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97900000013

第13章 坊巷第二(5)

自鼓楼折而东曰新街。今称按司前街有庄嘉公祠,祀元闽海道廉坊使庄嘉。嘉字子敬,至正中莅闽剿群寇,救荒有法。闽人家置香几,每出罗拜,即去,肖像祀之。今改为里社之神,曰依仁帅正境。嘉庆闽,郡人以其地创文昌阁。

按察使司署 本宋试院地。元为福州路总管府。明洪武初,改为福州卫;八年,更为福建都指挥使司署。国朝康熙十三年都司缺裁,改为按察司署。旧署在宣政街,即今总督署也。署之前有巷,达东衙巷。又有小巷绕而出于署之东辕门,俗名五显后巷,其中有五显庙也。

都司巷 亦宋试院地。元为总管府司狱司故址。明为福州右卫。《闽都记》:断事司、福州右卫使司署皆在其内。今其中有军器局、督右参将署,皆其址也。有委巷通城隍街巷。

卫 巷 即明三卫地。

宝福局 在卫巷口。原为观风整俗使署,乾隆间改为宝福局。达于开元寺街。其东为旧钱局,明万历五年,以旧兵营及芝山寺余地置局,其后为屯盐道署,今皆废。俗名屯道里,又名射圃里。有径达于经院前桥。其南接三牧坊河沿,即子城安定门地。《闽都记》所称东龙须河址也。东折为卫前街,宋为太平寺地。洪武中创为左卫。今犹称太平街。东达于井楼门街。北即开元寺。在芝山之南,旧隶怀安,今属闽县。梁太清三年建,名灵山,寻改大云。唐初更名龙兴。开元二十六年,以年号改今名。复扁其门曰芝山。会昌汰天下寺,州存其一,即此。北宋天禧中灾。庆历二年复创,合开元、庄严二寺为之,为祝圣之所,有辟支佛像、戒坛。唐天复二年建,王审知于此开坛,奏度僧二千人,乞保昭宗銮辂回京。《闽都记》:南为灵源阁,东西有钟鼓楼,其东平怀堂。后唐同光初为太平寺,闽王审知建。以铜三万斤范弥勒像于灵、芝二山之麓。下有古井,深不可测,糜金银万余两;又造木塔七层。按:灵源阁坐坎向离,额“灵源”二字,书文作水形。阁上祀罗索星像,以压南离;背为藏经院,闽王审知糜金钱无算,作金银字《四藏经》,各五千零四十八卷,旃檀为轴,玉饰诸朱,宝髹朱架,纳龙脑其中。翁承赞为这碑铭。宋时屡灾,并入开元。建炎中,西京围急,留守孙昭远奉七祖御像,间道走扬州,迁福建。于寺内建启运宫居之。《三山志》:政和六年,更为神霄宫。建炎元年,复为太平寺。三年,敕奉濮安懿王神;遂以其寺之半,为嗣王行府。绍兴五年,因以为西外宗正司。明为祝厘之所。国朝顺治四年毁;十四年重建。康熙三十年年重建,御赐“开元寺”额。嘉庆间又毁,赐额独存;寻重建大殿,余皆非其旧矣。郡志案,辟支佛像,据《三山志》谓:闽王审知于城西南,张炉冶十三所,备铜蜡三万斤,铸释迦弥勒像,置太平寺。庄宗题为“金身报恩之寺”。宋政和间,移置开元戒坛。《闽都记》:其东平怀堂云云,亦同。惟《万历府志》:平怀堂北有经院,铁辟支佛高数丈。唐御史黄滔记之。下有古井。独云铁像与二书异。今观现存佛像,实铁非铜,《万历府》为得其实矣。第其云黄滔记之,则非也。考滔碑云:“天祐三年丙寅秋七月乙丑,铸金铜像一丈有六尺高。后二十有三日丁亥继之,铸菩萨二丈有三尺高,铜为内肌,金为外肤。”又云:“公登坛之三年已未秋,梦天之西际,彩云罅裂,大佛中坐,岳岳以觏止,乃命自宾席逮众庶,许一以金投将椟于肆,俟以铜易。而后鸠工卜境择日,铸斯佛于九仙山足、定光多宝塔之右。公礼阅之,乃与梦一类。于是迎入府之别亭。冬十有二月丙申,引归于开元寺灵山之塔院,独殿以居之,翼二菩萨于左右。”是滔所记者,正审知所铸之铜像。与《三山志》合,非铁像也。然则,铜像之亡久矣,今像要是宋后冶铸无疑,特不审其年耳。其曰下有古井,访之寺僧,谓在铁佛座下,周砌以石,盖不可见云。今按铁佛殿在寺之东,有楼甚广。明曾异撰榜其楹曰:“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皆说是金身。”又按《闽都记》:芝山之麓,有灵山堂,旧为开元经院。嘉靖间,高侍御世魁丐为别业,入方序班家,增构亭榭。侍御殁未数十年,已易数主云云。今亦失其处,惟寺东民居丛杂,中有委巷,颇有园林隙地,想即其址也。寺右有庙,俗人祀瘟神,称芝涧殿,法堂后微存冈阜,今地亦入宦家。迤东一带,犹称经院巷云。唐周朴《开元寺》诗:“开元寺里七重塔,遥对方山影拟齐。杂俗人看离世界,孤高僧上觉天低。惟堪片片紫霞映,不与蒙蒙白雾迷。心若无私罗汉在,参差免向日虹西。”明王恭诗:“城里青山闻梵音,灵源高阁影沉沉。鸟边祗树人烟近,象外云花野照深。苔色满廊行履迹,月明空界印禅心。自怜人代多氛垢,未得焚香礼遁林。”寺东折为经院巷,达于井楼门街。

