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柏林敌投降,欧洲人民庆解放;
纳粹战犯要审判,历史教训切勿忘。
1945年春天,第三帝国的末日很快来到了。在苏联红军和西线艾森豪威尔部队的猛烈打击下,纳粹军队节节败退,希特勒所曾鼓吹的“千秋帝国”眼看就要翻船了。
早在1月27日下午,朱可夫的部队已渡过奥得河,离柏林只有100英里。希特勒大本营发生了一件饶有趣味的事。这时大本营已迁至柏林总理府,此后,大本营没有再迁移。
25日那天,急得团团转的古德里安去见里宾特洛甫,要他设法同西方马上接洽停战,以便使剩下来的德国军队能集中起来对付东线苏军。这位外交部长马上到“元首”眼前告密,于是那天晚上希特勒把古德里安大骂了一顿,并且指控他犯了“叛国罪”。
但是,在两个晚上以后,东线的灾难性的打击使得希特勒、戈林和约德尔反而认为没有必要向西方要求停战了。他们深信西方盟军由于害怕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所带来的后果会自动找上门来。1月27日“元首会议”记录的片断还保存了这场戏的一部分。
希特勒:你们认为英国人对俄国的这一切进展会感到高兴吗?
戈林:他们当然不希望我们会挡住他们,而让俄国人占领整个德国……他们当初并不希望我们会像疯子一样地抵挡他们,而让俄国人节节进逼,现在差不多占领了整个德国……
约德尔:他们一向对俄国人怀有戒心。
戈林:如果这种情势发展下去,几天之内我们就会从英国人那里收到电报……
第三帝国的头目们就这样把他们的最后希望系在一根游丝上,结果他们的幻想又完全破灭了。
从2月底开始,艾森豪威尔所统率的百万大军就向莱茵河进逼,两个星期以后,他们就牢牢地控制了摩泽河以北的莱茵河左岸。德军死伤和被俘的又有35万人,其中被俘的占29.3万人,大部分武器和装备均已损失。希特勒对此又大发雷霆。3月10日,他最后一次再把伦斯德革职,换上来的是在意大利长期苦战坚守的凯塞林元帅。但是战局的发展,和希特勒所希望的完全背道而驰。
3月7日午后,美军第九装甲师到达雷马根。几天以后,3月22日晚上,巴顿的第三军团在美国第七军团和法国第五军团的配合下,打了一个漂亮仗,拿下萨尔一巴拉丁那特三角地带以后,又在美因茨以南的奥本海姆渡过莱茵河。3月25日,英美军队已经完全控制了莱茵河西岸,并在两处地方渡河建立了坚强的桥头堡。在六周之内希特勒在西线的兵力损失1/3,并且损失了差不多可以装备50万人的武器。
与此同时,苏联红军所向披靡,与柏林的距离愈来愈近了。据古德里安后来在纽伦堡军事法庭交代,在形势日益危机的情况下,他与纳粹元首又在俄国战场形势问题上大吵了两个钟头。
“他站在我面前,举起拳头,脸上气得通红,全身发抖。”古德里安说,“狂怒使他变成了另一个人,完全丧失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在每一次发作之后,他就在地毯上走来走去,然后猛地在我面前停下来,重新指着鼻子骂我。他几乎是放开嗓子嘶叫,两只眼睛鼓得要脱出来,额头的青筋也暴了起来。”
就是在这种精神状态下,这位德国元首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后的重大决定之一。3月19日,他下了一道总命令,要把所有德国的军事、工业、运输和交通设备以及所有的储备统统毁掉,以免它们完整地落入敌人之手。这些措施要在纳粹地方领袖和“民防委员们”的协助下由军事人员执行。命令最后说:“一切指示与本命令相抵触者均属无效。”这就是说,德国要变成一片荒漠不毛之地,可以使德国人民在战败后维持生存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保留下来。
