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杀了吴六奇,我不就成了你们清庭的走狗,汉人的败类,天地会的叛徒吗!”
胡青华没有想到袁世杰竟然会提出这个要求,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我知吴六奇与你们天地会关系很深,不过眼下胡香主还是多想想自己吧,如何你愿意做,我就放了你那一帮弟兄,也会替你严守秘密,如果你不做,就不要怪袁某心狠了。”
吴六奇见胡青华拒绝,语生威胁,见胡青华不为所动,话锋一转又道:
]“胡香主不想想,吴六奇犯得是谋逆大罪,绝对是死路一条。我现在让你做的不过是让他早点死而已,你又何必拒绝我一番好心呢,你不为你自己想想,也要为你那帮兄弟考虑一下才好,难道就忍心让他们跟着你一块死不成?”
“吴六奇在你们手中,你们杀他是轻而易举,为何要让我动手?”杀吴六奇胡青华是万万不愿的,可是想到韦大宝这十几个跟着自己的弟兄,胡青华也是非常头疼,有时候没有选择的去死比有选择的去死要容易的多。他不明白为何这袁世杰自己不动手,非要让自己动手杀他。
“吴六奇是钦犯,皇帝指明要送往北京的,如果在两江总督府被杀,难免有些麻烦,但若是由你们天地会动手,就完全不一样了。杀了吴六奇后,我会送到你京城面见索相,到时你只需说是山东巡抚刘芳躅指使要杀吴六奇灭口,其他的就交给我处理,如何?”
载脏嫁祸!原来袁世杰的真正目的是陷害山东巡抚刘芳躅,一个勾结天地会反贼,杀吴六奇灭口的罪名绝对可以让刘芳躅满门抄斩,看来刘芳躅是得罪了索额图,否则袁世杰也不会如此陷害他,胡青华暗道。
“你以为我会帮你吗?”
胡青华冷眼看着袁世杰:此人心地歹毒,绝对不能信他,事成之后也会杀了自己灭口。不过要是能利用他急于办成此事的心思,说不定会有机会逃生。
“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属愚蠢,白白送命更是不值,胡香主聪明人,难道就看不透吗?”
“我凭什么相信事成之后,你会放了我们,再说,我也没机会杀吴六奇。”
袁世杰见胡青华语气松动,心中暗喜,面上表情不变,淡淡的道:“你如果不答应便会马上死,如果相信我说不得就会有生路,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答应,而不是问凭什么,因为你没的选!你不做别人也会做,都不做我也有办法。至于怎么让你杀吴六奇,这个我自会安排,到时你只需待机行时便行。”
“胡某不怕死,但不愿弟兄们就这样白死,姓袁的,我答应你,如果事后你想要我的命,胡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一首“忆江南”令世人对江南充满无限向往,此时的苏州已进入梅雨季节,到处都是斜风细雨,迷蒙的烟雨将青石的街道洗涤的一尘不染,泛着浅浅的青光,两旁耸立的梧桐也愈发翠绿青翠,雨水的味道和着青石和绿树的清香溢满了烟雨凄迷的天地间。长街短巷,曲折婉转,清涩的青石路,温润的油纸伞,惬意微翘的雨檐,带着江南的温馨化作诗篇。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冥冥花正开,颺颺燕新乳。
芳菲六月,盛意春浓,正是漫野绿遍千红万紫之时,放眼江南,满目是翠树朱花,充耳闻莺啼燕语,掩藏在葱茏灌草与繁茂枝间,只听得婉转却难觅鸟踪。渐进了梅子时节,少不了淅沥几场小雨,有时朦朦胧胧的仿若有水雾轻洒着。
姑苏城畔寒山寺边,两位年轻的女子站在一座石拱桥上望着远处的稻田,稻田里有几个农家小孩正在水渠里找泥鳅,不时有小孩高兴的声音传来。
“小翠,你说这些小孩子多自由啊,无忧无虑的。”
说话的是穿白衣的女子。小翠是与她从小一起长大的贴身丫环,在白衣女子身边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听到白衣女子说话,想到自家小姐肯定是想起自己的童年了,也有些伤感道:
“小姐,国公去世时你才四岁,十几年来大家跟着大公子到处颠簸,时时要防着清庭的追杀,从来也没能在哪个地方安顿下来,小姐自然是没有这些普通人家小孩童年的快乐了”
“我们回去吧,出来久了,大哥与洪师父要是回来见不到咱们,肯定又要说我了。”
“小姐是怕郑公子回来见不到你吧…….嘻嘻….”