自卫巷折而北,内有按察司,经历、照磨二署。皆国初建,亦明时卫地也。巷中东折者为灵山巷,俗称龙山巷,即开元寺后。达于七穿井。通井楼门卫巷东折至于横街口,皆曰贡院前街。其西有:

督标副将署 《闽都记》:都督府,在将军山之西,指挥钱贵宅。后创军器局,又为清军御史府,称东察院。明嘉靖四十三年,总兵戚继光建牙于此。委巷内建坐营司。按当即今署地。

广节营 《三山志》:熙宁六年,改教阅康节指挥为广节指挥营,即其地也。内有巷,东通丽文坊,西出城隍崎下,北抵将军山。

丽文坊 在广节营东。宋名丽景。明移贡院于此,改名丽文。为贡院之通衢。《闽都记》:内有东山楼,宋时建。郡守元绛更东泰门为康泰门,创楼其上,面东山,故名。按:今址失,惟贡院云路坊边有里社,名东山境。其东称大楼铺,或即其旧地。丽文坊北沿贡院墙隅,达于前所营及小古楼等处,西通广节营。

贡 院 在丽文坊之东。宋时文场在今按察司署。明洪武十七年,命布政使薛大昉改建于城南郡学之北,今提督学院署地。成化七年,布政使朱英移建今所,旧钱局地也。翰林学士柯潜为记。其时门巷由丽文坊入,甚湫隘。正德十一年,巡按御史胡文静购民居益之,东西各八丈,南倍之,更为正门南出。万历五年火,六年重建。中为至公堂,后为衡鉴堂、为抡才堂,后为主考官房。中为洗心亭,东西为五经考官房。外东为监临公所,西为提调监试公署。又东列四所:曰对读,曰受卷,曰弥封,曰内供给。西二所:曰誊录,曰巡绰。至公堂前为东西文场,中为明远楼,西隅有了望楼。出大门为“天开文运”坊。东西各有坊:一曰“明经取土”,一曰“为国求贤”。又东为三司公署,西为外供给所,中有桥曰登瀛。有坊曰天衢,曰云路,曰龙门,达于通衢。巡抚耿定向记。国朝康熙十九年修。三十八年学使汪薇、四十四年巡抚李斯义、四十七年巡抚张伯行、五十六年巡抚陈瑸,先后增辟文场。乾隆九年,赐御书扁联各一,扁曰:“旁求俊乂”;联曰:“立政待英才,慎乃攸司,知人则哲;与贤共天位,勖哉多士,观国之光。”十八年,总督喀尔吉善、巡抚陈宏谋重修,宽展号舍,增高墙垣;又另筑夹道,疏通沟渠,拓至公堂而新之,各房所堂舍俱加增建。改龙门坊于二门内,移天开文运坊于旧龙门地,天开文运坊改署“为国求贤明经取士”坊,改为天衢。旧“为国求贤”坊改为云路。道光六年,总督孙尔准、巡抚韩克均同绅士重修。市东西民房,益广号舍千余间,撤旧砖石而新之,增拓高广,公署堂所悉加增拓,规制益宏肃矣。坐营司。在贡院之东,北通黄院天衢坊,东通赛月亭边。