纳粹政府的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长斯佩尔,从以前和希特勒的谈话中已经预料到他会发出这种野蛮的指示,因此在3月15日曾写了一个备忘录交与“元首”。备忘录写道:“四至八个星期内,德国经济将要最后崩溃,这是可以料定的。经济崩溃之后,战争就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即使在军事上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尽力保持一个基础,哪怕是一种最原始的状态的基础,使这个民族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我们没有权利在战争的现阶段进行一种可以影响这个民族的生存的破坏行动。如果我们的敌人要摧毁这个曾经无比英勇地作过战的民族,那么,这个历史的耻辱应完全由他们承担。我们有责任使这个民族有一切的可能在遥远的将来得到复兴。”
但是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的希特勒,对于他曾经表示过无限热爱的德国民族的继续生存是毫无兴趣的。他对斯佩尔说:“如果战争失败,这个民族也将灭亡。这种命运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必要考虑这个民族维持一个最原始的生存基础的问题。恰恰相反,最好由我们自己动手把这些基础破坏掉。因为这个民族将被证明是软弱的民族,而未来只属于强大的东方民族(俄国)。而且,在战争以后留下来的人不过都是劣等货,因为优秀的人已经战死了。”
因此第二天,这位最高统帅公布了他那臭名昭著的“焦土”政策的指示。元首办公厅主任马丁·鲍曼在3月23日也发了一道同样野蛮的命令,这位胆小如鼠的人物,现在在希特勒宫廷中的地位超过任何其他的纳粹暴吏。斯佩尔在纽伦堡法庭上叙述道:“鲍曼的命令旨在把德国东部和西部的人口,包括外国工人和战俘在内,移至德国中部。数以百万计的人必须徒步旅行。对他们的生存,没有准备任何条件,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准备。这势必要造成不可想象的饥荒。”
人们普遍认为,假如希特勒和鲍曼的命令都付诸执行的话,数以百万计的尚未在战争中死去的德国人也要死去。斯佩尔在纽伦堡法庭上总括各种“焦土”命令说,必须摧毁的有:“所有工厂、所有重要的电力设备、自来水厂、煤气厂、食品店、服装店;所有的桥梁、铁路和交通设备;所有的河道、船只;所有的机车和货车。”德国人民所以能够幸免这最后的灾难,除了因为盟军的进展神速使得这次巨大破坏无法执行之外,还由于斯佩尔和一些军官尽了他们非凡的努力。他们终于直接违抗希特勒的命令,在国内四处奔走,保证重要的交通、工厂和商店不被那些死心塌地服从命令的军官和纳粹党徒们所炸毁。
希特勒虽然还作垂死挣扎,但他的未日眼看就到了,德国法西斯已处在“四面楚歌”之中。
战争进行到1945年3月底、4月初,德国法西斯已处在最终灭亡的前夕、除了东方的日本,德国在世界上已没有任何盟国,彻底被孤立起来。反法西斯的战火正从东西两面猛烈而迅速地向着德国中心地区燃烧。德国人民的反战厌战情绪日益高涨,法西斯恐怖手段再也镇压不住工人的怠工和军队中的开小差现象。在失败和灭亡的恐惧中,法西斯统治集团内部的尔虞我诈和互相倾轧更加露骨地表现出来。德国法西斯政权已摇摇欲坠了。
在军事上,维斯瓦—奥得河战役、匈牙利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东波美尼亚战役结束之后,苏军已进抵奥得河—尼斯河一线,并开始积极准备攻克柏林,在西线,艾森豪威尔统率的美、英、加、法军队,于3月中旬先后渡过莱茵河后,4月中旬正向易北河方向猛进,其先头部队于4月12日到达马格德堡,接着又解放了莱比锡和纽伦堡等地区。德军在东西两线大批大批地被歼和被俘,控制的领土急剧地缩小。