小翠见自家小姐心情不是太好,便故意打趣她。
听到小翠取笑自己,白衣女子假装生气,作手佯打,轻声喝道:“不许乱说,再说打你了啊…..对了,小翠,你说洪师父为什么要让大哥跟郑公子一同进京呢?刘师兄和你说过什么吗?“
白衣女子提到刘师兄刻意加重了语调,眼睛促狭的看着小翠,嘴角似笑非笑。
果然小翠听到刘师兄三字有些脸红,不些害羞的低下头,用小的不能小的声音回道:
“奴婢也不知道,刘师兄满脑门子都是练他的功夫,哪里又知道那些事啊…小姐,咱们回去吧,大公子回来你问问他不就行了。“
“大哥从来不和我说沐家的事情,问了也不会告诉我,好像我不是沐家的女儿一般,要是二哥在这里,多半会告诉我,真不懂大哥为什么要那么对待二哥,拥唐拥鲁有什么区别吗?还不都是太祖的子孙。”
想到两位兄长不和,白衣女子心头有些苦涩。
小翠嘴中的国公爷便是前明永镇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白衣女子便是他的女儿沐剑屏。
沐天波字玉液,明天启年间袭父爵黔国公。明朝灭亡后,仍坚持抵抗满清进攻,顺治三年,张自忠余部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部进兵云南,平沙定洲之乱,沐天波便与孙可望、李定国共同抗清。南明永历帝入滇,以世臣受重任。后来孙可望投降清庭,李定国战败,清兵进逼昆明,沐天波上疏永历帝请退守滇西,南入缅甸,永历帝听从其其议退往缅甸,沐天波也随永历帝一块退往缅甸,不料缅甸人惧怕清庭,将随永历退往缅甸的文武百官尽数杀了,史称“咒水之祸”。永历帝也被缅甸人献给清庭,被吴三桂以弓弦勒死。
咒水之祸发生时,沐天波的两个儿子沐剑声与沐剑雄在部将保护下逃出缅甸,坚持联络沐天波旧部,与各地反清组织相互呼应,继续反清复明的斗争。
但因沐剑声支持唐王一脉,二哥沐剑雄却支持鲁王一脉,两兄弟之间闹得不可开僵,最终兄弟二人分道扬镳。拥唐拥鲁使明末清初各地反清势力不能有效团结在一起,反而是不断的内讧,耗尽了明王朝的最后一点气血。(外侮当前,内讧不断是汉人的一个弊病,后世更有一句名言“攘外必先安内”,给民族内斗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光环)
沐剑屏嘴中提到的郑公子则是台湾郑经的长子郑克臧,郑克臧是郑经长子,是郑经的小妾所生,郑经与陈永华相继去世后,冯锡范联络郑经诸弟,以郑克臧非郑氏骨肉为由,绞杀郑克臧,郑妻亦殉死。拥立郑经的小儿子郑克爽为台湾之主。
在金庸小说中郑克爽是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出现的,不过郑克爽在康熙十年还是个几岁的黄毛小儿,又如何去和韦爵爷抢女人,因此鹿鼎记中关于郑克爽的描述纯属小说家言。(在本书中郑克臧将成为一个主要人物,不过情节也是小说需要,看官不要当真)
郑经自从接受吴应熊的提议与吴三桂展开合作共同反清后,便让自己重要的幕僚陈永华也就是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主持。为了显示自己合作的诚意,便派郑克臧到云南见了吴三桂。
与吴三桂的人谈妥一些合作细节后,郑克臧便准备返回台湾,无意中却碰到云南沐家的人,与沐剑声一番接触后,因年岁相当,也皆为明臣之后,志向相同,二人便互引知己。
沐剑声告诉郑克臧自己将前往北京,因为江湖传说崇祯皇帝的太子并没有死,化名杨起隆在北直隶广纳天下英豪,伺机起事。因此沐剑声准备前去一探究竟,如果真的是朱三太子,那么困扰众多反清志士的拥唐拥鲁问题便可迎刃而决。
郑克臧听了,心中也非常好奇,因为父亲郑经曾亲口告诉自己崇祯皇帝的太子早已被乱兵所杀,现在却冒出来个杨起隆自称朱三太子,也让他感到震惊。
想到自己是第一次离开台湾,不妨多见识见识内地的人和事,也好提高自己的眼界,便随同沐剑声一行北上。
郑克臧年方二十三,相貌英武,文采武艺也是不俗,再加上自小就被郑经培养,谈吐举止非常有气度。经过一路的接触,让沐剑屏对其大为动心,芳心暗许。
沐剑声知道妹妹的心思,再加上郑克臧是郑经的长子,如果他成为自己妹夫,对云南沐家大大有利,便有心撮合二人,没有横加干涉。
行到江苏境内,赶上黄梅阴雨天,沐剑声与郑克臧一合计,便决定在苏州暂作停顿,待天气转好之后再继续北上。
………….