自贡院天衢北折为文笔书院。背负平山,旧有石如笔卓立,故名。内有朱子祠、六子祠、文昌祠,或云即怀北社学故址,未知然否?书院北折达于平山,地名北院后。有里社曰延远境,即旧罗城延远门址也。自文笔书院南折为赛月亭。又南过贡院前街东口达于七穿井,皆曰横街。七穿井东出即井楼门。

自井楼以南,狮桥以北,皆称井楼门大街。井楼门东折,沿城隅而东,有巷曰八角楼,名未详所自。内通庆城寺河沿。又有横巷通治澄巷、通天境巷等处,会于井楼门街。

通天境巷 旧名延善庵巷,内有通天夫人庙,故名。旧有育婴堂,雍正二年建,后移光禄坊。今地为江西会馆。巷之西口,与经院巷接,通化民营。

冶澄巷 在通天境巷之南,亦通八解楼。按:巷名未详所自。或曰冶澄,亚澄之讹。考《三山志》:闽王作东西二宅,为诸子居。今八角楼、化民营诸处,皆东宅地也。故忠懿王祠,传为王故居,庆城寺亦为王延羲宅。亚澄,闽王子,当是以所居地得名耳。

庆城寺 在狮桥北。东折临河,本闽王延羲旧宅。晋天福七年,舍为永隆金身罗汉院。宋祥符三年,赐今额并高丽铜佛;又二石笋木塔,皆高丽所献。《万历府志》;今俱无存。

忠懿王庙 在庆场面寺之左,本王故宅。有唐季侍郎于竞撰《琅琊郡王德政碑》竖庙内。晋天福二年,闽地入吴越,钱氏命即王故第,立庙祀之。宋开宝七年,刺史钱昱新其庙,立石以纪,并塑故都押衙程赟、建州刺史孟威等二十六人配食。政和中郡守罗畴、绍兴中郡守张守相继修。明万历二十九年、四十年、国朝康熙元年并重修。按《闽都记》:历代以来,每岁有司必牲醪,取祠下土为春牛。昔人诗:“马从太守分骖去,牛向前王乞土来”,即谓此也。明徐熥《元夕》诗:“庆城灯烛夜辉煌,照见丰碑字几行。此是先朝汤沐邑,年年歌舞祭闽王。”曹学佺《谒忠懿王庙》诗:“翔鲲祠貌古,磔兽石文斑。作镇犹兹土,招魂自故山。文章窥逸韵,戎马得愁颜。一代兴亡地,唯存梵宇间。”

义 仓 在忠懿王祠东,国朝道光间建。

由此接汤水关河沿。

由狮桥东河沿通庆城寺前桥,南折出豆芽菜巷,达于将军前西河沿,达经院前桥。直南接旗汛口,为秀实铺,旧有秀实坊,后改名升秀,今废。内有旧闽县治。俗称旧闽县,古净业尼寺故址也。先是宋元闽县治在闽都坊内,明洪武二年移于此。国朝顺治十八年,又移于成南,其地废为民居。中有里社曰大蚶境,有委巷通三牧坊河沿。以上属城之东北隅。