德国的部分领土被占领,又失去欧洲的盟国和仆从国,加之反法西斯同盟国对德国工业区和交通线的猛烈轰炸,致使德国的经济全面瘫痪。尤其严重的是德国失去了它的钢铁和煤炭基地鲁尔区和西里西亚,使其战时经济遭到致命的打击。而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解放,则断绝了德国石油的主要来源。3月份德国煤的产量下降为1944年平均月产量的26%,钢下降为15%。1至3月份平均每月只生产了333辆坦克。1945年第一季度,德国的空军每月需要12万吨煤油,但每月只能生产1万吨:坦克和汽车每月需要18万吨燃料,而实际的产量仅为4至6万吨。结果德军的相当一部分飞机和坦克无法开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工业的产量下降得越来越厉害。所以,德国的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长斯佩尔1945年3月中旬在致希特勒的备忘录中心酸地写道:“4至8个星期内,德国经济将最后崩溃,这是可以料定的……经济崩溃以后,战争就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希特勒原来打算在4月20日,他56岁生日那天,离开柏林前往上萨尔斯堡,在神话般的已巴罗沙山间堡垒中指挥第三帝国的最后决战。政府各部门大部分都已南迁,汽车上满载着政府文件和拼命要离开这注定要沦陷的柏林的疯狂的官员。十天以前,“元首”也把他的大部分恃从人员送往伯希斯特加登,收拾他的山间别墅伯格霍失,专候他的到来。
然而命运已经注定他再也看不到他那心爱的阿尔卑斯山上的山间别墅了。他没有想到未日来得这样快。苏军和美军正神速地向前推进,已会师于易北河上。英军已兵临汉堡和不来梅城下,被占领的丹麦有被切断的危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已经沦陷,亚历山大率领的盟军正在向波河流域推进。苏军在4月13日拿下维也纳以后,沿着多珍河挺进。而美国第三军团也在顺河而下准备和苏军在奥地利的希特勒的家乡林茨会师。在战争期间一直在修建宏伟的大礼堂和体育场以作纳粹党的首府的古老城市纽伦堡已被包围。美国第七军团的一部正绕过纽伦堡向纳粹运动的诞生地慕尼黑挺进。柏林已听到苏军重炮的隆隆声了。
纳粹财政部长冯·克罗西克伯爵,一听到布尔什维克党人要来了,便离开柏林仓皇逃向北方去了。他在4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整整一星期,噩耗不断传来。我国人民似乎正面临着不幸的命运。”
希特勒是在上年11月20日由于苏军的逼近,最后一次离开他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的大本营来到柏林的。自从东线战场战事爆发以来,他很少来柏林,如今他就一直待在柏林了。直到他的末日为止,他都在总理府。总理府的大理石的大厅,已被盟军炸成废墟。他就在下面50英尺深的地下避弹室中指挥他的正在崩溃的军队。
这位纳粹元首的健康在急剧恶化。2月间第一次见到他的一个陆军上尉,后来回忆当时他的容貌时说:“他的脑袋微微晃动。他的左臂松弛地垂着,手颤动得很厉害。他的眼里射出一种无法形容的闪烁的惨淡的光辉,给人以恐惧的、极不自然的感觉。他的面色和眼圈使人感到他已经精疲力尽。他的一切动作都和衰老的人一样。”
自从1944年7月20日炸弹事件以来,他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甚至对党内老伙伴也不例外。“所有的人都欺骗我,”3月里希特勒向一位女秘书这样发火道,“我没有可以信赖的人。他们都背叛了我。这使我难过……假如我出了什么事,德国便没有领袖了。我没有接班人。赫斯疯了,戈林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希姆莱不会得到党的赞同,而且他根本不讲艺术……你去想吧,有谁能做我的继承人!”
