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德,大多数马上会想到为国为民、公而忘私,这些高大、空洞的概念。其实,美德并不是人们想得那么遥远,它经常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比如,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的乘客主动站起来,将座位让出来;在十字路口看到蹒跚前行的盲人或者是老人,我们主动上前扶一把,等等,从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就能看到一个人的心灵。 生活中的小美德反映的是一个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风貌。大凡成功的人士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常常给人以感动,让人在无形之中对其产生亲切感,因而他们成功的几率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一个人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可能会撬动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的人生发生质性的转变。看了下面这则案例,相信对那些刚参加工作或者是正在创业的年轻人来说会有一番感触的。
1973年6月,一位老太太去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找一位名叫约瑟夫·科贝尔的教授。这位老太太是第一次来到丹佛大学,进入校园后,不得不四处打听研究生院在什么地方。她问了许多人,每个人都很热情地为她指路,有的甚至还给她画了路线图。可是,由于丹佛大学是依山而建,校园里的路线比较复杂,老太太绕了半天也没找到她要找的人。 老太太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知该向哪儿那个方向走。这时,一群女学生走了过来,于是她拿出别人给她画的那张草图。当女孩子们知道了她的意思后,其中一位黑人女孩很随意地说:“我带您去吧!” 在女孩的引导下,老太太很快找到了科贝尔。女孩转身要走,老太太叫住了她,说道:“姑娘,我们为什么不认识一下呢?”于是他们相互知道了各自的身份:黑人女孩,丹佛大学英国文学系三年级学生;老太太,波兰驻美大使的夫人;科贝尔,丹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的创办者,苏联和东欧问题专家。 黑人女孩走出国际关系研究生院时,看到有人正在门口散发传单。原来是关于“斯大林时代与政治”的一个讲座,主讲人是约瑟夫·科贝尔。此人就是女孩刚才带老太太寻找的那个人。女孩想,既然认识了,何不去捧捧场呢? 站在讲台上的科贝尔先生一眼就认出了女孩。她坐在第一排,对科贝尔的演讲充满浓厚的兴趣。吃午饭时,科贝尔先生特意邀请了她。席间,他发现这个黑人女孩聪明、果敢,对问题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于是,科贝尔便动员她毕业后报考自己的政治学研究生。 自那以后,这个黑人女孩便成了一个幸运儿。1974年,年仅19岁的她考入丹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1981年,26岁的她拿到政治学博士学位;1988年,34岁即出任老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2000年,46岁的她又成为小布什总统的首席对外政策顾问;2005年,出任国务卿,成为有史以来美国政府中职位最高的黑人妇女。这个黑人女孩的名字就是众所周知的康多莉扎·赖斯。 《纽约时报》的每日评论中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一些人之所以能交上好运,多数是由于具有细微而不起眼的美德。赖斯给一个她认为需要帮助的老太太带路,可能是她往日的一贯作风,但她却没想到这不经意间的一次带路却将自己带向了幸运之路。 我们在生日生活中可能也会经常碰到类似赖斯的情况,有的人的确像赖斯一样很随意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而有的人却视而不见。殊不知,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里面就可能有一位热心的“波兰大使夫人”。 古人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其实就是一种美德,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德。 老叟箴言 美德虽小,反映的却是大品行。 行善积德不仅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 大人物的成功很多情况下得益于自己的小美德。 不起眼的习惯性动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行。 不要老想着为国为民的大话题,要知道“德”是靠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