自鼓楼折而西,属郡之正西隅者,为鼓楼西铺,按《闽都记》:谯楼之西,旧有唐都督府、儒学。大历八年,观察使李椅考古泮宫之制于此,独孤及撰记铭。今其址已失,而碑犹存。又其西有关帝庙,创建年月无考。后有里社曰遵义境,与鼓楼东之依仁境东西对峙。案《治平坊》:东定巡坊,以其坊有定安门之名。后改依仁。西宜兴坊,以其坊之名,名后改遵义。《三山志》:坊名仁义,表东西也。盖皆晋子城厢地也。故今东西里社,犹仍其旧名。

都转盐运司署 在鼓楼西,即宋西外宗正司址。旧记;宋转运司,在威武门西南:东为运判司,西为转运使。熙宁中,既筑子城,并为一。致和中,并入提刑司,而迁转运行司于迎仙馆。靖康初,又以廉访使衙为之,在试院之西,即旧驻泊厅治。而迎仙馆遂为转运东行司,寻废。元更置福建等处盐课市舶转运使司于福星坊。皇祐元年移今所。明为福建盐运使司。国朝仍之。

忠毅侯祠 在盐道署大门内东偏,祀元都元帅陈君用。至正十四年建,寻废。明永乐十四年重建。俗称明王庙。案:君用字子材,本南平人,后徙浮流镇。少负气,勇猛过人。至正末,红巾贼乱,阃府授君用为南平县尹,使募兵,克服建阳、浦城等县。累官权同知副都元帅。至正十二年,贼围福城,率兵败之,城获全。复追贼于北岭,贼围复合,遂转战而死。事闻,追封颖川郡侯,谥忠毅,入祀乡贤祠。见《永安县志》。

自盐道署西直福州府治前,为府东铺。折而北为府直街,前为十闽首郡坊,坊左右有井二:东曰青龙泉,西曰白龙泉。正德间,郡守王子言所凿。街之半有巷二:一曰新丰巷,以内旧有新丰庵也。今庵废,而里社犹称新丰境。一曰存德巷。二巷相通,合而出于土街,今皆称府巷。

福州府署 即安抚司忠义堂春台馆之地。元为毫州万户府。洪武初,改为福州府治。《万历府志》:先是州治皆在今布政司地,历晋、唐、宋,元始置总管府于谯楼东。明洪武初建今所。《闽都记》:辟廨宇于东者二:曰总捕,曰清军海防。于西者一:曰理刑。按:雍正十二年,海防同知移驻南台,署废为民居,称东廊顶。理事同知、粮捕通判署,皆在西偏。有小巷达于北门夹道坊。道光初,粮捕通判缺裁,其署今为公馆。复市民居,辟坦途出北街。

附旧迹:

忠义堂 在消遥堂南,宋治平初建。东西壁绘周公一人,并社稷忠臣张良以下十六人,节义忠臣申包胥以下十九人,练诤樊咐以下十一人画象。按:逍遥堂详见“布政司署旧迹”下。二署旧通。

甘棠院 在忠义堂西,会稽亭南。开宝九年钱昱自记云:余自下车数月,适因巡城,观隙地高下,景趣俯倚郡斋。乃命芟其荒芜,开辟基址。至是车书既同,戈甲皆罢,乃卜筑处花心者,曰梦蝶亭;瞰水际者,曰枕流亭;近爽气者,日临风亭;眺夕照者,曰绮霞亭,云云。又别创小斋,介于四亭。其南为门,榜曰:“甘棠”。天圣中,郡守陈张重修。熙宁中,元积中更名春台馆,后废。绍兴十年,郡守张浚,理梦蝶亭故址,为偃盖亭。郡守张俊元,又更为秀野亭。