希特勒的身体虽然已经垮了,而且由于苏联红军打到了柏林和西方盟军占领了德国西部本土,可怕的末日已迫在眉睫;但是,他和他的几个最疯狂的追随者却顽固地盼望着能在最后一分钟出现奇迹,使他们得救。他们之中,戈培尔尤其如此。
四月初的一个夜晚,戈培尔向希特勒朗读其元首喜爱的一本书:卡莱尔所著的《腓德烈大王史》。他所朗读的这一章叙述的是七年战争中最黑暗的日子,那时这位大王已感到日暮途穷。他对他的大臣们说,如果在2月15日以前他的运气仍不好转,他就要放弃战争,服毒自杀了。这一段历史的确很合时宜,戈培尔无疑是用极其戏剧化的方式朗读的:
“英勇的国王!请您等一等,您那受难的日子就要过去了。您那交好运的太阳就要拨云雾而升起来照耀着您了。2月12日,俄国女皇死了,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就出现了。”
他们在这本英国人所写的书的鼓励之下,从希姆莱的无奇不有的研究室档案里调了两张预卜吉凶的星象图来研究。一张是在1933年1月30日“元首”就职时为他卜算的:另一张是一位无名星象学家在1918年11月9日魏玛共和国诞生之日为它卜算的。戈培尔把这两个非凡的文件加以重新研究以后所得出来的结论是:“一个惊人的事实已经看得很清楚,两张星象图都预卜战争要在1939年爆发,并且预料到1941年以前的胜利和以后的节节失败,以及1945年初,特别是4月的前半月的最大的打击。4月下半月我们就要获得暂时胜利。然后是停滞状态,一直到8月,才会有和平。在今后三年内德国的处境很困难,但从1948年开始德国就会东山再起。”
用卡莱尔和星象图的“惊人”预言所武装起来的戈培尔,在4月6日对败退中的士兵发出了动听的呼吁:“元首宣称,时来运转就在今年……天才的真正品质在于它能意识到和确知即将到来的转变。元首知道转变到来的确切时刻。命运给我们带来了这个人,因此在这内外交困的时刻,我们将要亲眼看到奇迹……”
不到一个星期,4月12日的晚上,戈培尔自信的奇迹“确切时刻”已经到来。一位机要秘书前来向他报告:“从外国通讯社报道获悉,罗斯福死了!”戈培尔听到这一消息,如获至宝。“把最好的香槟酒拿来!”他喊道,“给我接元首的电话。”
希特勒在马路对过的地下避弹室里躲避轰炸。戈培尔拿起电话报告说:“我的元首,我向你祝贺!罗斯福死了!星象图里写得清清楚楚,4月下半月是我们的转折点。今天是星期五,4月13日。转折点到了!”
这一意外的消息,使纳粹头目们欣喜若狂,他们真的认为,从此可时来运转了。
4月15日,希特勒的情妇爱娃·勃劳恩来到柏林与希特勒相会。她做他的情妇已有12年以上。正如特莱佛一罗伯尔所说的,为了她的婚礼和葬礼,她在4月间来到了柏林。
希特勒的司机埃里希·肯普卡说:“她是德国最不幸的女人。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等候希特勒。”这位“金发美女”住在希特勒阿尔卑斯山别野的一套房间里,但因为不能忍受长期别离之苦,她在他们相识后的最初几年曾两度要自杀。但是,她渐渐地习惯于那令人沮丧的既非妻子、也非情妇的暧昧身份,满足于做一个“伟大人物”的唯一女伴,尽量享受极为难得的共同在一起的时光。爱娃·勃劳恩头脑简单,在思想上对希特勒可以说毫无影响,但希特勒对她的影响却是“绝对全面”的。
4月20日是希特勒的生日,这一天颇为平静地过去了。纳粹军政头目们在为“元首”祝寿后都作鸟鲁散了。在苏联红军强大炮火的猛烈打击下,希特勒和戈培尔之流“时来运转”的美梦彻底破灭了。攻城部队步步逼近,苏军的坦克部队已经到达城内。最高统帅听到这样的消息实在受不了。他尖声叫道,每个人都背叛了他。除了背叛、撤谎、腐化和怯懦之外,没有别的。一切都完啦!好吧,他愿意留在柏林。他愿意亲自保卫第三帝国的首都。谁愿意走,就可以走。他愿意在这里以身殉国。
的确,希特勒是逃不出去了;苏军把柏林围得风雨不透,装甲部队已进入市区,而且又牢牢地掌握了制空权。希特勒就是插翅也难飞了。
为了捣毁德国法西斯的老巢,苏联红军早在1944年底就制定了攻占柏林的计划;随着战争的发展,这一计划又进一步修订、完善。
1945年3月底,东波美拉尼战役结束后,苏军立即加紧了柏林战役的准备工作,军队和物资火速地向奥得河东岸集中。为了加速运送物资,甚至把德国东部的部分铁路改成了宽轨(苏联的铁路是宽轨)。参加这次战役的部队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总兵力在250万人以上。他们拥有41600门大炮和迫击炮,625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7500架飞机战役的目的是粉碎退缩在柏林附近的全部德军,攻占德国法西斯罪魁祸首希特勒负隅顽抗的最后据点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希特勒知道柏林战役将最终决定德国法西斯及其本人的命运。