心中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