同类推荐
  • The Princess of Cleves

    The Princess of Cleves

    The Princess de Montpensier by Mme. de Lafayette Introduction by Oliver C. ColtThis story was written by Madame de Lafayette and published anonymously in 1662.
  • 本草撮要

    本草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寂志果经

    佛说寂志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包孝肃奏议

    包孝肃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t. Ives

    St. Iv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

    本书为德意志帝国的兴衰史,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外缘地区的崛起、德意志的巨变、现代化的开端、统一之路、新帝国、威廉二世的帝国、第三帝国。
  • 全职附魔师

    全职附魔师

    为了救好友穿越异世,正中父母所在世界,楼星夜一边寻找父母一边打打野怪,只是为何野怪越打越多,多没事,影响她找父母就很烦了。魔武双修,丹师器师附魔师,还能够契约魔兽,各个大陆的人纷纷仰天长啸,这是哪里来的妖孽?
  • 异界不朽仙尊

    异界不朽仙尊

    穿越异世,竟然寿元无穷?什么!这个世界,使用法力需要耗费寿元?拥有无穷寿元,岂不是可以无限扔禁术?这,不过时间只有十年!十年时间,能否真正不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杀手狂妃倾天下

    杀手狂妃倾天下

    5岁小女孩惨遭家人抛弃,被全国第一杀手组织救下,培养成了国内第一杀手陌离,岂料在一次最简单的一个任务上居然把命都丢了!到了阎王殿,阎王爷竟然说小鬼勾错了魂!没关系,我可以去异世走一遭。哈哈,看我独孤寻忆怎么用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毁灭指数来对抗玄力倾天下!!!不过,这妖孽是怎么回事?
  • 静志居琴趣

    静志居琴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在南极憧憬你的北极星

    我在南极憧憬你的北极星

    我在南极,你就像北极星,我虽然知道我们之间不会有结果,但是我还是望着你,希望你有一天可以回头看我,哪怕就一眼,我怕也满足了……
  • 至尊狸颜

    至尊狸颜

    千年前,天界与龙狸一族为享太平,皇子灵蓬与龙狸落颜结盟联姻,传为佳话。不料,狸后却趁此良缘,意图谋反,女娲后人重瑶,奉命镇压龙狸族,此灵蓬落颜从此殊途...千年后狸后之女落颜转世为小龙狸,为灵蓬转世宁如书收做小徒弟。此后三年如书执掌仙笔峰,从此与小狐狸一别一百年。一百年后小狐狸化为人形,下山寻找师傅,可师傅记忆物是人非,全然不记得小狐狸....师傅说“初遇我于大雪里,故而给我取名雪里。师傅师傅,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雪里....”大师傅忘记我了,二师父却对我疼爱有加,可是他们一个天雷,一个地火,注定水火不相容……两个对我最重要的人,你们别打了……
  • 古董珍珑劫

    古董珍珑劫

    民国初期,在鉴宝界有着“北神汤”之称的济州府汤家,不幸遭到灭门之祸。家主汤轩铭在一场鉴赏比赛“族宗诛”中意外身亡,为了不让觊觎汤家鉴宝秘笈的奸人得逞,同时为了隐藏自己儿子的行踪,汤轩铭之妻陆柠夕一把火烧了汤家大院,与他共赴黄泉。在大火的掩护下,汤轩铭之子,汤文随汤轩铭的异姓兄弟钟名扬逃离济州府后,来到上海改名“周唐”,隐居下来。 十年后,周唐长大成人。而此时中国正值军阀混乱时期,各地大量的古董国宝被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盗窃贩卖到洋人手中,流亡海外。周唐在一次文宝展览会上结识了上海文物协会的会长林念,并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林念为留下英国人手中的一幅稀世国宝所布的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
  • 何不嗣音

    何不嗣音

    年少的他们不懂得爱,懵懂相爱,懵懂分别,跌跌撞撞地成长,再不复最初模样。他们也是我们,记忆深处的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