所以从1945年2月份开始,他便下令强迫当地居民、战俘和被强制到德国眼劳役的外国工人,在奥得河一线和柏林周围构筑防御工事。他们在柏林以东建成三道防御阵地:第一道是北起沃林湖东岸,沿奥得河伸延到尼斯河一线。从此往西10至20公里、是第二道防线,其中以泽劳弗高地为主要阵地。再往西10至20公里为第三道防线。此外,环绕柏林城筑成了三层防御圈:最外一层距离市中心半径为24至40公里,沿着当地的湖泊、河川构成。第二层距离市中心12至20公里,主要利用郊区的森林筑成。第三层是沿着柏林的环城铁路修成的。同时,把柏林市区划成9个防御区,分兵防守。当时希特勒搜集到柏林附近的兵力近100万人,在柏林市内还组成近20万人的守备队。他们装备有10400门大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00多万发火箭炮弹,3300架飞机。
显然,无论从人数或装备上来看,苏军均占优势。希特勒曾指望在奥得河一线粉碎苏军的进攻。假若失败了,则将死守柏林城。他要求德国士兵和柏林市民“死守柏林直到最后一人”,其目的是把战争拖延下去,等待美英军队到达柏林地区;或则将柏林交给美英军队,或则美英军队与苏军冲突起来,他们便从中渔利,借以保住他的“国家社会主义”。然而,这一切只是痴心妄想而已。
4月16日凌晨5时,苏联红军开始发动攻击。经过四昼夜的激战,苏军连续突破了德军的三道防线,逼近了柏林防御圈。在这段时间内,希特勒被迫把全部预备队投入战斗,苏军粉碎了九个德国师。4月20日,苏军开始炮击柏林,从4月21日开始,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从东面、北面,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从南面和东南面向柏林突击,在郊区展开激战,并冲入市区。
希特勒急令柏林以西的德国第十二集团军向东南移动,妄图与德国第九集团军会合后向苏军反击。但是,4月24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部队在柏林的东南侧会师,从而切断了德国第九集团军和德国第四坦克集团军同柏林的联系,并将这支大约20万人的敌军包围在奥得河上的法兰克福—古本地区,4月25日,在柏林西侧,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从北面南下,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从南面北上,胜利地会师于波茨坦之西,形成了对柏林的包围圈。
此外,美军与苏军于4月25日中午会师于柏林西南的易北河西岸的托尔高。于是整个德国领土和德军的阵地被切成南北两块,而且盘踞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两个集团军群也失去了向柏林地区靠拢的退路,在柏林市内激烈巷战的同时,德国第十二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和第四坦克集团军很快被苏军消灭。
柏林是一座战火熊熊、炮声雷鸣的孤城了。决定自己在柏林顽抗到底的希特勒,既无后备也无援军了。英勇的苏军战士,在威力强大的炮群和坦克支援下,在胜利的鼓舞下,在为祖国报仇雪耻的热情的激励下,不顾巨大牺牲,人人奋勇向前。所以市内的巷战进行得相当顺利,至4月29日,战斗已发展到市中心。在攻打柏林的过程中,苏军大约发射了180万发炮弹。为了摧毁敌人的工事和坚固的石头建筑物,苏军使用了每颗炮弹半吨重的大口径要塞炮。然而,尽管拥有威力如此强大的重武器,苏军战士有时还得用炸药把墙壁炸开,穿越前进。苏军经过猛烈的攻击和白刃战,于4月30日下午占领了象征着德国最高权力机构的国会大厦。剩下的仅有德国政府所在地——总理府了。
正当苏军猛攻德国国会大厦的时候,恶贯满盈的德国法西斯魁首希特勒于4月30日下午3时许,在总理府的地下室开枪自杀。不可一世、凶残暴戾、杀人如麻、妄图建立欧洲和世界霸权的法西斯元凶,就这样结束了他的生命。与他同时自尽的是他多年的情妇、在4月29日与之举行了婚礼的爱娃·勃劳恩。稍后,戈培尔夫妇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便命令士兵开枪将他俩击毙。这样,德国法西斯集团中仅有三人自愿作了希特勒的殉葬品。