为防胡青华中途反悔或者事情出变故,袁世杰向胡青华提出将韦大宝他们继续关在两江总督府,事成之后再放人。胡青华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但袁世杰以胡青华不同意就马上处死他们,威胁胡青华退步,胡青华不得已只好退步。但要求袁世杰将自己的弟兄一块押着北上,到了徐州就地关在徐州府的监牢中,自己一动手那边就放人,否则宁死也不杀吴六奇。
袁世杰权衡了一番,这十几个人并不是天地会反贼的重要人物,无关大局,放了也没什么,重要的是这胡青华,便同意了胡青华的要求,将韦大宝他们一起押解北上。
久久未能露面的江宁将军噶尔汉终于到达总督府,麻勒吉对他的迟到感到不满,足足将其晒了半个时辰才会见他。
噶尔汉知道麻勒吉这么对待他的原因,官大一级压死人,也只能乖乖的在那等,好不容易麻勒吉见他了,可没等噶尔汉开口,麻勒吉先对他来了一番责问。
“江宁将军好大的排场,本督接了圣旨要与将军一同会审那犯官吴六奇,不知将军为何却迟迟不到?哼,难道噶将军不把圣上的旨意放在眼里吗!不要与本督说你不知情,吴六奇可是你麾下的顾正奇押解送到我总督府的,噶大人有何解释?!”
噶尔汉见麻勒吉对其心生不满,抬出圣旨压自己,肚子也是委屈的紧:要不是明珠的人,自己早就到了总督府,哪还要受你这番挤兑。脸上却是挂着笑道:
“麻大人见谅,非是末将有意怠慢圣意,而是因前些日子被天地会反贼行剌,末将不慎从马上摔下,行动不便,这才有所耽搁。”
江宁将军虽不受两江总督管辖,但品级上却比两江总督低了一级,因此噶尔汉对麻勒吉不敢直言顶撞,其实他也没说错,天地会行剌时,他的确从马上摔下,不过问题不大。其姗姗来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他府上来了一个人,手中拿着他在江宁贪脏枉法的证据,还是当朝兵部尚书明珠的人。
噶尔汉与明珠并没有多大接触,但这个人在出示了噶尔汉在江宁贪脏的一些证据后,便让噶尔汉对明珠产生了恐惧,生怕如果不答应这个人的要求,明珠就会将其贪脏的事情上报康熙,无奈同意了此人的要求,这才急忙赶到南京,但也是迟了。
明珠的要求很简单,将吴六奇安全的送到北京。在明珠看来,吴六奇是个归降过的明将,一介武夫而已,在清庭也做了十几年总兵,现在突然反叛朝庭,恐怕是由乱党分子蛊惑才为,心志并不坚定,只要其被重新擒获,只要朝庭不杀他,相反再对其示以一番仁义,这个武夫再次归顺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投降跟当婊子一样,有了第一次哪会在乎第二次,正是基于这样的看法,明珠才向康熙提出吴六奇落网后送往北京由皇帝亲审再昭示天下的意见。
两江总督麻勒吉是索额图的人,为防不测,明珠决定利用一下噶尔汉,因此才派人带着噶尔汉犯罪证据去见他,使其能够确保吴六奇不在落网后遭遇不测。
噶尔汉以坠马受伤为由解释其姗姗来迟的原因,麻勒吉也不好再借题发作,想到要尽早解决吴六奇的事情,便道:
“原来噶将军受伤未愈,如此倒是本督有些鲁莽了,噶将军莫怪。圣旨是要你我共同会审吴六奇,取得供状后再押往北京,不知噶大人对此有何看法?
麻勒吉对噶尔汉的称呼从原先的“江宁将军”也变为了“噶大人”,不无亲近之意。
“此事末将听凭总督大人决定,并无看法。”
噶尔汉一到南京,便已经从鄂泰嘴里得知吴六奇不肯归降的事情。
“也不瞒你,我已见过吴六奇,但此人一味辱骂朝庭,咒骂于我,一心求死,是断断不会供罪悔过的,本督对其甚为恼火,恨不得立刻斩了此人。无奈圣上要亲审于他,我就这么将他杀了有违圣意,本督便想将其直接送往京城,不知噶将军意下如何?”
“此事由总督大人决定,末将没有意见。“
其实噶尔汉心里非常清楚麻勒吉不审就将吴六奇送往京城的原因,是打定要让明珠出糗的心思。不过明珠只是让他将人安全送到北京,不能在江南出差错,现在麻勒吉主动提出要将吴六奇送往北京,不正好可以完成明珠的要求嘛,送去之后再发生什么事情可跟他不沾边了,吴六奇要是让皇上丢了面子,倒霉的也是你明珠,到时你泥菩萨过节——自身难保,还能再捏我的小辫子吗?!哼哼。
麻勒吉见噶尔汉没有反对,心中也是暗喜,两人又客气了一番,谈了些押送细节,噶尔汉便告辞出去,返回江宁。
噶尔汉走后,麻勒吉唤出一直藏在屏风后面的袁世杰,让其立即安排押送人员,明日启程押送吴六奇并一干人犯前往北京。自己则提笔写给康熙的奏章,奏章上只说吴六奇心系前明,冥顽不灵,自己多番劝降却未得其效,恐有负皇帝圣意,无奈只有派兵五百押送其往京城听凭皇帝处置。并提到有一天地会反贼原青木堂香主胡青华被一并擒获归案,押送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