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华民族的血脉。可长江,也曾洪水肆虐无情吞噬它亲自哺育的万千生灵和广阔田园。这里的人民爱她、恨她、敬她、畏她,但更想驯服她、驾驭她。历史车轮驶入20世纪,几代伟人瞄准了长江的咽喉,做起伟大的三峡梦。几十年的论证,几十年的争论,积极而又慎重。科学的结论令国人振奋。1992年4月3日,2000多名人民代表按动了神圣的表决器,决议通过了,三峡梦想终成真。
(1)70年的三峡梦
中国的长江三峡以其雄险奇美的自然风光,曾使历代骚人墨客为之叹服。而更重要的是,它有闻名于世的大峡谷,天下罕见的水力资源“富矿”。如果在这里筑坝拦洪,可以兼收防洪、发电、航运之利,于是,中国的几代志士仁人为设计综合治理长江、福泽子孙后代的三峡工程而在这里构想了半个多世纪。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1919年,他在《实业计划》一书中为发展内陆交通而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他认为长江是内河交通的主动脉,其卡口就在川江,于是他提出:“自宜昌而上,入峡行,约一百英里而达四川之低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而内地直通水路运输,可自重庆北走直达北京,南走直至广东,乃至全国通航之港无不可达。”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认为根治长江,除害兴利,是振兴中华的重要措施,因而始终关注长江水利建设。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在“长江”号军舰上,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就长江的防洪问题进行了长谈。
话题从南水北调一直谈到三峡工程。毛泽东询问林一山怎样才能解决长江洪水灾难,林一山认真向毛泽东介绍了筑堤、修库、活湖等一系列手段,并提出修支流水库群拦蓄洪水和修三峡工程的设想。
此后不久,爆发了1954年的特大洪灾,长江流域损失极为严重。这次水灾促使毛泽东下了最后的决心。毛泽东决定立即开展三峡工程的规划工作,并于1955年请来前苏联专家组及航空测量队。中苏联手,开始了新中国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三峡勘察。
1958年1月,在中共中央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亲自听取了林一山和李锐关于三峡工程的不同见解,并在会议上印发了他们俩的文章。1958年1月,毛泽东委托周恩来总理亲自抓三峡工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实施三峡工程的条件还不具备。
1977年7月,邓小平恢复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他高屋建瓴地引导全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描绘中国四个现代化宏伟蓝图时,三峡工程又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国务院加紧了三峡工程的步伐,多次召集高层次会议研究三峡工程,万里副总理率领中央和有关部委的负责人,专程赴宜昌察看三峡坝址。1981年2月,邓小平在北京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汇报,当汇报准备兴建三峡工程时,邓小平说:“我赞成搞低坝方案,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经过两年半的重新论证,1989年3月,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审议稿终于在第十次论证领导小组扩大会上顺利通过。
(2)科学而庄严的决策
1990年,江泽民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7月中旬,400多名专家被党中央请进中南海,开了9天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江泽民、李鹏、姚依林、宋平、田纪云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与会的全体专家。为了一项工程,把这么多专家请进中南海,而且一连开了9天会,这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是少有的,其对三峡工程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1992年4月3日下午3时20分,全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2663名出席代表庄严地按动了面前的表决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两侧巨大的蓝色荧屏上,跳出了白色的数字:赞成:1767;反对:177;弃权:604;未按表决器:25.万里委员长宣布三峡工程议案通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三峡工程从这一瞬开始走出梦境。
人们有理由相信,几代中国伟人所关注的三峡工程将给长江流域乃至全中国带来无限光明和美好的前景!
(3)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据资料显示,新中国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工程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水电工程,这项工程将创造几十个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库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的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它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工程,可改善川江650公里航程,使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将安装2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达846.8亿千瓦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民主而又果断地作出决策,三峡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华中、华东和川东的能源以及提高川江航运能力等问题。尤其是防洪问题,可以解决长江中下游两岸人民乃至国家、民族的心腹之患。而防洪、能源、航运,都是与国家经济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三峡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必将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资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