希特勒自杀之前,留下了臭名昭著的遗嘱,其中值得提及的是,他任命海军元帅邓尼茨为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他的这种做法,显然是费了一番苦心的,德国的陆军将领是多次暗杀希特勒的主谋者,已不可信任了。至于法西斯集团的二号、三号人物戈林和希姆莱,他们于4月20日在风雨飘摇的气氛中为“元首”祝贺了56岁的生日之后,当夜各怀鬼胎,急忙离开了炮火连天的柏林。他二人都认为希特勒的生命即将完蛋。所以,4月23日戈林从上萨尔斯堡拍给希特勒一封电报,探问他现在是否可以接管德国的全部领导权。希特勒一见电报火冒三丈,立即下令解除戈林的职务,并命令当地的党卫军逮捕了他。与此同时,希姆莱也背着希特勒,暗中与西方联系,表示德国愿意向美英投降,而对苏军将继续抵抗下去。希特勒知道此事之后,同样愤怒万分,所以在自尽之前,也没忘记指令邓尼茨政府逮捕希姆莱,并大骂希姆莱和戈林是叛徒。
希特勒自杀后,他的继承人邓尼茨仍继续玩弄分裂盟国的活动。他渴望在一个反苏联盟中与美国人携手合作。他认为,由于希特勒去世,西方会更乐于把德国看成欧洲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5月1日,邓尼茨在向全国发表的广播演说中说,德军将继续进行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战争,以免作战部队和在德国东部的千万个家庭遭至毁灭。但是到了5月2日或3日,邓尼茨意识到艾森豪威尔不会接受只在西线的全面投降。因此,他试图通过使德军向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投降而在东线继续作战,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蒙哥马利正面的德军告诉他,他们不但想让第二十一集团军群正面的德军投降,而且也让在德国东北部面对红军的德军投降。艾森豪威尔命令蒙哥马利拒绝后一建议,并允诺派到兰斯担任苏联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的联络官苏斯洛巴罗夫将军,如果出现较为全面的投降,他将“和在场的俄国代表一起,安排较正式的投降仪式”。
5月2日清晨,德军的柏林城防司令维德林命令德军停止抵抗之后,德国境内的战火逐渐平息下来。5月7日德国政府代表约德尔由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和一名副官陪同,来到兰斯西方盟军司令部。约德尔高高的个子,身体笔挺,穿着一身洁净的服装,戴着单片眼镜,看上去像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化身。他生硬地低头鞠躬,在兰斯二所职业技术学校里,向美英苏代表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签字后,艾森豪威尔向盟国联合参谋总部拍发了一封电报。电报说:“盟军的任务在1945年5月7日当地时间2点41分完成。”
但是,斯大林对兰斯的投降仪式不满意。既然苏军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主力,柏林是苏军攻克的,那么兰斯的投降仪式从地点到方式均有损于苏军的威望。所以苏联政府与美英政府商讨之后决定:兰斯投降仪式只当作投降仪式的预演,正式的仪式将在柏林举行,并将由苏方主持。
5月8日24时,在柏林正式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参加仪式的苏方代表是朱可夫元帅和维辛斯基,仪式由朱可夫主持。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是:英国空军上将泰德,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将军和法军总司令德·塔西尼将军。代表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是:陆军元帅凯特尔、海军上将弗雷德堡和空军上将什图姆普弗。投降书的第一条宣布:“我们,这些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并规定,该投降书从1945年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欧洲战争至此结束。
1945年5月8日午夜,欧洲的炮火和轰炸停止了。自从1939年9月1日以来,在欧洲整个大陆上第一次出现了解放后的和平欢乐。胜利的礼炮,和平的烟火,映红了柏林城,照亮了整个欧洲大地。欲知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的情况如何,且看下文分解。